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言句法结构相似性对第二语言句法加工的影响_英语论文

跨语言句法结构相似性对二语句法加工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句法论文,相似性论文,语句论文,语言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围绕着晚期二语者句法加工能力是否会受到一语和二语间句法结构相似性这一因素的影响以及是否可以达到类母语者加工水平这一问题,产生了两个相互对峙的理论观点:统一竞争模型(MacWhinney 2005)和浅层结构假说(Clahsen & Felser 2006a,b)。统一竞争模型主张,晚期二语学习者受其一语语言系统属性(如形态、句法、语音等)的影响很大,跨语言句法相似性决定了二语句法加工的结果。具体来讲,假如一语和二语中都存在某种形态句法属性,而且两种句法属性在语言的实际表达中也是相似的,那么这两种语言就此类形态句法属性而言是相似的。此时便会出现二语习得的正迁移效应,二语者能有效、较容易地将母语系统应用于二语句法加工过程中。同理,如果两种语言在某些形态句法属性上相异,此时母语形态句法系统便会通过加工策略的迁移干扰二语理解和产出,进而出现负迁移效应(Kotz et al.2008)。

      对此,浅层结构假说持相反意见。该假说主张,二语句法加工本质上有别于母语加工。与母语者相比,二语者建立的语法表征更肤浅、更模糊。为了弥补这一结构建构的缺陷,非母语者会极度依赖非结构性的词汇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来理解二语中的句子。晚期二语者尤其局限于肤浅的表层信息的实时加工,因为他们缺少恰当的二语句法表征。因此,晚期二语者必须依赖其他信息源来提取句子信息。据此,浅层结构假说预期:对于实时二语加工过程,晚期二语学习者很可能会表现出其与母语者在句法加工上的差异,他们仅仅局限于浅显的句法加工层,进行的是模糊的句法加工(Clahsen & Felser 2006a,b)。

      上述两个理论模型对二语句法加工做出了不同的预期。与统一竞争模型的预期不同,浅层结构假说认为在句子加工水平上不存在迁移效应,即使有也极微弱。二语学习者实时的句子加工总是有别于母语者,无法达到母语者的加工水平,即使两种语言非常相似,二语者也无法形成母语者的加工模式,因为二语者对于二语建立的表征本身就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与之相反,统一竞争模型则主张:只要两种语言在某种语法属性上相似,那么二语者句法加工的认知标志会更接近于母语者,因为语言结构的相似性有利于产生正迁移效应。

      有趣的是,以上两种理论模型分别得到了实证证据的支持。Tokowicz & MacWhinney(2005)使用语法判断任务,考察了晚期低熟练英-西班牙语二语者和西-英二语者对跨语言相似的体标记、跨语言相异的冠词数的一致以及二语特有的性数一致的加工过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两类受试对于体标记(跨语言相似)和性数一致(二语特有)都产生了P600(句法加工引发的一种典型的脑电成分)。但是,对于定冠词数的一致(跨语言相异)却没有产生P600。Chen et al.(2007)使用语法判断任务,通过探讨汉-英二语者和英语母语者对英语特有的主谓一致违例的加工过程,考察了跨语言形态句法相似性对二语句法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英语母语者出现了LAN和P600,但是英-汉二语者却没有出现这些成分。使用同样的语法判断任务,Sabourin & Stowe(2008)研究了德语-荷兰语晚期高熟练二语者和荷兰语母语者对于跨语言相似的动词域依赖和跨语言不同的性一致的加工。结果表明,这三组受试对于动词域违例都显示出P600。但是,对于性一致违例而言,只有二语德语者和母语者显示出P600。Tolentino & Tokowicz(2014)以晚期低熟练水平的英-西班牙语二语者作为受试,分别探讨了对于跨语言相似的指称性冠词性的一致、跨语言相异的定冠词数一致以及二语西班牙语特有的性一致违例的加工特性。其实验采用了带有反馈的语法判断任务,结果表明,对于指称性冠词和定冠词,受试都出现了P600;但是对于性一致却没有产生P600。显然,上述这些研究结果支持统一竞争模型,都显示出一语对于二语产生了句法相似性效应——当两种语言句法属性相似时,二语者对二语的加工模式与母语者的句法加工模式相似。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研究支持浅层结构假说(Clahsen & Felser2006a,b)。Sabourin & Haverkort(2003)发现,对于分别以德语、罗曼语和英语为母语,荷兰语为二语的二语者而言,他们在加工主谓一致违例时都没有出现P600。与荷兰语母语者相比,二语学习者也没有显示出任何ELAN/LAN成分。Rah & Adone(2010)采用离线和实时的自定步调范式探讨了中等熟练水平和高熟练水平二语学习者(德-英二语者)和英语母语者对省略结构的句法消解和主要动词消解的花园歧义句加工的差别。结果显示,受试虽然都能成功地离线加工这些句法结构,但是二语学习者与母语者的实时加工存在显著不同的加工模式。

