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宏观经济形势与产业政策取向_宏观经济论文

“十五”期间宏观经济形势与产业政策取向_宏观经济论文

“十五”期间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产业政策论文,取向论文,十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将出现什么态势,国家产业政策将有哪些特点,本文试图对以上几个方面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十五”期间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

现在离21世纪只有不到1年时间, 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会在某种程度上持续到下个世纪初期,当前所推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对下一个五年计划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这几年经济发展中暴露出来的深层问题也将导致中央政府在下一阶段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因此,21世纪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若干基本走势。

1.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受到需求制约

我国需求不足,除了出口大幅度波动的冲击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下降,以及消费需求不足对投资扩大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储蓄率较高而消费率较低的亚洲国家,原因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大概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按其人口比重计算却不低于其它国家,问题在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太低影响了整个居民的消费率。

从现在到“十五”期间,我国国内需求结构失衡从而需求不足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从消费需求的变动看,政府消费随着机构改革将稳中有降,不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无力大幅度扩大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消费趋于成熟和平稳,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和调节从中、长期看作用很有限;因此我国消费需求能否较大扩张主要取决于消费明显不足和消费率下降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动。而农村居民消费比重低(1985年以来农村居民的实际消费比重下降了10.4个百分点)的原因,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以及收入差距扩大,二是农民现金支出中的消费支出比重低(由于生产费用等支出占了现金收入的32%左右,农村居民的现金消费倾向近几年还不够5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以及农村居民现金消费倾向低,导致城乡居民商品性消费差距扩大,城乡消费升级转换的链条脱节,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留下的空间不能由农村居民的消费扩张所填补,因此整个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受到了来自农村的影响,工业消费品尤其是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和生产能力过剩,与此有很大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基本上依赖于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

居民消费扩张期指的是以耐用消费品需求为中心的消费扩张期。我国城镇居民的第一轮消费扩张期大概发生在1988年—1993年。以这个时期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水平作为参照系,根据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现金消费支出增长速度的预测,并考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不同特点,做一个粗略的估算, 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大约将在5年—7年后,即2004年—2006年。 只有在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出现之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从而整个最终消费需求才能真正全面扩张,消费需求高速增长的态势才能再度表现出来。如果在此之前,城镇和农村的消费信贷得到有效推行,有可能使居民消费扩张期提前到来,但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这个时间表至少也要在4年—5年后。所以说,在“十五”期间,消费需求不足仍将制约着经济增长的速度。

从投资需求看,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条件下,要推动经济以较高的速度稳定增长,减轻城镇沉重的就业压力,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最终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奠定收入基础,我们只能选择高投资率的增长模式,通过较大幅度扩大投资需求来带动经济增长。我国的国民储蓄率很高,近几年投资率一直低于储蓄率,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储蓄净流出国家。预计“十五”期间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仍将高达41%—42%。作为一个低收入大国,不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看,我国都不能不是一个发展任务繁重而资本相对短缺的国家,不应当长期成为资本净流出国,因而推行高投资率的增长模式可以说是有客观依据的。同时,现阶段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实施的薄弱状况需要加强,产业技术更新改造和科技教育的投入欠账很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依靠增加投资来推动,这也使高投资率的增长模式具有必要性。

然而,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已经较强的情况下,投资扩张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费需求的制约。政府投资虽然能起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民间投资受市场调节,需要看到有利的投资场所或较高的预期利润率。“十五”期间民间投资能否启动和扩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第三产业的开放度(我们将在下面分析这个问题)。总的说来,以往高投资推动高增长的局面,在“十五”期间已不可能再出现,投资需求相对不足也将成为经济增长速度的一个制约因素。

净出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内需求不足。“十五”期间,我国的出口增长会比近两年有所改善,但由于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很多亚洲国家要通过扩大出口来摆脱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带动经济增长,我们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数量型的出口扩张方式难以再得以持续,而出口质量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又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因此不大可能再出现前几年那样的出口高速增长(大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局面。也就是说,出口增长难以完全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而带动经济高速增长。

当然,所谓增长速度的需求制约是就高速增长而言的。由于我国的消费需求总体上能够保持中高速度的稳定增长,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推动下投资和出口有可能出现较快的增长速度,所以“十五”期间整个经济仍可以取得较高的增长率,预计GDP年平均增长速度可以达到7%—8%。这个增长速度虽然与90年代相比大幅度降低, 但在世界上仍属于最高的增长速度。

2.经济增长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

这两年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的回升和增长速度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被淡化了。然而,在市场需求的约束下,经济增长质量却出现了一些好的变化。首先是工业增长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今年上半年,工业增长速度逐月减缓,但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上缴税金却较大幅度增长,企业亏损额也有所下降。以往工业增长质量与增长速度的变动是一致的,增长速度下降,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但今年以来出现了相反的态势,在增长速度降低的过程中,经济效益却继续回升。这表明市场机制对工业增长质量的调节作用在增强,工业增长速度逐步转变为一种比较实在有效的速度。从现在到“十五”期间,市场需求对工业增长速度的约束将继续存在,因而工业增长质量将在这种条件下继续得到改善。

