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铭[1]2004年在《城市人工地貌研究——以大连市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从界定城市人工地貌概念入手,分述了城市人工地貌的造貌营力、类型、分布规律;城市人工地貌的水平和垂直空间的扩张及增长;城市人工地貌发育机制和阶段;城市人工地貌系列图的设计和编制以及大连城市人工地貌演变机制等内容。最后,以总结城市人工地貌与城市化关系收尾,形成完整体系。中心城区是城市人工地貌最集中,城市化进程下城市人工地貌变化最为强烈、最为敏感的区域。本文即以对城市中心区人工地貌研究为切入点,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序列开展研究,在定性分析中心区城市化人工地貌形态、类型及其响应方式的基础上,以大连市为例,运用系统化的定量方法,着重分析中心区人工地貌体体积增长及其组合类型的变化,并比较国内外城市人工地貌发育的异同,探求合理的中心区城市人工地貌发展模式。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的理论和技术手段也是本文研究方法上的一大特点。运用普通地貌学的基础理论,结合城市地理学中对城市化研究的方法,以GIS技术为基础平台,综合运用surfer等软件,探讨了城市化下人工地貌的响应机制。本文主要创新之处:1)首次建立了完备的城市人工地貌类型的多级分类系统,为研究城市人工地貌的发育演化提供了理论基础;2)首次系统建立了衡量城市人工地貌发育的数量指标体系,开展了城市人工地貌定量分析;3)首次完成了城市人工地貌系列图的编制,包括城市人工地貌类型图、等值线图、相对高度图、富积度图、叁维立体图等:4)首次系统地完成了城市人工地貌发育的实证研究。从宏观的城市人工地貌总体增长到中观的城市中高原类型增长,最后深入到人工地貌微观区位的发育条件及服务功能评价。
李加林, 杨磊, 杨晓平[2]2015年在《人工地貌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已成为现代地貌过程的第叁造貌力,人工地貌是人类造貌营力在自然地理背景下与自然营力协同作用塑造的具有人文特征的地貌体。文章从人工地貌学的提出、人工地貌营力与地貌分类、人工地貌变迁、人工地貌演化的影响机制、人工地貌的地图表达、人工地貌的环境影响等方面综述了人工地貌学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人工地貌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未来人工地貌学的研究需加强人工地貌学学科体系建设、人工地貌的物质构成与形态特征、人工地貌空间扩张过程及其发育规律、人工地貌的区域差异及累积地貌环境效应、人工地貌环境管理及国际比较等研究。
刘敬华[3]2004年在《城市人工地貌水平空间扩张研究——以大连市为例》文中认为中文摘要:城市进入郊区化发展阶段后,向外扩张成为最显着的特征,由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和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城市人工地貌(UML)以多种方式进行水平扩展。虽然不同城市UML 扩展方式各有特点,但都遵循一般扩展规律,我们除了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外,还可运用数学方法定量描述,预测其变化趋势。城市人工地貌空间扩张现象的出现,是众多动力机制起作用的结果,所以引起UML扩张的内在机制也是我们探讨的内容之一。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大连城市人工地貌扩展进行实证分析。
李雪铭, 周连义, 王建, 葛庆龙, 李双建[4]2003年在《城市人工地貌演变过程及机制的研究——以大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人工地貌是城市中由人类活动作用形成的各种高差起伏的人工建筑体的组合形态 ;本文以大连市为例 ,探讨了城市人工地貌的演变过程及机制 ,大连市城市人工地貌演变过程分为单核心扩散—绕大连湾的马蹄形延展—环形带状更新扩散期—多核心扩散、带状延展期 ;自然地质条件是演变的基础 ,城市规划是主导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其推动力
李鸿奎[5]2014年在《基于城市梯度模型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的集中地,城市化是自然力、经济力、社会力和人力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化的表现主要为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社会进步和城市空间扩张等多个方面。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化水平越高提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越强,城市生态环境形势令人担忧。从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的角度出发,利用城市梯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研究大连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作用机制,探讨大连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与发展规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适合大连城市发展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大连未来的城市发展和规划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城市梯度是一个内部结构关系错综复杂的城市发展系统,其子系统由自然、生态、人口、经济、社会、空间构成。城市梯度模型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演变,城市发展状况在某一方向上的变化率,具体表现为城市的人口、空间、经济、社会、生态等在城市发展轴线上的变化程度。地理学应用梯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较少,而基于城市梯度模型的城市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还未见出现。通过构建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信息矢量网格等技术,利用城市梯度模型,研究大连市城市化综合发展指数、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以及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深入分析大连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与规律,提出切实有效的城市发展措施。