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语文教学对传统的扬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是一个极为引人关注的学科。这不仅因为它是其他诸学科通用的符号体系,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基础性和延展性的作用;还因为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习,在数千年的语文教育传统中积淀了太多的东西,这些东西成为了我们的遗产。遗产,是一笔财富也是一种负担。语文教学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建构自己的学科主张和课堂范式,必然绕不开祖宗留给我们的语文教育传统。在语文教学论大厦林立的今天,传统这片曾经的“废墟”是不是就让课程改革的“推土机”铲去所有的砖瓦木石,将其夷为平地,还是爬梳剔抉,作一番甄别,用扬弃的态度清理“废墟”?
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对待传统的正确做法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关键词:传承、融通、超越。
中国语文教育传统中有许多主张和做法是符合人类语言学习规律的,其中不少耦合现代教育理念,这在语文教育传统中占的比重颇大,可以直接传承。
1.学思结合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管语文教育行进到何时,到何种地步,“学思交融”,是一条永恒的教学原则。只学不思,止于接受,所学无法内化,更遑论有所创新;只思不学,止于空想,所思无法推进,更遑论有所建树。因此,2009年1月4日,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教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
2.文道并举
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提出“文以载道”,这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提供了历史的借鉴。语文不仅是言语交际、沟通思想的工具,其文字背后更是潜藏着极为丰富的内蕴。语文教师必须依据课文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语言,从中感悟其人文思想的内涵,用语文的特有方式使学生在思想情感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教益。可以说,“文”与“道”,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半身不遂”的教学。
3.坚持实践
语言习得是“口耳之学”,古代“习”字义为小鸟不断振羽学飞,含实践、训练之义;古代教育中的“做功课”、“对对子”、“背诵”、“仿描”、“练字”、“札记”等,都是语言实践的“童子功”。因此,“坚持实践”,是语文改革必须始终沿袭的教学思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师不能用“多讲”来增加教学容量,要尽可能多地留给孩子自主发现、探究的机会;不能用“多做”来挤占教学时间,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开拓想象、创造的空间;不能用“多问”来检测教学效果,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孩子阅读、思考、练笔,真真切切地炼就语文真功夫。
4.强调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处处留心皆学问”,古人的教学经验启示我们,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日常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反复传授的“做饭”方法,学生也铭记于心,并且对“蒸饭”、“煮饭”、“炒饭”也能说长道短,但他们仍然无法做出可口的饭来,那是因为他们缺少了语言之“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素养无疑是痴人说梦。
5.道德文章
古人把做人看得比做学问更重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既体现了科学,也体现了谦逊;“吾养吾浩然之气”,读经典不是为了饱学,而是为了修身,做学问和做人是统一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接受得多了(这里的“诗书”应理解为《诗经》和《尚书》,用以借代一切经典),人的气度、气质、气色就不同了,就有光彩了。可见,传统语文教育中渗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张扬着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精神价值,这也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动力。语文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语文之时,要始终保持一种追求人文的自觉和担当,要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要着力追求完人理想和精神文化品格;要重视弘扬当代主流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
中国语文教育传统中,精华绝不止以上说的这几点,这里举其数端,即可看到一些祖宗的东西并未锈蚀、腐朽,而是充满着生机、活力和价值。
当然,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些是需要融入新质的,对传统加以改造,使传统中部分主张和做法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工艺整合融通,是“和合思想”在对待语文教育传统问题上的体现。
1.传统语文教育的“现代味”
