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研讨会综述_管理会计论文

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研讨会综述_管理会计论文

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题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研讨会论文,管理会计论文,会计论文,专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推动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于1999 年10月23—24 日在南京大学召开了“管理会计与应用专题研讨会”。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会长朱德惠高级会计师,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刘玉廷同志,中国会计学会副秘书长周守华同志,南京大学副校长、博导施建军教授,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江建平同志,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博导赵曙明教授及来自全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朱德惠副会长阐述了此次会议及我国应用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刘玉廷秘书长联系我国目前会计改革状况介绍了中国会计学会在推动管理会计发展上所作的一系列努力和将来的工作设想;中央财经大学孟焰教授作了题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管理会计”的报告;南京大学会计系杨雄胜教授发表了他对“中国管理会计准则制定问题”的看法。会议还交流了论文28篇,代表们分两个小组对论文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并对如何发展我国的管理会计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现将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一、会议主题报告

朱德惠副会长指出,这是总结、推广中国管理会计经验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国在5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自发地产生了许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管理会计方法,如50年代的班组核算,60年代的分级归口管理,直至90年代的邯钢经验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企业越来越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因此,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努力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就成了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刘玉廷副司长就当前会计改革中的几个热点问题作了主题发言。在谈到我国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问题时,他说,长期以来,我国管理会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且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多数企业的会计仅限于记帐、报帐上,很少在内部管理控制和决策领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企业虽然管理会计应用得较好,但没有进行理论总结。因此,当前非常有必要总结我国的管理会计经验,大力发展管理会计,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规划、监督、支持决策的功能。为此,中国会计学会于1999年成立了“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并于1999 年4月与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由大中型企业总会计师和有关高校专家教授参加的“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专题座谈会,会上明确了中国管理会计近期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分行业总结企业管理会计的成功案例,使之具有推广价值。中国会计学会在今后的学术活动中,将把管理会计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项目予以安排,目标是力求尽快地形成中国自己的管理会计规范。

孟焰教授在题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管理会计”的报告中,介绍了最近几年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些显著变化,分析了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典型案例研究应是我国未来开展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方向。他认为,我国的情况与西方不同,在我国短时间内难以成立独立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的情况下,要切实有效地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中国会计学会开展“中国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经验总结与研究”的活动,将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开拓性尝试。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会计学术界将同实务界密切合作,通过对全国不同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开展典型案例研究,将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加以系统总结并上升为理论。最终目的是要经过一系列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杨雄胜教授在题为“中国管理会计准则制定问题”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美国管理会计准则方面的情况,提出中国制订管理会计准则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内部管理包括管理会计应该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基本规范,管理会计准则无疑是这一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不仅要在反映社会资源在一个具体单位运用及结果方面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能有效地监督各具体单位用好稀缺的社会资源,管理会计准则是实现后者目标的基本保证;三是我国目前企业内部管理普遍混乱,必须有一个宏观方面的约束性要求,使之达到一个基本状态,管理会计准则是必备之需;四是在公有制这种特定的产权结构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司内部监控方式,使公司的管理人员对自己的行为和业绩切实地负起责任,为此需要建立管理会计制度,而这一制度建立与运行的前提或基本依据是完善的管理会计准则。他设想的中国管理会计准则应包括11方面内容:①管理会计定义及基本活动;②管理会计基础工作准则;③单位内部实物(设备、存货)控制准则;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流程、业务审核等)准则;⑤会计预测决策准则;⑥预算管理准则;⑦成本会计准则;⑧责任会计准则;⑨会计政策制订与执行准则;⑩会计组织职责准则;(11)管理会计实务评估准则。

二、关于中国管理会计的现实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不够重视,特别是对企业的管理会计经验缺乏总结与推广,本次会议中,来自钢铁 机械、石化、建筑、服装、食品等行业的实务工作者,交流了各自实施管理会计方法的经验。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的做法代表了中国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现择要总结如下:

1.目标成本法的运用

这是与会代表所在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其基本程序是:确定目标成本,按一定标准进行指标分解,实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核算,编制“成本日报表”,根据各指标完成情况实施考核与奖惩。其中,产品的目标成本大多以其市场售价减去企业目标利润来确定,籍以取得“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对此,有的代表提出,研究开发费用等关系企业长期竞争能力的“成本”实际上是“投资”,企业成本控制应把精力集中在确认、计量、揭示、消除生产浪费等环节,以提高企业资产运用的效率。有的代表还提出,目前的目标成本法还是企业被动适应市场竞争的无奈之举。企业在获得“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之后,要积极进行研究与开发,以取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以市场调查得到的消费者愿为产品的某种新功能(或某种新产品)而支付的货币量作为目标价格,采用“价值工程”分析法制定恰当的目标成本,从而获取更大的目标利润。

