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火灾事故调查现场实验的运用论文_邹智超

浅谈火灾事故调查现场实验的运用论文_邹智超

昭通市公安消防支队 云南 昭通 657000

【摘 要】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现场实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其能够帮助分析认定起火物、起火源以及起火经过等,起到协助调查的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忽略现场实验,对火灾现场实验能发挥的效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以两起典型事故调查为例,展开对火灾现场实验的研究。

【关键词】火灾事故调查;现场实验

1.前言

火灾现场常具有以下特征:随机性、破坏性、火灾因果关系的隐蔽性以及燃烧发展变化的复杂性,这些特征的存在加大了火灾事故调查难度,降低了查清事故原因的可能性。公安部《火灾事故现场勘验规则》(GA839-2009)列举了火灾现场实验的组织程序和所验证的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实践过程中,实验能够满足各类调查验证的需要,对于理清调查思路、排除干扰因素、还原火灾发生发展过程等具有积极作用。

2.现场实验简介

2.1现场实验的定义与目的

火灾现场实验属于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一种再现性实验,是依据火灾的起火部位的可燃物状况、环境气候条件等,在实验室内或现场而展开的[1],以此来核实或验证火灾的起火原因或对火灾蔓延发展情况进行研究。

科学、合理地展开现场实验,不仅能对统一认识、查明以及正确判断火灾起因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对火灾现场中物证的性质进行检验,排除干扰因素,确定调查方向。

2.2现场试验的作用

现场实验在火灾事故调查中主要为了证实火灾在某些外部条件、一定时间内能否发生,或证实与火灾发生有关的某一事实是否存在,或模拟还原火灾发展过程。

3.在火灾事故调查中运用现场实验的条件要求

在火灾事故调查中运用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实验的地点应可能选取原来起火地点,若原地不具有展开实验的条件,则应该选取条件相似的地点展开实验[3]。

二是实验的自然条件应尽可能地与起火时的自然条件相似,甚至相同,使湿度、温度、时间、风向、风速以及光线等尽量接近起火时的。

三是选用实验材料时,起火物品应从火灾事故现场选取,起火物以及起火源应和火灾事故现场的相同。若条件有限,则应尽可能地选用相似的起火物、起火源和物品。

四是对于相同情况,应该展开反复实验,与此同时,还应转换实验方法,以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五是在进行实验时,应当照相或录像,同时应避免实验结果随意泄漏。

4.火灾事故调查中实验流程分析(案例1)

以辽宁丹东“7·12”客车火灾事故为例,对现场实验流程进行分析。“7·12”客车火灾事故发生在2006年7月12日,一辆车牌号为辽F07920的中巴客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火灾,导致1人死亡、6人重伤、18人轻伤。通过现场勘验,发现客车第三排座位下橡胶板有液体流淌燃烧痕迹,经过调查询问,在第三排座位处出现过爆燃现象,该座位乘客曲某承认乘车时携带了3#固化剂、3#促进剂以及196#树脂。调查组对明火、静电、烟头以及汽车电气等可能的火源进行分析,均一一排除。为查明火灾原因,调查组组织现场实验验证曲某所携带物品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4.1实验样品准备及理化性质分析

实验所需样品在曲某所购买化学物品的商店选取,保证一致性。

3#固化剂(下简称引发剂),即引发剂过氧化甲乙酮液,无色液体,具有可燃性,闪点为51.5至93摄氏度,有效成份高于55%,剩余为稳定剂二甲基邻苯二甲酸酯与溶剂。过氧化甲乙酮液受热或受震起爆的灵敏性非常强,温度为65摄氏度时,40%的溶液会自催化分解;温度为110摄氏度时,会发生急骤分解。

3#促进剂(下简称促进剂),即环烷酸钴溶液,紫色液体,具有可燃性,有效成份为0.75%,剩余为有机溶剂。促进剂又称加速剂,有助于提升引发剂的加速作用,引发剂的临界引发温度都高于60摄氏度,而闪点是48摄氏度,在室温条件下,在引发剂中加入促进剂,可促使少量的引发剂加速变定的过程,进而发挥引发作用[4]。促进剂能够将引发剂放出的氧吸收,使引发剂分解为游离基,或者对过氧化物的分解产生影响,从而能够对引发剂起到加速作用。

196#树脂(下简称树脂),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高闪点,由一定量的饱和二元醇、饱和二元酸以及不饱和二元酸组成,受到引发剂作用会产生的不饱和树脂,有效成份约为64%至76%,具有易燃性,且离火后仍继续燃烧,火焰为黄色黑烟,无自燃性。

4.2实验的过程与现象

选择三个实验样品,即样品引发剂、样品促进剂以及样品树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验一,取敞口烧杯,按1:20mL的比例将引发剂和促进剂放入烧杯中,进行搅拌混合,此时,出现轻微冒泡和放热的现象;调整比例为2:20mL,有气泡冒出,且温度会持续升高,当达到60至80摄氏度时,出现激烈反应,并伴有大量白烟状挥发物和气体冒出,在温度达到150摄氏度以上时,若容器为塑料瓶,则容器将受热收缩。反应结束后,烧杯中剩下呈粉红色的液体;逐渐增加比例直至20:20mL,发现之后所有反应现象均与2:20mL的反应现象相同。实验二,取少量树脂,约5至8g,引发剂20mL进行混合,无明显反应,而后取促进剂2mL加入烧杯中,立即出现明显的升温现象,且发生剧烈反应,同时伴有大量白烟状挥发物和气体冒出。

