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产品生产探讨_社会管理论文

精神产品生产探讨_社会管理论文

精神产品生产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精神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精神产品的生产,是精神产品生产者运用精神生产工具(如思维材料、思维方法、语言文字、电脑等),凭藉特殊的精神生产关系,创造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精神产品的过程。精神产品生产的门类很多,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经济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哲学等精神产品的生产。社会越发展,越对精神产品的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精心组织人文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精神产品的生产,已成为宣传思想工作宏观管理的主要任务。

一、精神产品生产的价值

精神产品生产的价值,是指精神产品的存在、作用对社会主体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展开来说,精神产品生产的价值是多层面的。

(一)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马克思说过,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生产活动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成城市,荒野变为清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94页)在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主体素质和精神产品的消费力不断提高,劳作后的消闲时间增多,自我需求、自我发展、自我反思、自我表现的意识不断强化、求知、求美、求乐的欲望日趋强烈。只有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才能满足这种需求,以升华人们的理性,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美化人们的生活。

(二)完成“四项任务”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曾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落到实处,必须把这“四项任务”物化成具体可视、可听、可读、可感的精神产品。精神产品是“四项任务”的物化形式和物化成果,抓住精神产品的生产,就抓住了完成“四项任务”的关键。也就是说,落实“四项任务”,不仅仅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如何落到实处的问题,也就是要围绕“四项任务”抓精神产品的生产,拿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秀的精神产品来。

(三)落实重在建设方针的需要。

对于精神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三个集中”,即“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归根到底,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宣传工作文献选编》第236页)这“三个集中”, 充分体现了精神文明着眼于建设的思想。要落实重在建设的方针,以立为本,就是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占领理论阵地、舆论阵地、宣传阵地和文化阵地。优秀的精神产品不去占领各种阵地,“假冒伪劣”的精神文化“垃圾”就会乘虚而入,重在建设的方针就难以落实。

(四)提高宏观管理水平的需要。

宣传思想工作的管理有一定的务虚性,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适当的务虚是必要的。但是,就务虚抓务虚,文件多,会议多,应酬多,活动多,工作往往就会一般化、表面化,一年到头,忙忙碌碌,日计有余,岁计不足,管理总是在低水平上徘徊,不会有多大的成效。而集中必要的精力、人力、财力抓精神产品的生产,把务虚和务实结合起来,以务虚指导务实,以务实体现务虚,管理就能够提高层次,不断上新台阶。组织精神产品的生产,是一项难度大的工作,也是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管理水平,切实转变作风。这几年宣传思想工作宏观管理的水平有所提高,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抓了以“五个一工程”建设为龙头的精神产品的生产。

二、精神产品生产的特点

人类社会的生产包括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正因为这三种形式的生产相互作用,相互推动,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社会生产系统。精神产品生产是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的,具有自身特殊的形态特征。分析和研究精神产品生产的本质特征,对于全面认识精神产品生产的内涵,把握精神产品生产的规律,精心组织精神产品的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精神产品生产的主体性。

在人的对象化活动中,主体是指社会的人,即有目的的从事认识和实践的人。主体性,就是指主体和客体发生认识和实践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将物质产品生产与精神产品生产进行比较,精神产品生产的主体性特征是不同的:(1 )精神生产者的劳动方式主要是个体的自主劳动。物质生产可以采用个体劳动,也可以采用集体劳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的日益社会化,则以合作、集体劳动为主。而精神产品的生产,不管是什么社会,什么时代,总是以个体的自主劳动为基础。(2)精神产品的生产受精神产品生产者个体素质的支配。 物质生产按照图纸或是统一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的是完全一样的产品。而精神产品的生产各异,即使写作同一类型的题材,作者的世界观、政治倾向、生活积累、写作技巧不同,写出来的作品千差万别。(3 )精神产品生产的创造性。物质生产虽然经常进行技术和设备更新,但它的生产过程是在一定时期内不断重复进行,而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始终不可重复,具有创造性。与物质产品生产完全不同的,还有精神产品生产是“一次性”的,而精神产品的消费则是“多次性”的。这种“一次性”与“多次性”的统一,使精神产品具有巨大而永恒的魅力。