2.“行动会计”的运用

武钢能源总厂在降低成本的实践中,借鉴了源于日本的“行动会计”的基本方法,效果显著。与日本通行的“行动会计”相比,日本强调不断改善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无缺点计划,武钢能源总厂则强调成本的降低;日本强调企业各级人员有提出能为公司所采用的合理化建议的义务,武钢能源总厂则强调成本降低指标分解并落实到人;在激励机制方面,武钢能源总厂采用了工时计奖的浮动工资制和对节约的费用按一定比例提成等具体做法,切实做到了“谁节约、谁受益”,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欢迎。对此,有的代表认为武钢能源总厂的做法仍是一种目标成本管理,可称之为全员目标成本管理。代表们对武钢的做法很感兴趣,希望能从理论上进一步总结,在制度上进一步系统化,以使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3.“标准成本”的运用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针对其连续化、自动化和大规模生产的特点,采用了“预算→执行→改进”三步走的标准成本管理制度,使之成为其自行开发的“整体产销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预算环节,宝钢适时地根据订货合同的要求计算新产品的标准成本;在执行环节,随时对比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找到有效控制点,加强成本管理;在改进环节,宝钢实施了“过程内宽松、年度严格限制”的标准持续改进的滚动式管理。针对宝钢根据业务需要先修改标准成本再具体执行的程序,有的代表认为应当在其信息系统中增设“预警系统”,在既定的标准下控制业务的执行,以维护“标准”在一定时期内的权威性。通过讨论,代表们认为,在中国,标准成本、责任会计、会计预测三结合,是推广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并确保其实际效果的一种有益尝试。

4.其他管理会计基本技术方法的应用

与会代表所属企业采用最多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有成本习性分析、保本点分析、贡献毛益分析等。其中,广东中山美怡乐食品有限公司运用保本点分析方法,果断地停产了两条亏损生产线,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减轻了财务负担。南方巨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采用滚动式的本量利分析方法进行目标管理(即年初确定企业年度经营目标,每季度结束时对比实际已完成的目标和计划应完成的目标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下季度对其进行重点管理),较好地实现了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与会代表所属的企业中,几乎没有专职管理会计人员;其管理会计往往由企业管理层主导、财务人员协助、企业职工全员参与。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使管理会计制度和方法能够在企业内部比较顺利地得到贯彻和执行。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来自中建四局装饰工程公司,他们提出了事权与财务监控权相一致的全员理财观,将完成会计指标的责任与检查指标完成情况的职能同时赋予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并将之制度化、程度化,从而将其财会部门置于会计控制的操作环节,有效地减轻了财会部门的工作压力,同时确保了企业会计控制的实际效果。据此,有的代表提出,企业会计控制的实际效果关键在于其管理层能否严格地执行并考核这种职能分工与工作程序。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河南油田采油八队。他们的成本降低计划由采油队队长主导提出,从而相对于财会人员视野更开阔、考虑更全面、贯彻更有力。他们把岗位责任制、按劳计酬等传统做法与综合记分卡、质量成本管理等管理会计新方法结合起来,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在讨论中,有的代表提出,管理权力的界限限制了成本进一步降低的空间,例如采油八队不能控制其辅助生产成本,因为该成本由与其平级的辅助生产部门直接结转过来。他们提出,应采用责任单位双方协商确定的辅助生产成本作为考核双方成本控制责任的依据。

另外,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为这些企业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使用提供了数据和运算的支持。但与会代表都表示,这只是跨出了管理会计利用计算机的第一步,计算机支持管理会计的许多功能还有待开发。他们希望各财务软件公司在提供优质的财务会计软件的同时,能够配合企业开发适用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在讨论中,代表们指出:以上所述的管理会计方法实践,都是各企业为适应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自觉选用的,多数以控制成本为中心,少数企业已向支持决策为中心转化。企业采用何种管理会计方法,与其行业情况、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参考先进企业的做法,建立适合自身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三、关于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问题

管理会计在中国应如何发展,这是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关心也是议论颇多的话题。代表们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发表了看法。

1.中国要不要制定管理会计准则

制定管理会计准则是西方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它对于规范这些国家的管理会计实务、促进其管理会计理论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代表们围绕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准则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了如下观点。

有的代表认为,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比较薄弱,有必要设立一定的标准对之加以规范;再者,市场经济环境要求会计不仅要反映资源的取得与利用,还要对之加以控制;此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权结构较私有制更为复杂,作为所有者利益代表的国家要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和控制难度更大,必须建立一定的标准。因此,制定中国自己的管理会计准则势在必行。有的代表则认为,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制定管理会计准则的时机还未成熟。其他一些代表则认为没有必要制定管理会计准则。他们指出,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会计作为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的工具,也应表现出艺术的灵活性,不应拘泥于准则规定,这方面我们能做的工作至多将成熟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在管理原理的层面上作出适当总结。

