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电影科学研究报告_中国电影论文

2006年中国电影科学研究报告_中国电影论文

2006年中国电影学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报告论文,年中论文,国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作为中国电影新百年的开端,国产影片数量和票房继续呈增长态势。而在电影研究方面,对于中国电影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包括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研究、区域电影研究等方面较为引人注目,海外对于中国电影的研究也较多被介绍到国内;电影理论研究论题多集中在电影美学、电影教育、电影产业方面;外国电影著作的翻译介绍,尤其是“电影馆”丛书的持续出版,依然成为年度热点。

一、中国电影历史与现状研究

1、中国电影史研究

2006年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在通史、专业史等方面都出现不少论著。由张会军/籍之伟担任编委会主任、张会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电影专业史”系列是对电影学各个专业发展史的系统研究的成果,出版计划中包含了电影编剧卷、电影导演卷、电影表演卷、电影摄影卷、电影声音卷、电影美术卷、电影理论卷、电影文化卷、电影教育卷、电影技术卷、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电影音乐卷、电影动画卷等十余种,“分别从理论的高度和专业的角度对各个电影专业的发展脉络、本质、特征、本体、文本、类型、风格、审美、规律、现象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学术理论总结。同时,也对电影艺术的社会审美本质、艺术审美本质,从电影理论的层面进行了总结。通过对电影专业发展史中的现象研究、运动研究、流派研究、类型研究、大师研究、美学研究、问题研究及作品研究,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的、系统的电影艺术研究理论体系框架”。① 其中本年度出版的有张巍主编的《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编剧卷》、杨远婴主编的《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李念芦/李铭/张铭的《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技术卷》、于丽的《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等,从不同角度对百年中国电影历史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李少白主编的《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面向大学的电影教材,试图从艺术、工业等多维体系综合构成的角度,来叙述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它将中国电影史分成尝试时期、探索时期、商业竞争时期、变革时期、非常时期、丰收时期、新中国电影创建时期、禁锢时期、再探索时期、市场化时期等十个发展阶段,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则单列章节叙述。李道新的《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对百年中国电影史的一些重要论题,比如民国报纸与早期电影、民国都市的戏曲演出与电影放映、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新时期战争电影、伦理电影、贺岁电影、电影旅游、类型化生存等进行了独到的阐述。范志忠的《百年中国影视的历史影像》(浙江大学出版社)从“西洋影戏的本土化”、“东方伦理的叙述范式”、“国家意识形态的历史建构”、“作为东方奇观的民俗电影”、“个体成长的青春记忆”、“旧上海的繁华旧梦”、“消费时代的历史话语”等方面探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流变。吴迪编的《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文化艺术出版社)则是1949—1979年间中国电影研究文献资料的选编,由编者在其收集的《新中国电影史料长编》的基础上精选编辑而成,分上中下三卷。李亦中主编的《银海拾贝》(北京大学出版社)收入了50位从事电影编导、表演、经营的著名影人叙写的文章,以图“抢救”湮没半个世纪以上的电影文献,可以看成是建构感性电影史的一种努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继2005年由李多钰主编的《中国电影百年上编(1905—1976)》之后,由孙献韬/李多钰主编的《中国电影百年下编(1977—2005)》也在2006年初面世。与“上编”一样,它也是以《新京报》两年来几乎不间断的电影专题编辑而成,时间跨度从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恢复招生到2005年12月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刘江华/张晋锋编著的《百年电影娱乐眼》(安徽教育出版社)则以电影的大众娱乐功能为视点反映了百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家协会编的《中国电影新百年:合作与发展——第十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入世以来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延续了对中国电影百年历史和现实的分析与思考。相关著作还有《艺术学》编委会编的《影像思考:电影与电影史》(学林出版社)、张凤铸主编的《中国电影电视剧理论概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周黎明/梁良的《华语片碟中碟》(花城出版社)、张振华/梅朵主编的《名家看电影:1949—200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彭吉象主编的《中国经典电影作品赏析》(高等教育出版社)、钭江明主编的《影三百》(复旦大学出版社)、周慧的《谁制造了中国电影的神话》(中国青年出版社)、祁晓萍编著的《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当代中国出版社)等。