4.3火灾现场实验结论

在常温情况下,三种实验样品都是稳定的化学品,其中促进剂加入有机溶剂后可燃烧,而树脂属于高闪点物品,若没有明火,不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现象,因此,这次火灾的焦点应为引发剂[5]。分析上述实验可得三个结论:一是引发剂极易分解,分解产物有氧,分解速度与温度紧密相关,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从而构成自催化的分解反应;二是室温下,少量的促进剂能够引起并促进引发剂的分解,直到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三是促进剂与引发剂之间不存在化学反应,促进剂只是促进引发剂分解的加速剂,同时,在燃烧的过程中提供燃料。

4.4推测起火及爆燃的原因

根据实验结论,结合现场发生爆燃的情况,推断事故现场因某种原因致促进剂和引发剂发生泄漏,二者混合后,促使引发剂分解并产生高温,同时加速了容器中物料的泄漏,进而致使引发剂快速分解,并引燃了树脂、引发剂和促进剂,导致火灾发生。若此假设成立,根据反应过程中产生白烟这个实验现象推断出,在事故发生前期会有白烟冒出,将此推论与现场目击者证言进行印证,最终分析确定起火原因。

5.火灾事故调查中实验证明力分析(案例2)

以云南昆明“3·04”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为例,对现场实验的证明力作用进行分析。“3·04”重大事故发生在2015年3月4日,刘某在酒精抽卸作业过程中发生泄漏燃烧,回燃火焰致酒精储罐发生爆炸,引发大面积流淌火,导致13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无直接目击证人,多名当事人均在火灾事故中死亡,酒精储罐发生爆炸使现场破坏严重,给调查工作带来极大被动。调查组对现场可能的火源进行分析,其中,对于吸烟、插座、静电等火源,均无法直接排除其引发火灾的可能性。为查明火灾原因,调查组组织现场实验验证这些火源引燃酒精的可能性。

5.1实验样品准备及理化性质分析

实验所需样品酒精在刘某供货处选取,为浓度95.8%的乙醇溶液。乙醇化学式为CH3CH2OH,无色液体,易燃易爆,闪点13摄氏度,燃点363摄氏度,爆炸极限3%-19%,最小点火能量0.21mJ。选取实验插座为火灾现场提取烧损残留插座的同型插座,选取实验静电发生器,单次放电量与人体静电电击放电量相当,准备实验假人。

5.2实验的过程与现象

选择四份实验乙醇溶液。实验一,用开口烧杯取100mL样品乙醇溶液,点燃香烟,将香烟缓慢放入乙醇溶液,烟头熄灭,溶液未着火,将50mL乙醇溶液泼洒至地上,点燃香烟,将香烟缓慢接近溶液,最终触碰,烟头熄灭,溶液未着火。实验二,将插座接通电源,用开口烧杯取100mL样品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缓慢滴入插座,直至全部滴完,乙醇溶液未起火,插座未发生短路,将乙醇溶液迅速倒入插座,乙醇溶液未起火,插座未发生短路。实验三,用开口烧杯取100mL样品乙醇溶液,将棉麻等织物材料放入溶液浸泡后取出,用静电发生器对材料持续放电,可见明显静电电弧,织物未着火。实验四,将实验假人穿好衣物,取10L乙醇溶液,泼洒至假人上,用静电发生器从不同部位以10cm距离起不断接近假人直至接触,可见明显静电电弧,织物未着火。

5.3火灾现场实验结论

乙醇为易燃易爆物品,对其发生的火灾,关键证据难以收集,干扰因素多。分析上述实验可得三个结论:一是烟头不能引燃该浓度的乙醇溶液;二是该浓度乙醇溶液接触带电插座后不会起火;三是人体静电不能引燃乙醇溶液。

5.4排除部分起火原因

根据实验结论,结合现场的情况,推断排除由吸烟、插座、静电引发火灾的可能性,排除了大量干扰火源,实验结果具有较强的辅助证明能力,为后续准确确定调查方向、及时查明火灾原因起到了关键作用。

6.总结

火灾现场实验需具备四个关键要素,即贴近现场的实验环境和材料选取,正确有序的实验方法,科学合理的实验结论,严谨细致分析推断。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现有规定,火灾现场实验结果还不能直接作为认定起火原因的证据,在调查运用过程中应当予以区分,但针对火灾调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展开实验,依据实验结果对可能的起火经过进行还原或对干扰火源进行排除,在减小调查难度、理清调查思路、印证调查结果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阳,张金专.构建火灾事故调查“三位一体”化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04:186-189.

[2]郭子清.对一起施工现场亡人火灾事故的调查认定[J].武警学院学报,2016,04:93-96.

[3]王亚飞.浅谈火灾调查现场实验的法律基础和实践作用[J].法制博览,2016,16:291.

[4]廖建伟.火灾现场实验现状及其结论的运用[J].武警学院学报,2015,02:90-93.

[5]王子禄.谈火灾事故现场勘验微观痕迹在火灾调查工作中发挥的作用[J].商,2015,21:295.

论文作者:邹智超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浅谈火灾事故调查现场实验的运用论文_邹智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