通过选取大连市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的39个街道353个社区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空间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空间分析,综合得到以下结论:1、城市梯度模型基于广义梯度理论,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人力、生态、制度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的城市系统,该模型可以有效表现城市化、城市生态环境和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梯度的空间格局特征,运用该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城市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机制,城市梯度模型可以成为城市相关问题研究的有效技术手段;2、大连市城市化梯度在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1年4年的时间断面上,在空间上呈现自东南到西北方向的递减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梯度差异呈减小趋势,说明大连市内部城市化水平差异在缩小;从1995年到2011年,城市化梯度由中山区的中山广场、火车站,向西的沙河口区、甘井子区,以及向北的甘井子区,向西南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梯度转移,总体上呈现单核-双核-全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其中向北的梯度变化率最高,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梯度变化较低,主要与城市产业布局相关。城市化梯度最高值位于站北街道和人民路街道,2011年最高值达到0.85,最低值位于南关岭街道1995年最低值为0.4。3、大连城市环境梯度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从1995年到2000年,大连城市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较好的水平,仅在大连湾街道、甘井子街道等大型化工企业分布区出现梯度低值。第二阶段,2000年到2011年,随着大连市发展理念的转变,城市化水平不断向西部、北部跃升,主城区开发强度的增加,使得城市生态环境梯度低值以东部为圆心迅速向西、南方向推进。在2005年出现了短暂的城市生态环境指数低值区域,这与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管理步伐明显滞后有关,经过近几年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型,以及产业调整,加大造林绿化,建设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等措施的实施,大连的生态环境又开始走上了向好的趋势;4、从1995年到2011年,大连市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从良好协调到勉强协调到轻度失调再到勉强协调的螺旋式前进模式,梯度变化趋势经历了从中山区的良好协调向西,向北梯度递减的趋势,但是向北的变化趋势明显快于向西的趋势。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梯度最高值位于人民路街道,2000年最高值为0.8,最低值位于南关岭街道,1995年最低值为0.4。
张玉萍, 李雪铭[6]2007年在《大连市人工地貌对人口变化的响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大连市为例,研究人口变化与城市人工地貌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市内外、市内各区间的人口变化影响,使得城市人工地貌体在水平与垂直空间上不断地增长和重组。具体表现在近10年来3个阶段上的过渡,即城市人工地貌的发育模式经历了从“以水平发展为主—水平和垂直复合式发展—以垂直发展为主”的转变过程。对市内4个区人口、建筑面积以及建筑高度变化的相关分析,进一步体现了人口对各类型人工地貌体分布的驱动过程。
韦善豪[7]2010年在《钦州市城市地貌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地貌环境质量系指城市地貌环境的优劣程度。对城市地貌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可为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地域扩展、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定性、定量、定位的地貌信息与依据,使城市地貌环境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钦州市是广西南部的滨海城市,其中心城区地处钦州断陷盆地和茅尾海东岸及钦州湾东北岸,城市地貌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也呈现出一定的脆弱性。本文立足于钦州中心城区550km2地域的地貌环境现状,对其地貌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为钦州市的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提供相应的科学事实依据,为钦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研究目标,本文从9个方面展开论证:第1部分是文献综述。从国外、国内及当前城市地貌学研究存在的问题3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以把握城市地貌学研究的历史沿革、研究的领域及存在的问题。第2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范围、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及特色等。第3部分是城市地貌环境质量评价理论探讨。从理论层面对城市地貌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和探讨城市地貌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城市地貌环境的区划等级及城市地貌环境系统的功能等理论问题。第4部分是钦州市城市地貌环境质量现状及演变。主要分析了钦州市城市地貌环境的背景条件、现状、演变及近期建设规划和远景规划。第5部分是钦州市城市地貌条件分析。主要分析了钦州市城市自然地貌、人工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地貌环境脆弱性形成机制和相关影响因子等。第6部分是钦州市城市自然地貌环境质量评价。说明城市自然地貌环境质量的评价原则、方法、过程,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7部分是钦州市城市人工地貌环境质量评价。