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电力系统作为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受到了人们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所以加强对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问题的研究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本研究便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要求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将重点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要求;新技术;应用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这样的便利条件也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带来了发展的契机,这一项新技术的出现与进步,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我国的电力系统更加的全面与完善,能够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继电保护新技术的保护下,我国的电力系统保持一个相对安全并持续运行的状态,从而在此基础上推动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为人民带来便利与生活保障。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要求
1.1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有许多的运行要求,其基本的运行要求主要有选择性和速动性。所谓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就是指继电保护系统在电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进行选择性的判断,找出故障所在,并对其进行切断。继电保护的选择性能够确保出现故障的电路部位停止工作,防止由于故障部位对电路其他部分的运行造成损害。所谓继电保护的速动性,就是指继电保护系统在电路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的找出故障所在,及时的对故障部位进行切换,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电路故障部位对整个电路带来的损失。但是,由于电路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在一些情况下很难对故障部位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影响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行,所以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使之能够解决更加复杂的电路系统故障问题。
1.2继电保护安全运行要求
一般性检查的重要性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一般性检查,需要对现场连接件紧固情况、焊接点等机械特性进行检查,对于保护屏后的端子排端子螺丝要逐一进行检查,对出现松动的螺母要进行紧固,避免保护拒动或是误动的情况发生。在一般性检查过程中,需要将继电保护装置中所有插件逐一拔下后检查,并插紧,按紧所有芯片,拧紧螺丝,并对虚焊点进行重新焊接。继电保护装置检验检验整组试验和电流回路升流试验,这两项工作完成后不允许再拔插件,同时也严禁改定值、改定值区和对二次回路接线进行改变。在其他试验项目完成后需要进行电流回路升流和电压回路升压试验。在继电保护装置定期检验过程中,由于在检验完成、设备进入热备状态或是投入运行时会经常性出现暂时没有负荷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对负荷向量进行测试,或是打印负荷采样值。工作记录和检查习惯工作记录可以作为一份技术档案,因此需要认真、详细及真实的对工作中一些重要环节进行记录,以便其能够为后续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对于继电保护工作记录,需要在规程限定内容以外对每一个工作细节和处理方法进行认真记录,并在工作完成后对所接触过的设备进行认真检查一遍,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疏漏。
2新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2.1信息网络技术在继电保护当中的应用
当今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步的由模拟式、数字式的传统模式进入到了信息技术的领域当中。信息技术在电力继电保护系统当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二是小波转换技术。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中,尤其是表现在DSP方面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手段也越来越优化,相关联的信息产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与进步。就电力行业来讲,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突破。小波变换其实就是将一个波形划分为不同位置与尺度的小波总和,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周期最多持续几周的时间,小波变换具有的性能可以更好的对信号或者图像中的一些小细节进行分析。通过对信息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当中的应用,能够更好的为这项技术带来更加便捷、持续、稳定的发展。
2.2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另一种应用在继电保护中的新技术就是自适应控制技术。通过将自适应控制技术应用在继电保护中,能够使得继电保护装置更好的对复杂电路的故障部位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对故障判断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目前,我国已经较好的实现了自适应控制技术和继电保护的结合,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大大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性能,使之在发电机、变压器等关键的电路组成部位发挥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所以说,将自适应控制技术应用在继电保护中已经成为继电保护装置发展的必然趋势,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应用也必将更加的广泛。
2.3变电所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中进行应用,其作为常规自动化系统功能相对简单。顾及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其为系统集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当前继电保护与综合自动化实现了有效结合,在集成、资源共享、远方控制和信息共享方面展现出强大的优势。因此可能将远方终端单元和微机保护装置作为核心,同时将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和计费等诸多功能都纳入到微机系统中,用其来取代控制保护屏,以此来提高一次设备的可靠性。可以说在当前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必然发展趋势
2.4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在继电保护中的新技术就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新技术,其主要根据人类大脑的运行机制设计出相应的专家系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自动处理信息的全部过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电路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判定是继电保护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提升,减少继电保护装置出错的概率,对于电路系统设备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在继电保护中已经引起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也必将成为继电保护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压等级也呈不断提高的趋势,这就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供电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为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快新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有效运作,从而加快推动继电保护的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步伐,更好的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吴雪峰,邱海,吕赢想.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的探讨[J].浙江电力,2018(05).
[2]倪剑锋,姜荣生.110kV变电所故障及分析[J].电气与仪表安装,2017(08).
[3]黄健聪,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2018(09).
[4]刘柏林,吕漫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发展与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8,14:629.
[5]石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发展与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8:146.
论文作者:梁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继电论文; 电路论文; 新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