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普”看广州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_销售收入论文

从“基普”看广州工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州论文,布局论文,结构论文,工业论文,基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广州工业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广州才真正开始了发展现代工业的历程,逐渐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使广州工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1979—1997年,工业总产值的年均递增速度(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达16.3%。1998年又增长了13.9%,全市工业总产值规模已达到2520.8亿元(注:1979~1997年平均递增速度根据《广州统计年鉴1998》数据计算,1998年数据引广州统计局编,《广州统计月报98年12月号》。)。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正全面由短缺经济型转向市场支配下的供需平衡,国内普遍出现了买方市场,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市场和企业将逐步溶入国际经济体系,如何进一步调整优化广州工业结构和布局,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

一、工业结构发展的主要特征

1.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广州工业在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是国有、集体企业的一统天下。改革开放后到80年代初,这种状态才开始有所打破。然而直至1985年,广州乡以上工业中除国有、集体企业以外的各种经济类型企业才仅有35户(注:见《广州统计年鉴1997》,P47~48。 )。广州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后,一方面加快引进外资,允许外商设立合资、合作企业,另一方面鼓励发展私营企业,使广州工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外资及私营企业开始在广州工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90年代后,外商对广州工业的直接投资额和项目数都在不断上升,加上对国有、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公司制等的改造,以及私营企业的发展,使广州工业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结构。1996年进行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以下简称“基普”)时,全市国有、集体工业企业单位共11746户, 占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的61%,吸纳74.6万多人就业,占全部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50.38%; 三资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7512户,只占全部企业数的39%,但吸纳了73.5万人就业,占工业就业人数的49.62%。 在全部工业企业的实收资本中,国有资本占29.31%,集体资本占14.46%,外商资本占42.35%, 国内个人资本占4.85%,余下约9%左右为法人资本。 按公有和非公有经济分类的情况可见下表:

表1 1996年广州工业所有制结构基本情况

(全部工业企业=100)

销售收入实收资本*固定资产

公有制企业 54.0243.0955.21

其中:国有企业 31.0821.1033.19

集体企业

15.7411.6510.84

非公有制企业

45.9256.2244.79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广州数据、《广州统计年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等。

*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分类,故与上文中按投资主体分类计算的数据不同。

从上述分析和表1中可见,以吸纳就业和实收资本、 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及销售收入等情况来看,非公有制企业已占近一半的比重,成为广州工业经济成长的一股重要力量。事实上,“八五”期间广州国有、集体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平均年递增速度为5.23%和20.37%, 而包括三资、私营及股份制等的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则为48.67%, 分别比国有、集体企业高出43个和28个百分点之多(注:见《广州统计年鉴1996》,P57。)!1996年,这三种类型企业的增长率分别是-6.02%、3.8%和25.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继续比国有、集体高出31和21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则从90年代初的28.7%上升到1996年的48.9%(注:见《广州统计年鉴1997》,P47~48。), 反映出其他经济类工业企业的活力比国有、集体工业要强得多,成为强有力拉动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点。

2.行业结构变动

广州工业经过改革开放前近3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相对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推进,广州各个工业行业在市场、资源条件和政策因素影响下开始的非均衡发展,成为广州工业行业结构变动的显著特征。如果以1978、1990、和1996 这三年占工业总产值比重3%以上的行业作为广州工业的主要行业,结合历年来各行业企业开业和生产增长的情况可以整理出下表:

表2 1978—1996年广州工业行业结构变动情况

1978年1978—1990年

工业总产值 企业开业(户) 生产增长

比重(%)

总数 年均 倍数 年均(%)

食品工业10.75 19615

1.26.67

烟草加工业

3.71 2.2

10.03

纺织业9.4 19015

1.88.49

化学原料及制品

6.24 16813

3.1

12.38

医药工业 3.02 38 3

7.0

18.94

橡胶工业 5.19 67 5

1.78.76

有色金属治炼 3.55

金属制品 5.13 50839 3.613.57

机械工业 9.69 31324 2.611.20

交运设备制造 5.25 23418 3.413.08

电气机械 8.02 21216 4.615.50

服装及纤维制品51239 6.618.41

石油加工

16 1 5.817.25

皮革等及制品

非金属矿物制品

黑色金属治炼

电子及通信设备

电力、蒸汽等

1990年1991—1996年

工业总产值 企业开业(户) 生产增长

比重(%)