2005年12月10—13日,由国家广电总局举办的“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回顾、合作、发展、创新”为主题,回顾中国电影百年历程,探讨中国电影发展之路。《当代电影》2006年第1期刊发了论坛的部分发言稿,包括王太华的《在“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际论坛”上的讲话》、赵实的《弘扬传统展望未来开创中国电影的新纪元——在“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际论坛”上的讲话》、郑洞天的《代与无代——对中国导演传统的一种描述》、熊澄宇/雷建军的《作为传媒的电影和作为产业的电影》、骆思典的《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参照美国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前景》、倪震的《中国电影伦理片的世纪传承》、饶曙光的《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际论坛”综述》等。除此之外,《当代电影》还刊发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的两次研讨会的专题论文,在第2期“新旧纪元的交替——中国电影百年探讨与展望”专题中收入了黄会林的《百年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观众》、郑洞天的《关于中国电影的三个“告别”》、张颐武的《升级换代的“中国制造”电影》、尹鸿的《关于中国百年电影的认知》、钟大丰的《从博弈关系认识中国电影》、黄式宪的《中国电影产业背景中的发展思考》、彭吉象的《回顾和展望新的百年》、路海波的《面对世界大势的中国电影发展认识》、胡克的《对于中国电影理论的认识》、贾磊磊的《对于中国电影所属“艺术学科”地位的认识》、胡智锋的《基于需要而发展的中国电影》、陈晓云的《中国电影批评的两难困境》、左衡的《早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问题》、饶曙光的《关于中国电影的三个问题》、周星的《华艳娱乐的喜忧与人文关怀的期待》、张宏森的《现状思考与发展期待》等论文;在第5期“深度关注现实·共同关心社会·真诚关爱他人——推动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发展大型主题研讨会”专题中收入了周星的《略论近期中国电影现实表现的意义——论坛开幕词》、倪震的《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王志敏的《优势与局限——关于中国电影的现实表现功能问题》、张颐武的《电影与“现实”》、丁亚平的《体验·关怀·直接的时代感——由1937—1945年电影的现实表现看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传统的文化趋向》、桂青山的《现实主义电影与当代中国》、陈晓云的《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另一种现实”》、许航的《小切口深挖入——谈几位年轻导演对现实的表现》、马琳的《深度关注与表达困惑——浅析第13届大学生电影节参赛影片的现实主义表现》等论文。

《当代电影》2006年继续开设“重写电影史”和“经典重读”专栏。郦苏元的《审美观照与现代眼光——刘呐鸥的电影论》(第2期)、张巍的《“鸳鸯蝴蝶派”文学与早期中国电影情节剧观念的确立》(第2期)、林少雄的《城市的影像与影像的城市——美籍华裔学者张英进教授访谈》(第2期)、丘静美的《类型研究与冷战电影:简论“十七年”特务侦察片》(第3期)、陈墨的《当代中国青年电影发展初探》(第3期)、崔君衍的《京戏:中国电影民族身份一个象征》(第3期)、吕晓明的《拯救与重生——关于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复映片事件的始末》(第3期)、胡克的《卓别林喜剧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的影响》(第5期)、陈建华的《格里菲斯与中国早期电影》(第5期)、饶曙光/邵奇的《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第5期)、石川的《建构“解放”的神话:〈红色娘子军〉与〈光荣〉的意识形态读解》(第5期)等论文,对中国电影史上的电影事件、现象、导演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分析。“经典重读”专题则对《春蚕》、《秋海棠》、《小城之春》(第1期)、《红旗谱》、《一个和八个》、《大红灯笼高高挂》(第4期)、《花外流莺》、《柳堡的故事》(第5期)等影片进行了重新解读。

《电影艺术》在2006年也推出了研究和反思中国电影历史的专题,比如第1期中孟犁野的《中国经典的历史启示》、宋家玲的《主旋律电影的危机与活路》、庄宇新的《文化力:影视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任殷的《2000—2006年中国故事片创作述要》、翟俊杰的《兼程风雨,百年电影》对中国电影历史与现状的回顾与思考;第3期中洪宏的《论“十七年”中苏电影关系——“日丹诺夫主义”与“解冻”思潮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吴迪的《“伟大”的转折点:1953年的纠偏与调整》、刘广宇的《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实证分析》对1949—1966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国电影的思考与解读;第4、5期的“重读中国电影的叙事传统”刊发了由《电影艺术》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召开的“时代”大众——重读中国电影的叙事传统“研讨会的部分论文,包括李迅的《跨语境的叙事:历史逻辑与话语逻辑》、李道新的《中国早期电影叙事的优良传统》、黄式宪的《略说中国镜像叙事的现代性——阅读影片偶得短章数则》、倪震的《电影叙事:类型和传播空间的扩展》、饶曙光/邵奇的《观众·类型与电影叙事——对中国早期电影叙事模式和叙事传统的另类读解》、陈山的《忧患中的启示:重读中国电影的叙事传统》、周星/孙惠丽的《反思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等。