说明城市人工地貌环境质量的评价原则、方法、过程,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8部分是钦州市城市地貌环境质量调控对策。通过分析和评价揭示了钦州市城市地貌环境质量的脆弱因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调控对策。第9部分是结论与讨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是:①钦州市城市自然地貌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是一级自然地貌环境占评价区域面积的44.5%;二级自然地貌环境占45.8%;叁级自然地貌环境占8.38%;四级自然地貌环境占1.29%。钦州市城市人工地貌环境的评价总得分是74分,属于叁级城市人工地貌环境,即较适合人居的城市人工地貌环境;钦州市城市地貌环境质量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②钦州市城市地貌环境由于其固有的自然地貌存在着起伏性,在人工平整过程中也存在着不稳定性;③钦州市城市地貌环境质量是钦州旧城区好于滨海新区,滨海新区好于钦州港区;④由于填海造陆,使钦州港区的海岸地貌向平直化方向演变,海岸的抗海浪侵蚀能力减弱,在极端海洋灾害出现时,有可能危及滨海新区和钦州港区的安全;⑤钦州主城区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大,城市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会加剧茅尾海的淤积,将会使茅尾海的岸线地貌发生改变,有可能威胁到钦州港的航道安全;⑥钦州海岸地貌受人工营力影响明显,其海岸没有海防林的保护,海岸抗海洋灾害能力减弱;⑦对海岸的改造过于明显,破坏了海岸原有生态系统,这将不利于钦州城市地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钦州为例,探讨滨海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地貌环境的协调友好问题。我国拥有18000km的大陆海岸线,300多万km2的海洋蓝色土地,是海洋资源大国之一,如何发展我国的滨海城市和捍卫我国对外交流的海上通道,迫切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探讨滨海城市的城市地貌环境特点和面临的挑战、问题,本文以钦州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还对城市地貌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科学问题进行讨论。
李欢欢[8]2013年在《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户外游憩供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游憩功能,尤其是户外游憩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城市居民对于游憩的偏好和游憩活动的体验也日趋增加,游憩活动的类型也逐渐增多。人居环境科学作为一门以人的居住为核心的多学科体系,游憩的研究成为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该体系下的游憩研究也呈现多学科交叉研究趋势。其中地理学科,自然地理学主要涉及城市户外游憩自然资源的分析、承载力评价以及资源管理方面,例如户外游憩环境所依托的土壤、水、植被、矿产、地貌、气候等资源;人文地理学则主要涉及到游憩者的空间行为特征、游憩供需分析及游憩价值效益评价等方面。面对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大众休闲娱乐文化的日益增强,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游憩机会供给,正确的引导和管理积极健康的户外游憩需求;在保持资源均衡和可持续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资源的多用途化,提供单一资源基础上的多样化游憩活动:如何将游憩者的游憩体验发挥到最大水平,同时兼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同步提高;如何完善游憩的体系,提供全面的游憩管理策略,进行游憩相关的研究和教育等等都成为未来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基于以上的背景和思考,意图在人居环境科学的框架下,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思路,对城市的户外游憩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解读,通过对游憩需求和供给影响因素的分析,寻求实现供需平衡的一些管理原则和控制策略,最终实现城市游憩功能的完善和社会、经济、文化多方位效益的提升。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即第1章,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相关评述,最后总结和概括文章的研究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背景方面,主要阐述了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游憩思想,从哲学和现实需求的角度,认为游憩的思想符合人居环境科学的目标,也符合现代城市居民的普遍要求,符合城市发展的文化趋势。同时,游憩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提高休闲产业在第叁产业的比重和影响。随后,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游憩供需不均衡的现况,尤其是游憩空间的不足、游憩管理的不科学、游憩资源的破坏等。另外,分析了本研究课题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况,通过对游憩研究现况的分析,明确了全篇文章的研究目的:即通过有效的需求分析,合理的环境资源管理,提供多样的游憩机会,满足不同的游憩体验,获得最大化的价值效益。第2部分,即第2章,主要阐述了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人文思想以及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游憩系统和空间概论,通过对于游憩、游憩需求、游憩动机、游憩体验、游憩资源、游憩承载力分析(资源分析、社会分析、空间分析)、游憩管理、游憩机会图谱等理论框架进行了户外游憩理论的构建,基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角度,尝试按照人类认知的过程将游憩管理划分为:基于认知、基于意识、基于能动性和基于创造性这四个阶段。第3部分,即第3章,主要进行了城市户外游憩需求的研究,从游憩动机的分析和影响因素中,总结内在驱动力和外在驱动力对于游憩需求的影响。同时将游憩需求进行了分类。