总数 年均 倍数 年均(%)

食品工业 6.75 39566

2.2

21.64

烟草加工业

3.53

纺织业

6.18 50484

1.4

15.77

化学原料及制品

6.56 50284

3.5

28.42

医药工业 5.0

橡胶工业 3.64

有色金属治炼

金属制品 4.981223

204

3.0

25.77

机械工业 7.50 769

128

0.8

10.58

交运设备制造 5.26 808

135

3.9

30.40

电气机械 9.22 626

104

1.9

19.18

服装及纤维制品

4.091579

263

4.8

33.98

石油加工 3.30

皮革等及制品 56494

7.5

42.78

非金属矿物制品805

134

3.7

29.50

黑色金属治炼

5810

1.2

14.42

电子及通信设备48681

5.4

36.42

电力、蒸汽等

38 6

1.2

14.15

1996年1996年

工业总产值

销售收入

比重(%)比重(%)

食品工业

6.06

5.85

烟草加工业

纺织业 4.12

3.73

化学原料及制品 8.15

7.84

有色金属治炼

金属制品

5.46

3.88

机械工业

3.80

4.13

交运设备制造

7.16

5.14

电气机械

7.32

6.26

服装及纤维制品 6.55

8.02

皮革等及制品

6.99

4.97

非金属矿物制品 3.41

4.20

黑色金属治炼

3.88

3.22

电子及通信设备 4.98

4.00

电力、蒸汽等

1.01 10.53

资料来源:根据“基普数据”和历年《广州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行业栏中“食品工业”包括了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机械工业”包括了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不参加主要行业的排序。1978—1990 年数据按1980 年工业总产值不变价计算; 1991 —1996年数据按1990年工业总产值不变价计算。

从上表中可见,1978年广州工业的11个主要行业,到1990年变动为12个主要行业时尚保留有原来的10个,但1996年变动为13个主要行业时则只剩下7个了,期间行业变动率超过了45%以上。 但从主要行业中每年排在前6位(产值比例在5%以上)的行业次序来看,虽然也有很大变动,不过在1978—1990年间,前6位行业的构成变动却没有超过1/3, 见下表:

表3 广州工业行业前6位排列次序变化情况

次序

1

2 3

1978 食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

1990 电气机械机械工业食品工业

1996 化学工业电气机械交运设备制造

电力工业) (服装工业)

(化学工业)

次序4 5 6

1978 电气机械化学工业交运设备制造

1990 化学工业纺织工业交运设备制造

1996 皮革及制品 服装工业食品工业

(电气机械) (食品工业) (交运设备制造)

资料来源:同表1, 最后一行括号内为按当年销售收入额计算排列的行业。

这表明80年代时,广州工业行业结构的变动并不大,新开业的企业基本集中于原来已有较好基础的以轻型加工工业为主的行业中,如服装、金属制品、机械、医药、电气机械、化学等行业,其增长速度一般都高于同期全市工业平均增长率2—5个百分点。传统上占主要地位的纺织、食品等行业虽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增长速度已普遍低于全市工业的平均增长率。从工业的轻重结构比例变化也可以看到这一点,根据历年的工业统计,1978年时轻工业在全市工业产值中占比例为63.2%,到1990年时仍占63.9%,只增加不到1 个百分点(注:这里的轻重工业结构比例数据是根据《广州统计年鉴1997》中工业总产值资料计算的,以下文中这方面数据的出处也与此相同。)。这一时期是国内家用电器大发展的阶段,也是广州调整发展轻工业拳头产品的时期,故到期末时,以家电产品为龙头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成为最大的行业,取代食品工业而列第一位。进入90年代后,行业结构变动开始加快,在各行业都均有发展的前提下,新兴的化学、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以及皮革、服装等行业加快了发展步伐,以比平均增长率高得多的速度增长,逐步成为新的主要行业。如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80年代仅有124 户开业,年均开业仅10余户,但1991—1996年则已有486户开业, 年均开业达81户,行业产值增长了5.4倍, 年均递增比同期全市工业增长率高出近13个百分点;此外化学、交运设备、电气机械、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的产值都增长2—3倍之多,使工业的轻重结构比例产生了新的变化,轻工业的比例下降了2个多百分点,重工业比例重又上升至38.9%。

