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效有序的流通体系--我国零售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分析_连锁经营论文

建立高效有序的流通体系--我国零售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分析_连锁经营论文

建立高效、有序的流通体系——我国零售商业现代化发展路向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效论文,体系论文,我国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统计,我国目前95%的商品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其中日用工业消费品更形成了绝对性的买方市场。不少传统的商业企业陷入了困境,同时涌现出一大批新的零售经营组织形式,旧有的商品流通格局被打破,竞争空前激烈。为使我国零售商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而蓬勃发展,必须以现代化的零售业组织形式为基础,建立高效、有序的新型流通体系。

一、我国主要零售组织发展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零售商业发展很快,不但原有的百货店等零售业态得到了新的发展,更出现了一些竞争力极强的新型零售业态,如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仓储式廉价店等,打破了原来以百货店、国营粮油副食店为主的零售商业格局。目前我国主要的零售业态有以下几种:(1)百货店。我国百货店的数量与规模增长迅速,1994年全国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有200家,营业面积超1万平方米的约100多家,在各种零售业中居主导地位。总体上百货店的销售额仍逐年递增,但其市场已趋于饱和,新的零售业的迅速兴起又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使百货店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不仅如此,百货店的发展还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数量失控,缺乏整体规划,造成消耗式竞争;二是市场定位相近,格局模式相同,缺乏特色。(2)超级市场。我国对超级市场还未统一定义,习惯上把以自选方式销售的商店都叫超级市场。目前发展较快的有几种类型:一是店中店式的超市,即百货店中经营食品和日用品的超市商场;二是个体私营的超市,经营面积大多较小;三是连锁经营的超市,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四是货仓式超市,以廉价吸引顾客。我国政府对超市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原来的国有副食店等改造成连锁经营的超市。目前,我国的超市运营不规范,配送中心、管理和资金都跟不上,经营范围局限于袋装食品和日用百货品,远未达到外国超市主营生活必需品、形成廉价的竞争优势这一标准。(3)便利店和杂货店。我国的便利店处于刚起步阶段,营业时间短,缺少配送中心,与著名的7—11便利店相比有很大差距。与之并存是大量分散在住宅区内,经营日用食杂品、凭廉价及便民优势在零售业中占重要地位的个体杂货店。目前,资金和体制因素限制了便利店的标准化连锁经营,但它适合我国的消费需要,发展空间充裕,为受到大商业冲击的小型杂货店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模式。(4)专卖店和廉价店。我国专卖店的发展速度在加快,表现为总量大大增加,专业日趋细分化,在竞争中突出服务、质量和品牌,并以连锁经营来求发展。廉价店多以仓储式经营,其廉价对消费者有很大吸引力,但大多是孤立经营,未能连锁,还处于萌芽期。如果不能实现连锁经营降低成本,那么廉价就难以维持了。(5)连锁经营。据统计,我国现有连锁公司300多家,门店6000多个,年销售额80亿元。其发展表现为业态分布广,有超市、专卖店、快餐店等的连锁,并且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初步出现了规模经济效益。但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资金和人才不足等的限制,大多数连锁店仍未做到集中采购、规范经营,价格优势未得以发挥。

总的看来,上述新旧业态相互渗透、竞争,形成了我国零售商业中“多渠道、少环节、多种购销形式并存”的新格局。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目前的主导业态,百货店的发展有很大局限性,要加速零售商业整体现代化的进程,必须对百货店进行合理规划,按国际标准规范新型业态的连锁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个体私营的中小商店进行改造,构建高效、有序的流通体系。

二、阻碍我国零售商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

目前,我国整个零售业的发展势头趋缓,经济效益出现滑坡倾向,1995年商业企业仅实现利润2.39亿元,同比减少83.9%。其深层原因在于各种零售业态各自为战,缺乏合理的规划指导,导致整个流通体系秩序混乱,效率低下。阻碍我国零售流通体制向高效、有序的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未形成新的有效的管理体制,旧的行政干预管理方式限制了零售企业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传统的零售业经营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基本形成了市场主导商品资源配置的零售机制,也发展了连锁制、股份制等现代经营制度。但总体来看,与零售业态的新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行政色彩干预浓厚、部门分割的旧体制制约了新兴业态的发展。目前我国连锁经营发展中“跨地区和跨行业难”及无序竞争的现象,就是这种条块分割的旧体制短期行为的集中表现。而且,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也未得到根本转变,营销观念、管理手法陈旧,造成效率极低。没有高效的管理体制,发展现代化的零售商业就无从谈起。

(二)忽略了规划,盲目投资现象严重,未形成合理有序的整体布局。旧的体制下,各部门自行规划,造成零售业发展因缺乏长远规划而导致整体性和结构性失衡。目前零售业的整体格局是现代化的新型大商店与孤立落后的小商店相对立:一方面地处商业中心的大商店发展失控,追求粗放式的规模扩大,使布局过于密集而效益低下;另一方面,众多散布在居民区内的小商店因缺乏有计划的改造而长期处于分散化、小型化的落后境地,与现代化商业的发展很不协调。这种从总体到结构的布局不合理正是没有宏观整体规划的必然结果。