“十五”期间,国有经济的制度变革和战略调整将较大幅度推进,这会带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同时促进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使竞争机制更趋于合理和有效,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这个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过程,加上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约束,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逐步改善。

估计“十五”期间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质量提高最为明显的领域将是消费品工业部门。这个领域中的大多数企业在消费需求不足的制约下将面临着提高水平、转产或破产的选择,特别是大量的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因此,不少消费品工业部门有可能在市场调节和制度变革中上一个台阶,有可能较快成长为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冲锋陷阵的生力军。

3.产业结构调整将迈出较大步伐

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明显加深,另一个是工业结构的升级非常缓慢。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十五”期间我们不能不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9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偏差的加深表现在:第一,工业比重升幅过大。1998年与1990年相比,工业在GDP中的当年价格比重上升5.2个百分点,但以不变价格(1990年价格)计算的实际比重上升了13.1个百分点。1996年—1998年工业的不变价格比重为50.1%,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相比要高出10个—20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的实际产出比重下降。从1990年—1998年,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当年价格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但这种上升只是相对价格水平提高的结果。以不变价格(1990年价格)计算,第三产业的实际产出比重下降了3.4个百分点。 这使我国第三产业落后的状况更加突出。1996年—1998年,第三产业的实际产出比重为28%,与相同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相比大概也低出10个—20个百分点。

90年代以来工业结构升级缓慢的表现是高加工度化阶段不能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基本原因是在消费品工业有了充分发展和原材料工业的基础得到加强之后,重加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没有得到较快的发展,从而不能为工业部门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装备,以适应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也就是说,工业结构不能实现由消费品工业为重心和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向重加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为重心的阶段转变,使重工业化与高加工度化结合起来,因此影响了工业结构向技术集约化阶段的升级。

结构问题使我国的经济增长进程受到明显影响。首先,它使经济增长速度受到需求制约。工业比重过高,从理论上说就是工业品的供给水平超过了人均收入水平及需求结构决定的正常需求水平。虽然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工业品消费比重一直很高并形成了惯性,由此导致整个经济对工业品的需求比重也很高,但需求结构变动中物质产品需求比重下降而服务产品需求比重上升毕竟是一种具有内在规律的趋势(恩格尔定理的扩展说明了这个趋势的普遍性),对工业品的需求增长不能不受到这种趋势的制约。其结果是,在市场机制起调节作用并且没有外力干预的条件下,工业品相对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越来越突出,工业增长难以恢复到较高速度,从而由工业支撑的经济增长速度难以回升。同时,工业结构升级缓慢导致工业品的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动,对内不能适应城市消费水平提高和农村消费领域扩大的趋势以引导和拉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对外不能较快增强国际竞争力以促进商品出口的稳定扩大。

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服务消费比重应当是较快上升的。但我国消费性服务的规模、种类、和质量不适应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需求,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由于服务消费与产品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可替代性,生产结构的偏差难以通过消费结构的调整来缓解。加上服务的特点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服务供给不发达,服务需求就难以表现出来,潜在的服务需求更不可能被开发出来。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与这种状况有很大关系。

其次,结构问题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一方面,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影响了第一、二产业和整个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第三产业中的很大一部分,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仓储、金融保险、教育、科研、技术服务等,是为第一、二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服务的,这些产业的发展滞后影响了第一、二产业以至整个经济的协调增长和增长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工业结构升级缓慢也影响了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增长质量。

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在21世纪初期将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这要求我们通过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来促进经济的较高速稳定增长和增长质量的上升。

4.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新时期

中国也许很快加入WTO。但不论是否在近期加入WTO,21世纪初期的对外开放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加入WTO, 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将是农业、重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而大多数消费品工业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对外竞争能力。即使中国在近期不加入WTO,21世纪初期也必然要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 在关税降低和外商投资条件方面都会迈出较大的步伐,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商品进口冲击和国际大跨国公司进入的冲击,将面对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去迎接新的国际挑战,扩大对外出口和对外投资。因此,“十五”期间我们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中既可以进一步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又需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二、“十五”期间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

在以上宏观经济形势下,“十五”期间的产业政策要有利于扩大需求、提高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1.产业结构政策的取向

