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效——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效论文,地理信息系统论文,产业转移论文,方法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5)02-0097-09

       一、引言

       自2000年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2004年启动中部崛起计划以来,我国东部沿海产业开始陆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国内产业转移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西部地区相继成立了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黄河金三角(跨山西、陕西、河南3省)等6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产业转移往往表现为产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区位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卢根鑫(1997)认为,自20世纪下半叶起,国际产业转移已成为国际经济联系的重要特征,并发展为国际经济关系演进的长期趋势。[1]早期的产业转移理论主要有Akamatsu(1962)的雁行理论、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Kojima(1978)的边际产业扩张论、Dunning(1988)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Lewis(1978)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Prebisch(1962)的中心—外围理论等。[2-7]此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产生深远影响的还有夏禹龙等(1983)等所倡导的梯度转移理论与郭凡生(1984)所主张的反梯度理论,以及Porter(1998)的产业集聚理论。[8-10]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重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首先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范文祥(2010)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阶段性影响,[11]王建平(2013)发现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承接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等特征。[12]随着中西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趋势日渐明晰,基于区域产业转移的研究显著增多。陈建军(2002)认为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向国内其他区域进行的产业转移特别引人注目,[13]戴宏伟和王云平(2008)梳理了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14]冯根福等(2010)则认为截至2006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还不显著;[15]此外,陈刚和刘珊珊(2006)从产业转移的概念、动因、模式、效应、战略与对策等方面对产业转移理论进行了细致的梳理,[16]刘友金等(2011)、贺曲夫和刘友金(2012)从实证的角度对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17-18]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规律,加快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布局,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1996-2012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系统分析了这一期间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演变以及我国三次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而分析了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调整、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为继续深化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提供实践参考。

       二、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区域

       本文选取1996-2012年的区域生产总值、一产总值、二产总值、工业产值、三产总值作为主要经济要素指标,数据来自1997-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31个省(市/区)(港澳台地区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的统计数据。由于1997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为直辖市,因而本文研究使用的重庆市1996年的数据来自于1997年的《重庆市统计年鉴》,四川省1996年的数据通过扣减重庆市1996年的数据所得。

       本文所研究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东北3省(黑龙江、吉林、辽宁)、中部6省(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西部12省(市/区)(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陕西、贵州、重庆、四川、甘肃、西藏、云南、广西)。此外,东部沿海地区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0省(市/区)。

       (二)模型与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叠置分析、重心模型、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模型与方法,通过构建各类统计值(一产总值、二产总值、工业产值、三产总值)的重心点与重心迁移轨迹线,诠释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路径变迁及其成效。

       1.叠置分析

       叠置分析指在统一的空间参考系统下,将不同主题的多个数据层进行加权叠置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层,汤国安和杨昕(2013)指出这个新的数据层囊括了原来各数据层所具有的要素属性,由此不仅可以产生具有新的空间关系的图层,还可以产生新的属性特征关系。[19]这使得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能够发现各年度数据层之间的相互差异、联系和变化等特征。

       2.重心模型

       本文参考了Ebdon(1991)、Shaw和Wheeler(1994)所研究的重心模型。[20-21]重心是指在区域经济空间里各个方向上的经济力量保持相对均衡的合力作用点。在本文的研究中,计算各统计值的重心点往往由31省(市/区)的各类统计值和地理坐标来表达。1996-2012年期间,我国各省(市/区)的地理坐标位置基本不变,但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不一,同一省(市/区)不同年度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任何一个省(市/区)经济发展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重心的迁移,因此我国各次产业的重心是随着各省(市/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差异而动态变化的。设定各省(市/区)的一产总值、二产总值、工业产值、三产总值为作用力,即可得到我国逐年演变的一产重心、二产重心、工业重心与三产重心,以及各类统计值的重心迁移轨迹线,重心计算公式为:

      

       其中,

表示重心点;j表示年度(j=1996,1997,…,2012);i表示各省(市/区)(i=1,2,3,…,31);

