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实践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是注重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内容,忽视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自我品味能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对道德与法治的内容逐渐遗忘,从而导致整体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差。本文注重从实践教学的角度着力,培养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独特品味能力,希望可以提升本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以多媒体教学为连接点,提升学生思维创造性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情共现的特点,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在此基础上,创设具有发散性、趣味性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我们都有新玩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相应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具体教师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解析。第一点,创设问题。教师适时地询问学生:“通过观看绳子舞蹈的视频,你们可以从中联想出多少钟有趣的游戏?我会将符合实际的学生的想法,运用到实际的游戏中!”其次,播放视频。因为视频的趣味性,以及学生想表现自己心理,因而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视频的观赏中。最后,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进行提问。小宇积极地举手说:“我可以将绳子进行环绕,而环绕的方式可以按照画蜗牛的方法。我们可以在环形绳子中,奔跑,看谁跑得快!”教师说:“你的想法很贴合实际,我们可以照此进行游戏!”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将绳子进行连接,并盘绕成一个蜗牛房子的形状,让学生环形中奔跑,增强学生游戏的积极性。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不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度,而且让他们的思维创造性得到增强,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角色扮演法为契合点,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情境的学习中,思考,并感悟,从而提升整体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选择难易适度的内容开展授课,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学习中来,获得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生活离不开规则》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从如下几点,开展教学。第一点,以问激情。在开课后,教师适时地询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如何过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小洛举手说:“假如有很多人一块过,我也会跟着一块过!”小燕说:“只要道路上没有车,我们就可以过!”教师说:“你们这种说法正确吗?我们在角色扮演中进行体会!”第二点,划分角色。教师在尊重学生主观意愿的基础上,对他们划分角色,比如,将学生划分为行人、骑自行车的人、老人等角色。与此同时,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汽车模型,搬到课堂上。第三点,展示情境。教师对学生说:“你们要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我则扮演司机,我们看看谁有哪些有趣的事情会发生!”在行人有序步行的过程中,教师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地加速,并向学生“撞去”。大家表情惊恐,并四处逃脱。第四点,交流体验。在扮演角色游戏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在此过程中,你们对规则何新的看法?”小碧主动站起身说:“虽然我们行人遵守相关的交通规则,但是仍旧会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从而给我们的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也让我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涉及到大家的共同利益,因而我们全社会都应遵守交通规则!”通过角色扮演法,教师让学生从行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并懂得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获得良好的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效果。
三、以实践教学法为着力点,提升学生的环保能力
小学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环保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资源的紧缺性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而从学生的内心深入,播下爱护环境的种子,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规范自身的行为,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意义。
例如,在讲授《变废为宝有妙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重态势,并运用实际行动,和学生一块保护周边的环境。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将搜集的废瓶子,进行废物利用,从而提升学生的环保能力。具体教师主要从以下四点,开展实践教学。第一点,以境激情。教师可以搜集我国整体的环境状况以及资源状况,从而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第二点,开展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到身边的公园,捡拾他人丢弃的瓶子,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第三点,开展手工课。在再次回到课堂上后,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将手中捡到的废弃瓶子,制作成生活中的用具!要开动自己的脑筋,思考瓶子的形状好和生活中的那些常用的物品相似?并说说对这堂课的体会!”第四点,展示成果。在所有学生的手工作品介绍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冉的介绍。小冉说:“我用剪刀将瓶子从中间剪开,并斜着剪瓶子的下半侧,从而形成一个瓦片形状。我可以将香皂放入这个瓦片上,当做香皂盒!通过这堂课我知道塑料极易引起环境污染,因而会将塑料瓶或是塑料袋,投入到垃圾箱中,更好地保护环境!”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并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环境污染危害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提升他们环保能力。
四、以生活化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并通过生活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懂得父母工作的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为父母担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并组织学生为自己的父母洗脚,让学生在为父母洗脚的过程中,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在开课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父母的工作场景的视频,并适时地向学生提问:“谁可以说一下,观看视频的看法!”晓月说:“通过观看视频,我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他们每天很晚才回家!”教师适时地说:“你们可以为自己的父母洗洗脚,让父母获得身体的放松!”在再次上课后,教师提问。小冉说:“我给爸爸洗脚时,发现他的右脚处有个水泡。我感受到父亲挣钱的来之不易,因而会在生活中,多做家务,回报父母!”教师通过运用生活化教学法,不仅让学生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而且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方式之一,而且还是让学生理解知识,并能身体力行的践行相关知识的重要方式。因而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会积极地构建具有实践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燕.“摹仿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6(01)
[2]吴兰凤.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7(12)
[3]包淑珍.漫漫课改路 且行且斟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感悟[J].内蒙古教育.2017(09)
论文作者:廖洪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自己的论文; 父母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