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献 广东省茂名市春晓中学 525000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合理巧妙地使用教学素材,对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的三维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精选素材,合理使用素材,提升课堂效率,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助力,需要我们去深入探析。
【关键词】巧用;教学素材;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078-02
“施教之功贵在导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讲究引领策略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效途径。而在引领策略中,教学素材的引领作用尤其重要。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合理科学地使用教学素材,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可以发挥素材的引领作用,通过学生对特定素材的分析理解,自主领悟科学精神,感受人文底蕴,学会责任担当、培养政治认同等。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精选巧用教学素材,助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析。
一、巧抓时事热点,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和国家认同意识
道德与法治往往与“时事”联系在一起,《道德与法治》教学素材的选择需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精神,特别是新鲜的时政素材,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时效性的教学素材尤为重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等素养。因此,教师在挑选时效性素材时,除了考虑时效性问题外,也要考虑该素材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有积极意义。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建设美好国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识中,可供选择的古今中外素材很多,但为了突出时效性,笔者选择了中美贸易战,美国对我国中兴、华为等企业实施打压的案例作为探讨的素材,设置探讨题目:“在当前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作为公民,我们能为国家做什么?”学生对这些时政素材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围绕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最后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明确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是国家危难时普通公民的爱国行为。通过该素材的引领,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明悟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也让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妙用乡土资源,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爱乡情怀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处处留心皆学问。学生对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对自己学习的校园有着熟悉的体会,对于家乡的历史、人文以及发展等都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感情。选择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来源于当地乡土的素材,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带给学生更深刻的体验。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我们身边的生活素材、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有利于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直接的体验和感悟,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意识,对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爱乡情怀等核心素养有着积极意义。在讲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共享多样文化”知识时,笔者选择了本地素材《年例》视频作为新课导入,看着熟悉的场面,听着亲切的乡音,学生一下就进入了老师创设的情景,激发起对了解传统习俗,挖掘文化历史的欲望。在本课“和谐的文化乐章”部分,我再次借助《年例》素材,不过这次素材选择的是年例中出现的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陋习部分,设置探讨题目:“年例应该过吗?应该怎样过?”。面对熟悉的乡土场景,学生畅所欲言。在热烈的探讨中,学生了解了举办年例的意义,明确了传统文化的正确传承,增强了人文底蕴,并意识到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的重要性。
三、活用课本素材,提升学生国家责任感和自身责任意识
现行的《道德与法治》课本中也有着大量素材,这些素材由编者精挑细选,汇集了编者的智慧,并且通过了专家的论证和审核,才最终出现在教材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素材在教学实践中被广大教师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课本的素材虽然有许多优秀之处,但毕竟也存在与新形势不相符之处,有其局限性。为了适应新形势,我们可以对现行课本素材进行评估、选择、加工、修饰,或者与我们新挖掘的素材相组合,赋予原素材更新、更丰富的内涵,让其与时俱进,让其更好地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服务。如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中华一家亲》“一国两制”知识时,教材的探究材料提供的是香港回归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材料中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表的《2016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中国香港排名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该素材能非常好地反映香港回归后的发展现状。但香港最近的状况,如2019年6月以来香港发生修例风波引发的暴力冲突的事件,到11月美国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学生对该事件的性质知之不多,由于事例与课本素材非常相符,因此笔者对素材进行修改加工以及更新。让学生对该事件有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产生共鸣,更容易实现掌握的知识目标,最终学生感悟到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应勇于承担责任,对国家的责任感和自身的责任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四、挖掘个性素材资源,增强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意识
在素材的积累和选用中,不应将学生局限在课本或者教师准备的素材中,也不应拘泥于让学生每次课堂都被动地进入老师创设的情景中。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去挖掘和创造个性素材资源,在课堂上进入自己创造的情景,让学生在多元化教学素材的学习、实践、体验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在讲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遵守规则”知识时,我采用的就是学生自主准备的素材。在课前我布置如下作业: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交通易堵点进行观察,积累一定的视频或者图片素材;2.找出造成交通堵塞的原因,并针对实际情况写出一份调查建议;3.小组长间互评素材、建议,并投票决出最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示被评为最佳的素材资料和调查建议,在自己非常熟悉的或者是自己亲自准备的素材中,学生兴致勃勃,体验深刻,在自己创设的情景中深切体会到社会需要规则,也明白规则需要每个公民的维护,遵守规则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五、精用素材资源,提升学生自我的情感与价值观
我们的教学素材来源于课本、网络、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现实生活,可以是文字、照片、图表、漫画、音频、视频等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这些素材使用多少,如何使用,将直接影响课堂效果。有的教师在选择和使用素材上抱着什么精彩用什么的原则,新鲜的、生活的、校本的、照片的、漫画的和视频的一股脑儿的往课堂里塞,整堂课下来好像精彩纷呈,欢乐不断。但由于素材过多过杂,学生注意力全部被精彩纷呈、眼花缭乱的素材吸引了,由于自主探究的时间缺乏,这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课堂游离于表面的热闹上。因此,面对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素材,教师要选择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达不成目标的,我们要舍弃。我们要深入挖掘每个素材的潜力,做到物尽其用,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自主思考,积极探索,在更多的自我实践中收获新知,提升自我的情感价值观。
总之,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导向下,精心选择并科学使用教学素材应该成为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时代对教师选择使用素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素材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我们要注重积累,不断丰富我们的素材库。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甄别能力,学会在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素材中,选择更合适的素材,充分发挥素材的魅力,让素材更好地服务课堂、服务学生,让素材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胡田庚.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科学出版,2012.
[3]司新果.教学素材的选取与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2011(12).
论文作者:吴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0
标签:素材论文; 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核心论文; 法治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道德论文; 《中国教师》2020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