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电力系统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关键技术探讨论文_杨楠

对新时期电力系统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关键技术探讨论文_杨楠

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盐城分公司 江苏盐城 224002

摘要:主要研究了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三个关键,即电晕效应、过电压、电磁场。在满足电网运行需要的基础上,特高压输电线路还要考虑诸多生态、安全和影响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借鉴先进经验,分析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在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晕;过电压

0 引言

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高压线路的主要职责就是传输,只有保证高压线路的稳定才能实现电力传输的高效性。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体系的发展也紧追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多的高压线路就是电力体系发展的一方面体现,同时高压线网络的不断扩大也为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未来电网体系建设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在未来的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新技术的引入必不可少,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线路施工效率,还能保证后期的检修工作方便快捷,使得高压输电线路在快节奏的发展中保证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改善,电器设备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普及,电器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需要强大的电力供应。基于此人们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安全性给予了更多关注。其中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好坏直接决定电力能源输送。但在实践施工中存在很多技术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加强对施工技术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规避施工技术问题,且能够显著提高施工质量。

1 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一般过程

1.1 基础施工

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基础为埋入地下的杆塔,我国电力企业供电系统的高压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主要包括桩基施工、混凝土浇筑、爆破与开挖施工等。只有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准确性与稳固性,才能够保障整体输电线路的质量和顺利运行。另外,还应当根据施工当地地理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充分考虑工程实际,从而保障工程质量。

1.2 杆塔施工

高压输电线路的架设,其主要支撑结构是杆塔,因此对于杆塔的施工,要求以能够保障供电可靠性、工程施工速度与施工成本等方面作为建设条件。电网供电系统高压输电线路组合杆塔构件的过程,即被称为组立杆塔,通常包括分解组立与整体组立这两种形式。因为高压输电线路铁塔本身较重,一般能够达到约几十吨或上百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运用分解组立的建设方式;而当运至桩位个别角的钢弯曲度超出长度约1/750时,即可通过冷矫正方式进行调整。

1.3 架线施工

高压输电线路的架线施工过程,通常包括放线、紧线、安装附件以及架线前准备工作等,放线与紧线是基础性工作。在放线施工的过程中,需控制放线导线的损伤面积在导线部分2%以下,如果超出,则需要对该部分采取补修措施;若出现重度的损伤问题,则需要先截掉损伤的部分,然后运用接续管实现连接。为了防止导线的损伤,可采取电力放线的方法,利用机械使导线达到合适的张力,同时与交叉物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从而有效保障放线的质量。同时,还应当在实施紧线施工的过程中,确保铁塔的完整组装,控制螺栓紧固率达到95%及其以上。

2.1 该地特高压线路施工存在的问题

2.1.1 施工物料的运输

该地区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地段由于长期受水浸泡,地下水位高,土质软,土壤含水量高,承载能力差。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物料运输,与低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相比,具有单件重量大,运输量大,运输种类多的特点,在运输中,难度最大的是铁塔构件。

2.1.2 特高压输电铁塔基础施工

该地特高压输电线路基础地基在开挖过程中均存在以下危险:边坡失稳、围护墙渗水与漏水、流砂及管涌。目前,钢板桩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板桩形式,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钢板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 特高压铁塔组立

由于1000kV特高压交较流输电线路需使用全新的截面大、高度大、起重能力大的抱杆,抱杆头部各挂线点偏心距大,抱杆工作倾角也较大,对起重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正确选择工器具、对各种起重工况进行精确计算和分析、优化。

2.1.4 施工锚固

在输电线路施工中,铁塔组立、张力放线、绞磨固定过程中,常用地锚来锚固牵引钢绳,制动钢绳、绞车、拉线等受力设备,并通过它将外力传递给地基。为了满足河网地区水下螺旋地锚施工的要求,需研制新型下锚机。

2.2 主要解决措施

2.2.1 新型运输工具

履带式运输车是解决河网地区材料运输的重要方向,其具备的特点包括:①可用于泥沼、水田等松软地质上的运输;②运用新型橡胶式的行走履带;③单车的载重量较大,可进行组合使用;④其结构简单且维护简便,使用方便;⑤既可用于散料的运输,又可进行塔材运输;⑥自带货物的装卸起吊设备,且该设备具有良好的抗倾覆能力;⑦货箱自身具有自行拆卸的功能。

2.2.2 浮式平台

浮式施工平台是利用驳船、工程浮箱等作为浮体,通过在浮体上搭设纵横梁与平台面板等,从而形成作业平台。该方法通常适用于一些流速较为缓慢、波浪相对较小、通航也较小的河流地区线路架设施工。设置浮式平台结构,其施工步骤简便易行,且具有较强灵活性,通过简单的改装即可投入应用,还可以实现重复利用,因而非常适用于河网地区的施工。但由于该平台是建立在水流和工作载荷的作用下的,因而容易发生摇晃,稳定性较差,需要事先严格计算并分析具体使用性能,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2.3 螺旋锚锚固技术

螺旋锚是一种螺旋形的叶片,能够提供相当的承载能力,是一种抗拔结构。旋锚能够通过钻入较深土层中,对土层产生扰动,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使土体恢复一定的强度,因而具有良好的抗拔力。另外,螺旋锚板的使用还能够增加受力面积,改善其受力性能。但该方法如果应用于水下,由于地质情况差异,螺旋锚板的数量与形状也会不同,因此钻进施工的难易程度、拉拔力也必然不同,因而会影响正常的施工。因此,需要针对实际地质状况,合理计算锚杆外形结构对拉拔力的影响,从而科学设计螺旋锚杆,使其满足地质要求。

2.2.4 引入先进技术

高新技术快速发展,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积极引入先进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且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如悬浮抱杆组立铁塔,针对组立方面,可以借助倒落式人字抱杆组立形式,增强杆塔稳固性。而对于塔腿吊装来说,可以运用分片扳立方式进行施工。此外,抱杆提升,考虑到抱杆重量较大,可以运用两套普通的滑车组,增加平衡滑车,将二者整合到一起作为提升机械,以此来提升抱杆,缓解施工人员施工工作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在保证电力正常稳定运输方面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因此在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充分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施工的各个环节顺利开展,做到这些才能保证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质量,从而使高压输电线路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世精.提高110kV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0,10(11):39~40.

[2] 林枝茂,崔俊海.110kV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技术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

[3] 胡姗.特高压输电技术[J].科技传播,2011(16):2~4.

论文作者:杨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对新时期电力系统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关键技术探讨论文_杨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