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14
摘要:目前在对生态系统景观规划和修复的探索中,依然要先以人与自然界的沟通、人与自然界的回归、人与自然界的协调为目标,要意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共生的关系,要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构建出人、自然、景观三者和谐共存的自然人文景观。因此,对自然的演变、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景观设计尊重自然的前提,也是对已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前提。景观作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完美结合的景观作品,是人类回报自然的礼物。在景观规划和必要的生态修复中,理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创造出和谐的、最优的生态环境系统。
关键词:生态恢复;景观规划;策略
随着人类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生态环境的追求,景观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景观生态建设考虑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审美原则。其目的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人为干扰和对现场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当代景观规划中贯彻生态修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景观设计作为一项活动,或多或少会对景观所处的环境造成破坏。以生态设计理念为基础,减少对景观所在地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创造符合时代需要的景观。
1当代景观设计中生态修复原则
1.1尊重自然
基于生态设计的要求,尊重自然是当代景观设计的核心原则。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功能,增强场地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计当代景观。
1.2低碳环境保护
低碳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生态设计的重要标准。在当代景观设计中,不可避免地会用到一些材料。基于生态设计的理念,在当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必须选择一些低碳、环保的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1.3最小干预
当代景观设计是一种人为活动,它或多或少地干扰了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在生态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在设计活动中,应协调景观周边环境,尽量减少对景观位置的干扰,尽可能保持景观位置原有的生态格局,通过R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轻松的设计意味着。
1.4“4R”原则
所谓“4R”就是“Reduce、Recycle、Renewable、Reuse”。4R是生态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当代景观设计必须并有效落实的准则。Reduce即减少,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减少最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Recycle即回收再利用,在当代景观设计中,要回收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Renewable即可再生,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利用可回收、可利用的资源,创造出新的景观;Reuse即再用,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建加以再利用。
1.5技术性原则
当代景观设计作为一项设计活动,这项活动离不开技术支持。以科技为先导,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当代景观技术水平。
1.6艺术原理
当代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全面了解当代景观的生态设计,站在专业的角度进行景观设计,创造出一个富有艺术性和社会功能的景观。
2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
2.1 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体系。
2.2 生物浮岛技术
2.2.1 生物浮岛概述
生物浮岛技术是模拟适合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在被污染水体中利用人工的栽培设施种植水生植物,构建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栖息地,利用植物吸收、微生物分解等多重作用净化水质的技术。生物浮岛一般由浮岛载体、基质和植物3部分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生物浮岛的技术发展至今经历过三次技术革新,人们已逐步找到了既经济又环保的取代品。即园艺净水生物浮岛(挺水植物)、圈养式生物浮床(浮水植物)和组合式生物浮岛(分载体和植物的组合)。它们各有优缺点,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2.2.2 园艺净水生物浮岛(挺水植物)
园艺净水生物浮岛具有独特的通气孔,提高水体的表面复氧作用,时台阶式种植杯具有富氧段,即使在缺氧的黑臭水体中,水生植物仍然能正常生长。
2.2.3 圈养式生物浮床(浮水植物)
圈养式浮床(浮水植物)将传统生物浮岛的功能进一步拓展,研究表明浮水植物(凤眼莲、金钱草、大漂、杉叶藻等)生长及繁殖能力极强,比如凤眼莲聚集生物量的能力是花叶美人蕉的8倍,吸收氮的能力是花叶美人蕉的6倍。但由于浮水植物由于繁殖失控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被误解为“公害”植物,最近这些理解逐渐被正名了。太湖正在实施的万亩凤眼莲工程,滇池的大规模围养经验,证明浮水植物是生态净水的最佳选择之一。
3生态修复在景观规划中策略手段
生态设计理念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当代景观设计必须贯彻的设计理念。景观设计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更舒适、愉悦的景观环境。根据生态设计理念的要求,设计师必须严格按照生态设计的要求进行景观设计。
3.1场地生态设计
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场地处理是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生态设计理念的要求,设计人员应保持场地原有的自然生态结构,尊重场地的历史和现有特点,在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生态结构,可以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满足生态设计理念的要求。基于原址生态结构的创新符合生态建设理念的“4R原则”和技术艺术设计的需要。
3.2材料生态设计
在当代景观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传统观念下,人们追求景观的奢华。在这个概念下,大量的物质会被浪费,在一定程度上,景观所在的环境会受到破坏。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需要,要求绿色环保材料应成为当代景观设计的主体。在选择材料时,不仅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还要考虑材料对环境的影响,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材料。此外,考虑到当代景观设计的成本,在选择材料时,应尽量选择当地的材料。当地物资不需要长途运输,各地无差别,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
3.3垃圾回收利用
从生态设计的概念出发,垃圾回收是当代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当代景观设计中,材料的使用不能达到100%的利用率,必然会产生一些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仍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通过对这些废弃物的再利用和有效改造,可以创造新的景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降低能耗。例如,废石可以用作路基填料,也可以用来建造艺术雕像或图案。
3.4其它构建措施
我们不刻意的做景观,但是应有目的的进行整体性设计。砂石的铺装、陈旧的木椅、拱形的园门、粗犷的花架都会处处渗透自然的气息。另外,自然景观营造中多选择空间隔离或视线隔断的处理方式,使其空间有所对比、有所隐藏、有所延伸。可选择翠绿的竹木或藤条、耐用的本地木头、暖灰色的陶土隔断墙或长条块的砖石墙,无论何种形式,均做到模拟或还原自然状态,让人沉醉其中。
结论
城市本是人为的一个完成空间,但是我们需要在这个空间中生活的轻松、健康。空间环境质量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城市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栽培观赏或营造空间或营造理想化的环境,无论何种功能,都必须服从“自然”之“法”进行选择。最终,漫步城市公园或其它绿地空间,人们与植物融为一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城市中郊游、观赏、休闲,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燕鹏,张书培.城市化过程中生态修复问题的应对策略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8):196-197.
[2]任海,王俊,陆宏芳.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4(15):78-79.
[2]朱佳慧.最小干预手段下—“原生态”与“再生态”景观的理性审视[D].鲁迅美术学院,2017.
[3]刘尹祯.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实践[J].现代园艺,2017,(04):61-62.
[4]孙丽,叶佳.分析生态主义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6,(07):112-114.
论文作者:汪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生态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景观论文; 当代论文; 植物论文; 自然论文; 生物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