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国际转移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钢铁工业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钢铁工业国际转移路线及特点
1.世界钢铁工业格局演进昭示国际转移路线
1875—2000年一百多年来世界近代钢铁工业格局的演进,展示了各国钢铁工业相对地位的变化,从而也描绘出了钢铁工业国际转移路径。
世界钢铁工业格局的演变可归纳为:19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是当时的钢铁工业强国;在此之后美国和德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美国,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钢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的钢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德国;70年代日本迅速成为世界钢铁工业强国;到2000年世界钢铁工业的格局是中国(占世界钢产量的15.17%)、日本(12.57%)、美国(12.02%)、前苏联地区(11.64%)。
通过世界钢铁工业格局的演变,可以描绘出钢铁工业国际转移的路线。从英国到美国,到苏联,然后到日本和中国,见表1。
表1 各国钢铁产量占世界钢铁产量百分比[1,2]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苏联 日本 中国 韩国
1875 37.84
20.84 19.53 13.47
0.68
0.05 —
—
1880 29.91
28.80 14.18
8.84
7.00
0.05 —
—
1890 29.32
35.05 17.44
5.65
3.05
0.02 —
—
1900 17.47
36.32 23.32
5.49
7.76
0.00 —
—
1910 10.70
43.82 22.64
5.64
5.69
0.01 —
—
1920 12.71
59.05 11.78
3.73
0.22
1.12 —
—
1930
7.84
43.53 12.12
9.94
6.06
2.41 —
—
1940
9.28
42.79 13.48
3.11 13.38
4.83 —
—
1950
8.74
46.41
7.07
4.57 14.42
2.56 0.32 —
1960
7.12
25.99 10.92
4.99 18.84
6.39 5.38 0.01
1970
4.76
20.09
8.43
4.00 19.51 15.71 2.99 0.08
1980
1.58
14.17
7.14
3.24 20.67 15.56 5.18 2.02
1990
2.14
11.65
4.99
2.47 20.00 14.33 8.62 3.18
2000
1.79
12.02
5.47
2.47 11.64 12.57 15.17 5.09
注:德国:1945—1990年的数据为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数据之和;俄/苏联:1918年前为俄罗斯,1918—1992年是苏联,1992年之后的数据为前苏联地区数据之和。
2.钢铁工业国际转移特点
钢铁工业作为基础性和原料性产业,在国际转移中有别于其他产业,具备自身的特点。
(1)工业化进程与钢铁工业的国际转移密切相关。从钢铁工业移出国来看,当本国工业化完成时,也就是钢铁工业向外转移之际。英国在19世纪70年代左右基本完成工业化,此时其钢铁工业逐渐向美国转移。当美国的工业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时[3],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特殊历史时期,延续了美国钢铁工业在本国的发展,直到各国从战争中恢复后,其钢铁工业开始向日本转移。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钢铁产量已占世界钢产量的15.71%。当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完成工业化后,其国内调整了工业化时期重点发展重化工业的产业战略,钢铁工业开始向中国和韩国转移。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钢铁工业的移入与国内工业化过程中钢铁工业的重要地位相符。可以预见,当中国完成工业化之后,钢铁工业也会继续向其他工业化国家转移。
(2)从历史角度考察,钢铁工业移出国的钢铁工业衰而不退。美国和日本的钢铁工业虽已进入衰退期,但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钢铁强国。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钢铁工业是原料性和基础性产业,对于一国的国民经济甚至国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很多国家出于战略性考虑,在不具有比较优势或不具备相应发展条件的情况下,仍然愿意发展和保有自己的钢铁工业。其次,钢铁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钢铁工业存在大量的沉没成本,导致产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较高。最后,钢铁工业的发展要求规模经济,因而该行业是典型的垄断性行业,与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很强,容易得到政府的保护。
(3)钢铁工业转移没有严格遵循总路线,在局部环节存在逆向转移。从美国到日本的钢铁工业转移是总体趋势,但又发现存在投资从日本向美国回流的现象。目前,日本在美国拥有的日本独资和美日合资的钢铁企业为74家,直接投资总额约为69亿美元,自从1980年以来,占美国钢铁总投资额(230亿美元)的1/4还要多[4]。
二、钢铁工业国际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1.比较优势变化是影响钢铁工业转移的表层动因
由于在发达国家要素价格上升(主要是指劳动力要素的价格——工资上升),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而使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失去比较优势。资本为了追求高收益率要与低成本的生产要素相结合,从而形成产业转移的压力。
以美国钢铁工业为例,比较美国1963年至1983年20年间钢铁工业相对于整个制造业的工资变动趋势,发现二者之比从20世纪60年代的1.5∶1增加到1974—1978年的1.8∶1,到1980—1982年间,已接近2∶1[5],相对劳动成本的上升不足以被相对生产率的增长所抵消。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于美国。一方面,美国的钢铁工业失去了国际竞争力,导致国内钢铁工业的衰退;另一方面,资本的逐利性要求利用其他国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以实现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因而出现了美国的钢铁工业向日本的转移。
2.技术进步是影响钢铁工业转移的根本推动力
美国钢铁工业的衰落,显然是由于其自身丧失了竞争力,而美国钢铁工业失去竞争力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忽视技术进步,忽视对落后工艺和陈旧设备的更新改造。这由美、日两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比较可以得到明确的答案。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大胆引进氧气顶吹转炉、连铸以及连铸连轧等新技术,在沿海新建大型钢厂,逐步显示出优越性。而美国一直因循守旧,沿用平炉、模铸等落后工艺技术,生产效率低、消耗高、成本下降慢。技术进步导致的技术差异是美国钢铁工业向日本转移的根本原因。
韩国钢铁工业更是采用先进技术、最新技术装备发展钢铁工业的成功典范。韩国不断加大对钢铁工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不断开发出新的制造技术、新的产品种类。同时生产的钢材质量高,技术含量高,成本低,部分钢材质量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3.重合产业的出现是接受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
发展中国家已存在的钢铁工业能够吸引发达国家钢铁产业的移入,其重要原因在于重合产业的出现为钢铁产业转移准备了一系列条件。①钢铁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投入很大,且沉没成本高。因而产业的移入国已具备的钢铁产业是产业移入的基础。②移入国已有的钢铁产业有着与移出国相类似的资本构成,有着相类似的劳动生产率,可以突现其较低的劳动成本优势,为移出国的资本提供超额的利润保证。③移入国已有的钢铁产业在本国已占有了一定规模的国内市场,为产业转移后的规模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容量。④移入国已有的钢铁产业培养了一定量的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为钢铁产业的移入奠定了人力资源的基础。
