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论文_李敏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论文_李敏

黑龙江省集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整地、施肥

耕翻后作垄,能提高地温,加深耕作层,增强排涝抗旱力。耙茬是平播大豆的浅耕方法。此法可防止过多耕翻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并可减少深耕机械作业费用。打破犁底层是关键,没有打破犁底层的要做到秋深松,深松耕法采用机械化作业,方法多样灵活,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耕法,利用深松铲,耕松土壤而小翻转土层,实行间隔深松,打破平翻耕法或垄作耕法的犁底层,形成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大豆幼苗生长需要一定的养分,播种前增施n、p、k做基肥,可促进幼苗生长和幼茎木质化较快形成,以利壮苗抗病。大豆初花期为营养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此时植株根系的根瘤菌释放的氮素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追施氮素可促进花的发育和幼荚生长,进入结荚期可用0.05%~0.1%的钼酸铵溶液或用2%的过磷酸钙溶液每亩用量50公斤叶面喷施,溶液内可加入磷酸二氢钾150克和尿素100克一同喷施,每隔7天一次,连续三次,增产显著。

二、品种选择

把好熟期关。所选择的品种要在当地无霜期内正常成熟,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要根据不同的地势和土壤肥力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地势低洼肥且力较高的地块应选择比较喜肥水的品种;选择好的品种也要配用好的种植方法。

三、种子精选与处理

种子质量的好与否,是决定大豆优质和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是机械精选还是人工筛选,都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精选时要将杂质、病粒、破损粒。虫口粒等全部清除干净,保证精选后的种子粒大、饱满、整齐、发芽率达95%以上。精选后的种子还要进行拌种包衣处理。用种衣剂拌种,能有效防治大豆根部病害并增加其营养成分。每亩选用250 g根瘤菌,兑水调制出状糊样,放入大豆种子中搅拌均匀,晾干后待播。也可选用钳酸铵300 g,兑水1 kg,将其搅匀溶解后,放入约50 kg种子进行拌匀,晾干后待播。针对地下害虫危害较严重的地块,可选用50%辛硫磷500 g,兑水15 kg,放入200 kg左右种子,拌匀后再闷4 h,晾干后待播。需要注意的是,种子必须放在阴凉地方晾晒,不得暴晒在强烈的阳光下。

四、播种

1.播种方式

“三垄”栽培法即用联合播种机一次完成垄上双条播,深松、分层施肥等各项作业。此种方法适用于低温地以及水分好的平原低洼地;“两垄一沟”栽培法,在70cm的垄作基础上,每隔1垄在垄沟增加1行苗带,大行距140cm、小行距35cm,垄台穴距离15-18cm,每穴留苗3-4株;垄沟穴距20-22cm,每穴留苗2-3株;窄行密植栽培法,平播行距30-50cm,利用谷物播种机或改良播种机播种,覆土、镇压连续作业。

2.精细播种

根据前茬作物进行伏秋翻,深度22-25cm,作业时不起大土块,不出明条、垡块,要扣严、不重、漏。耕堑直,百米内直线误差不超过20cm,地表10m内高低差不超过15cm。耙耢结合,达到平整细碎,10m宽幅内高低差不超过3cm,m2内直径3-5cm土块不超过10个。耙深10-15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求地头齐,不出三角抹斜。起垄要直,50米长直线误差不超过5cm,垄距误差不超过土1cm,垄台误差不超过3cm,垄幅误差在3cm以内,起垄后镇压;土壤水分适宜。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干土重%),播种时应为22%左右,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适期播种。在土壤5-7cm深处,地温稳定在8℃时即可播种。

五、田间管理

1.中耕。在大豆苗刚刚拱土时在垄沟间深松,然后在第一片复叶出来前进行中耕除草即第一次铲趟,目的是锄净苗眼草,疏松表土,同时注意不能伤苗。第二次铲趟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用大铧趟成张口垄,目的是除草、培土,同时也要注意不能伤苗。第三次铲趟在第二次铲趟后10天左右进行,主要目的是深松培土,要做到三铲三趟。

2.合理施肥。大豆初花期为营养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此时植株根系的根瘤菌释放的氮素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追施氮素可促进花的发育和幼荚生长。一般趁雨亩施尿素5~7公斤,植株生长过旺可酌情减量或不施尿素。进入结荚期可用0.05%~0.1%的钼酸铵溶液或用2%的过磷酸钙溶液每亩用量50公斤叶面喷施,溶液内可加入磷酸二氢钾150克和尿素100克一同喷施,每隔7天一次,连续三次,增产显著。

3.矮化壮秆。大豆如果在生长发育期间,出现倒伏的倾向时,可以通过喷施生长调节剂的方式使大豆植株矮化,从而达到壮秆的目的。生长调节剂可以选择多效唑、矮壮素或缩节胺等矮化壮秆剂。

4.水分管理。大豆整个生长时期的需水量差异较大,从播种到出苗期间不能缺水,以免造成不出苗。从出苗到分枝,此时是大豆扎根蹲苗的关键期,要控制水分过多,如果不干旱,不用浇水,以免影响蹲苗,造成茎秆细弱,不抗倒伏。分枝至开花,此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阶段,大豆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应该增加供水量。开花至鼓粒阶段,是大豆需水量最大的时期,约占整个生育期的45%,该时期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如果缺水,会造成瘪粒,直接影响产量。另外,在东北地区,在大豆鼓粒期一般降水较少,如果在此期能够灌水,对大豆的产量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5.化学除草。化学除草要尽量早,可以在播前进行土壤处理,即在春季整地后播种前5~7天对土壤喷施除草剂,要喷匀,另外在喷后应该耙地一次,使其混匀进土壤,最好深度能够达到7~10厘米。如果土壤墒情不够理想,则不能在播前进行处理,以免影响播期。如果播前没有喷施除草剂,则要在播后进行,最好在出苗前墒情好的时间,喷施除草剂。如果出苗前没有合适机会喷洒除草剂,则可以在苗期喷洒,注意药量。如果在大豆生长前期,田间杂草较多时,则应该墒情较好的情况下喷施除草剂。

六、病虫防治

为有效防治大豆病害,应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可在种子选择过程中采用抗病耐病品种,并科学实行轮作换茬等有效措施。为有效防治大豆蚜虫,可采用40 %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用量为50~70 kg/hm?。为有效防治大豆豆荚螟与食心虫,可采用50 %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用量为50~75 kg/hm2。

七、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在落叶达90 %时进行,机械收获则在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收割时,割茬要低,一般距地面5~6 cm,以不留荚为准。收割时做到不丢枝、不炸荚,损失率小于1 %;割后晒5~7 d,打场脱粒要及时,做到同一品种单收、单运、单脱、单贮。

论文作者:李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论文_李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