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仪器设备购前论证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高校仪器设备购前论证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高校仪器设备购前论证的实践与思考

任鹏,白帆,王润民

(长安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陕西 西安)

摘 要: 随着国家持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高校仪器设备的采购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很有必要加强购置过程管理。设备论证作为设备购置的初始环节,对设备能否购置起到很大作用。通过分析设备论证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对设备论证形式、论证管理体系、论证专家组成、论证内容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剖析,旨在总结经验、发现其中规律,探索如何提高高校仪器设备的采购效益,更好的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关键词: 仪器设备;论证;高校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每年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的经费也逐年增长,高校设备购置管理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论证、招标、合同签订、验收、入库建账、开放共享等诸多环节[1-3]。设备论证作为设备购置的初始环节,论证结果能直接影响设备能否继续购置。本文对我校仪器设备购前论证实践进行梳理,以期与兄弟院校交流,共同提高。

一 仪器设备论证存在的问题

论证不是简单的讨论是否有必要购买申购设备,而是需要专家组广泛讨论,从专家角度对申购设备的功能以及适用性等方面给出针对性意见。然而,部分高校对设备论证把关不严,流于形式,为腐败的发生提供了滋生土壤。目前,高校论证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申购老师提交的论证报告未经过充分调研,为顺利通过设备论证,故意夸大仪器设备的用途、使用效益以及共享力度等,若主管部门把关不严,对论证报告的真实性失察,如此容易造成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利用率低、开放共享程度达不到预期效果,也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2)论证专家是论证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证专家的意见对设备能否购置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存在专家库人数较少、专业范围不足、专家水平参差不齐等多种问题。论证专家也经常有申购老师推荐,这样更容易使的论证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论证目的[4]。(3)部分高校对设备论证的重视程度不够,论证过程不够科学严谨,更有甚者在设备购前不进行论证,只由申购老师填写论证报告就可完成论证。如此一来,整个论证流程形同虚设,未达到论证应有的目的[5-6]

二 规范仪器设备论证形式

当前,我校设备论证首先由申购老师填写设备申购论证报告,对论证报告中要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逐项写实性说明,其中40万元以上设备还应召开学院学术委员会会议进行内部论证。之后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会[7]。论证现场由责任教授向专家组阐述仪器申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经专家质询、专家评议、专家打分,最后由专家组给出综合结论意见。综合结论意见应说明同意安排购置、原则同意购置但需补充论证材料、补充论证材料重新论证、不予立项等明确意见。我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常年受理各单位设备购置申请,并及时安排论证。截止每年3月31日完成论证的设备,可以进入到当年的设备申购数据库。财政资金到账后,学院需从申购数据库中提取相关设备进行购置,这种论证形式可以保证购前论证有充足时间进行调研,避免了在经费下达后为了完成购置才匆忙进行市场调研。

三 构建院校两级论证管理体系

我校仪器设备论证实行院校两级管理。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是设备立项论证工作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设备立项论证的程序和相关规章制度、组织或委托各单位开展设备申购论证会、对申购项目论证报告和相关文件进行形式审查、管理设备申购论证档案资料并建立设备申购数据库、建立和维护论证专家库。各二级学院及其他设备使用单位是设备申购的责任单位,主要制定需求计划并组织开展设备的前期调研工作、编写设备申购论证报告,对内容的严密性和真实性负责、组织召开本级学术委员会会议,研究讨论设备购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配合学校或受学校委托召开设备申购论证会。

四 仪器设备论证专家组成

我校建立了完善的专家库,对进入专家库的专家进行严格把关,挑选出不同方向、高水准的专家进入专家库。在论证过程中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和资源,根据其对设备的使用经验,对论证进行把关,为后续购置的质优价廉的设备以及设备的使用奠定夯实的基础。

设备购置的可行性包括以下内容:(1)说明购置单位内部对设备预计使用机时(小时/年)及预期成果;(2)平台专用设备和通用测试设备需详细说明调研了解的校内外潜在用户及其使用需求情况,包括潜在用户、设备预计使用机时(小时/年)等。如有多个用户,请分条列述;(3)平台专用设备和通用测试设备需详细描述人员培训计划,包括技术人员提升设备操作水平的计划及对用户的培训计划。请在估算设备预计使用机时的基础上,详细描述设备运行维护方案,包括设备运行的时段、时长,设备对外学科服务的时段、时长,及平衡各用户需求的方案;(4)说明用房面积、水电供应、防磁、防震、详细安装地点的落实情况;(5)仪器设备安全使用落实情况,包括是否存在可能的安全问题、是否有相应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6)编写“技术指标”时,提出的设备规格、标准、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既要合理准确,满足教学科研使用要求,又不能有品牌倾向性及指向性(只能单一来源采购的除外)。购置单位须明确所提出的技术性能指标及参数,推荐厂商/代理商(代理品牌)提供的产品是否均能满足其要求;(7)论证前要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包括各推荐厂商/代理商(代理品牌)的产品性价比(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及参数对比、价格对比)、使用情况、售后服务等信息,须推荐具备竞争实力的三家以上不同品牌的供应商及其报价单,以及不少于三家的用户使用的调研情况。

