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传染病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特点及诊治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40例临床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为主要症状发于夏季,多为小于6岁的小儿,一般预后良好。结论:对手足口病及时发现病情和隔离患者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是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重症及病死率关键。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124-02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1]。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40例临床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个月~10岁,平均22±7.5个月。主要集中在6个月~5岁之间。病程5~20天,平均 10.5±5.5gd 。
1.2 临床表现
40例患儿均有发热表现,其中低于38.5℃20例,38~39℃10例,高于39℃10例。发热持续时间1~9天,平均 3.5±1.5天。40例均有皮疹及口腔黏膜疱疹表现,皮疹分布在手、足、口出现斑丘疹、水疱疹,臀部、膝部、腹部、肘部等多部位。皮疹均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疹、斑丘疹或疱疹,数目步等。出诊时间1~15天,平均7.0±2.5天。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8例(21%),白细胞总数升高31例(77.5%),白细胞总数下降1例(1.5%);血压升高9例(22.5%),血糖升高11例(27.5%),心肌酶谱异30例(75%),肝功能异常3例(7.5%),红细胞沉降率升高2例(5%),胸部X线片异常21例(52.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治疗
患儿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饮食清淡;口服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注意患儿的全身情况,警惕并发症(心肌炎、脑膜炎)的出现。利巴韦林10mg/(kg·d),炎琥宁4~6mg/(kg·d)抗感染。局部用药主要是防止继发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或0.1%氯已定漱口液含嗽;口腔溃疡可用各种糊剂和含片,如含珍珠粉和利多卡因的溃疡糊剂、西瓜霜或华素片等;皮肤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2.结果
所有手足口患儿经积极治疗后,5天内痊愈出院29例,6~15天内痊愈11例,无死亡病例,无后遗症病例。退热时间1~4天,平均退热时间2天。疱疹消退时间4~7天,平均消退5天,预后疱疹不留痕迹,无脱屑;住院时间3~10天,平均5.5天。
3.讨论
手足口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病原为多种肠道病毒。最常见的病原体为柯萨奇A16型病毒与肠道病毒7l型。我国主要为前者。柯萨奇A16型病毒多在婴幼儿中流行,而肠道病毒常是较大儿童及成年人罹患。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主要特征是手、足、口内3处同时出现疱疹,故名手足口病[2]。口腔粘膜出现小水疱,进而可相互融合成大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深度较浅,周边伴有红晕)。部位多见于硬腭和颊粘膜处。托儿所、幼儿园及小学是本病的主要流行场所,3岁以下的幼儿是主要罹患者。可发生于四季,但夏、秋季最易流行。
传染源该病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健康但携带病毒者。病人口咽部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唾液、粪便污染手和用具。接触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也可致病。病毒可在人体肠壁细胞内增殖,通过血循环,从体表受压迫或摩擦部位的皮下和粘膜下组织逸出,在上皮细胞中增殖出现疱疹[3]。疱疹液中含有高浓度病毒;上皮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电镜下亦可发现胞浆中排列整齐的病毒颗粒。手足口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减少危重病例发生的关键。这就要求医生要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还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孩子的病情。为了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动态,但也告知家长和老师的子女年龄在边缘,在搞好个人卫生的同时,每天检查是否儿童手足口疱疹,疱疹和发烧,如果有发烧,应立即到正规的医疗。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措施,临床治疗主要采取缓解炎症反应、病情对症处理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等综合措施。
及时发现病情和隔离患者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托幼机构应注意观察体温、双手和口腔,发现患儿应隔离1周,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疱结痂。群体服用清热解毒中成药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须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曾密切接触过病人的婴幼儿可注射1.5~3mL的国产丙种球蛋白,以增强防护能力[4]。预防手-足-口病最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讲究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人。疾病流行季节,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一般可自愈,预后良好,并发症少见,但少数病人可复发。
作为一种传染病,手足口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做好日常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在夏季,该病发病率高,对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开展健康教育的入学考试,观察孩子口腔、皮疹、手足发热等症状,及时检查,医院分诊制度的实施,预防交叉感染,这些都是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吴晓波.手足口病远愿例临床分析[J].小儿急救医学,2006,13(6):559-560.
[2]蔡丽君,许红梅.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3):64-66
[3]赵成松,赵顺英.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和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19-421.
[4]卢芳援.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圆园员园年版)节选[J].中国社区医师,2010,26(21):5-8.
论文作者:陈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手足论文; 疱疹论文; 患儿论文; 皮疹论文; 病毒论文; 粘膜论文; 口腔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