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270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家庭访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内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社区护理和社区家庭访视。结果: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情感状态、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情况及遵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方式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社区家庭访视;常规社区护理;老年慢性病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慢性患者逐年增长,由于该病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导致部分患者控制率较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医疗水平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老年护理逐渐加强[1]。本研究以本社区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例,分析社区家庭访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内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有2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在60~80岁,平均(72.45±12.53)岁;疾病类型有糖尿病(n=18)、冠心病(n=16)、高血压(n=16)。观察组中有2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在60~78岁,平均(72.57±12.32)岁;疾病类型有糖尿病(n=17)、冠心病(n=16)、高血压(n=17)。组间基础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社区护理,其护理内容包括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用药指导及自我监测教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社区家庭访视,事先为患者建立档案,将其联系方式及相关基础信息记录完整。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具体方式内容如下:(1)提醒患者保持室内卫生清洁,注意勤换被褥及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及室内温度适宜,避免长期生活在一个不清洁、压抑的环境,不利于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的身心建立。(2)予以生活起居指导,告知患者一些容易致病的不良生活方式及习惯,定期为患者的做生命体征检查及血压血糖检查,并将信息进行详细记录。(3)心理护理。在家庭随访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病情与相关信息,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通过与家属谈心,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及时予以有效的心理梳理,并在家属的帮助下,予以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问题,可通过运动、打太极、看电视、打牌、游戏及看报刊等活动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能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4)观察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保持营养均衡,糖尿病患者注意主食摄入和饮食调整,高血压患者注意少食高脂肪、高能量食物,禁烟酒,多食果蔬、鱼类等食物。(5)健康教育为病人提供有关疾病宣教资料,如宣传小册、录像,在候诊室、诊察室等处营造适当的宣传环境。护理人员访视期间直接与病患交流、交谈、对话让病人尽可能多参与社区有关的活动。慢性病人自我监测管理的影响因素:病患的受教育程度、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最重要的因素是自我调整效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及遵医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采用独立样本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a<0.05。
2结果
2.1各项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躯体功能(80.32±5.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45±3.45)分,其t=7.521,P=0.000;其情感状态(81.96±5.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65±4.35)分,其t=9.409,P=0.000;其健康状况(83.56±5.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65±4.35)分,其t=11.815,P=0.000;其心理健康(82.75±5.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45±3.22)分,其t=10.906,P=0.000;其社会功能(86.75±3.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18±2.45)分,其t=22.546,P=0.000;组间各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遵医情况对比
观察组有37例遵医行为良好、13例遵医行为一般、无遵医行为差例数,其遵医率为100%;对照组有28例完全遵医、17例不完全遵医、5例不遵医,其遵医率为90%。观察组的遵医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组间遵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且生活方式有很大的转变,加之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慢性病患者逐渐增长,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2]。为此,国家与社会加强了对老年人的关注度和重视度。社区护理就是专门针对患病人群进行有效护理的医护工作,尤其注重对老年人的护理。社区家庭访视逐渐投入到社区护理中,其主要任务是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健康问题、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并为其制定合理有效的医疗措施,让患者定期入院检查,保证其身心健康。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了社区家庭访视,对照组采用了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情感状态、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情况及遵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定期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社区家庭访视,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生活作息时间、生活环境、用药指导、饮食习惯等方面,有利于患者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各项指标正常,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遵医率。
综上所述,定期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社区家庭随访,扩大了对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导的范围和力度,帮助居民认识自身疾病的发展规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可提高患者的遵医率,促进各项指标有所改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惠娴. 观察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4):186-187.
[2]古彩兰. 家庭访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2):2285-2286.
论文作者:李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家庭论文; 老年论文; 社区论文; 病患者论文; 高于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