3.外向型工业结构的发展

广州外向型工业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来一补”就开始了,但直至1985年,虽然全市工缴费等收入结汇已达1.9亿多美元, 共完成了1.86多万项来料加工装配和补偿贸易合同,但实际上中外合资、合作工业则只有十余家,估算其工业产值只占当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6%左右(注:参见《广州统计年鉴1991》,合资、合作企业产值比重是根据当年工业总产值中减去国有、集体、各种联营经济,以及个体及村办工业产值后推算得出的,其中仍包含了少量其他工业和集体、国有、与私人合营部分的产值因无法扣除而忽略不计。)。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后,外商直接投资开始广泛进入了广州工业的几乎所有产业领域,除了煤炭采选、烟草加工和武器弹药制造等5个行业外,其余35 个行业都有外资进入。1996年全市三资工业企业单位已发展为3150户,占全市工业企业户数的16.4%,拥有全部工业企业实收资本的58.03 %和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的48.93%,并吸纳57.8万人变业,占工业就业人数的39.02%,实现销售收入847.95亿元,占当年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44.48 %。有些行业中外商投资已有相当的深度,如13个行业拥有100 家以上的三资企业,见下表:

表4 拥有百家以上三资企业的工业行业*

三资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占比重%)

(户)企业单位 就业人员 实收资本 固定资产

食品工业100

12.56 26.88 65.29 49.53

纺织业 220

28.46 41.32 73.01 58.34

服装工业485

21.23 51.32 64.03 58.32

皮革及制品 220

26.22 76.54 75.77 77.23

文教用品120

28.24 63.64 82.02 68.91

化学工业145

18.38 25.05 69.87 53.11

塑料制品222

21.92 48.16 74.44 56.83

非金属矿制品1007.56 20.47 55.60 47.20

金属制品业 207

10.29 25.58 66.37 56.81

机械工业164

16.33 16.68 54.36 38.91

交运设备制造1119.35 21.37 49.06 41.96

电气机械164

12.39 30.35 53.03 53.72

电子及通信设备 176

24.69 45.86 69.98 64.36

在行业内的地位(占比重%) 行业在全市

销售收入 业中的排序

食品工业 56.756

纺织业

63.119

服装工业 35.395

皮革及制品

86.414

文教用品 65.40

13

化学工业 57.361

塑料制品 53.26

12

非金属矿制品 35.60

10

金属制品业

44.467

机械工业 32.02

11

交运设备制造 38.643

电气机械 46.972

电子及通信设备

51.038

资料来源:同表1。

*本表中有关行业的构成、排序计算依据等可参见表2、表3“资料来源”中的注释。

上表中的13个行业恰好是广州工业全部40个行业中排序前13位的行业。除文教用品外,全部是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在3 %以上的主要工业行业。这13个行业合计共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6%以上,而其中三资企业的实收资本、固定资产和销售收入比重在50%以上的行业分别有12、9和7个,其中这三项比重均在50%以上的又有纺织、皮革、文教、化学、塑料和电子通信等共6个行业。由此可见, 三资企业在广州工业发展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在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纺行业,而且在新兴的化工、家电、汽配、电子信息等资本、技术密集行业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中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图可以看出随着三资工业比重的增加而广州工业出口产值增长的情况:

图1 工业中三资企业比重增加与工业出口比重增长的对比

资料来源:“基普”数据和《广州统计年鉴1997》

根据历年的统计数据,1991—1996年三资企业和国有、集体企业以可比价计算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7.99%和2.35%、15.34%,前者分别比后两者高45.6和32.7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资企业拥有比国有、集体企业相对更为灵活的经营机制和较强的竞争力,从而推动广州工业出口产值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比同期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平均高出8—9个百分点,极大地促进了广州外向型工业经济的发展。

