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越来越普遍。当下文化意识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建筑设计风格要尤其注意与本土文化的结合,从而创作出本土风格与时代气息密切联系的现代建筑。具体到中国建筑设计实际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重要基础。要想成功地实现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就要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深入分析,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居住需求、家庭生活关系,为新中式风格建筑设计与建造提供新的文化支撑和内涵。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文化传统
引言
建筑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的设计风格能够体现出一个区域的大众审美观念,能够反映出所在地区的文化历史底蕴和风格。在个性化和差异化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背景下,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备受关注,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文章旨在对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特别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进行简要分析,以便为现代建筑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1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进程起步较晚,离不开国外现代建筑设计潮流的影响。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在国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表现为地域主义建筑设计风格。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起源于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不仅在欧洲大为流行,随着二战结束现代建筑风格还流传到美国,并在美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达到了设计顶峰,演变为国际主义建筑风格。这一时期的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就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地域主义建筑设计风格作为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的一个重要分支,开始不断发展并兴起。早期地域主义建筑设计风格还停留在简单模仿的初级阶段,仅仅是套用当地传统建筑风格进行现代建筑的设计,类似于当前中国比较流行的仿古建筑设计。直到八十年代批判地域主义建筑设计风格的提出,才将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极大推动了地域主义建筑设计风格的成熟和发展。批判地域主义建筑设计风格在保护地域元素、摒弃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趋同化设计趋势的同时,保留了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中进步和解放的思想和设计手法。自此,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进程开始不断加快,在亚洲、欧洲、美洲开始有不同的诠释与应用,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我国得到确立和应用。在欧洲,芬兰建筑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建造的玛利亚别墅通过本地木材与其他材料的完美结合,巧妙地营造了兼顾人性和自然的建筑设计风格,利用未经修饰的树枝和曲线雨棚使整个建筑不仅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而且营造了自由活泼的建筑个性。丹麦建筑设计师约翰·伍重设计建造的悉尼歌剧院和CanLis住宅充分体现了对自然虔诚的热爱。特别是伸向地中海的CanLis住宅基于人的需要,完美处理了采光问题,建筑构造引导人将视线汇聚于天海交接的地方,营造了舒适的观赏环境。在葡萄牙、意大利等欧洲各地也均有成功的建筑设计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亚洲,日本建筑设计师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流行的同时,始终坚持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在发展现代建筑设计的同时保护本土文化传统。
2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发展趋势
2.1本土化
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发展的趋势不仅要将现代建筑设计实践与本地传统文化背景、社会生活习俗相结合,更要与当地地理自然环境、居住个性需求相结合。特别是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求建筑设计尽可能合理利用当地盛产的建筑材料,符合当地居民的审美需求。例由石头和海草等当地特有建筑材料建造的山东荣成“北斗山庄”,充分体现了建筑师戴复东的地域人居设计理念,不仅有较强的的耐用性,而且居住体验上能够保证冬暖夏凉的居住需求。再如重庆渝园的建筑设计,大量采用了符合当地建筑风格并且十分常用的红砂岩、红砖,不仅在建筑风格上保持了与周边建筑物的一致,而且在建筑成本上减少了资金投入。
2.2物业管理本土化
人们对“物业”这一概念十分陌生,更缺乏相应管理人才。因此不能简单套用我国已发展成熟的物业管理模式。物业管理本土化同营销本土化类似,需要根据东道国消费者需求确定管理内容,同时要注重培养当地物业管理人才,逐步完成物业管理理念与人员的本土化。对于发达国家,则需要不断更新物业管理理念与之接轨。
2.3设计及技术标准本土化
境外工程项目的设计要从东道国民众的思维方式出发。我国建筑企业可以与当地设计咨询机构合作,或设立自己的设计部门,聘请当地的专业设计人员,做到设计投其所好,满足东道国国民人文需求,适应当地国情,最大化的避免项目设计的“水土不服”。我国建筑承包商要在分析比较我国与东道国所使用的技术标准之间异同的基础上,去异存同,在不断强化我国技术标准输出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推进本土化发展。深入学习欧美技术标准并加以创新,形成一套普适性较强的国际化技术标准。
2.4多元化
由于近年来房地产需求的大幅增长,住房消费正朝着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进程中多元风格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城市居住用地的紧张,推动了现代建筑设计不断重视高层、高密度住宅的设计和建造。特别是钱江时代的建筑设计,不仅体现了传统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灵活运用,通过巧妙的设计在高层居住楼实现了“前庭后院”的传统居住体验。关键的是,在高层中实现了合院住宅的中国居住传统,每家每户都有前后庭院,不仅满足了现代人对古代文人田园生活的向往,而且通过灌溉系统的配合能够实现建筑的生态功能。
结语
尽管目前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在中国已经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但相较于世界现代建筑本土化设计的成功应用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另外,在目前经济水平还不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建筑设计风格特别是外部建筑设计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推广与交流,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进程会不断加快,更多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将会涌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爽.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6):245.
[2]黄越.“本土化”的文化视野下,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之探讨——北京城区居住建筑设计“本土化”的文化战略[D].天津大学,2008.
[3]迟春华.现代建筑在我国本土化过程中的适宜技术策略[D].清华大学,2003.
论文作者:杨清,胡泓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本土化论文; 设计风格论文; 建筑论文; 现代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风格论文; 中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