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的氛围有利于发掘孩子的创新潜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宽松论文,潜能论文,氛围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我们全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是未来社会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其中创新素质是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才能担负起振兴民族、振兴中华的重任。中华民族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更有许多创新的人才,他们一旦进入有利发展环境,创新水平就会如鱼得水地自然发挥出来。如:我国的邓稼先自行研制了原子弹与氢弹,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新一代的创新潜能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其开发与利用程度大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盛衰与民族的兴亡。在目前探讨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培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孩子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发育,儿童的感知觉、记忆、表象等有了初步的发展。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和环境影响的不同,每个孩子又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认识方式以及表达方式,然而这些认识被成人看作“幼稚可笑”而被成人“眼光”给予纠正与帮助,却未料到一些创新的幼苗被扼杀于萌芽之中,缺少的是引导、鼓励、真心真意的赏识。
例一:A儿童心情愉快的哼着曲调、手舞足蹈地表达情绪, 唱词东一句,西一句,毫无关联。
例二:B儿童手拿蜡笔满纸涂鸦,动作投入, 嘴里不停地说着什么,一会儿是恐龙战队,一会儿是太空飞船,一会儿什么也不是了。
例三:C儿童对着镜子兴致勃勃地讲故事, 几个毫无关联的故事人物及情节揉在一起越讲越带劲……
这三例中的孩童自发的唱、画、说正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想象的独特反映,也是创新潜能的最佳表现。但上面的这些孩子往往会受到成人“不入调”、“瞎唱”的讥讽;也会受到“乱画”“不像”的贬责;更会遭到“瞎说”“胡说八道”“讨厌”的不公评论。若是得到的是赞赏,是鼓励,是期望,是表扬,孩子的想象力与创新潜能就有机会发展,孩子们更会自尊自信,不会再有自卑心理,干什么事都会有一股冲劲与活力,不怕摔跌与碰壁,创新能力才会有所增强。
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不一致时,个体就会出现“惊讶”“疑问”和“矛盾”,从而激发个体去探究。幼儿虽然已具有初步的感知、思维能力和知识经验,但周围许多事物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陌生的、新奇的,并且随着活动能力和感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能够注意到、接触到比以前多得多但同时又不太懂的新事物,这就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因此,幼儿往往有着广泛而强烈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的促使,幼儿特别喜欢从事以前没玩过的游戏、尝试做以前没做过的事情,并从中表现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幼儿的家庭生活和社会集体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要为他们创造一种宽松而有序的情境,提供各种机会,开发创新潜能。
(1)让幼儿接触各种不同的概念、观点以及材料、工具等, 以帮助儿童更敏感地感受和理解周围的世界。让孩子操作各种玩具、工具、翻阅图书等,让他们在与物体的交往中获得多种信息。孩子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多了,就自然会产生输出信息的需求,会主动地说、画、唱、舞、搭、捏、写等。成人要真心实意地尊重孩子的这些表述行动,爱护他们的“作品”,鼓励其创新表现,支持其潜能发挥。心情压抑、性格孤僻的孩子是很难专心致志地去“玩”,更无从有所创新。
(2)成人对孩子的态度应是积极、鼓励、平等和宽容, 成人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而是儿童创新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能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儿童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方法,而不是训斥和命令。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亲自去实践。重视孩子的提问,对他们的提问表现出浓厚兴趣,并认真加以对待,并不是敷衍了事。
(3)成人对孩子参与领域充满热情,并积极参与其中, 为孩子提供良好榜样,大量事实证明:成人的期望会促进孩子向好的期望方向发展,即使孩子的表现较差,还依然提供各种机会、并鼓励他们,肯定每一点进步,这种乐观主义教育最后肯定会取得预期效果的。
(4)鼓励孩子之间相互交往,重视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为独生子女特别重视安排时间和机会让不同年龄的孩子相互玩耍,在幼儿园发扬“大带小”经验,让不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一起活动,在同龄孩子中鼓励他们结伴自选活动,让他们在亲切友好的情境中交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任何创新成就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可能由一个人创造。因此,从小培养合作共处,互相协调,特别重要。
孩子们处在宽松有序的情境中,随着他们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创新能力会逐渐地表现出来。我们要细心体察,耐心支持,精心培育创新幼苗,为新世纪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