      综上所述,统一竞争模型与浅层结构假说的根本争论在于:二语者句法加工水平能否达到母语者加工水平。统一竞争模型认为,对于高水平二语者而言,其二语习得的神经机制与母语者相同。即使对于低水平二语者来说,有时也出现代表控制性句法加工活动的P600效应(Kotz et al.2008)。对此,浅层结构假说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即使高水平二语者,其二语句法加工过程也与母语者存在显著差别(Sabourin & Stowe 2008)。有研究(Tolentino & Tokowicz 2011)指出,导致上述不同理论主张及其研究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在考察高/低熟练度受试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语言相似性的影响时,不同研究对熟练度的测量标准不同,如分别采用语法判断、对动词变形进行迫选、熟练度水平标准测试等方法,而熟练度选择方面的差异与跨语言相似性产生了交互作用,进而影响二语句法加工。这可能是导致两种理论发生争辩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统一竞争模型强调的跨语言相似性对二语者二语句法加工的确切影响,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因为绝大多数研究采用不同的句法信息来操纵跨语言句法结构相似性,这就使得二语者对于不同句法信息的熟悉度成为潜在的影响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很少有研究探讨一语不同的二语者对于同样的二语句法结构、尤其是跨语言相似性不同时的加工效应(Wartenburger et al.2003)。

      对于上面提到的熟练度水平测量方法,由于目前还没有各国通用的统一标准,因此,本研究拟使用国内最难的语言测试,即英语专业的专业八级考试和国际通用的新托福考试作为衡量受试英语水平的标准。我们这里选择的高熟练受试,即指通过专八,或者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托福成绩的二语者。同时,为了使语言更具代表性,我们选用了英语、法语和汉语作为研究所选用的语言类型。其中,我们将英语作为二语来考察不同母语者二语句法加工过程的特点。因为英语是广泛使用的印欧语言,法语是其中的罗曼语言,汉语代表了缺少形态变化的东方语言。为了验证统一竞争模型以及浅层结构假说对句法相似性加工的不同预期,我们选择了简化的英语关系从句这一句法结构作为实验材料。因为法语、英语和汉语都有简化的关系从句(如英语the book bought by him),且法语和英语都是中心词在前,关系从句在后,这构成了两种语言间的相似性。与此相反,汉语表现为中心词在后、关系从句在前(例如:“我昨天看到的那个人”)。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保持具体语言句法结构一致性的同时,探讨跨语言相似和相异效应对于二语者句法加工过程的影响。

      具体来讲,实验1考察母语法语、二语英语晚期高熟练者对一语和二语中都有,且表达形式相似的二语英语简化关系从句的加工特点;实验2考察母语汉语、二语英语晚期高水平者对一语和二语中都有,且表达形式相异的二语英语简化关系从句(材料与实验1相同)的加工特点,进而探讨跨语言句法相似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二语者二语句法加工过程。

