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的探索与幸福--析高西溪的电视电影导演_高希希论文

类型的探索与幸福--析高西溪的电视电影导演_高希希论文

类型的探索与快乐——高希希电视电影导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影导演论文,类型论文,快乐论文,电视论文,高希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与高希希在电话里相约了好几次,见面却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高希希每次都用十分真诚的语气说着对不起,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太忙了。电话里的高希希一会儿在海南,一会儿在沈阳……终于随着交稿日期日渐迫近,高希希毅然决然地在电话里对我说:今晚我就从沈阳飞回北京,明天一早我们见面谈吧!这句话让我心里好一阵感动。

第二天一早,我横穿大半个北京城来到我们约好的饭店,高希希如约准时出现在饭店门口。因为此前在媒体上曾经看到过高希希的照片,所以从人群中将他搜索出来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面对面地坐下来之后,感觉还是有些惊讶:因为他的敦厚、沉静甚至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几分腼腆实在出乎我的想象,于是我在自己的印象中又迅速地给他加了好几分。

其时高希希正在沈阳拍一部名叫《漂亮的事》的电视连续剧,此番赶回京城,一是帮我完成作业,同时也和几位市长商谈奥运短片的拍摄方案。我们的谈话不断被他的手机铃声打断,高希希在电话里和剧组的同事们谈着关于演员、场景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嗓音带着几分嘶哑,语调却是不急不缓,一副运筹帷幄的感觉。放下电话,他会马上捡起我们刚才进行的话题,笑眯眯地一一道来。整个采访过程仿佛平行蒙太奇般在他过去名不见经传的电视电影岁月和此刻轰轰烈烈的商业电视剧时代之间交叉进行。

如今的高希希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腕级的人物了,随着《结婚十年》,《历史的天空》、《搭错车》、《幸福像花儿一样》、《新上海滩》等一批重量级电视剧纷纷登陆荧屏,高希希的名字早已变成一个具有收势率保证的品牌而家喻户晓,于是一年拍三到五部电视剧几乎成为高希希必做的功课。

对于电视电影,高希希的回忆很琐碎,很细微,然而正是这些零零星星却至今鲜活丰满的细节让我清晰地看到了1999-2001年间的高希希,一个在电视电影的园地里辛勤耕耘的年轻人,他的每一个足迹和他的足迹中蕴藏的每—个关于成长的述说。

高希希加入电视电影创作的队伍是在1999年,那一年也是电影频道正式开始大规模制作电视电影的开始,因此高希希可以称得上是电视电影制作队伍中的元老了。从第一部作品《劲舞苍穹》(2部4集)开始,高希希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一口气拍了十一部电视电影,其数量之多、题材之广泛、风格之多样在当年的电视电影创作中堪称唯一。至今高希希在回忆自己第一次跨进电视电影门槛的时候仍是深感幸运:因为要拍一部为空军建军五十周年同时也为建国五十周年献礼的影片,作为空政电视艺术中心青年导演的高希希自然而然走进了领导考察的视野,尽管在此之前他连一次拍摄胶片的记录都没有,但几番考量之后幸运女神终于降临到了高希希的头上,于是《劲舞苍穹》成为高希希多年厚积薄发的处女作,几乎是一炮打响,影片拍成之后一举获得第一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第七届“华表奖”优秀电视电影奖等众多奖项。至今高希希回忆起来,念念不忘的仍是这个第一次:不是因为它第一次带给他如此多的奖项、荣誉,而是作为一个创作者第一次获得天赐良机在电视电影这块实验田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比如如何在主旋律的题材中开拓类型化创作,如何用高科技与传统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手法强化银幕的视觉表现力,如何通过后期技术手段制造声音的冲击力,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尝试令高希希不亦乐乎,至今想起来仍然一个劲儿地直说有意思,非常有意思。而他在随后的十多部电视电影作品中所做的种种艺术的、技术的探索与尝试也令他在今天的创作中获益无穷,因此高希希在回首这段属于自己艺术创作中的青葱岁月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感谢:感谢电视电影给了他一个展翅飞翔的机会,更感谢电视电影给了他一片展翅飞翔的蓝天。

