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群爱 罗妙凡 钟美浓 林嘉旋 李晓玲
【摘 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 对 326 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经过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精心的术后护理可减少甲状腺癌患者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手术; 并发症; 护理
甲状腺癌发病率居于头颈部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呈急剧上升趋势[1,2]。目前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与其它恶性肿瘤相比,其预后相对较好,治疗效果佳,因此术后护理对患者康复及提高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7月-2015年7月本院共收治326例甲状腺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和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甲状腺癌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326例,男120例,女206例;年龄 16~78 岁,平均 37.5岁。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癌根治术、患侧腺叶切除、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及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出现并发症18例。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治愈出院。
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1.低钙血症
1.1 原因分析
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较高常发生于术后1~3d[4]。多为术中误切甲状旁腺、损伤甲状旁腺血液供应等引起,主要表现为面部、口唇及四肢针刺感及麻木感,严重时可表现为手足阵发性痛性痉挛、抽搐,甚至惊厥、窒息、死亡。
1.2 护理
熟悉颈部解剖、术中避免损伤甲状腺下动脉是预防术后低钙血症的关键[5]。术后1~3d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面部、口周或手足针刺感、麻木感或强直感,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饮食控制是最基础的护理措施: 高磷血症会影响钙吸收,导致血钙进一步降低而加重病情[6]。应适当限制高磷食物摄入,如牛奶、鱼类等,避免血磷过高。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监测血钙、血磷、尿钙及肾功能情况。手足抽搐急性发作时可予 10%葡萄糖酸钙20 ml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2 h后重复1次[5]。对于误切或损伤甲状腺下动脉而导致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嘱其术后长期口服钙剂,若钙剂吸收不良持续出现低钙血症时,可加用维生素D3,以促进钙吸收[7]。
2.喉返神经损伤
2.1 原因分析
甲状腺毗邻组织结构复杂且血供丰富,术中出血不可避免,加之个体解剖结构变异,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概率较大。一侧喉返神经损伤能引起声音嘶哑,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可导致失音或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需立即行气管切开。
2.2 护理
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诱导其轻声说话,观察有无声音嘶哑、音调降低等,若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表现,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可能是手术时间长及术中刺激所致,会逐渐好转;嘱患者少说话、多休息、适当饮水,必要时可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本组 12 例术后存在不同程度声音嘶哑,给予雾化吸入、神经营养等处理逐渐好转,3月后复查发音均正常。另外,对于确定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者,床边应备气管切开包、吸痰器及急救药品。
3.乳糜瘘
3.1 原因分析
颈部淋巴结清扫是甲状腺癌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常伤及颈部淋巴管,若术中未及时发现、处理,术后2~3d有形成淋巴瘘的可能[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乳糜瘘一旦形成,可导致大量水、电解质、蛋白质及淋巴细胞丢失,发生低蛋白血症,进而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易引起术后感染。
3.2 护理
加强术后观察可有效发现乳糜瘘。定期查看颈前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液性质,准确引流量。若颈前引流液为乳白色乳糜样液体,引流量达到200~500 ml/d,提示有术后乳糜瘘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9]。告知患者及家属乳糜瘘发生原因、处理、配合要点及预后。配合医生做好负压吸引,给予阿托品治疗,提供低脂饮食,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监测肝肾功能,调整蛋白质、电解质补入量;必要时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发生。
4.呼吸困难
4.1 原因分析
呼吸困难是甲状腺癌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24~48h,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常见原因有切口出血、黏痰阻塞气管、喉头水肿及解除压迫后的气管塌陷等。
4.2 护理
全麻患者术后清醒后取半坐卧位,48h内少说话,保持引流通畅,床边备气管切开包、无菌手套和吸引器,以备急用。术后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及呼吸情况,观察颈前引流情况,若短时间内引流出大量( >100ml) 鲜红色液体,且患者诉颈部压迫感,提示可能切口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重新打开切口清除血肿[10];当发生黏痰阻塞气管时,首先鼓励患者在保护好局部的前提下咳嗽,无效时可给予雾化吸入及吸痰;发现喉头水肿及解除压迫后气管塌陷,请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本组 3 例因切口出血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立即床边剪开切口缝线、清除积血,解除气管压迫症状、吸氧后呼吸困难缓解。
小 结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有赖于护士、医生和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大多患者对并发症认识缺乏,存在恐惧心理或情绪低落,甚至不配合治疗,所以应术前多沟通,讲解甲状腺手术的相关知识,针对患者心理反应和对疾病的态度,耐心做好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情绪,降低焦虑、抑郁发生,同时了解全身及局部情况,进行健康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黎文英,孙纪绵,黄蔼红,等.CDFI 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118-119.
[2]钱碧云,何敏,董淑芬.1981年至2001年天津市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5):432.
[3]王延海,王学梅,赵梅芬,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7(26):559-560.
[4]姜建芳,朱完平.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伴昏迷1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10):94-895.
[5]刘志民.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3):181-183.
[6]李黎,李金叶.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6):27-28.
[7]彭雅玲,伍石华.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2):241-242.
[8]张彬,鄢丹桂,刘琳,等.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10,33(10):782-785.
[9]赵玉兰.12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乳糜瘘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医药,2009,18(19):61-62.
[10]董钰英,顾建芬,诸海燕.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7):804-805.
论文作者:黄群爱,罗妙凡,钟美浓,林嘉旋,李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0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甲状腺癌论文; 乳糜论文; 甲状腺论文; 气管论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