从比较视野来研究电影史,比如聂伟的《重绘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文化地形图——“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以及《电影艺术》第5期“连接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刊发的汪朝光的《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电影与上海》、余纪的《抗战陪都电影市场的好莱坞景观》、孙绍谊的《权力格局中的“普适性策略”:好莱坞与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中国电影》、刘宇清的《好莱坞电影与华语电影:学术话语背后的权力角逐与文化逻辑》等论文为中国电影史研究提供了另类的视角。

中国电影史研究方面值得关注的论文还有徐敏的《电影中的交通影像:中国现代空间的视觉重塑》(《文艺研究》2006年第3期)、曲春景的《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的“感官文化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主的上海早期电影研究》(《文艺研究》2006年第10期)、虞吉的《中国早期电影:主体性与好莱坞的影响》(《文艺研究》2006年第10期)、段运冬的《问题史与中国电影史的写作》(《文艺研究》2006年第10期)、汪方华的《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现代性特征》(《电影艺术》2006年第6期)等。

2、当代中国电影研究

在当代中国电影研究方面,全球化、华语大片现象、新生代导演等问题受到了较多关注。张颐武的《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朗朗书房·电影场”丛书之一,探讨了中国电影发展和全球化的关系,并对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中国著名导演进行了个案分析。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专题化运作的一部分,第4期的专题“华语大片现象研究”中的论文,包括王海洲的《类型规范与文化改写:全球化时代的(英雄)》、杜庆春的《一只不必学会奔跑的孔雀——时间空洞和时间细节中的自我虚构》、戴德刚的《从传播学角度审视华语大片现象》、余莉的《2005华语大片现象研究》、刘小磊的《华语大片与受众信用策略》、许乐的《江湖·歌剧·市民喜剧——由电视剧〈武林外传〉反观华语大片》、张帆的《EYE'S CANDY类型电影与华语数字大片研究》、罗勤的《奇观社会里的“无极”世界》等论文从不同角度,宏观与微观结合、电影现象或影片个案兼具地分析了华语大片的成败得失。《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的“影视现象观察”栏目,则对第六代导演进行了特别关注。贾磊磊的《时间影像的历史地平线——关于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历史演进的主体报告》对“第六代”的美学宣言、历史身份、历史转向、个人故事、现实转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阐述。对张元、路学长、王小帅、王超、李欣、贾樟柯等“第六代”电影导演的访谈,以及对其影片的分析研讨,从不同侧面呈现了这一创作群体的基本风貌。值得一提的是,贾磊磊在“主持人导语”中指出:“作为当代中国电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希望能够把对‘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分析与对于他们本人创作理念的研究相互结合,能够把他们所处的文化语境的变迁与他们艺术创作旨趣的转向相互对照,从而为中国电影的历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模式。”② 这种研究思路对于中国电影历史研究有着一定的拓展性意义。

《电影艺术》2006年设立的专栏“中国电影新势力”以独特的方式持续着对青年导演创作的关注,“‘中国电影新势力’所选择的导演更具有广泛性,不仅有内地的青年导演,也有港台地区的青年导演;不仅有故事片导演,也有纪录片导演。可以说,‘中国电影新势力’关注的是新时代的影像创作者。他们有各自的文化熏染,有国际性的创作眼光,更具有原创的精神。……‘中国电影新势力’要让读者认识一个多元文化生态的中国电影产业。”③ 专栏记录了对万玛才旦、李玉、宁浩(第1期)、王兵、李一凡、鄢雨、黄文海(第2期)、陈正道、曾文珍、杨顺清、萧雅全(第3期)、彭浩翔、黄精甫、毕国智、郑保瑞、麦婉欣(第4期)、应亮、王超、王光利(第5期)等来自两岸三地的新生代导演的访谈和分析,并在第6期推出特别策划“第一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谭秋文的《电影工业从青年开始——第一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综述》、于冬的《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焦雄屏的《产业架构与中低成本电影》、陈墨的《青年与电影的多种可能性》、张献民的《有话辄长/REMAPING》、黄式宪的《东方的诗意及其文化多样性——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的文化启示》等论文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发展和前景。