尽管存在以上的分歧,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对当前中国管理会计的实践加以指导、规范是必需的,当务之急应大力加强管理会计实际应用的案例研究,并呼吁我国会计实务界与学术界密切配合搞出一批具有行业特点、既有理论性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对现有管理会计应用的经验和成果加以系统总结在全行业中推广应用。其中,赞成制定管理会计准则的代表主张将案例研究的成果再加以提炼,制定出管理会计实务指南,最终上升为管理会计准则;而不同意制定准则的代表则认为应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行业制定出管理会计规范,这种规范是指导性的,对企业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作用。

2.关于战略管理会计

为了适应剧烈变动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全球性市场竞争,现代企业管理已开始全面进入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时代,传统管理会计已无法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但是,我国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仍处在介绍引进的阶段,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还不统一。与会代表就战略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问题所展开的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 有的代表从战略管理会计对象的角度对之加以界定,认为其内容应包括战略成本管理、长期经营投资、人力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等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程序和计量模型。有的代表认为,战略管理会计还应包括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和战略性绩效评价等内容;一方面,它不仅要分析企业外部竞争对手、市场环境等情况,还要分析企业内部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等情况,广泛从企业内外收集信息,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服务;另一方面,它还要以市场导向而非产品导向界定的战略事业单位为对象进行战略性绩效评价,以区别于传统的责任会计。

(2)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位。与会代表普遍认为, 虽然战略管理会计是适应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而诞生的,使得传统管理会计从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扩展到企业内、外部的全方位管理,但是它并没有改变管理会计的性质和职能,只是对传统管理会计观念和方法的更新。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仍然要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发挥战略决策参谋的作用,企业的战略决策仍要由企业管理层综合各方面信息做出。

(3)战略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应用前景。与会代表普遍认为, 传统管理会计在现代战略竞争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暴露出许多弱点和局限性;企业实践表明,现代企业必须要有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才能获得长远发展,因此,在理论上对战略管理会计加以系统研究十分必要。但有的代表指出,尽管理论界目前有必要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加以系统的研究,但是它在中国的实际应用条件尚未成熟。理由如下:其一,我国多数企业尚未实行战略管理,在会计信息失真、内控松驰、管理混乱的情况下,实行战略管理会计没有基础;其二,实践中运用战略管理会计,很难将之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目标管理的关系界定清楚;其三,企业战略发展的规律并非数学模型所能表达的,管理会计的数学模型没有实用价值。但有的代表指出,战略管理会计在中国已有企业在实际运用,其应用水平不高源于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并非经济环境不发达造成的,因此,当务之急是解决理论和实践一致性的问题,研究战略管理会计并非纸上谈兵。

3.关于管理会计学科建设

中国自70年代末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以来,对管理会计学科体系内容的认识一直是众说不一,即使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这一问题也未形成定论。代表们就如何进行当代中国管理会计学科体系建设的问题发表了如下看法。

有的代表认为,管理会计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而建立发展起来的学科,其目的是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水平,因此,它必然与管理学、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学科的内容必然会包含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尤其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更是如此。有的代表则认为,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不能失去会计的特征,其学科体系的内容应当适度,不应当盲目求全;企业资产经营、资本经营、国际合作等决策都可以运用管理会计,但没有必要各自成为独立的管理会计系统。有的代表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会计是在成本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些内容难以划分清楚,不如将二者合并为“成本管理会计”,以免相互重复。在讨论中,代表们呼吁,鉴于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比较薄弱,而实践发展又迫切需要符合中国企业实际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指导,有必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管理会计学会,这个组织应把全国学界、商界、政界热心于管理会计研究与实践的有识之士召唤到一起,联合攻关,以期尽早形成可独步于世界会计理论之林的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最后,中国会计学会周守华副秘书长就本次会议作了总结。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参与,讨论的内容相对集中而且比较务实,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方面形成了共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展管理会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市场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

二是管理会计研究要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有近一半来自实务界,他们带来了生动详实的管理会计应用的案例,但大多尚缺乏理论上的系统总结。理论研究需要现实素材,实务做法更需要理论方面的总结与提高。这次研讨会使理论与实务界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为今后的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接着,他还就中国会计学会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进行了通报:

1.请各与会代表根据研讨会上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各自提交的论文和案例,寄回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以便选取一些优秀论文在《会计研究》上发表,并出版《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管理会计与应用》。

2.中国会计学会将成立分行业的管理会计典型案例调查小组,深入企业进行管理会计与应用的调研、总结与推广工作,力争总结出既有较高理论研究价值,又有较强的实务指导作用的典型案例来,以促进中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使得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最终屹立于世界之林。

标签:;  ;  ;  ;  ;  ;  ;  ;  

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研讨会综述_管理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