采访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围绕着高希希三年十一部电视电影的高产量和这11部作品涉猎题材之广泛。《劲舞苍穹》之后高希希紧接着又拍了一部农村题材的喜剧片《公鸡打鸣,母鸡下蛋》,该片不仅获得了包括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中国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提名等诸多奖项,更让观众对高希希的认识由一个军旅导演转化成了一个职业导演,通俗点说就是什么题材都能拍,什么题材都能拍得好看。对此高希希的解释是:拍军旅题材对自己而言就是任务+内心的冲动,首先作为一个军人,服从是我的天职,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我的内心深处对部队题材的创作似乎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冲动!这番内心表白让我明白了高希希为什么会在电视电影中一口气拍了《劲舞苍穹》(2部4集)、《大沙暴》、《兵哥》等一连串军旅题材的作品,甚至会在他成名之后依然钟情于此类题材,创作出《历史的天空》、《幸福像花儿一样》、《垂直打击》等多部军旅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至于农村题材,高希希自言因为童年时曾跟随父母下放到农村生活了四年,因此对农村生活亦有切肤之感,以至于今天拿起农村题材的作品可谓得心应手,心里毫不犯怵,于是便有了《公鸡打鸣,母鸡下蛋》中极富乡土气息的喜剧性描摹和《村官难当》中对当今中国农村改革现状的真实而又生活化的表述;然而,归根结底,高希希坦言如果从个人角度出发,自己最喜欢选择的还是那种注重表现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的“小”戏,比如《翻身》、《冬天的记忆》、《非常周末》、《祝你平安》等,这种喜好一直延续到他后来的电视剧创作中,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关怀,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成为高希希艺术创作中一个至为重要的母题。

然而,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高希希的追求还不止于此,当我一口气读完高希希的所有作品后,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电视电影对这样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导演而言几乎就是一块洒满希望的实验田,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高希希在不同类型的创作领域里持续而快乐的探索与尝试,其中既有《劲舞苍穹》、《大沙暴》这样的对主旋律题材的类型化包装,也有如《公鸡打鸣,母鸡下蛋》般秉承并发扬光大《李双双》以来中国农村题材喜剧电影叙事传统的喜剧电影创作,更有以《翻身》为代表的以不同类型的综合与杂糅来完成创作者自身的个性表达,从而使作品在类型与艺术个性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点的新型类型片,此外还有以散文式结构直抒情怀的《兵哥》和《冬天的记忆》等。可以说在电视电影刚刚起步的时候,高希希已经难能可贵地意识到了类型的重要性,并大胆地在自己的创作中开始了对各种不同类型样式的探索,而他在艺术探索中所取得的得失成就正是我们在今天的电视电影创作中值得借鉴的。

一、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包装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高希希的处女作《劲舞苍穹》都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任务——

以八一飞行表演队为蓝本,又有着献礼片的重大背景,其背负的政治使命之重大很容易使它流于一种大而化之的空泛的仪式化操作。然而高希希在接受了这样一个任务剧的时候并没有将它仅仅作为一个任务去完成,而是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开始了自己在艺术实践上的第一步探索——将好莱坞类型片的经典叙事模式与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旋律题材相结合,创造出真正达到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三性统一高度的优秀作品,其结果果然叫好又叫座,获奖无数的同时更收获无数观众口碑。