4.产业组织结构

广州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中,1996年才只有197户大企业, 仅占全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1.02%,但在生产中却起着骨干作用,见下表:

表5.广州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状况(全部工业企业=100)

大型中型 小型

企业户数1.021.86 97.12

就业人数

16.43

13.04 70.17

实收资本

33.49

12.85 53.66

生产用固定资产 45.65

15.11 39.24

销售收入

37.41

14.80 47.79

资料来源:根据广州“基普”数据计算

首先是大企业主要集中在要求有规模经济的食品、纺织、化学、医药、交运设备、电子、电气机械、电力等主要行业中,这8 个行业共有大型企业129户,占全部大企业户数的65.5%, 其行业产值约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烟草加工两个行业的产业组织只有大型企业,分别是1户和2户;其次是大企业多为国有、集体企业,原来的投入大、设备好、技术相对先进,故其企业户数虽少,占比重也极低,但每户企业的实收资本和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为1.36亿元和2.48亿元,分别是中、小型企业的4.71倍、5.39倍和5.4倍、110.6倍,1996年平均每户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3.62亿元,分别中、小型企业的4.6倍和74.3倍。但从集中度分析, 广州这些大企业在规模实力、技术水平、市场销售等方面来看,仍然属于偏低,缺乏真正具有经济规模和市场能力的大企业。

从中、小型企业的情况看,广州工业的中型企业数量也不多,1996年只有358户,大多集中在食品、纺织、化学、医药、金属制品、 机械等行业中,其就业人数等各项指标值均占全市工业的13%—15%,在产业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并不显著。

小型企业在广州工业中占数量最多,40个工业行业中有35个行业的小企业比重在90%以上,其中全部是小企业的行业有5个,比重占95 %以上的行业有25个。由此可见,广州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基本是以小型企业为主的。小企业的户均实收资本只有229万元, 仅及大企业的1.69%和中企业的7.99%,用于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户均也只有224 万元,更不及大企业的0.1 %和中企业的0.5 %,且销售收入户均只有487万元,也不及大企业的1.4%和中企业的66.2%。但是, 小企业吸收就业达103.95万人,占工业就业人数的70.2%以上,分别是大、中型企业的4.3倍和5.2倍之多,是解决广州城市就业的主要场所。1996年小企业人均销售收入虽然只有8.76万元,远不及大、中型企业的29.31 万元和14.21万元,但全部小企业合计则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47.8%, 几及一半左右,故小企业在广州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二、工业布局的基本状态

广州解放前基本上是一个商业城市。1950年全市国民经济中,以商业流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占了45.4%以上的比重,工业只占不到28%,绝大部分集中在原来的老城区(即现荔湾、越秀、东山、海珠四区)内。50年代后,广州的工业建设由于市区工业用地挤迫,故布局趋势是向城市周边的近郊区发展,先后在西部建成以冶金、造船、机电等为主的重工业区,在北部建成了机电、冶炼工业区,在东部建成了员村纺织、化工工业区和黄埔—吉山的机械、修造船以及后来的石化工业区等,基本形成了市内轻纺、机电加工业为主,市郊周边重化工业为主的基本布局轮廓。改革开放后这种布局状况有了新的变化。

1.工业分布加速向新区和县级市扩散转移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80年代中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后,在城市周边及辖县兴办了多个工业开发区,在内推与外引合力作用下,工业布局加快了向城市周边原近郊区及其辖县扩散转移的步伐。1984年老城区的工业企业尚有1780户,约占当年全市企业户数(不包括个体及村和村以下工业)的一半以上,而新城区(即原近郊区,现为天河、芳村、白云和黄埔区)和四个县级市的工业企业数尚只占全市的47.8%,不及一半。但到1996年“基普”时,情况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见下图:

