【关键词】脑血管畸形出血;手术;护理;效果
脑血管畸形出血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由于动脉血管发育不良引起,该病症在临床上非常多见。该病症会影响脑部正常供血,一旦发生破裂出血情况,还会造成颅内出血,危害性极高。疾病治疗一般是采取手术方式,但是操作过程中需要关注较多细节,因此要重视手术治疗阶段的护理,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1]。本次研究即为探讨脑血管畸形出血的手术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7月至我院执行手术治疗的80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案例均确诊为脑血管畸形出血,符合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证,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符合研究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有男27例,女13例,年龄在21-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63±4.53)岁。实验组有男26例,女14例,年龄在21-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17±5.24)岁。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内容。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内容如下:
①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主要是缓解患者压力,增加其信心,护理人员需要介绍疾病内容,并讲解治疗方案,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介绍医院内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此来改善患者的的心理状态。同时,做好手术室准备工作,检查所有器械和手术工具,确认没有任何异常后,准备执行手术。
②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主要是做好手术配合工作,同时加强对患者情况的关注。手术配合主要是完成手术器械的递接取放,确保手术能够有序进行。加强对患者的关注是为避免异常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时刻关注生命体征以及面部表情的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变动,及时报告并做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③术后护理:手术完成之后,主要是坚定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护理人员要说明手术效果理想,未发生任何异常,以此来坚定患者信心。随后,针对饮食内容进行干预,日常饮食应该以流食、粗纤维食物为主,可以下地行走后,则安排运动锻炼方案。过程中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及时汇报异常情况。
1.3 分析标准
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记录术后出血、脑血管痉挛、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40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3例,脑血管痉挛4例,感染1例,共计8例,发生率为20%,观察组40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脑血管痉挛各1例,无感染案例,共计2例,发生率为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案例较少(χ2=4.114,P=0.043),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血管畸形出血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若是神经功能受损,会出现癫痫、偏瘫等症状。就实际情况而言,并非所有脑血管畸形患者都会发生破裂出血的情况,但是这就增加了疾病的不确定性,因为可能在任何时间点发病[2]。疾病治疗以手术为主,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显微外科切除术等都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避免颅内出血。但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尤为关键,若是护理不到位,还是有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影响恢复流程。
基于手术治疗需求,建议采取综合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工作,该方案相对其他护理措施,能够更为全面的开展护理工作。综合护理是针对围术期进行护理,术前主要是坚定患者信心,以认知干预、心理调节为主,旨在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术中则以保障手术成功为原则,加强医生与护士之间的配合,避免术中出现失误,术后则以促进恢复为原则,针对饮食、锻炼等内容,同时关注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以此来保障患者的稳定康复[3]。在应用过程中,综合护理更能满足患者需要,对于病情恢复有促进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案例明显较少(P<0.05)。
综上所述,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手术治疗时,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病情恢复有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杨慧.脑血管畸形出血手术的护理配合研究[J].饮食保健,2019,6(34):134.
[2]陈若.复杂脑血管畸形复合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J].饮食保健,2018,5(31):228.
[3]王庆珍,袁巧玲.复杂脑血管畸形复合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8,33(8):28-30.
论文作者:古威芹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