导演研究方面,《当代电影》的“封面人物”栏目,以“众说”、访谈、导演研究、影片分析等内容组成,由陈凯歌、谢飞、吴贻弓、郑洞天、侯孝贤和冯小刚构成的序列,持续着对于当代电影导演的关注。张会军/薛文波主编的《银幕追求——与中国当代电影导演对话(二)》(中国电影出版社)继续以访谈的形式,展示当代电影导演的创作历程与风格追求。同类访谈著作还有刘海洋主编的《影像力:一线导演、制片人对话录》(文化艺术出版社)、碧珊的《9:61分:中国新生代80后影像作者纪实录》(中国电影出版社)、李幸/刘晓茜/汪继芳的《被遗忘的影像:中国新纪录片的滥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从故事片到纪录片,从卓有成就的导演到初出茅庐的新秀,关注对象获得了很大的拓展。

电影产业问题在2006年度继续受到热情关注。张会军/俞剑红编著的《中国电影产业年报2005—2006》(中国电影出版社)和动画产业年报课题组编著、侯克明主编、孙立军/俞剑红副主编的《中国动画产业年报》(海洋出版社)是最重要的两部电影产业论著。前者以全面、详尽、系统、专业的资料整理与学理分析,阐述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面貌与发展态势;后者作为一部关于动画产业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报告,对动画创作、播出与收视、动画教育、动画衍生产品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描述。2006年有关电影产业的论文也为数不少。钟大丰的《中国民族电影产业的历史和现实》(《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以中国电影产业民族化的历史和现实为线索,从一个重要方面来考察百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境遇。《电影艺术》第2期的“中国电影:产业与叙事”专题中,尹鸿/詹庆生的《2005中国电影产业备忘》对2005年中国电影的法规和政策环境、制作、发行、市场等问题作了全面阐述,并指出了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诸种因素。张英进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在分析“后社会主义”概念的基础上,来勾勒90年代初由主旋律影片、艺术片、娱乐片或商业片构成的格局和90年代末由艺术、政治和资本结成的新联盟,并“阐述艺术、政治、资本、边缘作为四个竞争的力量,如何把市场作为核心舞台,展开它们相互间的抗衡、协商和共谋”,④ 崔卫平的《我们时代的叙事》选取50年代初的神话叙事、“谢晋模式”、陈凯歌电影、张艺谋电影等片段,来“阐述1949年之后的中国电影如何讲述中国社会历史现状,以及这种讲述与社会历史本身的关系如何”。⑤ 这一专题论文还有列孚的《地理文化·文化密码·类型电影——后港产片、香港与内地合拍片的根本问题》、刘帆的《流媒体观影模式初探》等。《当代电影》第6期“影视产业研究”专题中,弘石的《关于电影产业化发展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在历史回顾和现状辨析的基础上,通过量化数据,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唐榕的《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内现状·国际比较·提升策略》通过比较研究,剖析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状况,提出打造中国电影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性建议。邵奇的《中国电影制作融资渠道的策略分析》提出解决中国电影融资渠道的方法和融资方式的建议。沈芸的《从电影产业的发行环节看院线制四年》通过对电影发行业4位资深人士的问题调查,提供了一份来自一线的调查报告。李道新的《露天电影的政治经济学》(《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讨论中国露天电影的运作方式,并阐发其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学。在杭州举办的第1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中国电影论坛”同时作为“第2届影视企业高峰论坛”,将选题确立为“文化消费与电影市场”,连续几年保持着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关注。