《劲舞苍穹》的成功总结起来无非两条:一是叙事的精彩,二是视觉的冲击,作为其原型的八一飞行表演队的空中表演自然是吸引观众眼球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而言,该片更引人入胜的其实在于创作者极富悬念感的叙事方式和类型元素的合理配置。首先,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主人公田野一出场就显示出这类具有英雄主义气质的类型片中男主人公特有的性格特征:年轻气盛,恃才傲物,自信满满,目空一切,围绕着他的这一群人则被自然分解成支持者和反对者两派人物,其代表人物是两个分队长,而大队长这么一个既很欣赏田野又能客观看待他身上的优缺点的人物形象则是较具中国特色的领导者形象,于是所有的矛盾和冲突便围绕着田野在他和他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展开,而影片也因为建构了这么一个具有较强纠葛力的人物关系而使情节变得复杂生动起来,不至于落入同类题材常见的只见事不见人、场面宏大内容却空洞的旧窠中。接下来就是情节模式的建构,在这里作者设计了一个颇具悬念感的情节点——空中停车,因为在飞行中出现空中停车是一个极其重大的事故,其结果几乎都是机毁人亡,少有侥幸者,而导演就让田野在他最自信最得意之时遭遇了空中停车事件,更妙的是导演对这一事件的处理可谓峰回路转,百转千折——先是田野以超人的毅力与技艺在生死关头制服了空中停车,保住了飞机,成为凯旋而归的英雄,不但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赏,也获得了自己心仪已久的女工程师的爱情;然而,接下来情节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经过反复检测飞机根本不存在出现空中停车的隐患,也就是说田野所说的空中停车完全是一个谎言!不管这个谎言是他有意为之还是一时出现的幻觉,对于田野而言其空中英雄的地位无疑开始受到置疑,于是英雄陷入一蹶不振的境地。等他终于接受了领导的教育,承认自己是出现了一时的心理幻觉后,更可怕的事情接踵而至:田野在飞行中开始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心理障碍,以至于无法正常飞行,最终自己不得不选择了离开飞行。接下来情节开始向着煽情方向进展,领导、队友以及女工程师的感情让田野逐渐恢复了自信,准备再次跃向蓝天,却没料到上级竟在此时下达了田野的禁飞令,为此不仅田野深受打击,连大队长也忍不住为他向上级求情,最终田野的一番赤诚感动了上级领导,恰在此时,女工程师又发现了飞机在某种飞行状态下确实存在空中停车的隐患,田野所受的冤屈终于得以洗清!然而,悬念到此并未终结,那架带有飞行隐患的飞机早已升空,并再次遭遇空中停车,飞行员被迫跳伞,飞机坠毁,而田野的形象也就在这一悬念的反复运转中逐渐丰满起来,类型片的经典叙事模式在此运用得非常到位。而影片结尾那段平行蒙太奇,一边是分队长王长锁(也是田野一直的反对者)空中遇险,田野不顾自己的安危主动为其领航,却接连两次迫降失败,一边是王长锁的妻子在医院生孩子遭遇难产,两条线索穿插进行,真可谓扣人心弦,惊心动魄,最后大队长升空和田野一起为王长锁领航成功迫降,而王长锁的妻子则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安全生下孩子,一个圆满的大团圆结局让影片所弘扬的英雄主义及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以一种感性且具象的方式在观众心中完成了升华,令人感动之余肃然起敬。可以说正是导演对类型化叙事手段的借鉴才使得一部主旋律作品拥有如此动人的叙事活力,尽管这只是高希希跨入电视电影行业交的第一份作业,且带有明显的命题作文背景,但他却将自己多年来对类型片的思考全部融入到了艺术实践中,而这一厚积薄发的结果便是《劲舞苍穹》在主旋律精神和类型叙事的结合上所做的一次完美的表达,而在1999年的电视电影创作中,这样的努力无疑是大胆且极具挑战性的,而努力的结果无疑又是极具开拓性和启发性的。