图2 广州工业企业布局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同表1。

*为1985年广州市工业普查数据

由上图中可见,从1984年至今12年来,虽然广州工业企业单位数从3410户增加至19258户,增长达4.6倍之多,但老城区工业企业单位占全市的比重反而减少了28.8个百分点,新区和县级市的比重则分别增加了16.3%和12.5个百分点,显示老城区作为工业中心场所的地位已经下降:1996年老城区工业企业的实收资本和生产用固定资产分别为152.87亿元和230.94亿元,仅占全市工业的19.15%和21.59%,在全市的工业销售收入中,老城区也只占其中的24.5%。实际上,由于荔湾、越秀、东山等区近年来不少区属工业企业已经搬迁到在本区以外,故如把这部分因素考虑在内的话,上述老城区的比重数字还要更少一些,而且随着海珠区今后许多市属工业企业的陆续搬迁,老城区内的工业企业比重还会下降,未来工业的布局更会继续呈现向新区和县级市延伸扩展的趋势。见下表:

表6 广州工业13个主要行业在各区、县级市的分布状况

(以各行业销售收入=100)

老城区

东山荔湾越秀海珠

食品工业2.231.870.236.01

纺织业 0.428.001.61

13.63

服装工业1.121.950.311.94

皮革及制品 0.040.181.381.50

文教用品3.452.920.63

16.55

化学工业0.340.590.844.42

塑料制品0.833.102.60

12.41

非金属矿制品0.364.820.771.15

金属制品3.422.801.00

11.33

机械工业2.944.241.07

30.30

交运设备制造0.870.300.06

27.59

电气机械2.354.941.08

17.84

电子及通信设备 18.640.810.635.14

新城区

天河芳村白云黄埔

食品工业

16.941.36

18.97

19.10

纺织业 10.704.965.716.30

服装工业5.500.867.263.09

皮革及制品 11.270.94

27.17

10.71

文教用品2.02

10.11

21.822.57

化学工业

19.228.106.74

45.75

塑料制品7.002.16

14.42

14.11

非金属矿制品5.832.52

14.673.23

金属制品5.252.71

14.838.57

机械工业

10.733.61

12.453.12

交运设备制造4.96

17.74

13.92

17.12

电气机械3.100.50

24.382.43

电子及通信设备 18.731.98

17.289.01

县级市

番愚花都增减从化

食品工业

22.125.504.841.47

纺织业 15.37

16.81

14.821.66

服装工业

18.77

43.51

14.611.07

皮革及制品 33.567.445.101.25

文教用品

23.802.42

12.581.12

化学工业6.220.745.261.96

塑料制品

19.916.68

12.284.49

非金属矿制品

10.28

15.04

10.276.21

金属制品

28.349.609.722.44

机械工业

24.012.902.392.68

交运设备制造4.684.005.183.57

电气机械

38.591.422.031.33

电子及通信设备 17.308.111.790.59

资料来源:同表1。有关计算依据可参见表2资料来源中的注释。

很显然,在13个主要行业中,1996年除了机械工业在老城区的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比重超过了30%以上外,其余的12个行业70%以上的销售收入都是在新区或县级市的地域上的企业实现的。可见老城区除原来海珠区的机电工业和食品、纺织、文教、塑料等传统工业尚有一定地位(注:1996年“基普”以后,随着原工业大道一带多家大型机电企业陆续实施易地改造,海珠区在机电工业行业所占比重状况已有相当大的变化。),以及荔湾区传统的纺织业、东山区近年来新发展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等工业外,其他行业的生产布局已大多扩散转移到新区和县级市的地域上了。

