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学的发展前景——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大统一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图书馆学论文,发展前景论文,信息学论文,文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近代物理学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大统一理论”。即把物理世界的四种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在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上统一起来。本世纪以来,经过了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一代科学家的不懈探索,迄今人们不仅已经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了已知的四种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而且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上取得了理论和实践上公认的成果。“大统一理论”就是试图依照已经获得成功的弱、电统一理论同样的思路和方法,来实现弱、电、强、引力四种相互作用完善的统一,目前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90年代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内创建的新兴学科“文献信息学”引起了图书馆人的高度重视。它以文献信息和文献信息活动为其研究对象。旨在探索文献信息的共同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其发展规律,用以指导文献信息工作的实践。它研究的范畴不仅仅局限在图书情报领域内,而是包括图书、情报、档案、书刊的编辑、出版发行等一切与文献信息有关的工作。因此,文献信息学是上述学科的上位类学科。目前,文献信息学仍在初创阶段,其理论框架才刚刚建立,还谈不到成熟和完善。尽管如此,从文献信息学深刻的内涵和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趋势看,文献信息学完全有可能成为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大统一理论。
1 大统一理论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发展学说
周文骏教授认为文献信息学是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许多相关学科的综合产儿。他说:“这种综合不是各相关学科内容的相加,而是一种交融与升华〔1〕。 ”朱建亮也认为:“文献信息学决不是这些学科机械性的总和,而是它们有机联系的结果〔2〕。 ”就是说文献信息学是统一上述学科的崭新的理论。对此,黄宗忠教授也认为:“我们要建立‘文献信息学’,不是取消或合并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图书发行管理学等,而是要使这些学科在一个共同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即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学科体系〔3〕。”由此可见,大统一理论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上位类学科。 学科分类理论虽然依据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但仍然是人为地确定的学科之间的包含关系。对于客观存在的人类知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就是例证。而大统一理论则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图书、情报、档案等一切文献信息,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一定的物质为载体,以符号、文字等为记录信息的方式,运用一定的生产手段,形成的物质形态。其作用都是存贮和传播信息知识,其管理手段和方法也基本相同。这就是建立大统一理论的基础。
情报和信息对应的英文词汇都是information,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个词更多地被译成信息。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情报专业相继改名为信息系或信息管理系,都说明情报学和文献信息学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图书馆学与文献信息学的联系更广泛、更紧密。这一点从图书馆学专业课程名称的改变可以部分地反映出来。如“图书馆藏书”改为“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编目”改为“文献信息编目”等。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图书馆系的几位老师,尽管认为课程改名不是主要目的,课程内容的改革才是根本,最后仍然提出:“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应设立(1)现代图书馆学(或“文献信息管理导论”); (2)文献信息资源建设;(3)文献信息用户研究;(4 )文献信息组织;(5)文献信息检索;(6)文献信息研究;(7)文献信息报导; (8)文献信息管理自动化;(9)计算机信息网络;(10)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基础;(11)文献信息系统管理;(12)现代目录学(或书目情报服务)〔4〕。”他们的意见表明,在不久的将来, “文献信息”将成为图书馆学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
传统的图书馆学是从图书馆的内部矛盾特征来揭示学科内部的本质的。文献信息学则是从研究对象的整体出发,从外部和内部、即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文献信息的本质、特征,研究文献信息系统的内部结构,即文献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特点、矛盾、功能、层次、目标、相互关系等,研究文献信息系统的外部环境、外部影响和制约条件等等。这是图书馆学理论上的发展和深入,这个发展和进步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学说。列宁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进化观念时说:“……对某一物体,或在某一现象范围内或在某个社会内部发生作用的各种力量和趋势的矛盾和冲突造成发展的内因;每种现象的一切方面(历史不断地揭示出新的方面),都是互相依存的,彼此有极其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形成统一的、有规律的世界运动过程——这就是辩证法这一丰富的发展学说的几个特点〔5〕。 ”对于文献信息和文献信息系统这一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现象,其中存在着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是其发展的内部动力,而优化文献信息系统,使其以最佳状态运行,是我们的工作向前发展的广阔空间。这个发展运动的过程也必然如列宁所说的那样,是统一的,有规律的。
2 用历史的观点看待文献信息学
