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论文_安换欣

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论文_安换欣

安换欣

河北省第一测绘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31

摘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同时,城市自身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进步中。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推波助澜,数字城市得以兴起,并对我国的信息化社会建设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数字城市中,地理框架建设是最为基础的建设内容,是实现数字化建设的关键条件。在目前的数字化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的问题,通过有效解决这些实际的制约问题,可以推动城市数字化建设取得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问题

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推进了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的日益提升,而由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城市功能的各种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就是满足市民对于城市基本功能需求的关键建设内容,并已经成为整个城市进行基础测绘的必然选择,其最终的建设目的就是要实现地理测绘信息对城市发展的全面服务支撑。就目前的城市建设而言,数字城市已经成为一种标配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而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必将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1.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目标及其内容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在执行过程中的不断落实,其应用价值已经通过实际的使用得到进一步的接受和认可,在不同的城市里,数字化建设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建设主旨、实施的途径以及遇到的问题几乎都是一样的。目前是我国发展数字化城市的关键期,无论城市数字化建设处于哪个阶段,城市地理空间测绘信息化建设都要有效进行,这是完善国家总体发展进程的必然需要。要通过切实的努力,建设更加高效率和高技术含量的数字化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模式,推动城市建设迈上更高的台阶。

1.1数字化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总体目标

城市的地理空间架构建设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要将城市的三维数字化测绘建模,通过将信息设施作为基础支撑,吸收并充分利用地理信息资源,采用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以及3S技术,基于统一架构技术体系,将多个来源不同尺度多种类型的地理资源实施有机整合和组织,继而完成海量地理信息的科学管理和及时更新,可以提供给用户更加安全高效的在线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在建设过程中,利用层次划分的方式将整个地理测绘项目逐一分解成许多逻辑平台,以进一步降低建设实施过程中的复杂度和完成难度。就城市地理框架的整体结构特点而言,属于一种横向网络化且纵向多层次的立体式结构,对支撑数据环境、基础信息支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范例展示、相关标准规范和管理控制体系等几个大的组成部分,完成相应的建设功能和辅助功能。并在最后满足对基础城市地理信息的相关数据等实施集成化管理,同时进行综合性运用等服务。

1.2 数字化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内容

(1)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完善

对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收集和完善,其内容主要涵盖地表测量数据、栅格数据、DLG数据、3D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及相关的元数据等。在各级政府主管单位充分共享地理数据的基础上,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城市区域1:500比例数据和地名地址等精细数据等的更新完善上,其最终的目标是要建设成内容更加完善丰富的城市地理基础信息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经进一步的扩充、重组、脱密和提取等自动化操作处理,转变成用户按照权限进行共享的信息服务。最后还要开发相应的数据库综合管理系统,对地理基础信息的所有数据实施统一的科学管理。

(2)城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最终服务目标是公众,其对公众开放的信息平台是整个系统的终端。城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主要基于对城市地理空间的信息共享数据,凭借互联网络、专线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络等载体,按照用户的需求和功能要求,建设网络化服务的应用系统,并建设城市通用地理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2.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实施

2.1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设计依据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管理和使用平台的应用软件设计,要严格依据国家有关部门互联互通的相关要求,采用一体化方式进行设计,执行统一的参数标准及通信接口标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样的设定,可以保证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充分的城市地理信息资源信息的共享,还可以连接到外网与其他地域的地理信息无缝兼容,提高城市地理信息的共享兼容程度。

2.2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采用的技术路线

(1)一体化的总体设计思路

依据最新设计标准,按照一体化的总体设计理念,实施相关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设计,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就要认真研究城市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等的具体建设思路与使用需求。使得各种数据的处理能够保持同步,在降低数据处理环节的同时,提高处理效率,以完善城市地理信息标准、空间位置、数据格式等具备完全是一致性。

(2)基于SOA的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架构设计

SOA是指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其技术实现主要基于对开放状态的Internet相关标准以及协议,并支持程序对所有应用软件或软件的组件实施必要的描述、发布、发现和使用,是一种属于应用类型的架构模式。利用 SOA技术,可以对各种服务功能实施个性化设计,以完成设定的业务逻辑并充分进行展现。用户可以使用该系统就像使用本地计算机的桌面业务组件那样,可以非常方便地运行或调用服务功能等满足用户需要的各种地理资源。整个系统的建设基于互联网的Web服务功能设计技术,对于应用系统的那些编程语言有效进行了屏蔽,同时对基础架构以及系统异构性平台,提供了相应的支持服务,这样就可大大由于将各种完成设计的应用软件打包成网络上能够充分开放的具体信息资源服务。

2.3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深入分析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形成可以满足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设计和应用的社会化体系,以进一步促进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必要的更新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必须保持高度的同步才能发挥其实际的功能。整个系统基于城市的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如果这些数据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就会影响到这些地理数据的实际可用性,地理信息平台的实际应用会因此受到限制,对城市地理信息及时进行动态的更新,这是该系统建设功能所决定的。

(2)强化与地理国情监测的关联衔接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只是城市自身的行为,要从国家的站位理解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意义。比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借助的机会,可以有效结合这两项工作的相关方面,推动两项工作都能取得满意的执行效果。

(3)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

城市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要想取得长久的使用服务功能,就要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和维护,促进整个系统有更稳定高效的工作状态。为此,必须摆脱地理信息数据各部门间的各自为政和分头重复建设等问题,整合服务功能,推动服务质量得到更大的保障。对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使用和推广,要提供必要的技术以及政策支持,提高各应用部门投入其中的主动性,建立更加科学合理满足更多实际发展需求的管理体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目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建设的主流,而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作为数字城市的核心基础内容,也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就目前的建设水平来看,我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解决,而数字化城市建设能力也通过不断解决新问题获得更大的发展。数字化城市建设是一个不断摸索创新的发展过程,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也需要融入新技术和新理念,得到进一步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维森.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创新[J].测绘通报,2016,(9):1.

[2]李景文,赵福君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模式设计[J].桂林工学院学报,2015,28(2):208.

[3]张文明.数字化城市建设在地理测绘方面的条件需求研究[J].城市建设,2013,(10):23-25.

论文作者:安换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论文_安换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