2.工业布局重心向东南部倾斜

广州工业布局50、60年代已开始向东南部发展,至70年代中已在员村—车陂和黄埔等地区集聚了大量的工业项目。但工业布局重心向东南部倾斜,及至正式提出开发“广州东南部”的概念(注:关于广州“东南部”的概念范围等,可参见广州市计委编《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广东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P331。),则是改革开放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个新型工业区相继建立,以及进入90年代以来广州开始大规模的城市重建和扩充的发展结果(注:左正等,《广州东南部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广州东南部地区规划研究》,1997年6月。)。从这次“基普”的数据看, 以全部列入或大部分列入东南部地区政策范围的天河、黄埔两区和番禺、增城两县级市统计,1996年共有工业企业7703户,占全市工业企业单位数的40%多,当年实现销售收入880.13亿元,占同期全市的46.16%。在全市工业 13个主要行业实现的销售收入中,东南部地区除其中两个行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占行业比重低于32%外,其余12个行业的销售收入比重均高于40%,其中食品、皮革、化工、塑料、金属制品等5 个行业的销售收入占行业的比重均超过50%以上,最高的化学工业甚至达到76.5%,还有纺织、 电气机械和电子通信设备等3个行业的销售收入占行业的比重也接近50%。见下图:

图3 东南部两区和两县级市在广州13 个工业行业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广州“基普”数据和《广州统计年鉴1997》。

可见,东南部已成为广州工业布局中重化工业、新型轻加工业,尤其是高技术工业重点倾斜的地区,特别是其中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保税区4 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广州科学城,更是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外向型工业的重基地。随着市政府关于东南部开发计划的进一步实施,这一趋势将会更加突出,故东南部必将成为广州工业发展走向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区域。

3.县级市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地区

改革开放前,广州市属四县1977年时仅有工业企业690户, 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22.4%,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市6.61%左右(注:根据广州市统计局编,《广州四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版P177~ 182数据计算。),四县基本上都属农业县。进入80年代后,四县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陆续撤县建市,成为广州统筹或代管的县级市。从1978年—1996年,这四个县级市共有 10256 户企业开业经营, 其中工业企业7304户,分别占广州全市同期企业开业总数和工业企业开业总数的 22.18%和44.05%。

由于县级市工业的迅猛发展,1996年四个县级市的工业企业数量和实现的销售收入,在各县级市的企业总数和总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均超过了50%以上,有的县级市甚至超过了70%以上,同时在全市工业企业总数和工业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见下表:

表7 各县级市工业企业单位数和销售收入占比重情况

(分别以本市=100或全市=100)*

工业企业占本市企业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

(户)比重 企业比重(亿元)

番愚 2743 66.84 14.24331.35

花都 1767 72.72 9.18162.62

增城 2690 70.05 13.97140.68

从化 794 59.83 4.12 42.81

合计 7994 68.32**

41.51677.45

占本市企业营 占全市工业销

业收入比重售收入比重

番愚 65.05 17.38

花都 77.80

8.53

增城 74.60

7.38

从化 57.26

2.25

合计 69.00**31.53

资料来源:同表6。

*表中“本市”为县级市,“全市”为广州市。

**以县级市=100。

从上表中可见,除了从化市的工业发展因受其历史、资源等条件影响,以及由于其处在广州市主要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因素的限制外,其余三个县级市的工业都已是各市的主要经济支柱,这一点反映了工业已成为各县级市(包括从化市)的重要经济部门。县级市工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不仅1996年实现的销售收入占了全市的35.53 %以上,而且四个县级市工业企业的实收资本合计已达307.42亿元,占全市工业实收资本的38.51%,拥有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合计达394.76 亿元,也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的36.9%, 尤其是县级市工业就业人数达63.44万人,占全市就业总数的42.82%以上, 也表明县级市工业已是推动广州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反映出其已成为广州工业发展的重要地区。

三、都市型工业:广州未来的方向和目标

1.广州工业发展的新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工业确实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不仅在总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结构和布局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广州工业结构和布局的这种变化,更能在较深的层次上反映出广州工业在中心城市经济结构演进中的历史性的进步。虽然无庸讳言,随着周边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外向型工业的高速崛起和地区整体工业化水平的迅猛提高,从而使广州的工业基地地位有所削弱。但从整体上看,广州工业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产业力量,其在华南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中依然具有坚实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更准确地认识广州工业地位在今后的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发展演变,从而重新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新目标?这又有赖于对目前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和定位,根据本文前面几节的分析,大致可以归纳出如下的结论:

