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全
甘肃中恒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机制,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要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价值,必须合理规划、统筹调配水资源,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确保农业经济收益。其中,灌溉规划多功能设计在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价值,对工程效率、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多功能设计现状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多功能设计,措施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尤其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城乡现代化建设差距进一步拉大,亟待展开更为深入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其中,农田水利工程是惠农、扶农的重要项目,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水利部门应该不断加大投入,并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实现水利工程在灌溉需求方面的多功能性。
一、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多功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继承性原则。农田水利方案的规划必须以现实状况为基础,继承现有系统的合理性,调整不合理的地方,根据结构合理和功能优化的目标,尽可能地使农田水利的利用结构和布局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针对农田水利利用的现状结构、整体布局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同时以这个为基础确定合理有效的规划方案。
第二,整体性原则。农田水利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生态服务以及隔离建设用地等功能,因此在做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方案时必须在布局与数量上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以便更好地对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生产安全进行协调,避免因小失大。
第三,动态性原则。农田水利作为一个生态综合体和经济综合体,因而对它的规划便具有相对性,它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在动态的发展态势中不断的进行调整,从而才可以保持一个相对优化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它的协调性和保护性、刚性与柔性的相互结合。
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多功能设计可行性分析
(一)规模前景预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型灌溉区的发展处于首位。搞好小型灌溉区的发展,不但可以保障粮食的产量从而解决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提高生活水平。当然,小型灌溉区的发展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每个地方应当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例如当地的粮食产量目标、土地分布以及大中型灌溉区的布局,更主要的是依据当地农作物的占用面积以及人民的经济状况,综合这些因素来设计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方案。
不同地方的土地资源以及使用状况、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作为一个方案的设计者,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正确的分析本地潜在的发展前景,并以此作为衡量小型灌溉区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地方的水资源分布是很多的,如果要把它们作为来源就要区分开来分析,通过上述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可以通过续建与新建来发展小型灌溉区,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主要设计方向
第一,引水自流,建设灌溉区的取水按钮、输送渠道等基础设施。
第二,建设小型扬水灌溉区的泵、闸等建筑物,同时对固定渠道进行配套的节水改造。
第三,水源工程的应用,对灌溉排水的泵站进行改造重建。
(三)具体措施内容
第一,根据实际情况对灌溉自流区的取水按钮以及小型扬水灌溉区的泵站决定实施改造还是重建,视情况而定,不要死板应对。但需要确指出的是,在完好率50%以下的涵闸必须进行重建,对于配套设施的建设,在合理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续建的尽量续建,以节约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针对可灌溉水资源的来源,为保证最大化的利用率要大力改造,最大程度的减少浪费和污染,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排除水源建设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它们进行改造,必要时进行重建。
第三,把半数作为一个界限,完好率高于的泵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包括建筑和设备的改造。对于那些低于的泵站就需要进行重建,同时还要保证重建工程的质量。
(四)保持效益均衡
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对与个农村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不但能够让农作物的产量有所提高,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改善水土流失的情况,让目前的规划区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同时为未来的区域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长远来说,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使土地变得肥沃,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更好地改善环境,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提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农村不断走向现代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规划区内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通过灌区渠道续建配套和水源工程建设,大大加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减小了农民耕种的风险,改善了土壤结构,肥沃了土地,耕作物绿化土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自然环境。同时耕作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净化了社会空气。增产增收,减少了社会矛盾,构筑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并且同时也相当程度上可以避免由于内涝洪水泛滥而污染环境、危害圩内人民群众健康等问题,环境效益显著,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多功能设计的实现措施研究
第一,以农田水利为核心建立用地调整的管理机制。从农田水利利用的角度出发,实现农田水利的优先权,首先要做的事依据规划方案确定城市禁建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发展速度,能够做到主动避让农田水利的规划区域。从农田水利规划的角度去看,规划区内严禁改变使用的途径,通过进行土地整理减少零散的建设用地所占的空间,把新增的建设用地主要用来发展水利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
第二,针对农田水利功能进行分类管理,分为3类规划区,具体为应急功能、生态功能和隔离功能,同时制定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实现分类管理。
第三,把保护农田水利的监督与激励措施相结合,依据农田水利的多功能建立新的核算资源的标准,确定补偿标准,鼓励农民参与其中,提升他们保护农田水利的自觉性。提高农田水利所占用的各项成本,完善各项监督以及管理手段。
第四,完善GIS支持的农田水利动态管理系统,结合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田水利区域规划的统一管理,同时做到农田水利规划区域的不同功能的精确化的动态变化管理。
第五,加强水利工程管理。随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建设开展,现有的松散型管理体系已经不再适用时代的需求,应当采取“用水者协会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所合作的”新型紧密型管理体系。
第六,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职能。基于乡镇组建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具体管理单位,其职能主要包括:灌区水费计收、管理和使用、灌区内各级用水者协会工作协调、特殊水文年份和灌区内特殊地域用水的调度工作。此外,负责乡镇辖区内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长期规划的实施,以及编制工作,农田水利工程年度建设管理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年度用水计划的调度与编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多功能设计可以有效地实现水资源节约,提高农业经济效应,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石。同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多功能设计过程中,要提高对实际效应针对性、实用性的把握,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水文等环境要素,尽可能满足实用性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菲菲,茅春曦.农田水利规划中的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J].科技展望,2016,26(03):97.
[2]齐飞,朱明,周新群,魏晓明.农业工程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01):1-10.
[3]贾文强,高向楠.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187.
[4]热合曼·依米提.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06):110.
论文作者:马文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论文; 灌溉区论文; 多功能论文; 灌区论文; 泵站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