表示各省(市/区)的属性值(分别用一产总值、二产总值、工业产值、三产总值表示);(

)表示i省(市/区)的地理位置。

       根据重心模型的构建机理,重心点表示各省(市/区)三次产业总值与工业产值在全国范围内重新达到相对均衡的合力作用点,由于各省(市/区)的地理位置基本保持不变,从而使得各省(市/区)三次产业总值与工业产值的变化成为影响重心点迁移的关键变量。由于重心点是各方合力保持相对均衡的作用点,因此各地三次产业总值与工业产值的全国占比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重心点的迁移趋势。当一地或省(市/区)三次产业总值与工业产值的全国占比上升时,意味着重心点将朝这一地区或省(市/区)迁移;反之,当一地或省(市/区)三次产业总值与工业产值的全国占比下降时,意味着重心点将朝远离这一地区或省(市/区)迁移。结合叠置分析与重心模型,本文可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与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依据各省(市/区)的各类统计值,分析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所取得的实际成效,包括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演变及其对各省(市/区)产业结构的影响。

       3.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Fotheringham等(2002)指出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GWR)扩展了传统的回归框架,有助于解决截面数据在空间上表现出的复杂性、自相关性和变异性,并进而分析出各区域在空间上的相关关系。[22]其模型如下:

      

       其中,

是第i个省(市/区)的空间坐标;

是连续函数

在i点的值。将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模型应用于2004-2012年各省(市/区)二产产值比重变化、三产产值比重变化与年均经济增长率的空间相关分析,可以从空间上解释各省(市/区)在加快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所引起的区域产业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

       三、结果分析与成效

       (一)产业转移的路径演变

       1996-2012年期间,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渐明晰,并逐渐演变为当前影响我国区域产业重新布局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然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格局下,产业转移依然更多地集中于工业部门,因而本文着眼于对1996-2012年间我国各省(市/区)二产与工业空间格局变迁的分析,来阐述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演变。

       1996-2012年期间我国二产与工业的重心迁移趋势基本一致(见图1),先向东北(略偏北)方向迁移,在经历各自的拐点(工业重心轨迹线的拐点时间为2004年,二产重心轨迹线的拐点时间为2005年)之后呈现出明显的西移走向,且均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际出现一个南向跳跃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出现一个北向的跳跃点。

       从工业重心迁移轨迹线来看,2004年是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转折点,自2004年以后我国工业重心呈现明显的西移趋势,由此表明2004年后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向逐渐明显。1996-2004年中西部地区还处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探索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十分缓慢;2004-2012年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入稳步增长阶段,这一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展呈现疲软态势,中西部地区则迎来了工业的快速发展期,表现为二产重心与工业重心的十分明显的西移趋向。

       尽管自2004年以来我国工业重心向中西部迁移的趋势日渐明晰,但工业重心向中西部迁移的幅度依然很小(见图1)。由此也表明截至本文研究的2012年,尽管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迁移的轨迹已经十分清晰,但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还不够显著,工业重心点依然位于靠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位置,由此可推测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尚未出现,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依然十分缓慢。

      

       图1 1996-2012年二产与工业重心迁移轨迹

       (二)三次产业的空间格局变化

       1996-2012年期间,随着东部沿海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三次产业的空间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见图2)。一产重心、二产重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迁移,表明中西部地区在1996-2012年期间一产产值、二产产值的增长明显超过东部沿海地区;三产重心表现出与一产、二产相反的迁移趋势,随着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日渐明晰,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产产值的增长明显超过中西部地区,促使了三产重心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尤其是朝向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鉴于上文分析中2004年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时间拐点,此处也采用2004年为三次产业空间格局变迁的时间分割点,进而阐述我国三次产业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的空间格局演变。

       首先,一产重心相比于二产、三产而言明显偏向于中西部地区,已处于中原地带(见图2)。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工业与服务业起步晚、发展慢,且缺乏应有的产业支撑环境,从而使得一产在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占有较大的比重,二产与三产的发展则相对不足。在1996-2012年间,随着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逐步演进,我国一产重心也在缓慢向西部地区迁移。2004年以前,一产重心变动幅度相对较大,但向西迁移的幅度很有限,尤其是1996-2001年期间并没有明显的西移迹象,2001-2004年期间西移的趋向比较明显;2004-2012年期间,一产重心西移的幅度依然很小,且在此期间西移的幅度小于1996-2004年间西移的幅度,甚至在2011、2012这两年呈现“徘徊不前”的态势,可见一产重心向西迁移的趋势正在逐渐弱化。