      实验1的研究假设是:根据统一竞争模型,当一语和二语句法属性相同时,晚期高熟练二语学习者对二语和一语句法属性相似结构的加工会受到母语加工的促进,产生类母语加工模式(LAN和P600);根据浅层结构假说,即使一语和二语句法属性相似,晚期二语学习者也不会受到母语加工影响,不产生类母语加工模式(无LAN和P600)或只能部分产生母语加工模式。实验2的研究假设是:根据统一竞争模型,当一语和二语句法属性不同时,晚期高熟练二语学习者对二语和一语句法属性相异结构的加工会受到一语加工的影响,句法属性之间产生竞争。因为受试是高熟练二语者,同时简化的关系从句是英语中频率非常高的句法结构,因此,竞争结果是二语者会使用英语中句法规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母语者加工模式。根据浅层结构假说,一语和二语句法属性相异或相似,晚期二语学习者都不会受到一语加工影响,不产生类母语加工模式或只能部分产生类母语加工模式。

      2.实验1 句法相似性对二语句法加工的影响——基于法-英晚期二语者的证据

      2.1 实验程序

      2.1.1 受试

      法国留学生共16人(10女,6男),年龄为18-35岁,平均年龄25.78岁。为保证法语受试的高水平,参照国际通行的研究范式(采用10点量表让受试自我测评二语熟练水平)(Videsott et al.2010),受试正式参加实验前需填写新托福考试的成绩,并在10点量表上对英语水平进行自评。参加正式实验受试的平均新托福分数为102.5分(总分120分),相当于百分制的85.4分。这对于美国高校的本科和研究生申请都是足够优秀的分数。其平均自评分数为8.1分。因此足以说明参加正式实验的受试是高熟练二语者。据调查,受试的平均英语学习年龄为13.733岁。其中12岁开始学习英语者有4人,占总数的26.67%;13岁开始学习英语者5人,占33.33%;14岁开始学习英语者2人,占1333%;15岁开始学习英语者3人,占20.00%;20岁开始学习英语者1人,占6.67%。这充分说明受试属于高熟练晚期二语者(学术界通常认为11岁开始学习二语的人即为晚期二语者)。有效数据15人,其中1位女生因眨眼次数太多而排除ERP数据及其行为数据。

      2.1.2 实验仪器和材料

      使用带有Ag/AgCI电极的64导Quick-cap和NeuroScan Synamp 2脑电放大器记录受试句子阅读过程中的脑电活动。记录以下21个电极点的数值:Fz,Cz,Pz,F3,F5,F7,F4,F6,F8,C3,C5,T7,C4,C6,T8,P3,P5,P7,P4,P6和P8。实时参照点为左侧乳突。为了控制眼动造成的伪迹,记录受试的垂直眼电和水平眼电,电极电阻低于5Ω,带通0.05Hz-100H,采样率为500H/导。将记录到的EEG数据转换为双侧乳突参考,利用相关法去除眼电伪迹。然后将EEG数据进行分段,分段基数为1200毫秒。分段从关键刺激开始前200毫秒开始,到关键刺激出现后1000毫秒止。接着进行基线校正。去除伪迹大于80uV或者小于-80uV的试次。最后对每个受试和每个句子类型进行总平均。

      句法违例操作定义为简化关系从句中谓语动词的过去分词使用不当,如This is the book buy by Tom。受试对随机呈现的正确句和违例句进行正误判断。每种类型的句子数量各42个。另外,为了防止受试发现其中的规律,实验采用了等量填充句,其中一半为非正确句(包括其他语法错误,如谓语动词时态错误、介词错误等),共60句。填充句与实验句的句子长度相似。

      2.1.3 实验程序

      采用E-prime 2.0编程。刺激呈现在电脑显示器中央,白色背景黑色字,字号为40,字体为Courier New。实验开始前有若干道练习题。这些练习题与正式实验相似,只是不会在正式实验中使用,使用练习题是为了让受试熟悉实验环境和题目。