“因材施教”,在孔子那里是指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施以不同价值目标的教育——“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即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克服性格弱点,促进每个人的智能优势和品格发展。的确,由于人的遗传、成长环境以及心理发展在向度与水平上均有很大差异,在教育愿景和教育方法上是不能“一刀切”或一视同仁的,正如水稻、小麦、果树和蔬菜等种植方法千差万别一样。但中国古代(尤其是孔子生活的时代)师生席地而坐的谈话式教学和国外的“超小班化”教学,在我国的教学中实施起来就有些困难。我国现在基本是大班额授课,每班少则四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这样的模式和现状,要求我们赋予“因材施教”以新的内涵,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不仅仅指个性)确定不同的教育期待和教育方案,不用同一把尺子、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只是希冀所有学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给一切人以一切教育”,给所有孩子以发展机会,尽可能体现教育的公平与民主。
现实中,人们对因材施教的理解,往往高悬在观念的层面,没有将教育原则和方法落实到实践中;有些是在方法上采用了,但并没有以因材施教为依据对教育行为或事实进行评价。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其导致的结果是一致的:关注了少部分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大部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比如公开课上只给一群“天才少年”尽情发言、充分展示的机会,平时教学中只以中等认知水平为参考来安排进度,期终测试中用统一的试卷检测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等等,都是不符合现代“因材施教”所昭示的公平民主原则的。
可以说,“因材施教”的思想源远流长,拥有2500余年历史的它已深深地植根于众多教育人的心里。但现实仍然是将其作为教育原则的多,将其作为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就很少,将其作为教育思想的就更少,将其作为教育评价的就鲜见了。然而,教育面临的是“因材施教”的客观需要(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人),所以,教育只能是也必须是“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与教育的客观需要相适应。如何根据现状来正确活用它,发展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延展,去修正,去完善。
2.现代教学工艺的“传统范”
语文,归根到底,是引领学生在言语生命活动中去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家园”,应该是以祖国传统文化为底色的。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的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扎扎实实地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但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而获得的,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所以,在现代教学流程中,除了汲取语文教育传统中许多经典主张与做法外(如前“传承”中所列举的),还要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时刻浸润于一个无痕的传统文化场中。比如,在看到花朵凋谢时,就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柳树成荫时,就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看到月影婆娑时,就玩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忧愁时,就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分别时,就赠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勉时,就高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如此潜移默化的濡染使学生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人文素养也随之得以生成。
说到现代教学工艺,就必须提到一个新概念——现代教育技术,包括我们熟知的多媒体,以及现在流行的电子白板。多媒体、电子白板进入语文教学课堂,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它为语文教学改革插上了现代科技的翅膀,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模拟场景来打破时空局限,化抽象为具体,化宏观为细微,化静态为动感。多种功能集于一身,传统的黑板和现代信息技术融为一体。这在减轻教师劳动负担、节省教学时间、增强课堂密度、提升教学效果等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语文教学中,如果完全拒绝这种现代文化的进入,那是违背发展规律的。在运用现代媒体工具时,尽可能体现浓郁的传统气息,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多媒体课件的画面用水墨意蕴的手法来表现,识字教学中用多媒体演示汉字演变发展的过程,带低年级孩子进行《三字经》的经典多媒体诵读,诗词教学中用多媒体补充相关的古代书法、绘画、曲谱的欣赏,在规定教材中融入猜字谜、对对子、歇后语等传统文学样式的品读……总之,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先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品文化,又悟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扬帆远航!