3、区域电影、电影类型研究及其他

2006年在区域电影研究,特别是上海、香港、台湾电影方面也有不少成果。杨金福编著的《上海电影百年图史:1905—2005》(文汇出版社)、许朋乐主编的《海上电影溯源》(上海文艺出版社)等注目于上海电影研究,相关论文则有陈犀禾/王艳云的《怀旧电影与上海文化身份的重构》(《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等。在港台电影研究方面,“影·响丛书”系列继上一年度焦雄屏的《映像中国》之后,推出了宋子文编著的《台湾电影三十年》、石琪的《香港电影新浪潮》(复旦大学出版社)。前者分琼瑶式文艺片的兴衰、乡土电影、社会写实电影、武侠电影、新浪潮、80年代旗手、走入低迷、在产业边缘挣扎的新千年等八个部分,系统论述了台湾电影的历史发展轨迹;后者研究对象是香港电影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段历史,其中收录了评论谭家明、许鞍华、徐克、严浩、方育平、翁维铨、刘成汉、蔡继光、冼杞然、麦当雄、梁普智、章国明、于仁泰、余允抗、黄志强和唐基明等16位导演的文章。张燕的《映画:香港制造——与香港著名导演的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对香港新浪潮时期电影、文艺电影、动作电影、动漫电影、喜剧电影、独立电影和新生代导演等不同类型电影导演进行了访谈与分析。作为黄会林/李正国主编的“影视学术前沿”丛书之一,石竹青的《流年光影——香港电影:“七九新浪潮”之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通过“香港电影市场状况考察”、“香港电影生态与类型化叙事”、“香港电影的文化内力”、“香港电影的作者风范”和“香港电影的精神秘笈”五部分内容较为全面地阐述了香港电影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在期刊论文中,《电影艺术》第4期刊出了“香港电影研究”专题,许乐的《黑白森林:香港黑社会片的社会文化症候读解》、王海洲的《百年中国电影中的邵氏“武侠新世纪”》、但红莲的《解码香港怀旧片的游戏成分》、游静的《一回头已是百年身——久违了,唐书璇!》、张希的《类型中的作者——楚原武侠电影研究》、法兰·宾/罗卡的《寻找伍锦霞——被遗忘的先驱》对香港电影的武侠片、怀旧片等类型以及导演个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而《当代电影》第4期的“港台电影研究”专题中傅葆石的《在香港建构“中国”——邵氏电影的大中华视野》、赵卫防的《五六十年代竞争格局中的香港国语电影工业——兼论邵逸夫与陆运涛之间的竞争》、张燕的《邵氏动作片初探》、刘辉的《邵氏电影研究的现状、方法和意义》则是对“邵氏电影”的专门解读和分析。

在电影类型研究方面,动画电影受到较多关注与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第5期在“焦点研究:动画电影创作研究”专题中刊出了李彬采访/整理的《动画电影的新学派运动——访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张丽的《水墨动画的意境及其语言局限性》、黄勇的《论“逐格拍摄法”的生命力》、马华的《动画电影〈小兵张嘎〉的剧本改编》、王杰文的《动画电影的叙事解构——〈灰姑娘〉的形态学分析》等。作为参照,并在“日本动画电影研究”专题中刊出了熊涛的《寻找梦幻岛——日本动画电影的文化特质研究》和刘佳的《动画中的视听语言——20世纪90年代日本电视动画片制作技巧研究》。王人殷主编的《2005电视电影纵览》(文化艺术出版社)则对2005年度的电视电影做了全面分析。

另外还有一些编导创作手记出版,如宁瀛/刘索拉/洪晃/章含之的《女人无穷动》(文汇出版社)、侯咏编著的《茉莉花开时》(中央编译出版社)和陈红、黄斌的《一望无极》(人民文学出版社)等。

4、海外中国电影研究

海外学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也从未间断,并陆续被介绍到国内,其中张英进是比较活跃的海外学者之一。除上文提到的论文,作为“海外华人学者论坛”丛书之一,《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中的电影研究部分以跨文化视角,概述了30年来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分析了主要的理论与批评方法,以图揭露西方中心的话语霸权,并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为例提出都市文化史构想。《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湖南美术出版社)则按“国际篇”、“上海篇”、“华语篇”的格局对中国电影进行回望与反思。同时,张英进主持的“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栏目在《电影艺术》第1—5期上连载,由在美国就读的博士生执笔,分别对彭丽君的《在电影中建设一个新中国:中国左翼电影运动,1932—1937》、沈晓虹的《1932—1937年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起源》、裴开瑞的《中国后毛泽东时代的后社会主义电影:文化大革命之后的文化大革命》、朱影的《改革时期的中国电影:一个聪明的系统》、王淑珍的《追踪定位盗版:大中华格局里的全球化与电影发行》、胡菊彬的《投射国族影像:1949年以前的中国国族电影》、张真的《银幕艳史:上海电影,1896—1937》、吕童林的《中国台湾与大陆电影面对现代性》、崔淑琴的《镜头里的女人:百年中国电影中的性别与民族》、张英进的《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的批评介入、电影重构与跨国想象》等海外研究中国电影的著作进行了介绍与评论。