(三)忽略了科技,使行业的科技含量低而未能形成现代化的经营网络。在国外的现代零售业中,管理方式已从原来对商品的管理变成了对消费的管理。从而要求引进商业自动化的一系列技术。增加高新科技的投入,成了商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我国零售业的科技含量远低于其它产业部门,在全国1350万个经营网点中,拥有计算机不足10万台,未形成信息网络,难以适应现代化零售业的发展。自动化水平低和缺乏计算机管理系统正是造成我国连锁经营不标准、不规范的重要原因。

(四)忽视了员工素质,从业人员的整体经营水平急待提高。现代零售业的发展,是现代经营管理技术和电脑科技交融的结果,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零售业重于装修设备等外部因素的竞争,而忽略了通过内部培育机制扩大人力资源、提高竞争力这一重要因素。由于对人才素质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的观念和管理技能,从而使企业未能形成善用人才、关心员工发展的机制,使员工业务水平低下,企业也缺乏凝聚力。而全行业素质不高又限制了高新技术在零售业中的推广应用。

(五)发展资金不足,执法监督机制不全,零售商业缺乏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我国零售业融资渠道狭窄,使企业陷入不发展就没有规模效益、要发展又没有资金的两难困境。另外,法规不完善、执法机制不健全,又使零售业缺乏有序、规范的经营环境,使其现代化发展进程难上加难。

三、以新型业态为依托,建立高效、有序的流通体系

要建立高效、有序的流通体系,关键在于以新型业态的发展为突破口,合理发展大商店,加速中小商店的现代化改造,实现全行业效率与效益的同步增长。同时,加强体制、法制和金融建设,创造良性有序的竞争环境。

(一)建立高效率、高效益的流通架构。

1.依托连锁经营,改变行业的整体面貌。

连锁经营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零售业的现代化和高度组织化。首先,发展连锁有利于促进经营体制的改革。连锁要发展,要求成员店统一计划、统一战略、统一经营,必然要求改变旧体制下区划封锁、部门分割的状况,形成统一的市场格局。这无疑会积极推动新体制的形成。其次,连锁经营有利于大幅降低经营成本、构建成本优势,提高零售业的宏观经济效益。连锁经营统一进货、统一库存、统一价格和统一管理的运行方式,使企业可在总体上实现低成本经营,大大提高了商业资本的效益。在大范围内发展连锁经营,是我国零售业获取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第三,导入连锁方式,不仅可加速小商店现代化改造的进程,还为大商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大都高于50%,这为众多小商店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为了同大商业抗衡,中小商店应该走连锁之路,融单体规模很小的小店于一体,由总部负责,创造出巨大的销售额。不仅如此,大商店解决内耗式竞争、效益差等问题的出路,也在于扩大规模、发展大型连锁集团,扩大市场占有率。

2.发展集约型的现代化零售业。

要从整体上提高经济效益,零售商业须改变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建立集约型的现代化体系,以最大限度发挥现有存量资产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合理规范社会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必须在全国范围建立一批多功能的零售商业中心。如在沿海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外向型商业中心,在大宗商品集散地建立面向国内市场的城市商业中心,为城乡零售业的发展服务。其次,按市场要求优化组织结构。大型零售企业应以资产为纽带,向集团化、区域化、多元化和规模化发展,形成一批全国性的连锁集团。并以此为基础,在区域内建立相应的网点,形成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零售业群体。再次,须加大行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人员素质,实现人才优势集约。广泛利用科技组织营销,引入现代科学管理,既是推广连锁经营的要素,也是发展现代化零售业的重要内容。另外,应在努力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在企业内部推行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创造育人和用人的良好环境。最后,必须建立资本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实现发展要素集约。(1)建立资本流动市场公开化机制,优化资源配置。(2)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按资产保值增殖标准改造低效益资产。(3)建立产权多元化运营机制,将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结合,阻止企业效益进一步滑坡,逐步提高全行业的经济效益。

(二)创造有秩序的竞争环境。

零售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是规范流通体系的秩序,为各零售业态创造良好的生存和竞争条件。首先应建立新型管理体制的框架:(1)建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在内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各级综合性管理机构、企业集团和市场监测机构。(2)建立以行业协会、商会为主的管理服务体系,强化其在政府与企业间发挥的桥梁作用功能。(3)建立以法律法规为主的监督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商品市场有关法规的完善、执法监督机制的强化和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标准及制度的完善。(4)建立以地方综合部门与专业部门为主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具体负责零售业的发展速度、控制整体格局的合理化和协调网点的发展,并对新型业态的发展予以宏观指导,规范其经营模式及范围。其次,应广开资金渠道,建立合理使用资金的体制:(1)充分利用流通网络进行资本存量重组,节约改造启动资本。(2)银行对中小商店的连锁改造予以政策性贷款的支持。(3)鼓励大型企业自行集资组建金融机构。

标签:;  ;  ;  ;  ;  ;  

建立高效有序的流通体系--我国零售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分析_连锁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