       其次,二产空间格局的演变与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演变极为相似,2004年之后呈现明显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的迹象(见图1、图2)。二产重心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的拐点时间为2005年,1996-2004年期间,二产重心辗转向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环渤海)迁移,2005年之后向西迁移的轨迹线十分明晰,且呈现加速西移的态势。可见,随着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渐入佳境,中西部地区二产进入快速发展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即将在东中西部之间上演。

       再次,三产的空间格局演变与一产、二产有所不同,随着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逐渐深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正经历深度调整与优化,三产由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此,在一产、二产重心向中西部地区推进的同时,三产重心则加速了向东部沿海地区推进的步伐。依据图2,三产重心在1996-2004年期间东向迁移迹象明显,这一阶段长三角地区三产产值增长迅速;2004-2012年呈现明显北向迁移的迹象,这一阶段环渤海地区三产增长超过长三角地区,从而使得在此期间三产重心不再向东迁移,而是表现为北向迁移。

       综上所述,1996-2012年期间,我国三次产业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三次产业重心点迁移方向与幅度的差异也十分明显。整体而言,一产更多地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且具有明显的向西迁移的趋向,但近年来一产向西迁移的趋向逐渐减弱,表明一产在各省(市/区)之间的空间分布已基本趋于稳定;二产更多地集中于靠近东部沿海地区,随着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逐渐深入,二产向西迁移的趋势得到强化,并呈现加速西移的态势;相比于一产、二产,三产更多地集中于东部沿海各省(市/区),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各省(市/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升级,三产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的趋势明显,尤其是近年来向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迁移的趋势逐渐凸显。

      

       图2 1996-2012年三次产业的重心迁移轨迹

      

       图3 1996-2012年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增减变化

       (三)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调整

       在本文分析的时间框架(1996-2012年)里,各省(市/区)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深度调整,各省(市/区)非农产业的比重普遍得到提升,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提升较为明显,图3中黑色区域所示的9省(市/区)非农产业比重提升量超过15%,这9省(市/区)为西藏、贵州、内蒙古、江西、湖南、吉林、四川、安徽、重庆、广西,均属中西部地区,非农产值比重分别提升30.46%、23.18%、22.64%、17.26%、16.43%、16.29%、16.12%、15.79%、15.59%,其中西藏提升最大,达30.46%;白色区域所示的4省(市/区)非农产值比重提升量不到5%,这4省(市/区)为天津、北京、黑龙江、上海,分别仅提升5.07%、4.33%、3.95%、1.83%,不过上海、北京、天津三市的非农产值比重在1996年已经高达97.53%、94.83%、93.60%,提升空间非常有限。

       在本文考察的时间框架(1996-2012)里,中西部地区二产产值比重的变化十分显著(见图4A),黑色区域表示青海、西藏、内蒙古、江西、陕西、重庆、吉林、新疆、四川、河南、广西等11省(市/区)二产产值比重增量超过10%,其中增量最大的青海为19.42%,这11省(市/区)均属中西部地区;白色区域所示的广东、天津、浙江、云南、黑龙江、上海、北京7省(市/区)二产产值比重增量小于0,即二产产值比重呈现负增长。三产产值比重增减变化情况则不如二产产值比重的变化那么明显(见图4B),黑色区域所示的北京、贵州、上海、西藏、浙江、云南等6省(市/区)三产产值比重增量超过10%,其中北京增量最大,达到23.52%;白色区域所示的新疆、陕西、青海3省(市/区)三产产值比重增量小于0,分别为-1.77%、-2.42%、-7.21%。东部沿海地区三产产值比重增量整体要优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三产发展迅速。

      

       图4 1996-2012年二产产值、三产产值比重增减变化

       由此可知,在1996-2012年期间,我国各省(市/区)的非农产值得到了大幅提升,一产产值比重却明显下降,尤其是2004-2012年以来,随着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以寻求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优惠的政策优势。在中西部地区开始大规模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也经历了深度调整,一产产值比重与二产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三产产值比重的上升态势十分明显。到2012年,东部沿海地区除河北、海南外,非农产值比重均已达到90%以上,上海、北京、天津三市的非农产值比重更是达到了98%以上。

