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艺术中的极简风格论文_王赫麒

论现代艺术中的极简风格论文_王赫麒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 大连市 116000)

摘要: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思想品位上更为优雅。置身于现代社会资讯繁杂压力中的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简单纯净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更新的追求。在传统艺术中,艺术家们为了表现其艺术作品的价值给予消费者太多多余的信息,而极简艺术风格,在摒弃传统艺术中的多余信息的同时,也具备了审美的追求,极简主义以其简洁的形式、丰富的空间结构展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极简主义;简洁;专注;高效;现代设计

公共空间是公众共同活动的空间,空间需要满足人们行为活动的基本需求,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属性,同时合理运用艺术、文化传统和科学技术手段,才一能创造出具有空间个性和特点的公共环境。通过对极简艺术风格和公共艺术应用方式,对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经习惯把事物的信息简化处理,极简风格的产生,符合人们对艺术的追求,这一直是艺术家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将极简主义风格运用到现代的公共艺术中,通过简化产品信息来表现产品的信息与特征,这也是现代的必然趋势。

一、“极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艺术家使用抽象表现主义、金属雕塑、更或者使用废品来创作作品以突显个性魅力来主导西方艺术界。极简主义所强调的是作品本身,即你看到的便是作品的一切,不存在什么内涵、寓意,除了作品这个物体以外,什么都不存在了。极简主义的艺术家的宣言是“少即是多”即,最简单的形式,最基本的处理方法,就是最深入人心的艺术表达。但这里所说的“少”并不是一种盲目的削减,而是一种艺术表达的升华。

1.极简在绘画领域的发展

在抽象艺术表现时期,用简洁的几何型语汇构图方式,强调事物的客观存在。例如: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中运用视觉元素营造视觉效果,把绘画的主题居于次要地位。用抽象的点、线、面,以及色彩来创作作品,形成一种完全没有主题的艺术。又如1917年在荷兰兴起的风格派,是最纯粹的抽象运动,在观念意识上强调精神方面的内容。风格派去掉了一切无关紧要的多余的东西,提炼出极其简练的几何形体,追求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在蒙德里安的领导下,用线条、形状、色彩和空白等抽象的比例和几何形体,利用纵横线条和色彩分割画面完成抽象绘画作品。而极简概念的出现颠覆了一切已经形成的审美标准、视觉形象以及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俄国至上主义是西方美术史上第一个纯绘画简化成集合构图的抽象流派。它将仅仅用来表达客观对象,表明简单的客观对象可以存在并且能够单独存在,不依赖于其它的任何东西,同时也为极简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极简在雕塑领域的发展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雕塑运动的以为改革者——布朗库西,其作品具有概念性的体量和极为简洁的造型,多以一种单元式的基本形式,从地面开始向上一节一节的毫无变化的重复的叠加、延伸。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用一生的精力去追求简单形体、去探索新材料的运用对极简主义雕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俄国构成主义艺术家对雕塑空间的运用是非体量化的,塔特林是俄国构成主义的奠基人,《第三国际纪念塔》中,塔特林用非传统的材料进行焊接、粘贴组合创造出立体性构成的雕塑作品。

3.极简在建筑领域的发展

在建筑领域中,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可谓是极简主义建筑的经典,在其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者矩形的窗洞,上面镶嵌着彩色玻璃,教堂丰富的利用了自然光的元素,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的缝隙和镶嵌着彩色玻璃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空间笼罩了一种神秘感,做到了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艺术家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沃斯堡美术馆,使用混凝土和玻璃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六面体呈现在外包的玻璃表皮内,利用玻璃的透明性来建立自然的采光系统,通过玻璃折射出丰富的色彩,玻璃则柔化了混凝土实体对外部环境的突兀感。建筑空间与自然没有截然的分界,相互贯通形成流通的空间。用简洁的几何形式,极少的材料,加上光、声、色等几种自然元素,令建筑和环境相呼应,使得建筑氛围安静美妙。

二、在公共艺术中“极简”存在的意义

1.现代公共艺术中的极简风格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公共艺术的设计理念不再是为了艺术而设计,而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在其展现形式上出现了各种奢侈的、华丽的设计。这些设计风靡一时,但却忽略了艺术本身的作用与意义。这时,极简风格却反其道而行,从艺术的本身出发来探索设计的功能需求。在传统的艺术理念当中,艺术产品的信息表达占了的大部分要求。传统的艺术设计给人们带来的艺术产品信息,正在被其他的信息传达方式所取代。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极简风格用简单的艺术设计思路,来弱化艺术产品本身的信息,利用更简洁的元素和表达方式来表现艺术背后的设计的价值与功能。这是一种艺术价值的本质回归。

三、具体作品中的极简风格的运用

建筑设计师把其艺术设计理念归为四个字——“少即是多”用简洁的形式来体现更深刻的意义。他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精心制作结构。他的理念中“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密斯建筑作品中的各个细节精简到不可再精简,很多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已经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他提倡忠于材料和结构,特别强调简洁严谨的细节处理手法来处理建筑,被称为“密斯风格”。

说到极端简洁风格的体现,就不得不提到玻璃幕墙的首例:范斯沃斯住宅。1950年,密斯为女医生范斯沃斯设计一座私人小住宅。当时谁也没有想过,这栋面积不到200平方米的建筑物会在建筑史上名气大发,因为它就是第一个用玻璃作幕墙的房子。从外观上看,整栋建筑晶莹夺目,艳丽非凡,就像安放在草坪上的一个精致绝伦的琉璃装饰品。可惜的是,当时密斯选用的玻璃并不隔热,当冬天到来,寒气又透过玻璃冷得她直打寒颤。而在万里晴空之时,外面强烈的阳光刺得她目眩难忍,入住不久便生病了。最终女医生向法院提出控诉。最终这场官司就这样不了了之。然而因为这座住宅的风波,再没有人敢冒风险来请密斯,但密斯并没有因此停下自己追求极简风格的道路,1952年他终于再次设计和建造出一幢38层的玻璃幕墙高层大厦——美国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这幢雄立于纽约曼哈顿区花园街的西格拉姆大厦是一座豪华的办公楼,总高达158米。整座大楼按照密斯的一贯主张,采用刚刚发明的染色隔热玻璃作幕墙,占据外墙面积75%的琥珀色玻璃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使得这栋大厦在纽约众多的高层建筑中显得优雅华贵,与众不同。而那种让人感到精致夺目的并不是楼里楼外充斥的雕花线脚,而是来自精巧的结构构件,茶色玻璃和内部简约的空间。昂贵的建材,密斯精心的推敲及施工人员的精确无误的建造使西格拉姆大厦成为纽约最豪华精美的大厦。它实现了密斯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

结语:

从本质上来看,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的极简艺术风格是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但它与现代艺术又有明显的区别,它具有现代人喜欢的简洁、明确的风格特征,也迎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其简洁的形式、丰富的空间结构也逐渐以各种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当我们置身于现代社会资讯繁杂压力中,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我们更加需要这种简单纯净的设计方式。

作者简介:王赫麒(1994.11.16-),女,满族,籍贯:辽宁抚顺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

论文作者:王赫麒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论现代艺术中的极简风格论文_王赫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