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井岗山小学 祁慧雯 430064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向生活化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无法有效的理解,但是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本文就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实现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前言: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提供有效的学习素材,能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忽视学生来自生活的直接经验知识,无法对学生开展高效的数学教学。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选择生活化素材
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去发现生活中的现象,选择生活素材。教师要通过教材选择数学知识内容和学生个人生活经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知识,主动的探索数学内容,实现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到书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有效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在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后,将数学过程生活化,使学生真正的在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教师精心的选择生活素材,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1]。
二、创设生活化氛围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创设条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能够帮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求知欲,有效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会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通常会被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所吸引,所以教师对于新知识所呈现的形式也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为学生呈现新知识,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将数学问题具体形象化。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建展现自己的舞台,使整个教室变成小型的社会。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产生亲近感的学习活动中更好的体会数学知识,实现对数学内容的有效掌握。
在学习《认知人民币》这一节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模拟进入小小超市的文具店去购物的场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货架上面摆着几种标价不同的物品,文具盒五元一个,铅笔五角一支,橡皮六元一个,等等,要求一位学生当售货员,其他学生分组当顾客购买不同的商品,并说出自己购物买的方法。教师在此时要渗透在购物时要遵守秩序,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创设生活化情境会使学生的数学能力获得有效的发展[2]。
三、带入生活化问题
数学知识具有贴近生活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实际问题带入到课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信心,并且强化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将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遇到的真实数学问题有效的带入课堂,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化问题中,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这样的数学活动,积极地开展数学知识的探究,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推动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
四、运用到实际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方法,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每天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发现自己身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身边的生活,发现生活中蕴涵的数学问题,并且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这样更能够带给学生成就感,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近,帮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强化学生对于数学探究的兴趣。进而有效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发展[3]。
结论: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选择生活化素材,创设生活化氛围,带入生活化问题。教师还要将数学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真正的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探索数学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全面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力生.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索[J/OL].学周刊,2019(13):38.
[2]刘菊萍.简析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09):63.
[3]陈淼.小学低年级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167.
论文作者:祁慧雯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生活化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