      在每个句子呈现之前,先呈现一个注视点,时间500ms。之后是一个空白屏幕,时间500ms。之后呈现句中第一个单词,时间500ms,空白200ms,同理直到句子呈现完毕。句子呈现结束后,是500ms空屏,之后是一个一串黄色的问号,呈现时间2s,标示受试对前面的句子做出语法判断。

      2.2 结果分析

      2.2.1 行为数据结果

      法-英二语者对于简化的关系从句的语法判断结果显示,他们很好地掌握了目标语言中的句法知识,总正确率为94.5%,正确句和错误句分别为96%和93%。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对于这两种句子类型,主效应不显著,t(14)=2.005,p=0.065。法-英二语者对正确句的平均反应时为385.36ms,错误句为397.47ms。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表明,句子类型主效应不显著,t(14)=-.833,p=.419。

      2.2.2 ERP数据结果

      见下页图1。

      2.2.2.1 LAN

      对头皮中线位置电极点,句子类型主效应均不显著(F(1,14)=0.632,p=.440;F(1,14)=.032,p=.861);对左右半球位置电极点,句子类型主效应也不显著(F(1,14)=.032,p=.861)。这说明在300-500毫秒时间窗内,句法违例没有诱发更为显著的表明句子加工自动化进程的左前负波(LAN)(Hagoort 2003)。

      2.2.2.2 P600

      对头皮中线位置电极点,句子类型主效应显著(F(1,14)=5.336,p=.037)。表现为错误句波幅(2.2uV)明显大于正确句(1.5uV)。对左右半球位置电极点,句子类型主效应显著(F(1,14)=3.359,p=.048),错误句波幅(0.8uV)明显大于正确句(0.3uV)。这表明,在500-700毫秒时间窗内句法违例引发了P600。

      2.3 讨论

      法-英二语者对于语法判断任务的正确率非常高,反应速度非常快,说明他们是高熟练受试。法-英二语者对于反应时和正确率的主效应都不显著。这些离线加工结果与以往的行为研究结果一致。

      

      虽然法语和英语在简化的关系从句上句法属性一样,但是,法-英二语者没有出现LAN,出现了控制性加工的P600,这说明虽然他们没有能够自动检测到这些句法错误,但是能够在句子加工的后续整合阶段很好地修正句子结构。也就是说,高熟练水平法-英二语者并未出现母语者的双相ERP加工模式,这与Mueller et al.(2005)的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受试为德语母语者,接受日语迷你语法的训练后达到高熟练水平。结果显示,在对词汇范畴违例的加工过程中没有出现LAN,而是出现了P600,说明高熟练受试能部分显示出母语者加工模式,但还无法达到母语者加工水平。

      对于高熟练受试,统一竞争模型强调句法因素是影响其加工水平的关键因素。但是,即使对于句法相似的句子属性的加工,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高熟练二语者受试还是没能达到母语者的高度,因而支持浅层结构假说。也就是说,受试无论如何学习来提高其二语熟练水平,只要是晚期学习者,无论其行为测试熟练度如何(本实验已经证实无论是反应正确率还是反应时,受试对正确句和错误句的反应均无差异),无论两种句子的句法属性如何相似,都只能达到浅层的接近母语者的加工形式,而无法真正达到母语者的加工水平。

      那么,对于句法相异性,会不会出现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研究结果呢?还是说句法相似与否对高熟练二语者没有影响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必须设计第二个实验,来考察句法相异性对二语句法加工的影响,以期能够更好地说明二语句法相似性对二语句法加工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

      3.实验2 句法相异性对二语句法加工的影响——基于汉-英晚期二语者的证据

      实验1考察了句法相似性对二语句法加工的影响。但是因为对于句法相似的研究一般包括相似与相异等方面,因而讨论句法相似性的影响只是二语句法属性对二语句法加工影响的一个方面。因此,为了全面讨论二语句法属性的影响,系统考察句法相似性效应,我们必须开展第二个实验,即句法相异性研究。