(1)工业在广州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中, 仍然是支撑广州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之一。但从长远来看,广州工业在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后,已进入新一轮大调整和大转变的关键阶段,要从过去适应性、纠偏性的调整转向升级的调整,而且今后工业部门在广州这样的特大中心城市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会随发展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2)混合所有制结构给广州工业增长带来了活力, 外向型工业的发展已经创造了使开放政策继续实行下去的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并会在今后广州经济全面实现与世界经济接轨,逐渐与之一体化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外资在广州工业发展中将会起更大作用。

(3)广州工业行业结构演进相对缓慢和产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 与广州工业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和工业技术进步程度不高是有关系的,尤其是产业组织结构更未适应今后发展的要求。如何结合国有企业的改革,进行产业整合和企业重组,以及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广州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4)广州工业布局向新区和县级市扩散转移, 是前一阶段广州作为大城市平面扩散的结果,也是广州调整重塑中心城市功能的需要。这一过程尚未完成,最终将会形成一种大城市地区的经济结构,因而作为其中的工业需要重新考虑定位。

显然,面向21世纪,一个新的工业发展目标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这就是“都市型工业体系”,即既有明显的城市特征,又有高新技术信息时代特色的工业体系。这种新的“都市型工业”,不同过去以产值增长为目的的传统城市工业,而是以具有无污染、占地面积小、附加值高和符合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变动为导向的,以及突出以运用高新科技提升技术等级、能对周边区域经济起辐射作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部门所占比重逾来逾高的都市工业,这是广州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新目标。

2.实现新目标的策略

为了实现广州工业发展的新目标,使广州工业今后能够以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增长,继续推动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其结构和布局,可以考虑实施以下的几点策略:

第一、逐步从工业制造中心向工业服务、控制中心转变

这是推动广州工业实现新目标的核心。基于三点考虑:其一,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我国虽然就全国而言,马上共同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是难以做到的,但广州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工业化、信息化,乃至国际化程度在全国都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必然首当其冲面临这一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知识经济并不是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否定,而是继承与提高,仍需遵循领先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来促进发展的规律,这也是广州工业经济取得快速、稳健发展的最佳途径。什么是广州的比较优势?无疑是作为中心城市的区位条件和拥有全省乃至华南最为集中的科技、教育资源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的高人力资本。假如我们能够把科技、教育抓好的话,以知识、技术开发为基础的工业设计、服务和控制管理等,就是广州工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途径了。

其二,广州作为特大型的中心城市,其集聚经济效益要高于中小城市,但相对而言,特大城市这种集聚经济所需的成本也大。就可供使用的土地、劳力等工业生产所需资源的绝对成本而言,是无法与周边新开发的地区以及其他新兴的中等城市相比较的,这决定了广州(起码是中心城区)不可能再作为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或制造场地,因为这样付出的机会成本太大。

其三,广州是全省城市等级—规模分布中的首位城市,其人口规模数倍于次级城市,既是全省行政、企事业及连带机构的集中地,又是管理与其他信息加工类产业的最佳区位,这决定了广州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处于最高等级的地位,必须承担高层次的决策控制和管理职能,从而也决定了广州在未来区域工业经济的成长发展中必须扮演服务和控制的角色,才能带动整个区域的工业发展。

第二、加大优化调整目前工业行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力度

一是调整存量结构,主要是改造传统行业。对广州具有比较优势、但相对劳动比较密集的传统轻纺工业,必须不断吸收、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等进行改造,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同时提高原有工业素质,促进产业升级。对一些广州原有一定基础,而省内或华南地区其他城市没有,但相对区域工业整体发展有重要作用的重化工业,如石化、造船、钢铁、生物化学、高级建材等工业,也需考虑作适当的调整充实和发展。