随后在《大沙暴》中,高希希又尝试着将主旋律题材与空中惊险片样式结合起来,在类型上发展优势,从而达到艺术作品对人的道德精神、英雄主义和美好情感的追求与表达。为此,高希希充分挖掘飞行过程中飞机穿越沙暴和直升机飞机故障带来的惊险情节,以此来彰显主人公战胜沙暴、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比如直升机在沙漠腹地穿越沙暴之际发生油管脱落这一情节设计就颇具代表性,当时沙漠腹地沙暴肆虐无法停机抢修,否则机毁人亡,为了摆脱困境,飞机做了非常规下的种种冲刺,随后机长只身爬出舱外,凭着高超的技术和镇定沉着的勇气使飞机最后脱离险境,冲出大沙暴。这一情节不仅在视觉上极具感染力,在叙事上更具有扣人心弦的力度,因为大沙暴的残酷无情衬托出的是主人公在苦难面前不低头不畏缩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在这场人与自然的较量中,创作者对灾难场面表现得越真实、越惊险,人的精神面貌便会得到更为充分的展示。而高希希正是由于充分认识到在这种惊险样式的类型片中种种技术过程和精彩奇观的展示所具有的特别的魅力,因此在构思这部作品的时候故意强调和夸大了惊险的过程,并以三维数字电脑技术和传统特技相结合的手段最终完成了荧屏上令人震惊的灾难场面。在这里,高希希不仅延续了自己在《劲舞苍穹》中就已开始了的对类型叙事手段的探索和运用,而且在技术层面上将这一探索引向了更为深入的一步,试图以煽情+奇观来震撼、冲击观众,从而达到这一类型所特有的审美心理效果。尽管受制于电视电影这一艺术样式本身的局限,高希希的艺术追求难以在其作品中得以完美实现,但值得欣赏的是这时候的他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思考:“如何将视觉奇观建立在一种人道情感的基础上?如何在制造危机情境的同时把人物性格简洁地凸现出来?观赏特技场面到底是让观众明白是特技而清醒地欣赏更有趣,还是让观众以为是实拍地进入欣赏更抓人?惊险的悬念和炫目的动作到底是不是一种效果,这些元素在一部影片中到底能复杂到什么程度?这都是我今后要不断实践和探讨的。”

二、对传统喜剧语言的丰富

回顾高希希的电视电影创作,除了军旅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外,另一个占有相当大分量的便是对当下现实生活的真实表述和对普通人生活境遇的真切关注,其中既包括农村题材,也包括城市生活题材,但就艺术表现力而言,《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在完成现实生活命题与类型手段的缝合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创新无疑最具典型性。

《公鸡打鸣,母鸡下蛋》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农村农民生活的真实境遇的影片,它所牵涉的农民奔小康问题、农村计划生育问题以及民主选举村长等问题都是当下农村改革发展中较为现实且直接的问题,从观赏角度来看并不具备较高的娱乐性。然而,由于导演独辟蹊径地采用喜剧的样式来完成这一命题的述说,因而使得这一述说变得活泼有趣起来。

高希希曾经评价自己是一个“骨子里有幽默感的人”,这一点在《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叙事结构的设计和人物形象的挖掘中确实有着极为经典的表现:男主人公牛兴旺在村里当着养鸡场的场长,却由于经营不善,尤其是扯不开乡亲邻里间的面子而使得养鸡场年年亏本,难以生存下去;而在家里他也有堵心事,那就是只有一个女儿的他成天想抱个大胖小子,可偏偏媳妇巧巧又不买他的账。叙事的转机开始于养鸡场的自主承包,聪明的巧巧为了促使兴旺承包养鸡场,便承诺他先发财后生子,于是发财生子这两条本不相干的情节线顺乎情理地扭到了一起,这样的情节结构设置无疑是充满喜剧情趣和喜剧意味的,于是便有了成立独联体、夫妻协议书以及夫妻互打洗脚水等一连串妙趣横生的细节设计,而影片的情节就在这种富有喜剧性张力的叙事链条中层层推进,煞是好看。新鲜的富有现代农村生活气息的情节设计不仅使影片更为贴近现实,贴近民众,同时也从艺术层面上丰富了传统喜剧电影语言,使自《李双双》以来的中国农村题材喜剧电影朝着更为活泼、更为富有生活质感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与此同时,影片对人物形象的开掘与人物性格的发现也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传统的喜剧语言,尤其是女主人公巧巧这一形象的塑造让影片的整体叙事充满了新鲜感与生动感。与长期以来农村题材影片中女性形象最为不同的是在巧巧的身上有一种来自乡间的特有的聪慧甚至狡黠,且文化水平又比丈夫高,有头脑有主见,因此她在与丈夫的相处中总是以智取胜。比如用生子来诱使丈夫先发财,比如在人前装出一副乖媳妇的样子对丈夫言听计从,甚至挨打受骂都能逆来顺受,关起门来其实这个家里一切都是媳妇说了算。剧中有一场戏的设计堪称绝妙:牛兴旺为了在众乡亲面前表现自己在家当家做主的地位,当着众人的面将巧巧揪回家中,声称要好好教训教训她。而巧巧也表现得相当配合,乖乖地跟着他回到家,二人关上门来,兴旺一边做痛打状一边大声训斥巧巧,而巧巧则一边配合地大叫着、应答着,一边忍不住地偷笑。这种人前人后夫妻二人截然不同的表情、动作之间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不用说就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喜剧,用不着任何夸张的表演就能让观众笑翻了天。我想这得感谢高希希骨子里天生的那股幽默感,让他独具慧眼地从一大堆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找到了可以演化成喜剧的东西。尽管影片所要表现的其实都是一些严肃的社会问题,但即使是再神圣、再庄重的事情,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来看,它就会充满喜剧效果,而高希希恰恰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喜欢用喜剧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喜剧的态度去感受生活、用喜剧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人,于是《公鸡打鸣,母鸡下蛋》便以一种极为诙谐幽默的方式将一系列关乎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社会问题有效地传递出去。生动活泼的喜剧叙事方式不但没有削弱影片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和思考,反而因其人物形象的独具魅力、叙事形态的生动别致而加深了影片对现实的穿透力度。由此看来,影片被不少影评人誉为中国电影史上堪与《李双双》、《喜莲》等优秀农村题材影片相媲美的作品并非溢美之词,而该片至今在电影频道长映不衰,始终保持较高的上座率,亦是观众对高希希在喜剧类型的探索上所取得的成绩的首肯与赞赏。

