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论“写真情真情”的教学实践_文学论文

植树造林--论“写真情真情”的教学实践_文学论文

种一棵写作的“绿化树”——谈我的“写真话、抒真情”写作教学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棵论文,真话论文,教学实践论文,真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张贤亮的《绿化树》面世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它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情感的无限向往和眷念。《绿化树》本身就是背景和方式,从这一时空中所释放的一切信息似乎都在呼唤着一种滤尽了灰尘后的美好人格,呼唤着人类从古至今都在心中营造着的梦想:天堂——一个由高贵、无私、温情、平和、自由、平等的灵魂和心性所组成的世界。

      在多年的写作教学中,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学生的作文充斥着虚假、做作、苍白?三月学雷锋,学生的作文大多为捡钱包交失主或扶老爷爷过马路;写母爱亲情,满纸是母亲雨夜送我上医院自己如何感动之类;写“中国梦·我的梦”,中华上下五千年,大话空话套话写尽。难道学生的作文素材、情感价值就如此匮乏?我反思、探讨,在学生心灵沃土里种下了一棵“绿化树”,经过两年的写作指导实践,其效果令人欣慰!

      一、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抒写生活中的“真”

      老舍先生谈创作时说,一个作家,首先要熟悉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如果要写自己不熟悉的,就须创造机会,深入生活,直至了解为止。作为初学写作的初中生,他们的生活经历确实简单,社会阅历毕竟不深。但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为社会中、家庭里活生生的个体,血肉丰满的人,生活,为学生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素材,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举目细思,学生的生活内容较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的活动;社会上,人情往来、婚丧喜庆、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是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我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发学生写作的源泉。学生有物可写,有情可抒,哪还需东拼西凑胡编乱造呢?

      说到作文中的“真”,我想到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季羡林时曾说的话:“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我刚刚看过您写的《我的人生感悟》和《季羡林论人生》,有几篇文章我读了几遍。”季羡林是提倡真的,他认为文章要真情、要真实、要真挚、要真切。在写作教学时,我让学生记住以“真”为出发点,切忌弄虚作假,胡编滥造,力求写出情真意切的习作。要达到此要求,首先要求学生做“真”人,诚实、坦荡、豁达。作文如做人。“人”做好了,好文章自然水到渠成。其次,好的文章总是从怦然心动到若有所思。如我指导初一学生以“动人的事”为题写作文,重点教学生从生活细节处感悟。我用学生较成功的片段及自己的下水作文做示范,课堂气氛轻松、融洽,情意浓浓。

      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说:“老师,我一直都记得《雪地贺卡》这篇小小说,因为你曾让我们给雪人写贺卡。”雪人:

      这么多天了,你怎么还不给我回信呢?你是不是生气了?你能不能原谅我?你饿了就吃雪花,渴了我给你送冰淇淋,好么?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哦!雪人,如果看到我的信,请快快给我回信!

      祝天天开心!

      是呀,老师何尝不记得,你给雪人的贺卡是这样写的?

      她,原本是个害羞的女孩,可是,在短短的百来个字里,却可看出她丰富的想象力,更可贵的是那颗纯真善良的童心!我很欣慰,作为语文老师,我一直小心地珍爱和呵护着那一颗颗幼嫩的绿芽!“求全能者以广大的天心包覆你们,让你们懂得用爱心去托住别人。求造物主给你们内在的丰富,让你们懂得如何去分给别人。”在《轻轻念你们的名字》这篇下水作文里,我,如此祈祷。

      二、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生活辩证法,甄别鉴定,弘扬生活中的“善”

      在这个社会,一个学生面对的问题光怪陆离,可能是非难辨,真假难分。有些学生甚至从小就在家庭暴力或各种欺诈中“成长”。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是各种负面新闻。这就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生活辩证法,让学生多关注生活中的正面典型,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写作大力弘扬生活中的“善”。我在教学《桃花源记》后,布置学生以“我愿意生活在桃花源”或“我不愿意生活在桃花源”为题,写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有几个孩子的作文引起了我的关注。一个女孩子认为桃花源不一定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就算身在闹市,心灵澄净虚空,也可拥有自己的精神的桃花源。有一位男生出语不凡,他说,陶渊明只因屡遭挫折就隐居避世,纵有渊博学识却不能匡济天下,这样逃避现实的做法并不可取。他还例举了南宋的周敦颐等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不管社会如何,尽自己的努力,积极入世,造福一方百姓,岂不更好?他进而说到当今社会,认为要看到它的光明面,人人奉献自己的正能量,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桃花源”!然而,我也看到了一篇另类的作文,文中写道:“我愿意生活在桃花源,逃离这个充满欺诈伪善的社会。这个社会,毕业后没有过硬的门路可能失业;‘爱情’往往伴随着地位金钱权势;一条高速公路的修建产生数个千万富翁;一座桥梁的坍塌会带出无数腐败;一次小偷的偷窃会暴露一个贪官;光天化日之下,老百姓不知道背后有多少暗箱交易……”显然,这个孩子是用灰色的眼光看待这个社会,如此下去,他扭曲的人生观一旦形成,后果堪忧!在作文讲评课上,我分别读了这三篇作文,然后让学生讨论:你怎么看待文中作者的观点?