(二)精神产品生产的依赖性。

精神产品生产的依赖性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对物质生产的依赖性。精神产品的生产,无论从产生还是从它的发展角度看,都受物质生产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页)具体表现在, 物质生产的发展为精神生产的形成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并不断推动精神产品生产的发展。评价和理解任何一种精神产品,都不能脱离其产生的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二是对政治的某种依赖性。上层建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对精神产品的生产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历史事实说明,政治清明,学术民主,精神产品生产就繁荣;政治专制,搞文字狱,对精神产品生产横加干涉,精神产品生产就萎缩。

(三)精神产品生产的相对独立性。

精神产品的生产既依赖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一定的政治上层建筑,又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特性。主要表现是:(1)历史继承性。 任何时代的精神产品的生产都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都需要以前人乃至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为基础,“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5页)只有既继承文化遗产的精华,又反映时代精神, 精神产品生产才能逐步走向发展与繁荣。(2 )与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不完全一致性,有超前或滞后的特点。某些精神产品可以预测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发挥先导作用,而有些旧的思想观念并不会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旧的社会制度的消亡而立即消亡,说明精神产品的生产与经济基础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3)不同类型的精神产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其作用力和影响力也不是均衡的。例如,欧洲中世纪的神学,就影响和支配着其他精神产品的生产。

(四)精神产品生产结果的两重性。

精神产品生产的过程,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人们的实践活动从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界中分离出对象世界,并把它看作实践活动的对象,与自在客体相比,实践对象不是单纯的客体形态,而是主体化了的客体形态。客体是复杂多变的,人们主体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总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客体的复杂性,发展的无限性与主体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精神产品生产者可能生产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产品,也可能生产出错误反映客观世界的产品。精神产品生产的这种两重性结果,要求精神产品生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们对精神产品生产的失误要取正确的态度。不允许失误,不能容忍出一点问题,靠采取行政手段和强制性的办法来压,是不明智的,也是非常有害的。精神生产领域中的问题,只能用自由探讨和学术争鸣的办法来解决。

三、精神产品生产的组织

精神产品生产的门类很多,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重点和章法,但从整体上来说,在抓好导向的前提下,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一)抓精神产品的总量。

近些年来,我国精神产品的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产品总量大增。有这么几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全国已有500余家出版社, 年出书近万种;有300余家音像出版社,200 多家复录单位, 年出版音像制品品种5000多种;年生产电视剧6000多集,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电视剧生产和消费大国;有1788种报纸,7011种刊物。尽管如此,人民群众并不满足,尤其是感到优秀的精神产品数量太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所谓抓总量,就是要根据一定时期社会对精神产品的总需求,从精神生产具备的现实条件出发,着力抓好精神产品生产的总体规划,适度安排精神产品生产的发展规模。精神生产与经济工作一样,需要制定发展规划,没有规划和实现规划的措施,就很难抓出成效来。江泽民同志指出:“繁荣宣传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制定发展规划”,并“提出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措施”。(《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件汇编》第53页)这一席话抓住了关键。宣传文化部门都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社会需要,制定到本世纪末的规划。国家社科规划办要制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着眼于改进“九五”期间社科规划工作和社科基金管理工作。新闻出版署应本着“多出好书,不出坏书,少出平庸书”的总体要求,在努力完成“国家八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同时,制订“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广播电影电视的“九五”规划,要力争使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质量有更大改观,各级电台、电视台自制节目的能力在现有的基础上上新台阶。文化部应搞好重点规划,要特别在推出文学、电影精品,推动文学、电影的繁荣上下功夫。