三、在类型的杂糅中完成自我表达

如果说高希希在《公鸡打鸣,母鸡下蛋》中所做的努力还是对喜剧电影类型的丰富与发展的话,那么在两年之后的另一部作品《翻身》中,高希希对类型的运用则更为自觉,更为大胆,且作为创作者自身所特有的创作个性也得到了更为鲜明的表达。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忠于职守的片警,一个体验生活的女演员,三个小偷,在前往赣州的长途汽车上相遇了。因为女演员的缘故警察没能将小偷一网打尽,最后甚至让抓到手的小偷也逃跑了,警察为了在述职评分时能“翻身”加分而发誓一定要抓住小偷,而小偷则因为警察一句“笨贼”伤了自尊心,发誓要在片警管辖地段做出个大案来让他瞧瞧,而女演员则为了体验生活的精彩硬是挤进了这场本与她不相干的警匪较量中,结果自然是尴尬重重……这样一个故事如果按正剧的方向拍可能会淹没在众多的同类影片中,难出新意,于是高希希想出了一个正戏歪做的方法——用浪漫喜剧与警匪剧、断案剧杂糅的方式讲述一个看似严肃的故事,而这一切喜剧的源头竟然来源于“认真”二字——警察因为太认真了,所以一心要破案立功;小偷也是因为太认真了,把警察那句羞辱的话牢记于心,所以才要报仇雪耻;女演员更是太认真了,一心要跟着警察后面学点真功夫,所以才成为警察甩不掉的尾巴,甚至将她视为“扫帚星”,因为她不但妨碍了警察破案,还让警察和女朋友之间误会丛生。这三方人马都一根筋地“认真”,这才导致事件向着滑稽的方向不可控制地发展下去,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带上了滑稽的色彩,于是人物便有了喜剧性的本质,情节也有了喜剧性的基础。