      为与实验1统一,我们依然选择了以英语作为二语,一语则为汉语。这是因为如前文所言法语、英语和汉语都有简化的关系从句,但法语、英语和汉语在中心词和关系从句的相对位置上存在不同,这构成了两种语言(英、汉)之间的相异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探讨跨语言相似和相异效应方面,保持了语言句法结构的一致性。为了更好地在不同实验间进行比较,本实验与实验1采用了相同的语言材料,以考察句法相异性对二语句法加工的影响。因此,通过一语汉语、二语英语晚期高水平二语者对二语英语正确句和错误句加工比较,便可考察句法相异性对晚期高水平二语者二语句法加工的影响,进而回答句法相异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二语者二语句法加工。

      3.1 方法

      受试是英语为二语,母语为汉语的在校大学生,共16人(10女,6男),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5.88岁。为了确保受试的英语熟练水平,采用通过专八的受试作为高水平受试,因专八是中国统一的最高水平的英语测试。同时让他们在10点量表(0表述不懂英语,10表示英语水平与母语者一样熟练)上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进行自评,结果汉-英二语者平均自评分数为8.03分(共10分)。同时,在本实验开始之前,需要受试填写关于他们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具体如下,他们平均英语学习年龄为13.533岁。其中13岁开始学习英语者有9人,占60%;14岁开始学习英语者4人,占26.67%;15岁开始学习英语者2人,占总数的13.33%。这说明受试是英语高熟练晚期受试。受试均为自愿参加,实验后酬谢。有效数据为15人,其中1位男生因身体动作过多影响ERP数据而排除ERP数据及其行为数据。

      本实验的“实验仪器与材料”以及“程序”与实验1一致,从略。

      3.2 结果分析

      3.2.1 行为结果

      汉-英二语学习者对于简化的关系从句的语法判断结果显示,他们也很好地掌握了目标语言中的句法知识,总正确率为95.5%,其句子类型主效应不显著(t(14)=-1.053,p=.310)。同时,结合实验1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句子类型与受试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2,28)=4.324,p=.047)。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汉-英二语者和法-英二语者在错误句上差异显著(F(1,14)=1.413,p=.046),表现为汉-英二语者的正确率(94.9%)明显高于法-英二语者(93.3%)。对于反应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汉-英二语者对于正确句的平均反应时为376.59ms,错误句为377.70ms,句子类型主效应不显著,t(14)=-.053,p=.958。

      3.2.2 ERP结果

      

      3.2.2.1 LAN

      与实验1的方差分析方法一致,对于头皮中线位置电极点,句子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14)=.027,p=.873);对于左右半球位置电极点,与实验1的方差分析方法一致,结果发现,句子类型主效应显著(F(1,14)=1.041,p=.032)。类型与大脑半球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4)=4.033,p=.064)。在300-500毫秒时间窗内,相对于正确句而言,虽然错误句与正确句产生的波幅差异显著,但是因为LAN是一个负相变化的波形走向,这里却出现了一个正相走向的波形。因此还是没有出现LAN。

      3.2.2.2 P600

      对于头皮中线位置电极点,句子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14)=.108,p=.747),句子类型与中线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28)=1.946,p=.182)。对于左右半球位置电极点,与实验1的方差分析方法一致,结果发现,句子类型主效应不显著(F(1,14)=.414,p=.530)。句子类型与半球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4)=1.031,p=.327)。句子类型与区域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28)=3.274,p=0.071)。句子类型与半球和区域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28)=3.388,p=.065)。这个结果说明在500-700毫秒时间窗内没有出现P600成分。

      3.3 讨论

      与实验1的行为记录结果一样,汉-英二语者语法判断任务的正确率很高,他们对这两种类型句子的反应速度非常快,且汉-英二语者反应时和正确率的主效应都不显著,说明汉-英二语者是高熟练二语者。这些离线加工结果与以往的行为研究结果一致。从反应时来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受试对正确句和错误句的主效应不显著,说明正确句和错误句对两组受试而言,加工速度一样。