观察日本向韩国的钢铁产业转移,可以得到这样的印证:韩国的钢铁工业在20世纪60年代起步,起步之初都是小工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有了初步的工业基础后,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向韩国转移钢铁产业。
4.追求产业结构升级是引发钢铁产业国际转移的主观因素
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看,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由最初的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产业占优势再向第三产业占优势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可以简称为“高服务化”。同时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心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重心再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重心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又可简称为“知识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的这种高服务化和知识技术集约化的表现就是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整个经济对钢铁产业等原材料产业的需求降低,促使发达国家将钢铁产业逐步向国外转移。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处于“重化工化”阶段,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原材料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高,而且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以这些产业为依托。国家的产业政策也同时向这些产业倾斜。因而所具备的重合产业条件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很适合接受钢铁工业的国际转移。
三、中国承接钢铁产业国际转移的优势分析
中国作为钢铁工业国际转移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明晰自身优势,剖析所处劣势,对于中国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至关重要。
1.具有承接钢铁产业转移的时机优势
(1)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适合接受钢铁工业的移入。钢铁工业是一个前后关联度很高的基础性产业,各类钢铁产品是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中间投入产品。事实表明,许多实行工业化的国家,都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有目的地重点发展钢铁工业。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经济中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一些制造业逐步向外转移。同时不发达国家正处于农业化阶段,或是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主要进行着初级产品的生产,工业生产体系没有完全形成,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已完成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有条件也有能力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也有条件有能力承接钢铁工业的国际转移,成为世界钢铁工业的中心。
(2)中国的钢铁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是承接钢铁产业移入的最佳时段。目前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的钢铁产业已先后进入了衰退阶段,而中国的钢铁产业正处于成长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依据产业转移的生命周期理论,参照其他产业国际转移的实证,可知在美国、日本等国家钢铁产业处于衰退期,钢铁产业逐步向外转移的时候,钢铁工业处于成长期的中国拥有承接钢铁产业移入的最佳时期。
2.具有接受钢铁产业移入的区位优势
(1)要素禀赋优势。中国具备发展钢铁工业的一切原材料和能源。据国土资源部资料显示,中国累计探明铁矿资源储量593亿吨,占世界铁矿资源的10%,排在世界各国铁矿储备量的第四位;煤炭资源储量比较丰富,约有5万亿吨,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1.63%[2]。
此外中国具备劳动力资源优势。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较低,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如1999年中国钢铁工业的人工成本为51美元/吨,而日本为162美元/吨[2]。
(2)市场需求优势。众所周知,中国的钢铁产品需求市场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市场。2003年中国钢铁产品的表观消费量为2.32亿吨[6]。中国近几年的钢材消费增长与国内经济增长之间的平均弹性系数为0.774。这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将带动钢材消费增长0.774%。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钢铁需求量会超过3亿吨。这是一个谁也不能忽视,谁也不愿忽视的市场。
(3)基础产业优势。中国拥有一定数量和一定规模的钢铁生产企业。2000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钢铁企业有36家,并且中国钢铁工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2001年,中国钢铁工业全行业51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国际平均水平,相当一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具有促进钢铁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中国钢铁工业与美国和日本等钢铁工业强国相比发展较晚,无论在技术、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劣势,但就是这种后发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转化为一种动力,成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后发优势。
中国钢铁工业的后发优势具体体现在: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凭借选择和途径的优势,引进其他钢铁强国的先进技术。技术引进后利用学习的优势,对技术进行消化与吸收。目前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内生技术积累机制,可以在对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较高层次上的技术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使引进的先进技术不断升级,而且在主导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创新,可以从根本上推动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而钢铁工业又处于成长期,这样的承接钢铁工业移入的时机优势,加上中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市场需求优势和基础产业优势,使中国必然会成为钢铁工业国际转移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中国要成为钢铁工业强国,必须在承接钢铁工业国际转移的同时,加快技术发展,优化产品结构,发挥后发优势,实现钢铁工业发展的赶超。
标签:钢铁工业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日本工业论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论文; 钢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