根据产业结构偏差的表现,“十五”结构政策的基本要求是控制工业尤其是消费品工业的投资规模而加大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对工业部门的投资增长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长会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宏观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引导社会投资更多地进入第三产业部门。目前我国农村服务业很不发达,并成为影响农村市场扩大和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因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同时,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教育、科研、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公共服务、居民服务等产业的发展都远远落后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所决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高速增长至少能够对我国今后10年—15年的经济较高速增长提供重大的支撑作用。只要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重点转向了这些第三产业部门,工业投资和发展的规模就会趋于合理。从这个角度说,加快第三产业的投资和发展是“十五”产业结构政策的中心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实际产出比重下降,根本原因不在于需求制约或投入影响,而在于相对生产率下降。产业相对生产率是指各个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比。产业相对生产率的变动可以导致产出结构的变动。从其他国家产业相对生产率的变动关系看,国际上实证研究的模式均表明,在人均收入300美元(1958 年美元)到4000美元(1980年美元)期间,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以及工业的相对生产率是趋于接近或相同的。但我国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与工业的相对生产率却不是趋于缩小而是大幅度扩大。第三产业与工业的相对生产率之比,以当年价格计算由1990年的0.77下降为1997年的0.51,以不变价格计算则下降到只有0.38,第三产业的相对生产率只为工业的1/3多一些。正是这种产业相对生产率的大幅度扩大,导致了第三产业与工业之间结构性偏差的明显加深。

第三产业与工业相比相对生产率下降,问题在于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所有制格局和体制状况,从而生产率的变动出现不同的态势。第一,所有制结构导致竞争程度的差别。工业产值结构中,国有工业的比重由1990年的54.6%下降为1997年的25.5%,集体工业、个体工业和其他类型工业(包括股份制、 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工业)的比重分别由35.6%、5.4%和4.4%上升为38.1%、17.9%和18.4%;而在第三产业中,除了国内商业、一般服务业、以及公路运输等部门之外,其他的很多部门至今基本上仍是国有经济的一统天下,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很低。因此,在工业中,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竞争不断加强,对产业生产率的提高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在很多第三产业部门,国有经济保持着垄断地位和垄断经营,产业中竞争不足,生产率的改进非常缓慢。第二,国有经济改革程度的差别。工业部门中非国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以及对外开放度较高带来的较强的国际冲击,使国有工业企业一直走着一条深化改革的路,由此带动经营管理水平的改进和生产率的提高;而第三产业中很多居于垄断经营地位的国有企业,由于不存在着经营和发展的压力,体制改革没有取得多大进展,效率低下的状况变化不大。第三,调节机制的差别。工业部门的生产和经营自90年代以来基本上是由市场机制调节的,企业在市场供求变动和价格变动中基本上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而第三产业中的很多部门却依然受到较强的政府调节,接受政府的定价或调价指令,并在经营亏损时获得财政补贴。这种差别显然也影响着它们之间的生产率变动态势。

另一方面,目前民间投资难以启动,主要原因是非国有经济大多数集中于工业尤其是消费品工业部门,以及第三产业中的商业和一般服务业,这些产业部门的市场已基本饱和,有利的投资领域不多,而对很多预期利润率较高和发展前景看好的其他第三产业部门,非国有经济却又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体制原因不能进入或难以进入。在90年代以来城乡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的比重占61%—62%,第三产业的比重只占28%—29%。对于很多集体经济难以投资的第三产业部门,个体经济的投资就更难以进入。投资领域的限制,成为非国有经济扩大投资的主要障碍。

这样看来,民间投资的启动需要第三产业的天地,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民间投资的进入。可以说,没有竞争机制的作用,没有市场机制的调节,第三产业的相对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发展进程就难以有效加快,而非国有经济的进入则是加强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基本条件。

从日本的情况看,由于经营效率的原因,大多数原来国营垄断的第三产业部门都是在对私人资本和私人企业开放中引进竞争机制的。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铁路和航空运输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业、以及公用事业、卫生体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等,目前非国有经济的比重都很低,由于缺乏竞争,经营效率差。随着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这些产业部门将日益明显地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和挑战,必须尽快提高对外竞争力。而这些产业中的国有经济要提高与外商投资经济的竞争力,首先要增强对国内非国有经济的竞争力,需要一个竞争环境的锻炼。因此,这些重要的第三产业部门在对外国资本和外国企业开放之前,应当先对国内的民间资本和民间企业开放。

根据以上第三产业部门的性质和特点,在“十五”期间,启动民间投资来加快产业发展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企业形式的进入。宏观上需要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尽快减少以至消除非国有企业进入这些产业部门的体制障碍和人力限制,引导国内的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合理进入以上产业部门。比如说,从扩大民间投资的角度看,允许和鼓励兴办民间金融企业包括民间银行,兴办民间教育尤其是民间高等教育,以及兴办各种民间服务企业。应当在这些领域中推动各所有制企业的平等竞争和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民族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应当指出,提高民族经济的竞争力与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其二是资本形式的进入。非国有经济的进入与国有经济比重的降低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在以上产业部门中,非国有企业的产业进入障碍不可能很快消除,国有经济的垄断地位难以较快改变,同时很多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受到资本量和技术问题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快引进和加强竞争机制的作用,推动资源有效配置和产业生产率的提高,并较大幅度启动民间投资,“十五”初期可以较多地发展以国有控股为主要形式的股份制经济。例如,允许和鼓励发展股份制金融企业包括股份制银行,发展股份制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发展各种形式的股份制服务企业。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启动这些产业的股票发行及上市,引导民间资本的进入,吸引个人储蓄转化为投资,另一方面促使现有的国有服务企业建立起新的企业治理结构,在制度变革中提高生产率和增强竞争力。