      在实验2中,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对于简化关系从句的表达形式不一致。对于这种情况,ERP研究结果表明,汉语二语者出现了与法-英二语者完全不同的加工模式:没有出现P600,也没有出现LAN。从句法相似性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句法相似性的影响,ERP研究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但是,这里出现了不同的研究结果,说明句法相似性对二语句法加工可能会产生影响。对比实验1,实验2的实验材料与实验1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受试,一个是法-英双语受试,另一个是汉-英双语受试。也就是说,二者唯一的不同只是句法相似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句法相似性确实对二语句法加工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是为什么没有出现表明自动化加工的LAN,也没有出现P600呢?Sabourin & Haverkort(2003)的研究表明,以德语、罗曼语、英语为母语,荷兰语为二语的双语高熟练度者对于主谓一致违例都没有出现P600效应,与荷兰语母语者相比,二语学习者没有显示出任何ELAN/LAN成分。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此一致。Sabourin & Stowe(2008)使用动词屈折变化和性数的形态变化研究二语荷兰语句法加工过程中是否会出现P600。结果表明,当母语(如德语)与二语具有类似结构规则时,出现了P600;但是,当母语(如罗曼语)与二语结构相异时,没有出现P600。对此,Sabourin和Stowe认为句法的相异性可能是没有出现P600和LAN的重要原因——P600和LAN成分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调查的句法结构是否相似,对于一语和二语都具有且相似的句法属性的加工,晚期高水平二语者能出现P600和LAN;对于一语和二语句法加工程序不相似的相异属性的加工,晚期高水平二语者不会出现P600和LAN。因此,虽然汉语和英语都有简化的关系从句,但二者的句法属性相异,此句法相异性进而导致了LAN和P600这些加工成分的缺失。

      对比先前两个理论预期,统一竞争模型认为,当两种语言的句法属性不相同时,会在句子加工时产生竞争,具体竞争结果依赖于线索强度,如果线索强度在二语中比较大,那么加工时就会使用二语中的规则;反之则使用一语中的规则。由于简化的关系从句在英语中经常使用,因此线索强度比较大;汉语虽然也有简化的关系从句,但都是中心词在后,关系从句在前。因此英语和汉语对于这个句法属性的加工规则是相异的。由于受试是高熟练水平二语者,同时简化的关系从句在英语中出现频率非常高,因此,竞争结果显然是二语者会使用英语中句法规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英语母语者的加工模式。浅层结构假说则认为句法相似性或相异性均不会对二语句法加工有影响,即二语者不会出现母语者的加工模式。实验2的研究结果发现,高熟练水平二语者对于句法相异属性的加工没有出现如统一竞争模型预期的产生母语者的加工模式,这个结果再次支持了浅层结构假说。

      由于实验1和实验2的材料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受试的母语,一是汉语,另一是法语,这两类语言代表了不同的语系。因此,我们对相关结果进行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查看句子类型(正确句,错误句)与不同受试组(法-英双语组,汉-英双语组)在句法加工上有无差异。结果表明,句子类型主效应不显著,句子类型与受试组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也就是说不同受试组对于正确句和错误句的句法加工没有差异,说明不同的一语系统对于二语句法加工没有显著影响。

      高熟练晚期二语学习者对于句法相异属性的加工没有出现表示自动化加工的LAN;高熟练晚期二语学习者对于句法相异属性的加工没有出现表示控制性加工的P600;法-英二语者和汉-英二语者对于句子类型的加工没有差异。不同的一语系统对于二语正确句和错误句的加工没有差异。ERP分析结果支持浅层结构假说提出的理论预期——对于句法相异属性的加工,高水平二语者无法达到母语者的加工模式。

标签:;  ;  ;  

跨语言句法结构相似性对第二语言句法加工的影响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