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春芳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 362609
近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日新月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低效现象,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的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益差,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谈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举措。
一、巧设课堂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创设情境目的要明,形式要新,组织要活,时机要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1.创设游戏性情境。游戏的活动性、趣味性等特点决定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调剂游戏情境能极大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创设故事性情境。讲故事也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绎成生动的故事情境,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寓教于趣,寓学于乐。
3.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实际情境下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数学知识。
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收集、选择数据,引导学生去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好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长期的传统教学使得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能力特别强,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树立一种以活动促探索的新型教学观,多让学生自主探索,多让学生在探索中观察、类比、想象等,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与自觉钻研数学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教师要不断地将学习数学方法化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明白“授人以渔”的道理。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日常课堂上,往往都是一节课下来成就了少数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大部分学生充当的只是配角,甚至是观众。如何让课堂不变成几个人的舞台,如何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有问题可想,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肯定可以落到实处。我的教学经验是:把不同深度的问题提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把不同类型的问题让不同状态的人来回答。“你能帮我把题目读一遍吗?” “你能帮我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吗?”这些任务一般交给课堂走神了的同学。“谁能说说你的想法?”“谁能帮他?”“谁还有别的方法?”我喜欢把它交给中等或中上的同学来说。如果一个问题抛出来,半天没人举手,我则要向思路比较好的同学发问了:“你能说说你想到了些什么?”或者一个问题经同学解释后还有个别同学没能理解,则要找个好同学来说,“谁能解释得更清楚”。
总之,课堂是属于每个学生的,让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问题和任务,每个人能完成属于自己的问题和任务。
四、注重有效的教学反思
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有效课堂是一种能够经受时间和实践考验的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会落到实处,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论文作者:洪春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9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过程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才会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9月总第24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