影片叙事的情节主线是围绕男警察和女演员之间不是冤家不聚头的人物关系编织而成的,尽管他们之间最后不是以爱情关系为结局,但彼此之间从反感、猜忌到最后误会解开、互相理解的过程其实与好莱坞经典影片《一夜风流》所开创的浪漫喜剧类型的经典叙事模式一脉相承。男警察从遇到这个女演员开始便处处倒霉:在长途车上就是因为女演员的包从行李架上掉下来砸到警察的头上,才让到手的小偷给逃跑了;女演员像个尾巴似的整天跟在警察身后,结果又引起了警察女朋友的怀疑和误会,搞得两人差点分手;女演员跟着警察去抓小偷,俩人好不容易沟通了一把感情,却又因此让小偷趁机逃跑了……总而言之,女演员就是男警察的“扫帚星”,而男警察为了摆脱这个“扫帚星”不得不用尽心机,结果却又总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种情节发展模式正是浪漫喜剧片最为经典的演绎方式,但高希希在此要表达的还不仅仅于此,于是他为影片设计了以小偷和警察的冲突为叙事点的情节副线,而这条副线的设计由于三个小偷形象的别开生面导致笑料百出:三个被警察骂为笨贼的小偷甫一出场就令人忍俊不禁,在长途车上,三个小偷持刀抢劫到警察座位上时,警察刚一出示警察证,三个小偷立刻收手,随即乖乖地按警察的指令抱头蹲下;而当他们为了抢劫银行去汽车修理厂偷车时,费了半天劲偷出来的是一辆几乎靠人力推动才能爬行的破车,却也得意洋洋地上了路;最为搞笑的是三人准备出征抢银行时念念不忘的是要穿上西装,因为“电影上都是那样的”!然后三个穿着皱皱巴巴西装的小偷在电影《英雄本色》的背景音乐伴奏下,模仿小马哥的步态昂首挺胸地迎着镜头走来,一时间观众感觉简直比周星驰还要无厘头!这样两条不同类型但都充满喜剧原动力的情节线交织在一起,使得影片在类型上呈现出一种杂糅形态,既有浪漫喜剧片中由于人物关系的冲突、对立而产生的滑稽感,又有警匪片中警察和笨贼如同猫抓老鼠般的游戏感,而在这种类型的杂糅中又催生了创作者许多富有个性色彩的细节设计,使得整个影片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既有类型化手段给观众带来的满足感,又有超出类型模式的个性化艺术表达给观众带来的惊喜感,其娱乐指数之高不仅在当年的影视作品中,即使在今天风起云涌的类型片创作中也足以令人仰视。

其实在高希希的电视电影创作中,这种对类型的综合与杂糅很早就已经开始,比如在《非常周末》中用都市言情片与断案片的结合描述了一个身居官位的男人在受贿的钱财被盗之后所经历的种种心理折磨以及他和妻子之间感情关系所经历的种种考验,而在《祝你平安》中则采用心理悬疑片与家庭情节剧相结合的模式刻画出一个胆小怕事的男人如何在周围环境的压力之下终于战胜自我,不但成为家庭中称职的丈夫,同时也成长为一个敢于大胆地行进在人生道路上的快乐公民。尽管这些影片在对类型元素的借鉴和改造上还存在一些不尽完美之处,但正是因为高希希长期以来在类型创作上从不间断的努力才有了后来《翻身》的成功。

纵观高希希的电视电影创作,其实在类型化创作之外,高希希也曾尝试过其他风格样式的作品,但时至今日,高希希在回首自己的创作生涯时总结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还是对类型片创作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这一点不仅为他当年的电视电影创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也使他在今天的商业电视剧创作中受益无穷。如果有机会再拍电视电影或者大银幕电影,高希希说他的目标还是类型片,只是要做得比以前更为极致,更加好看。我们衷心期待并祝福高希希未来的成功!

附:高希希电视电影创作年表

1999年《劲舞苍穹》(2部4集),获首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获第七届“华表奖”优秀电视电影奖;

2000年《公鸡打鸣,母鸡下蛋》,获首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获2001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提名;获第13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短篇电视剧二等奖;

2000年《冬天的记忆》;

2000年《祝你平安》;

2001年《大沙暴》,获第二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获第八届“华表奖”优秀电视电影奖;获第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观赏效果奖;

2001年《数字英雄》;

2001年《兵哥》,获第二届电视电影百合奖评委会奖;

2002年《村官难当》;

2002年《非常周末》;

2002年《翻身》。

标签:;  ;  ;  ;  ;  ;  ;  ;  

类型的探索与幸福--析高西溪的电视电影导演_高希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