五 仪器设备论证内容

尾水亦分为2孔,尾水门检修平台设于尾水闸墩顶面上,高程141.60m,满足5年一遇洪水检修要求。下游尾水检修闸门利用顶部固卷机进行启闭。

我校将设备按照其使用方向划分为基本教学设备、平台专用设备、通用测试设备和其他等四类。基本教学设备是指能够维持正常教学,保障实验教学的基本设备;平台专用设备是指为学校学科建设、重点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所购置的专用设备;通用测试设备是指学校统筹规划建设的能够满足多个学科的通用测试分析设备。申购者需对设备购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开放共享、设备运行保障经费等四个方面进行充分论证。

一些企业在对自身的风险做出审计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利用新型的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使得审计的效率偏低。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企业应该加强对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掌握和使用,不断加强内审内控平台等IT信息技术的运用。

(一) 设备购置的必要性

对于任意的档案实体Ai∈D设Fi为该实体的特征集合,经过特征提取映射步骤后,档案实体被添加到关联图中,档案特征映射到对应的特征关联视图内,表示为 MAP(Ai)={Ai,Fi,}。因为档案特征多样性,同一视图中的特征节点vi,vj∈Gi可以划分为以下3种关系:

设备购置的必要性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教学设备需说明所申购设备服务的专业、实验课名称、班级、学生数以及年使用机时等。平台专用设备和通用测试设备说明可支撑的学科、校内相关研究方向或团队,可分析的关键性能、已有的研究基础和可能承担研究方向的支撑材料(如项目合同书、项目结题报告等);(2)校内现有同类设备的型号、数量、所属学院、主要性能指标、服务的专业以及年使用机时等;(3)说明现有设备的技术参数情况、不能满足需求的理由,及需要的设备技术参数指标。

(二) 设备购置的可行性

另外,按照设备单价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小于10万元、10~40万元、大于40万元(含)等三类。单价小于10万元的设备,论证工作由学院自行安排。在《长安大学仪器设备申购论证报告》院、部(系)论证意见中,须由院长和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共同签字。单价为10~40万元设备学校委托各单位组织论证,论证专家须由5名具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得少于2人。单价大于40万元(含)设备由学校组织论证,论证专家由5人及以上的单数组成,均需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其中校外专家不得少于2人。

(三) 设备开放共享要求

我校所有大型仪器设备均须进行开放共享,其中。10万元至40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校内开放共享,4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全面开放共享。对于已有同类设备共享服务可以满足需要的,不予批准其新购的申请。

(四) 考察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保障经费

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成本与基本教学设备相比明显较高。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配套的耗材市必不可少等,而昂贵的耗材以及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费用是影响其使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型仪器设备要实现开放共享,必须有充足的经费支撑,如果仅仅依靠所在部门的运行经费是肯定不够的。为了防止申购单位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在论证过程中重点考察购置设备后的运行保障经费是否充足。对于没有后期配套的维护费用或者费用不足的设备,在论证过程中要及时中止。

参加访谈的留学生中,无论是哪个班的学生,都有人认为问卷“很难,有些话我不知道(汉语)应该怎么说”。主要的问题是“题目都能看懂,答案每句话好像都对,但不知道选哪个”,原因则是“平时总是只说一句话(注:只用一种说法)”,“有些用法和上课学的不一样”。但也有中级班的两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个说“我觉得这个考试不太难,还可以”,另一个则觉得“很有意思,像HSK考试的听力”,“还可以,应该是考尊敬和不尊敬的说法吧”。

六 结语

高校仪器设备采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设备论证作为设备采购的初始环节,对后续的设备购置过程尤为重要。为适应日益复杂的设备采购工作,高校采购人员应该认真分析当前高校设备论证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完善设备论证评价机制,制定详细的设备论证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从而真正实现高校设备论证的专业性、规范性、公正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 何允刚,袁征,邢永涛,等.高校物资采购改革工作探讨[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6,33(6):256-258.

[2] 单思,聂鹏,尚广彬,严小军.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与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6,19(05):195-197+201.

[3] 王健,谭锦才.高校设备购置论证与购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的探讨[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1,28(11):368-371.

[4] 花永盛,徐春生.高校贵重仪器设备购置工作探讨[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6,33(10):267-269.

[5] 贾延江,温光浩,刘慧兵,等.设备购置论证与采购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5-17.

[6] 赵会武,党高潮.论高等学校申购贵重仪器设备可行性论证模式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71-274.

本文引用格式: 任鹏 等.高校仪器设备购前论证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9,6(72):158-159+17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2.056

基金项目: 本文系长安大学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300103295013 ,30010369192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任鹏,男,山西吕梁人,长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科员,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实验室管理与设备购置。

标签:;  ;  ;  ;  

高校仪器设备购前论证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