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要点和应用
作为现代建筑工程极为重要的主体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该结构在应用环节显现出诸多优势,诸如:低成本、高强度和使用年限长等,因此被大量应用到水利、城市房建和道路桥梁等项目建设中。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帮助混凝土结构建设再一次稳步前行,但在施工工艺不断的革新、施工者施工水平不断的提升情形下,混凝土结构依然存在着易裂缝、易生锈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依然会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基于此,在具体施工环节当严格把控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质量,而这便需选用正确的现场检测技术,以从根源上将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减小。
1常见的现场检测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检测工作的关键在于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进行检测。于现代建筑工程而言,其质量多是由混凝土结构强度而定,因此在施工建设环节,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整体质量,要求视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
1.1常见超声脉冲现场检测技术
该方法实则是在超声设备所发出的超声脉冲的利用下,通过超声波向混凝土结构之中传播关联参考数据的这样一个过程,用以反馈混凝土结构之中隐藏着的各种问题。据了解,超声波脉冲检测技术凭借自身操作便捷、灵敏性高等优势,用其检测混凝土结构强度,是当下行业学者最为关注的研究点。
1.2常见回弹法现场检测技术
查阅相关文献可知,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中时常应用到回弹法,作为最常见的现场检测技术,其实则是在回弹仪重锤的利用下完成一系列检测工工作。具体来讲,通过获取到准确的回弹仪重锤回弹的能量变化数据,再在这些数据的帮助下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进行判断的过程。就国内的建筑工程领域来讲,在检测混凝土结构之时应用最多的便有回弹法,其技术优势在于经济实用、操作便捷;技术缺点在于具体应用环节受多因素影响,诸如:添加剂、工艺技术和所选混凝土材料等。
1.3常见超声脉冲法结合回弹法现场检测技术
前面分别介绍了超声脉冲法、回弹法,但在现场施工环节,为进一步确保检测结果符合全面性、科学性与准确性等要点,人们还时常将两种方法结合到一起应用。混合型的超声脉结合回弹法能够全面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但需注意的是,这一混合应用检测方法,虽在测得的结果方面科学性、合理性更好,但不可忽视的是,其中依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诸如:将该方法用于检测薄墙体的混凝土结构便无法取得良好的检测效果;另外,将其应用到高温、低温等环境检测中依然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换言之,这一混合应用的方式适用范围有限。
1.4常见后装拔出现场检测技术
所谓后装拔出法,实则是指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赶在混凝土完全硬化之前,将金属锚固件埋入其中,待混凝土结构全部硬化后便能够拉出金属锚固件,紧接着便是对拉出的金属锚固件具体的拉力进行测量,如此便完成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虽这样一种现场检测方式较简单,且测得的结果准确度较高,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易损害到整个混凝土结构。
1.5常见钻芯现场检测技术
所谓钻芯检测技术,实际是指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实体结构中利用工具钻取出一定大小(面积)的圆柱形芯样,而后再对抽取出的芯样实施抗压试验检测,最后再在整个芯样检测数据的利用下,预估与判断整个混凝土结构强度。据了解,钻芯法现场检测技术可真是有效的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强度大小反应出来,因而其被广泛应用到现场检测中,但需引起重视的是,钻芯法现场检测技术同样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即易损伤建筑工程混凝土的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未按照要求科学选择钻芯位置,除了会对建筑工程整个的承载能力造成影响外,还会危及建筑物质量。
2剖析现场检测技术应用要点
针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有关的现场检测技术,在工作正式展开前,作为相关负责人当采用积极且合理的手段,按照相关要求、遵循相关条例有序展开现场检测操作。
2.1科学确定检测项目
建筑工程具体的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试验中,作为相关负责人首先要做的便是将一个相对合理且有效的建筑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标准编制出来;其次便是将确定检测项目。诸如: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凝结时间、稳定性或强度。此外,还应明确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涉及到的颗粒大小、水灰比以及含沙量等。
2.2科学提取检测样本
现场检测工作正式开展前,相关工作当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即按照要求科学提取检测样本,并做好样本管理工作,用于确保整体检测质量。一般情况下,作为现场检测工作者当控制好取样现场,正确选择与应用取样设备,定期试验检测各种计量设备,用以满足检测现场的具体检测需求。若存在设备大规模迁移情况,于工作者来讲当采用科学手段重新校准设备,用以保障结果精准度。取样本身存在随机性,完成混凝土搅拌工作后,将其运往施工现场的途中,易出现泌水、离析等问题,此类问题一出,易对混凝土均衡性带来严重影响。基于此,完成混凝土搅拌后,应按照要求科学选择试样数量,作为工作者当积极搅拌混凝土,同时在施工现场技术监管者的亲自监督下完成随机取样操作。需注意的是,取样时间当在15min以内。
2.3科学控制检测现场环境温湿度
现场检测环节,混凝土结构所多种因素影响,且温度、湿度等带来的影响最大。基于此,作为检测工作者当在环境监测准则的遵循下,将一个合理的落实机制编制出来,用以确保工作者可在相关条例的遵循下完成检测工作,进而确保检测质量。多数情况下,现场检测当将检测温度维持在18-22℃左右,湿度则应维持在50%左右。制定了完善的现场检测管理制后,应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下发给相关工作者,由其按照相关要求,严格遵循施工操作规范,以此获得高精准度的检测结果。
2.4科学养护样品
针对成型后的样品,有关责任人当制定出一套相对适宜的养护体系,以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建设要求。结合相关经验,可在防透水薄膜的利用下覆盖样品,维护其合理范围内的温湿度;其次可在15-25℃范围内放置样品1-2个夜晚。上述工作完成后,便按照一定
秩序(编号)完成拆模工作。拆模完成后进入运输环节,此环节当足够小心、足够谨慎,避免发生意外,进而使混凝土结构强度受到损害。
2.5科学选择试验数据
实际检测环节,相关工作者已在相关条例、规范的遵循下完成对应工作,但从现场了解到的情况看,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误差,即难以使实际工作需求得到满足。出现这类问题很大一方面原因归结于工作者自身所表现出的专业水平较欠缺,未科学选择数据,使结果存
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基于此,于工作者来讲,当自觉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除科学实施现场检测工作外,还应科学选择试验数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准确的试验检测结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于现代建筑而言混凝土结构为其中重要构成,该结构从根本上保障着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而文章主要围绕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决定了混凝土结构好坏,进而影响着整体质量,理性引起高度重视,并在掌握常见几种现场检测技术的技术上,把控现场检测技术应用要点,并科学、有效的应用到混凝土结构施工中。
参考文献:
[1]孟子轩.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业,2018(5):109-109.
[2]佚名.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560(51):17-18.
论文作者:王建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混凝土结构论文; 现场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强度论文; 科学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