       (四)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

       伴随着区域产业转移的稳步推进与区域产业调整的逐步演进,我国各省(市/区)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4-2012年期间,各省(市/区)均实现了年均12%以上的GDP增长率,尤其是中西部各省(市/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整体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增长率最高的10省(市/区)为内蒙古、宁夏、陕西、天津、贵州、重庆、北京、青海、吉林、山西,只有北京属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内蒙古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4.72%。

       由于截至2004年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才逐渐清晰,此处采用2004-2012年各省(市/区)的二产产值比重变化、三产产值比重变化为解释变量进行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得到2004-2012年产业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结果图(见图5)。颜色越深(黑色填充、黑色横条纹)表示非农产值(二产产值、三产产值)比重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偏离程度越大。条纹填充区域(灰色斜条纹、黑色横条纹)表示的8省(市/区)非农产值比重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偏离,即二产产值比重和三产产值比重的调整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其中黑色横条区域表示的内蒙古、宁夏、陕西、天津4省(市/区)非农产值比重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极为显著;白色区域表示11省(市/区)非农产值比重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处于正常,其标准偏差处于-0.5至0.5的水平,这些省(市/区)的二产产值、三产产值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点状填充与黑色填充区域表示的12省(市/区)非农产值比重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偏离,即二产产值比重和三产产值比重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尤其是西藏地区(黑色填充)的产业调整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整体而言,随着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逐步深化,以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由区域产业转移所引起的区域产业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在2004-2012年期间,中西部地区由于承接了东部沿海的大量产业转移,非农产业产值实现飞速增长,同时也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就全国范围来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渐显著;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也为东部沿海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提供了契机。东部沿海地区将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以期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目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并未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进行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对东部沿海各省(市/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推动力并未凸显,以至于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普遍进入高速发展的疲惫期;中西部地区则由于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经济开放水平稳步提升,且具有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等优势,通过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迅速构建起全新的工业产业体系,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后发优势,从而引领了过去近十年(2004-2012)的高速发展,并逐渐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增长极。

      

       图5 2004-2012年产业调整与经济增长

       四、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区域经济格局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区域产业转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期,形成合作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从中西部地区来看,区域产业转移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中西部地区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工业化体系,并迅速推进了工业化进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产业转移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同时也为深化区域产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题材。由此,东中西部应切实把握好产业转移的新一轮发展机遇,创新产业对接机制,合理搭建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平台;中西部地区要加强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方面与东部地区密切合作,从而形成双方共赢局面;各地区要从战略上充分重视区域产业转移的机遇,力求突破行政区域的结构性封锁,实现各省(市/区)价值链的协调发展。

       (二)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引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傅允生(2011)指出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23]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过程,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推进的,因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区差异是产业转移的基础,产业转移过程同时也是企业追求利润的过程,因而产业转移的主体必然是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政府主要是在政策、机制、体制和环境方面发挥作用,为产业转移提供政策引导与产业发展环境支持。

       中西部地区由于投资不足,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于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对外来投资与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然而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切实选择与自身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产业,要着重从资源与要素配置的方式以及产业环境方面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新优势,避免因盲目冒进而造成资源浪费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三)扬长避短,促进区域产业调整与结构升级

       计永超等(2010)认为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而是伴随产业在不同地区的转移,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产业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24]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契机,缩短产业自然演变进程,既要积极把握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动向,主动实施产业转型,又要把握好产业转型的方向,有的放矢地实施转型。

       (四)深化产业协作,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能动作用

       错位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为各地区深化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深化区域产业协作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产业价值链,促进各省(市/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从而推进各省(市/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能动作用,着力在产业承接地构建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提升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产业集中度,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

       五、结论

       从我国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中西部地区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地区工业化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随着“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增加西部大开发投资”等促进东中西部产业转移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一系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在东、中、西部各方的合力之下,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燎原之势正逐渐形成。

标签:;  ;  ;  ;  ;  ;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