“图书馆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人M·施雷廷格在1807 年第一次提出来的,经过了漫长时间的发展,直到1887年美国人M ·杜威在纽约创办第一所图书馆经营学校,世界上才开始有了正规的图书馆学教育。到了本世纪4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促进了情报学的产生。1964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第一个将图书馆学院改名为图书情报学院,宣布了情报学的诞生。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图书馆情报学院又相继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标志着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又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纵观历史,图书馆学、情报学是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并与社会科技发展相适应地发展的。那么,用历史的观点看,图书馆学、情报学必然地还要继续向前发展,只是未来图书馆学、情报学将以什么姿态出现,我们还不太清楚罢了。
我们还是进行一点历史分析吧。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人们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我国早期的图书馆学将研究对象定为“三要素”、“四要素”或“五要素”,被称为“要素说”。后来又发展到“矛盾说”、“规律说”,随着情报学的建立和人们对图书馆工作认识的深化,80年代又产生了“交流说”。人们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也能够部分地反映出图书馆学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在今天90年代里,信息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更丰富了。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主要是“为书找人,为人找书”,具体地说就是向读者提供以载体为单位的文献服务。在当今信息时代,特别是图书馆作为信息源参加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要求图书馆在坚持传统服务的基础上,要更进一步地向读者提供知识概念、文章的章节、片断、语句等。为此,文献信息学主张建立比目录学、文献检索更深入的理论和方法,开发文献中的知识单元。如编制统一的, 以现代科学体系为基础的文献信息分类法〔6〕,和文献信息主题词表〔7〕,以及大型的《汉语联想辞库》〔8〕,对所有的文献信息做最详尽的涵盖,作为人们综合利用文献,摄取信息的重要工具。而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容易使这些设想变成现实了。未来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从完整的文献载体到其中任何章节、片断,甚至有针对性地、及时地提供读者需要的包括档案文献在内的一切文献信息将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全面指导这些工作的理论就是文献信息学。
3 大统一理论有利于文献信息事业的发展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全部从事文献信息工作的机构组成一个完整的文献信息系统,图书馆只是这个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此外,情报、档案、出版发行系统都是它的子系统。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系统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其局部功能的总和。社会实践也证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进一步集约化、社会化、专业化,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系统之间的这些关系如果协调得好,总是比各子系统独立地、分散地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益。就是说,我们应该从整体上研究文献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才能找到使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的方案。
使整个文献信息系统以最佳状态运行,这里不仅仅存在理论上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体制问题。体制问题甚至比理论问题更重要。不要说整个文献信息系统的统一行动了,就连图书馆系统内部,由于体制不合理,也无法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韩继章老师在谈到理论界关于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问题和文献资源建设问题时,认为“文献资源建设研究所提供的成果,其操作性较事业发展战略提供的要强〔9〕。 ”尽管如此,“文献资源建设在全国调研之后就没有了下文,本应随之而来的文献资源全国性布局和共享,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其原因就完全不在理论,而在于当今我国还找不到一个能胜任这一领导工作的机构〔10〕。”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问题和文献资源建设问题,本来是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考虑的问题,而图书馆界的学者们尽管把理论研究搞得轰轰烈烈,最终却由于没有推行的权力而只能以遗憾告终。
图书馆系统需要一个权威的领导机构来统一指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工作,使理论界提出的图书馆事业走内涵发展道路,使资源共建和资源共享原则真正得以实施。整个文献信息系统也需要一个能统帅全国文献信息工作的权力机构。这个机构将负责指挥、协调全国的图书情报、档案、出版发行等一切文献信息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子系统间不和谐的联系,完成任何一个子系统都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提高总体运作效率,使我国的文献信息事业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我们说把文献信息学作为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大统一理论,并不是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语言和规律来解释属于社会科学的文献信息学。这里只是借“大统一理论”这个物理名词一用。事实上,物理学中的大统一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取代对各种相互作用的研究,文献信息学也不能取代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图书发行管理学的研究。相反地,我们认为,这些学科的研究将在文献信息学的宏观指导下取得更深入的进展。当然,文献信息学也要有一个发展进化的过程,它的理论、方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来稿时间:199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