(二)抓精神产品的结构。

一方面精神产品的门类很多,各个部类又分不同的领域与学科,另一方面,社会主体多样化,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知识素养、欣赏习惯各异,因而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不一样。优化精神产品生产的内部结构,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要,对于理顺精神产品生产的内部关系,提高精神产品的时效性,全面实现精神产品的价值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社科研究、社科规划、出版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精神产品产销不对路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的现象普遍存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精神产品效益的实现。我们应当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和解决精神生产中的重复劳动、无效劳动、效益低下甚至负效应的问题。所谓抓结构,就是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高度来安排和调整精神生产结构,使精神产品生产的布局和档次构成趋于合理。其中包括根据精神产品内部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的人们的需求,合理安排精神产品生产的规模和不同种类精神产品的比例。比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在继续重视基础理论、新学科研究的同时,应向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倾斜,向重大现实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倾斜。再比如,现在通俗文艺作品很走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催化下如鱼得水,如沐春风,与此相反,高雅文艺作品却步履艰难,生存处境极为窘迫。属于娱乐型的通俗文艺作品,大多数健康向上,群众很喜爱,应当允许其存在,并加强引导,促进它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要改变通俗艺术与高雅艺术比例失调的问题,大力扶持高雅艺术。高雅艺术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程度,是文化长期发展和积累的结果,是精神活动的深层境界,是艺术家创造精神和创造激情的结晶,所以国家该养起来的要养起来,社会该资助的要资助,当然,自身也要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总之,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分别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欣赏趣味的人们的不同需求,应当使之共荣并存,互相促进。

(三)抓精神产品的效益。

抓物质生是要讲投入产出,讲效益,抓精神生产一样要讲投入产出,讲效益。所谓精神产品生产的效益,是指以一定的脑力劳动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精神生产效益和物质生产效益一样具有客观性。尽管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有许多不同,但它们作为社会生产劳动,都不同程度地体现智力与体力的支出,最后形成自己的劳动成果。精神产品的使用价值也是客观的,在消费过程中能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感觉、情感获得裨益。从精神产品效益的内容看,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精神产品的作用看,有正效应和负效应。精神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一面,也有相互矛盾、相互背离的一面,即好的精神产品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可能好也可能不好,差的精神产品社会效益肯定不好,但经济效益可能又很好。即使是同一部精神产品,对有些人可能产生正效应,对有些人则可能产生负效应。从精神生产效益的特点看:(1)间接性。 精神生产不象物质生产那样,投入多少可以直接表现出来,要通过人的思想、情感等一系列的精神接受这些中间环节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形成精神动力,最后通过社会实践变为改革物质世界的力量而实现其效益。(2)潜在性。物质产品的效益是外观的,看得见,摸得着, 投入多少往往立杆见影,而许多精神产品效益是潜在的,深层的,要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才能反映出来。(3)模糊性。 物质生产的投入产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来,精神产品的脑力投入和社会效益无法精确测定,具有很大的模糊性。(4)相对性。一是内容的相对性。 作为意识形态范围的精神产品,总是带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精神目的,因而使精神产品效益具有相对性。二是评价主体的相对性。即不同阶级、集团和个人对于同一精神产品效益的评价打上阶级、阶层的烙印,带有更多的主观色彩。精神产品效益的内容、作用和特点,决定抓精神生产效益的重要性与复杂性,要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统一;要求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要求必须提高精神产品的质量,把住精神产品生产、经营、消费诸环节,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扶持什么,抑制什么,要旗帜鲜明,实行对精神生产活动的全程式管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抓精神产品生产效益,要重点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同市场运行一般规律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中心,是精神产品与经济联结的纽带,又是实现精神生产效益的主渠道。文化市场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成了当代中国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个文化经济现象,它对于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调节精神产品生产,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单位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对于增强民族文化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等,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宏观管理的一项主要任务。由于进入文化市场的精神产品,既同物质产品一样,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即满足人们需要的是思想、艺术内容及其表现方法,并非精神产品的物化形式,加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市场建设不完善,不规范,有很多紊乱现象,这一特点和现状决定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做到繁荣与净化并重,保护性倾斜与限制性调控并重,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管并重,治标与治本并重,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标签:;  ;  ;  

精神产品生产探讨_社会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