一切传统中均有糟粕,语文教育传统也不例外。今天的语文教学如果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凡传统者皆全盘接受,显然是不顾后果的“自掘坟墓”。泼脏水时不能把精华一起泼掉,但也不能因为溺爱传统中的精华就连脏水一道留存。该泼的脏水一定要泼掉,即便有些是“曾经的好东西”,到了今天,它们已然腐烂,就没有留存的必要了。
超越,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批判。
1.批判传统语文教育的目的论
最具人文性的语文学科,也不可避免地浸没于强大的应试逆流之中。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语文被迫放弃了整体把握,放弃了品读感悟,放弃了沉潜涵泳,取而代之的是条分缕析,是被割裂的知识点的罗列,是无法穷尽的机械的记忆和训练。语文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就在这了无生机的乏味中慢慢僵硬了,原本以促进学生言语生命舒展为己任的语文也渐渐远离了它的本质意义,异化为学生和教师的一种痛苦而无奈的负担。
语文,必须立刻停止如此前行的脚步,站定、回首、反思。语文是一种文化,传达的是思想感情,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因此,语文教育的目标应是借助语言文字,在正确理解、深刻体悟和灵活运用的过程中,感受母语的丰富魅力,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淀自身言语发展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力量。说得简单一点,也就是用语文的方式去促动学生言语生命的尽情绽放和自由生长。这才是语文应该遵循的方向,才是语文真正意义上应该回归的路。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国文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八股的流毒。八股与应试,是语文的死敌。活生生的文本被僵硬化,不可能使学生受益。要走出国文教学的误区,必须告别八股的模式。叶老的精辟论断以及活生生的语文现状警示我们,如果还以传统的功利目的论的视角来观照语文,来理解和演绎语文,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只能走向自我消亡的不归路。
2.批判朱熹式教学的“字字而议、句句而论”
南宋理学家朱熹倡导“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字字而议,句句而论”的学习方式,对当时的学术界造成深远的影响,语文教育传统中的讲究“考据”正是来源于此。对这个教学观点,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古人所说的“考据”,指研究历史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进行考核、证实和说明。戴震称之为“制数”,后来段玉裁改为“考核”,姚鼐则称之为“考证”,都是一个意思。这种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文献记载的思想和做法是完全必要的;迁移到语文教育中,如果将之放大变形,发展到一味“钻牛角尖”、“丢了西瓜捡芝麻”的地步,那显然就不可取了。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不少的古典诗词,还有不少名家名篇的节选,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认真地寻查作品的出处,阅读作者的原文,了解它的写作背景,对准确解读文本是大有裨益的,一味地照本宣科可能会导致误人子弟的后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考据”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前的必做功课。那么,教师精心查找出来的第一手材料,该如何与自己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融呢?哪些需要告知学生,哪些只需教师了解,告知的部分以什么方式呈现,在哪个环节中出场,要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这些都是每个教师要好好斟酌的问题。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情,不同的课堂环境,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千万不能处处去“考据”,也不能视“考据”为本,视“考据”为上,更不能见“考据”就大张其用,以至严重降低对原文本的阅读投入。
比如,有的老师拿到新版第九册语文教科书后,发现《墨梅》一诗的文字与过去的版本有所不同:“朵朵花开”改成了“个个花开”;“颜色好”改成“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中的“留”改成“流”。于是搜索王冕《墨梅图》的真迹,明白了教材是以此为据改动的。翻阅古诗词辞典及古汉语词典后,了解了“个”和“流”的意思和用法,但这些在实际教学中不必“挖”得纤毫毕现,更不必和小学生去做考据功夫。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要求学生“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就行了,否则,远远超出他们认知水平的强行灌输,带来的是本末倒置、浪费有效时间的负面效应。
3.摒弃传统语文教育的消极评价方式,尤其要坚决反对体罚
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常把圣人之言奉为应该坚守的信条,以今天的教育理念来反观,就会发现其中潜隐着一些消极思想。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上等之人,不教成人;中等之人,教育成人;下等之人,教不成人”,这是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给教育带来的无形戕害,由此造成的不平等的教育思想至今还残留在部分人的内心深处。再者,传统教育认可的体罚方式——从戒尺责打到面壁思过,在经历了几千年漫漫岁月后,仍能于当下的学校教育中找到其“不朽”的痕迹和形态的“变种”。
究其根底,那是因为传统的语文教育中,教师主宰一切,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无需思考,无需评判,更不能反诘。这一过程中,学生已被异化为器物,他们的情感、思想、心理、个性都被忽略甚至压制。他们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全身心地以听代思、以记代想,其他的任何念头都要被棍棒鞭打出局。但在今天,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允许教师再用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了,现代社会更注重的是人的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和评价观。
语文教育首先要把学生看做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地位,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也就是说,教师首先看到的应该是“人”的全部因素,其次才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才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学生的认知活动也只有在成为了充满生命意蕴的人的活动的时候,才能焕发出巨大而持久的精神力量。教育,是把人培养成“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周国平语),消极评价、语罚体罚,不仅离对学生的人性培育十万八千里,也极大地破坏了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模仿。
标签:语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