海外学者研究中国电影的其他重要论文还有裴开瑞的《跨国华语电影中的民族性:反抗与主体性》(《世界电影》2006年第1期)、洪国均的《重构时间:〈新女性〉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殖民现代性的电影表现》(《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安德鲁·哈格曼的《流动的意识:〈苏州河〉的跨国界故事片叙述模式》(《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张真的《〈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早期电影文化的现代性体现》(《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等。

二、电影理论研究

电影理论研究方面,王志敏的《现代电影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之一,它系统论述了电影美学的成立论、定位论、对象论、基础论、规律论、系统论、背景论,对电影美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了梳理与阐述,在概念、方法论等方面有重要建树。田兆耀的《电影美学与文化学——电影思维的特质与审美救赎作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则集中思考电影思维的特质,探讨电影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所起的审美救赎作用。刘宏球的《电影学》(浙江大学出版社)由电影史、电影特性和元素、电影理论来构成电影阐释的基本框架。刘一兵主编的《电影剧作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对冲突律、叙事观点与视点、戏剧性、剧作结构、人物性格与情感关系、情节观念、模式、改编等剧作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和阐发。周登富/王鸿海主编的《银幕影像的造型艺术——电影美术设计理论》(中国电影出版社)从理论、创作、教学、探索等不同层面来探讨电影美术理论。傅正义的《实用影视剪辑技巧》细致探讨了画面剪辑、声画剪辑、多片种剪辑等论题。颜纯钧的《电影的读解(修订版)》(中国电影出版社)从“分析的范式”、“影片分析的范式”、“影片分析的策略”、“影片剧作分析”和“影片艺术分析”五个方面来确立自己的阐释构架。郑树森的《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是“电影馆”系列之一,它将电影分为西部片、二战片、黑色电影、家庭伦理片、歌舞片、神经喜剧、黑名单片和记者片这八种类型进行了分类解析。作为“影视学术前沿”丛书之一,冯锦芳的《缺席与在场的辨证图景:新时期中国电影观众问题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则是侧重从观众接受角度进行研究。其他论著还有史可扬的《影视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毕磊菁的《影视评论学初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彭玲的《影视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李念芦主编的《影视技术概论(修订版)》(中国电影出版社)、宋家玲主编的《电影学前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等。

电影教育研究方面,《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作为全国唯一的电影专业学报,多年来一直持续着对于大学电影教育的关注。籍之伟的《新世纪北京电影学院教育思想观念的发展》(《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在回顾学院办学历史的基础上,对新世纪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独到的阐发。张会军的《坚持特色与创新发展——关于电影教育的思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中,在中国高等教育与电影教育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环境中来思考电影学院的发展。《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推出“影视教育方法研究”专题中,谢飞的“主持人导语”《关于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研究》、侯克明的《中外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电影学院的发展目标与方向》、潘若简的《从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关于电影教育的思考》、陈晓云的《大学电影教育:在数字化繁荣的背后》、王海洲的《通识基础教育在影视教育中的价值——以美国两所大学为例》、杨琳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日电影教学制作比较》、屠明非的《从美国特技制作对人员的需求看特技教学》、吴冠平的《浅谈影视艺术学科的学术评价体系建设》、赵斌的《浅论影视研究教育对创作的促进》,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下影视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另外,杨琳的《中外影视教育比较研究——对“第四届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参赛学生情况调研”的分析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2、3、4期)、谢飞等的《教会学生看电影——〈影片赏析〉课程教学实例与学生作业》(《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谢飞等的《在“泛读与精读”中自学——〈拉片〉课程教学研究与学生作业》(《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都是电影教育方面的重要论文。《电影艺术》第5期以“电影理论教育现状谈”为题刊发了陈岸瑛的《在学术和思想之间》、赵宁宇的《电影教育的某种倾向》、洪帆的《唐僧、再见唐僧》等文,试图从高校影视教育层面来探讨中国电影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电影产业研究方面,王志敏的《现代科技发展背景下的电影产业发展前景》(《福建艺术》2006年第1期)基于对电影与人的基本关系的判断,以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背景,来论述电影产业前景。《电影艺术》第3期的“创意产业与中国电影”专题刊发了金元浦的《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荣跃明的《中国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思考》、刘藩的《创意产业视野中的主流商业电影叙事策略》、花建的《创意产业规律的探索和应用》等论文,系统地梳理了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中国发展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创意视野中的电影叙事模式等论题。