      学生相处时间最多的除了自己的父母亲人外,无外乎就是老师同学了。校园,相对是一块污染甚少的净土。校园生活,也是学生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写作泉源,关键是如何“旧瓶装新酒”,写出新意来。我认为,《我们班的“鬼”故事》写作指导是一个不错的课例。教学过程如下。第一大环节:说说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鬼”:1.最早写“鬼”的诗人屈原及其“山鬼”;2.“诗鬼”李贺写“鬼”诗,简析《苏小小墓》;3.最喜欢写“鬼”故事的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4.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hobgoblin(淘气鬼),选取小仙人与淘气鬼迫克的对话,了解淘气鬼的性格。第二大环节:阅读精彩片段并简析,文中的“倒霉鬼”为什么被罚的一系列连贯的动词,文中“小气鬼”的语言描写等。第三大环节:作文片段练习,请你把这篇《班级里的“鬼”故事》续写完整,要求写两个自然段:一段是总括式写法,罗列一下你们班里那些数也数不清的“鬼”;一段是具体写一个“鬼”故事,尽量多用动词及个性化语言描写,生动刻画人物。最后环节:完成整篇作文,水到渠成。

      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你该怎么做?我用自己的亲身体验给学生作答。2012年末,当我无端罹祸时,学生们为我愤愤不平,有的甚至怀疑:老师您以前教我们与人为善,这是否已经根本不适应这个社会?开始,我确实愤懑伤心,但当我面对学生那一双双迷茫的眸子时,我一下子清醒过来,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了。后来,我写了篇散文《暖暖的下午茶》,发表在《长沙晚报》上,编辑朋友说,是文中的宽容大爱感动了她,让她决定刊用这篇稿子。

      有比较才有鉴别,生活的辩证法经学生思想的反刍内化为自身行动的圭臬。

      在写作指导中,我让学生尽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尽可能描写自己有着强烈感触的故事和情感;对人性、感情乃至人生要有比较深刻的体悟和见解;要注重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很多人都可能有类似经历的那些细节;要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镜头”对准最有代表性的画面;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哪怕讲得再含糊也要有一点故事的“碎片”或“影子”;要有最精华的句子来作高潮,“语不惊人死不休”,没有找到带着自己独特或强烈感悟的词句就坚决不动笔!

      三、指导学生学习抒真情的技巧,笔下生花,定格生活中的“美”

      真正的高手,他或许只是听了别人的故事,却也能做到感同身受,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对人性、对感情、对人生有着深刻的见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文字,也能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反过来,有的人虽然也有着动人的经历,文笔也过得去,可写出来的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这是因为在写的时候,忽略了对故事巧妙的讲述、人物的细致刻画以及巧妙地表达内在的情感,他们没有很好地刻画细节。所以,尽管语气热烈澎湃,但离感动总差一点点。

      学生的文章如果平铺直叙,平淡无奇,那么再感人的事在他的笔下也根本无法感染人。如何写真事抒真情?我认为,灵活运用对比、悬念、烘托、突转、象征、细节描写等写作技巧,可使文章波澜起伏、生动感人。其间的细节描写,是记叙类文章一种常见的抒情表意塑造感人形象的描写方法。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曾说:“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的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的结点。”文学名著中的典型形象,许多都是依靠细节描写树立起来的。平凡世界中的平凡形象,也应当通过细节来表现,有了细节,生活才是真实的。“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鲁迅)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社会背景、人物的外表及其行动、对话等等做细致的刻画与描摹,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中心思想。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能定格生活中的“美”,让美璀璨夺目,让人刻骨铭心。

      如以“民风民俗·生活情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我强调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完成这次话题作文,学生首先要根据自己对家乡习俗的熟悉程度,明确自己准备写怎样的民风民俗,然后驰骋想象,调动记忆储存,写出真挚的体验和感悟,尤其重点是“趣”在何处。然后,学生阅读了我准备的文章:沈从文散文《常德的船》。汪曾祺先生说沈从文的本领是“能把本来应该是枯燥的事说得很生动”。《常德的船》语言平淡素朴,但饱含感情,细致入微的描写更令人称道。如文中描写船主的装束及行为的语句:“在船上时看不出什么特别处,上岸时却穿长袍(下脚过膝罩三四寸),罩青羽绫马褂,戴呢帽或小缎帽,佩小牛皮抱肚,用粗大银链系定,内中塞满了银元。穿生牛皮靴子,走路时踏得很重,个子高高的,瘦瘦的。有一双大手,手上满是黄毛和青筋。会喝酒,打牌,且豪爽大方,吃花酒应酬时,大把银元钞票从抱肚掏出,毫不吝啬。”船主豪爽大方的个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指导学生欣赏品味,就《常德的船》中提炼的细节描写技法加以灵活运用,学生果然写出了不少饱蘸真情的佳作。其中《桃花江的擂茶》《糯米香里端午情》《桃花味儿的婚礼》等文章发表在《中学时代》杂志上。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美将拯救世界。”而真话,就是一种美。可以这样讲,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怎样讲好“真话”,让真话出口入心,我让学生拜名家们为师,如《诗歌启蒙》写作指导,学生先简单了解了日本著名的童谣诗人金子美玲,诵读了她的《花儿的眼泪》《鱼儿的春天》等童谣,然后,我出示印度作家泰戈尔的《作家》一诗,学生渐渐消除了对诗歌敬而远之、畏惧的心理。接着,我在大屏幕上打出《我一定要节省》《像自由一样美丽》等二战期间孩子遗留的短诗,讲述了二战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学生明白了,上乘的诗作一定得出自真心!短小的诗歌也能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我还让学生分析了彭燕郊的《钢琴演奏》,具体理解诗歌优美意境的创造,主要是“联想”的针线织就。最后,由学生自拟题目,自由创作,学生们不负我望,果真写出了一首首情真意切、构思新颖的短诗。

      总而言之,写真话、抒真情是一项必须一以贯之的写作原则,老师的“身”教更重于“言”教。蔡芸芝老师用她的真情真爱培养出了当代著名作家魏巍这样优秀的人才,我愿继续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力求“四真”,做人格美好、灵魂高贵的人!

标签:;  ;  ;  

植树造林--论“写真情真情”的教学实践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