文章详细讲游憩需求的影响因素按照,个性特征、时间影响、动机影响、闲暇时间、需求成本、需求预期、相关需求替代性和互补性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合经济学的需求研究理论,进行游憩需求的函数和弹性研究。最后,提出了宜居城市建设中游憩管理的几个原则。第4部分,即第4章,主要进行城市户外游憩的供应研究,从游憩机会供给所需求的条件:资源条件和空间来进行阐述游憩供给的限制因素,随后进行了户外游憩机会提供者的分析,将公共部门、私营部门、非营利公益组织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研究。同时,将游憩的供给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了供给的影响曲线和弹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供需均衡的条件和均衡条件变动影响,如何实现动态均衡的模型研究。最后,本章探索了游憩供需均衡的方法和实践探索,指出游憩系统内外的不同影响因素以及主要的应对管理方法和策略,以期对我国的户外游憩管理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第5部分,即第5、6章,主要是以大连市为例,研究了大连的户外游憩需求、游憩资源类型、户外游憩的主要提供者和活动类型。通过调查表,来反应不同人群特征下表现出的游憩需求、活动偏好的多样性。为大连的户外游憩规划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对于户外游憩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技术手段进行了展望,总结了文章的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
周连义, 江南, 赵沫, 李雪铭[9]2006年在《城市人工地貌演变与经济驱动因素关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大连市为例,探讨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工地貌演变特征及其与经济驱动因素的关系。笔者利用Surfer 8和MapInfo7.0定量研究了城市人工地貌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变,借助SPSS分析了经济驱动因素与此种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连城市人工地貌的增长总量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1990年以后城市人工地貌总体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高级和中级城市人工地貌发育规模和速度呈大幅度增长,城市迅速“增高”和“高低”起伏现象突出,对城市景观整体性将构成影响。
朱新宇[10]2005年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旨在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危机问题,促进大连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节首先回顾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国内外进展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节运用系统论和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大连市这一复合人工生态环境系统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人工生态环境系统)及生态环境特征;第叁章节分析了大连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包括大连市自然资源帐户研究、生态环境破坏分析、环境污染状况分析;第四章节在大连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大连市生态环境系统存在主要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及评价;第五章节根据指导思想,确定了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依据系统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原则、经济高效合理原则、开发与保护统一原则等,提出了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方案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城市人工地貌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 李雪铭.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 人工地貌学研究进展[J]. 李加林, 杨磊, 杨晓平. 地理学报. 2015
[3]. 城市人工地貌水平空间扩张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 刘敬华. 辽宁师范大学. 2004
[4]. 城市人工地貌演变过程及机制的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 李雪铭, 周连义, 王建, 葛庆龙, 李双建. 地理研究. 2003
[5]. 基于城市梯度模型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研究[D]. 李鸿奎.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6]. 大连市人工地貌对人口变化的响应分析[J]. 张玉萍, 李雪铭.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7]. 钦州市城市地貌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 韦善豪. 西南大学. 2010
[8]. 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户外游憩供需研究[D]. 李欢欢.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9]. 城市人工地貌演变与经济驱动因素关系分析[J]. 周连义, 江南, 赵沫, 李雪铭.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0].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D]. 朱新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05
标签: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地貌类型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