二是选择新的主导产业。有关部门已经决定广州工业在新一轮增创新优势中,将优先发展汽车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对于前者,必须吸取当年标致汽车的经验教训,在选好合作伙伴和车型的前提下,尽快上经济规模和形成及拓展产业链,发挥汽车工业具有较强的前、后、横向连锁效应,尤其是后向带动广州及周边地区与汽车工业密切关联的钢铁、有色金属、橡胶、石化、机械、电子设备等工业发展的效应。但由于目前世界汽车工业生产能力已经过剩,以及国内已有的汽车工业项目情况,广州必须高度重视其市场风险。对于电子信息产业,在其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硬件和软件中,硬件产品的生产是仍需大量常规要素投入的,其中一部分是高技术、资本密集型的,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开发、生产等,而另一部分是劳动、技术密集型的,如计算机主机及外围设备的组装,大型通信设备以及通用电子元器件的生产等,以广州物质资本的禀赋而言,似乎后者更应是目前比较优势之所在,应是广州工业积极发展的新行业。而软件产品可以独立于硬件的开发和生产,是信息技术的一个特点,也是广州应该有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即相对较高的和较充裕的人力资本,无疑应该大力发展。

三是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推动国有经济资产重组。广州工业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较珠三角其他地区高,在其它经济类型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国企受产权制度、经营管理体制、债务负担、冗员安置等问题羁绊,不仅得不到应有的资产效益,相当部分的国企反而资产闲置,甚至流失严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然处于劣势。故加快国企改革,一方面要明晰产权,转变其经营机制,以企业拍卖、破产、并购、托管等多种形式进行国有资产重组,使之发挥应有效益。另一方面,优化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把国有资产集中到主要行业,真正培育造就五、六家大型国有企业,在关系到广州国民经济命脉的工业部门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大力放开、鼓励和扶持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

第三、继续推动工业布局向东南部和县级市地域扩散的调整

首先应继续完善城市规划,严格功能分区,从整体上调整广州工业的布局。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工业布局的扩散转移是与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紧密关联的:一是通过建设10多个开发区,在那里布局新的工业项目和扩散原有的工业,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充实,扩大了老市区;二是通过原有城区规划面积和建成区面积的外延扩张,在老市区的周边象“摊大饼”式地向郊区作平面的扩张,使工业的扩散转移随之向四周伸延。这也是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大城市扩大规模通常采用的两种方式,如上海的浦东开发和北京城区从“二环”向“三环”,再向“四环”扩张及使原来的郊区县改为市区,就分别是这两种方式的典型,广州走的则是两种方式结合的路子。现在的问题是广州各开发区的进展程度不一,并未形成全市工业在各开发区中协调的整体布局,而城市规模的平面扩张又打乱了原有的工业布局格局。由于广州城市规模扩张的过程尚未完成,故当务之急是如何通过完善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以开发区为重点,重新合理调整广州工业布局的整体规划,使不适宜在市区发展的工业彻底迁离城市中心区,这样既可置换出市区土地以发展服务产业,又能使工业集中到相应的工业区,以获得聚集的外部经济效益。

其次是在完善功能分区的前提下,工业布局的走向宜继续集中向广州东南部地区以及其余的县级市扩散转移,待时机和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将一些县级市改设若干个新城区,既有利于广州行政区划的调整,又便利于统筹协调广州工业的长远发展,使之成为广州工业未来发展的新基地,还可将一些大型的、需要更多土地、厂房面积的工业项目迁建至广州城区外围的地带,或县级市域内,为最终将要逐渐形成的以广州城市中心区为核心的大城市地区经济结构奠定产业基础。

第四、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使企业真正自主发展

现行的工业管理体制,企业分属多个不同的主管部门,本应统管全市工业的经委只管本系统所属的国有及一部分集体企业,其余的则分属外经委、交委、乡企局以及工商局或区、县等等各个“条、块”。这种多头管理、多个“婆婆”的体制,显然是不适应今后工业的长远发展的。故可以考虑将经委改设为政府的工业发展局,行使对全市所有各种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宏观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全市有关工业发展规划、政策、方针的制定、指导、执行和监督,尤其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帮助,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和指导等。各专业的工业局、委、办等,则通过政府授权,以重组、合并或改制等形式转为国有资产投资或管理公司,与原辖或隶属的企业建立经济关系,彻底与政府行政部门脱钩,实行企业化经营。现有的国有、集体工业企业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明晰各自产权归属,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工业发展局宏观指导的前提下,独立自主地按市场规律经营和发展。

标签:;  ;  ;  ;  

从“基普”看广州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_销售收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