2.工业结构政策的取向

“十五”期间我国工业结构政策的目标,是加快高加工度化向技术集约化的转变,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针对90年代工业结构升级缓慢的原因,必须推行工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政策,控制消费品工业的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加大重制造业的相对投资力度,提高重制造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的比重,特别是要提高装备工业的比重和技术水平。这是加快工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工业增长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将工业化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同时推进的希望所在。

“十五”工业结构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提高机电产业尤其是投资类机电产业的发展水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工业的发展速度,相应地降低传统工业尤其是轻纺工业的增长速度,使以上产业部门在工业中的比重和地位发生明显的变化。总的看来,机械、电子、汽车和石化仍然是“十五”时期工业中的主导产业,这些产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更关键的是要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从行业发展政策看,在控制数量扩张,提高增长质量的基本思路下,“十五”期间各个工业行业将形成有所不同的发展重点;

能源工业,主要是调整能源结构,在重视能源开发尤其是石油开发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

原材料工业,主要是增加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其中钢铁工业要在更新技术装备和提高生产技术的条件下,扩大高附加值钢材品种的比重。化学工业的发展重点是精细化工、农用化工、有机原料及合成原料、以及轮胎和“两碱”等。建材工业要重点发展新型建材,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绝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装饰材料、以及节能、节水的建材和设备。石化工业要通过加快技术改造和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扩大原油加工能力,提高乙烯、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水平,同时要适应市场需求扩大柴油生产规模,提高汽柴比,并改进石化产品的品种和质量。

轻纺工业,主要是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投资,同时适应农村消费需求增加产品品种。其中纺织业要加速新的高档面料的研究开发,提高面料自给率;服装业要向高档化、品牌化发展;家电行业要发展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新产品;食品、饮料业要扩大天然营养食品和专用优质原料的开发和生产。

机械工业,主要是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扩大大型技术装备和先进技术设备的生产比重。“十五”时期要较大幅度提高大型机床尤其是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使石化、电站、汽车、冶金、矿山、交通、以及军工等方面的重大设备和成套装备的生产能够逐步满足国内需要。

汽车工业,主要是提高规模经济水平、专业化程度和自我开发能力。在继续较大幅度扩大汽车产量的条件下,要提高轿车的生产比重,提高载货车中的重型车和轻型车的比重,增加专用车的品种。

电子工业,主要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包括集成电路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宽带综合服务技术、电子信息系统服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技术、多媒体技术,开发各类经济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和通讯设备,计算机及视听终端产品;积极发展工业电子技术,包括电子系统工程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医疗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用电子技术提高传统工业的装备和工艺水平,开发和生产具有国际水平的新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除了电子工业和其他行业中的高新技术部门之外,主要是指航空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工业、核工业、新材料工业。航空工业要在干线飞机发展的技术路线的一些关键领域实现突破;航天工业要实现载人航天,在卫星应用方面进一步开拓,研制高性能的通讯卫星、遥测遥感卫星和导航卫星;生物工业要重点发展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核工业要发展与百万千瓦核电站的开发研制有关的先进技术;新材料工业要重点发展电子产品材料、高性能材料(如航空航天方面的材料)和功能材料(如电子、光子材料、高温超导材料、智能化新型功能陶瓷等)。

3.产业组织政策的取向

目前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但随着第三产业中非国有经济的较多进入,各所有制企业之间竞争的逐步展开,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增强,“十五”期间产业组织政策将在第三产业中扩大和加强。

“十五”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是进一步鼓励平等和合理竞争,反对和抑制各种垄断,促进全国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打破区域市场的割据状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不是政府干预的力量,推动产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各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资源流动和优化配置。

产业组织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提高产业的生产集中度。进一步鼓励企业之间的购并行为和产权交易,加快大型企业的发展,包括提高其规模水平,扩大其数量和比重,增强其在行业中的作用。同时继续发展大型企业集团,从政策和体制上为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

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融合发展。通过形成一定的分工协作关系,以大企业的力量带动中、小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并通过市场力量调节大、中、小型企业的生产协作和技术创新,沟通不同层次技术的转换关系,促进技术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标签:;  ;  ;  ;  ;  ;  ;  ;  ;  ;  ;  ;  ;  ;  

“十五”期间宏观经济形势与产业政策取向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