明星研究方面,《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明星制研究”专题刊发了邱章红的《形象与资本——好莱坞电影工业明星制剖析》、周以亮的《大众媒介语境下的日本明星制》和米静的《叛逆的天使——20世纪80年代以来好莱坞具颠覆意味的女性明星研究》等论文,对美国好莱坞、日本明星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本土明星制的建立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值得关注的论文还有贾磊磊的《中国主流电影的认同机制问题》(《电影新作》2006年第1期)、尹鸿/王晓丰的《“高概念”商业电影模式初探》(《当代电影》2006年第2期)、许建海的《影视作品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之思考》(《当代电影》2006年第4期)、周星/庞建的《电影艺术的社会道德建设责任》(《当代电影》2006年第4期)、陈月华/王宇石的《解码:当代电影中的身体意象》(《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黎萌的《电影感知的心理机制》两篇论文(《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贾磊磊的《电影, 作为片场的艺术——对“电影是什么”的一种历史追溯》(《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邵培仁/方玲玲的《流动的景观——媒介地理学视野下公路电影的地理再现》(《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黄会林/吕益都/陆彭/申彩虹的《电影媒介/文化对未成年人社会化影响的调研与思考》(《电影艺术》2006年第6期)等。

三、翻译、介绍及外国电影研究

作为国内最有代表性的世界经典电影理论选本,李恒基/杨远婴主编的《外国电影理论文选》经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之后,已脱销多年。2006年该书修订本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列入“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出版,除了修订部分文字之外,在“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下增补了《电影与装扮:一种关于女性观众的理论》,并增加了“酷儿理论与电影”和“吉尔·德勒兹”两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电影馆”系列又出版了埃里克·舍曼的《导演电影:电影导演的艺术》(丁昕等译)、夏洛特·钱德勒的《我,费里尼》(黄翠华译)、理查德·席克尔的《伍迪·艾伦:电影人生》(伍芳林译)、彼得·毕斯肯德的《低俗电影:米拉麦克斯、圣丹斯和独立电影的兴起》(杨向荣译)和考伊的《革命!1960年代世界电影大爆炸》(赵祥龄/金振达译)、基本上仍然以导演研究或者导演传记为主。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引进的“电影馆”丛书则划分为“电影理论系列”、“导演系列”等。“导演系列”部分有杰夫·安德鲁的《导演视野——遇见250位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焦雄屏译)、保罗·奥巴迪亚的《佩德罗·阿尔莫多瓦:颠覆传统的人》(杨伟波/顾晓燕译)、让—马克斯·梅让《费德里柯·费里尼:一个梦,一生》(周皓译)、约瑟夫·马蒂的《英格玛·伯格曼:欲望的诗篇》(何丹译)、米歇尔·塞尔索的《埃里克·侯麦:爱情、偶然性和表述的游戏》(李声凤译)。“电影理论系列”有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温迪·简·汉森的《编剧:步步为营》(郝哲/柳青译)等译著,还收入了上文提到的郑树森的《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而由滕守尧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学设计艺术创意丛书也出版了威廉·维斯的《光和时间的神话——先锋电影视觉美学》(胡继华、邓子燕、王小晴译)。

除了几套具有影响力的丛书之外,2006年还有一些重要的译著出现。标志着第二电影符号学诞生的麦茨的《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作为麦茨“最负盛名和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品”,《想象的能指》不但“对西方电影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很早就为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界和大学影视传媒专业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所强烈渴望。”⑥ 马克·卡曾斯的《电影的故事》(杨松锋译,新星出版社)是一部极具可读性的电影史著作,分无声电影、有声电影、数字化电影三个阶段来叙述世界电影的发展。保罗·罗沙的《弗拉哈迪纪录电影研究》(贾恺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夏洛特·钱德勒关于希区柯克的传记《这只是一部电影》(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两部以导演为对象的译著。斯蒂芬·罗温斯坦的《我的第一部电影》(韩秀容、刘斌、陈兰芳、赵赛译、江苏美术出版社)则记录了20位世界著名导演讲述第一次执导电影时的幕后故事。除此之外还有涉及电影产业研究方面的珍妮特·瓦斯科的《浮华的盛宴——好莱坞电影产业揭秘》(毕香玲/迟志娟译,中信出版社)以及四方田犬彦的《日本电影100年》(王众一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玛丽—特蕾莎·茹尔诺的《电影词汇》(曹轶译,中国电影出版社)等。

另外,中国学者对海外电影的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成果,李二仕的《英国电影十面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对英国十位不同风格的著名导演及其作品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卢燕、李亦中主编的《聚焦好莱坞:文化与市场对接》(北京大学出版社)是“美国电影研究文丛”的第二卷,全书分“特稿”、“热点聚焦”、“专题与个案研究”、“中美电影交往”四部分,从多角度展开论述。相关著作还有华明的《西方先锋派电影史论》(中国电影出版社)等。

《当代电影》的“国际影坛”、《电影艺术》的“国际视野”专栏以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刊分别对欧洲电影、意大利电影、俄罗斯电影、西班牙电影、法国电影、英国电影、新西兰电影、新加坡电影、韩国电影、日本电影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其中亚洲电影,尤其是韩国电影受到特别关注。《电影艺术》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均在2006年第1期推出了相关专题“亚洲制造:合作的亚洲电影”和“亚洲电影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第2期则推出了“韩国电影电视研究”专题。钟大丰的《从“自外”到“融入”——面对全球化浪潮的亚洲电影》(《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将亚洲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位置表述为从“自外”到“融入”的动态进程。焦雄屏的《亚洲电影合作的困难和挑战》(《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指出亚洲电影面临着自身命名的困惑和自我保护与整合的课题,认为整合产生新的市场,也容易产生新的破坏力。李天铎的《亚洲电影在全球化风潮中的情境与困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以“亚洲”、“亚洲电影”、“橱窗”、“货柜”四个关键词来解读亚洲电影。黄建宏的《合制电影中的“感性分享”》(《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探讨合制电影中异质性文化因素的共处与互动。侯军的《从“新时代运动”说起——未来亚洲电影的文化合作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可能性》(《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探讨未来亚洲电影文化合作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可能性。周星/朱墨的《亚洲文化背景中的东方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探讨东方电影的文化特征。都性希的《全球化时代亚洲电影合作的新局面——以韩国和中国的合作为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以韩国与中国为中心来探讨全球化时代亚洲电影的合作问题。金素荣的《作为接触区域的类型电影:香港动作片和韩国武打活戏》(《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以香港动作片和韩国武打活戏入手,对东亚电影进行比较分析。韩燕丽的《60年代港日合拍电影“香港三部曲”的历史性解读》(《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从产业与文化的角度挖掘日本东宝公司与香港电影业合拍影片的原因。四方田犬彦的《什么是可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探讨由日本而遍及世界的“可爱”。相关论文还有支菲娜的《存在主义思潮在日本故事片中的镜射——试论日本新浪潮运动对存在主义的应答》(《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张冲的《韩国电影借鉴》(《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朱利安·史辛格的《韩国电影定位:类型归属与接受环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彭娇雪的《狂欢化的社会寓言——韩国恐怖片的症候式阅读》(《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李彀怊的《韩国电影美学的嬗变——从“文学”电影到“艺术”电影》(《当代电影》2006年第4期)、林大根的《“大卫”对战“歌利亚”——韩国影片配额制斗争的历史与现状》(《当代电影》2006年第4期)、曲德煊的《论韩国当代电影的性别角色颠覆策略》(《当代电影》2006年第4期)等。

经历了中国电影百年的喧闹之后,2006年的电影研究,尤其是在中国电影史研究方面继续有一定的拓展与深入,加之外来译著的大量引进、各类电影文字的喧闹,与电影创作形成了富有意味的对照,而研究的“亮点”仍然匮乏。“重写电影史”,能够体现出新意的文字不多,无论是新的视角,还是新的方法。电影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众声喧哗之后,在思维和方法上陷入的困惑,依然困惑着研究者。由北京电影学院主持的第3期“电影学博士论坛”,以“电影学研究的思维与方法”为中心议题,试图对中国电影史研究角度与书写方法、现代电影理论研究方法的重新审视、当代电影批评的学术立场与批评范式等话题展开研讨。⑦ 电影研究如何拓展思维空间和研究方法,如何寻求新的话语空间,如何处理西方理论与中国电影之间的关系,都将是中国电影研究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注释:

①张会军《〈中国电影专业史〉总序》,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贾磊磊《主持人导语》,《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第26页。

③《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第29页。

④ 张英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第17页。

⑤ 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第21页。

⑥ 王志敏《中译版序言·麦茨论》,[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⑦ 相关论文刊发于《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标签:;  ;  ;  ;  ;  ;  ;  ;  ;  ;  ;  

2006年中国电影科学研究报告_中国电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