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减物质化分析的循环经济政策创新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政策论文,物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循环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1]5-6。从2003年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以来,在我国迅速升温,自上而下大力推动贯彻,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发展循环经济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伴随着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出台,发展循环经济正式纳入法制轨道。与此同时,由于目前的循环经济理论与研究滞后于实践,特别是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的内涵、目标、运行机制、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造成一些地区和个别部门盲目搭车,出现了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问题。例如:只重视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而忽视其经济特征;再生资源的低水平综合利用;把循环经济当成“政绩工程”,热衷于争投资上项目等,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经济“双赢”效果不能明显体现,甚至增加了区域环境压力。2010年10月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拓展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和推动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效应的扩散3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为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具体实践。因此,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现阶段迫切需要在分析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局限性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理论和方法,深刻剖析循环经济核心内涵,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体系,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
1 减物质化的内涵与分类
1.1 减物质化内涵
减物质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解决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矛盾而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减物质化的内涵的诠释,其核心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减物质化着力于寻求在人口迅速增长的情况下,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把环境压力降低到最小程度[1]5-6。减物质化是通过提高物质的利用效率,维持整个环境经济大系统均衡,追求规模限制下的经济的良性发展,减少影响环境总压力的物质消耗的绝对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减物质化体现了功能经济的内涵,强调在同样的甚至更少的物质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产品与服务。减物质化强调每单位流量维护更多存量和使存量提供更多的服务或功能,通过利用一定量的物质资源创造出更多的效用来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不是追求更多的物质产品。
三是减物质化表现为系统两端的物质减量化,既包括生态环境系统进入到经济系统中物质投入量的减少,也包括经济系统输出到生态环境系统中的废物量的减少。减物质化强调要在减少物质总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减少系统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和环境退化的“解耦”(decoupling)。
1.2 减物质化的分类
根据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程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减物质化分为相对减物质化和绝对减物质化两类。在某段时间内,当物质消耗或污染物排放的增长速率低于经济增长速率,而此时间段内,二者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时,称为相对减物质化(或称为相对脱钩)。当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物质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逐渐减少。二者之间耦合关系破裂时,称为绝对减物质化(或称为绝对脱钩)(见图1)。
图1 相对减物质化与绝对减物质化
图2 减物质化与“双赢”
2 减物质化是循环经济核心内涵的重要体现
正确认识循环经济,准确评估循环经济是关系到循环经济能否在我国深入、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是在压缩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在较低发展阶段,为寻求综合性和根本性的战略措施来解决复合型资源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理念与实践。我国的循环经济是通过调整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新的国家发展战略。
减物质化是“双赢”思想的集中体现。如图2所示,横轴用GDP来表征经济增长,纵轴MF表示物质投入,MF/GDP表示物质消耗强度。由基始点A向B点变化的过程中,物质投入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物质投入的增加程度小于GDP的增长程度,此时,二者处于相对脱钩的状态。当B点向C的变化过程中,在经济继续增长的同时,物质消耗却逐渐减少,即为负值,此时,二者处于绝对脱钩状态。在A-B-C点的整个变化过程中,逐步达到物质减量,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图中C点与横轴和纵轴组成的区域为经济—环境双赢区域。
循环经济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思想在以减物质化为核心的“脱钩”中得到具体体现和证明。减物质化使得循环经济的思想和理念能够落到实处,而不再是流于形式的“作秀”。因此,笔者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耦合关系的破裂——减物质化。
3 基于减物质化分析的循环经济政策创新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创新。在循环经济中,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被放在了突出地位,但这只是目标上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对市场机制和其他目标的否定。循环经济的政策创新方向可以归结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多重目标(经济的、生态环境的、社会的)的循环经济运作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再生资源的低水平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不经济”三个问题,从减物质化的视角对问题展开深层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政策创新的方向。
3.1 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中总量指标的设立
3.1.1 强度的降低并不一定意味着对资源环境的冲击强度的降低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给予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客观、科学的估计和评价,让循环经济落到实处,是循环经济深入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等6部委出台了宏观和工业园区层面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各个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也根据地区和园区的实际,出台了循环经济指标评价指标。综合实践层面的指标体系突出了将单位GDP能耗、资源生产率等复合型强度指标作为循环经济评价核心指标之一的特点,而对资源、能源消耗的总量指标考虑较少。本研究认为物质消耗强度的降低并不一定意味着对资源环境的冲击强度的降低。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1484-1490
图4 减量效应与反弹效应
T=I×GDP(1)
如图3和式(1)所示,物质使用量等于物质使用强度与经济规模的乘积,其中,I为物质使用强度,T代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消耗阈值。
物质使用强度的降低并不意味着物质使用总量一定会降低,因为当经济规模的扩张速度太快,其对物质需求的规模抵消了由于物质使用效率提高而带来的物质减量,即反弹效应的存在。如图4所示,1985-2006年,经济规模扩张因素是驱动我国能源消耗的主导因素,21年间共计驱动能源消耗23.6×吨标煤。经济结构的不尽合理增加能源消耗1.82×吨标煤,能源强度的减量效应共节约能源9.67×吨标煤,但强度因素的物质减量效应被经济规模扩张效应的增加而抵消,我国能源消耗的反弹效应明显[2]1484-1490。
经济发展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取决于经济活动是否保持在环境承载力之内。如果物质消耗强度降低的同时物质消耗总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力,就不能认为经济发展具备可持续性,这种结果的出现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节能减排的根本目标相背离。因此,对于物质消耗水平的测度在注重物质使用强度指标的同时,应更着重从总量规模的角度评价物质消耗的总体水平。
3.1.2 将脱钩因子和脱钩弹性指标纳入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总体来说,影响我国物质消耗的反弹效应除个别时间段波动外,都远远超过能源的减量效应,出现这样的结果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是密切相关的。但如何在这样的国情和背景下考虑总量指标,从总量角度测度经济增长所引致的环境压力响应,体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呢?基于此,将OECD(2002)(脱钩因子指标)和Tapio(2005)(脱钩弹性指标)指标纳入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脱钩因子指标
OECD(2002)为衡量环境变量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与脱钩因子(DCF)如式(3)所示,其中EP为环境负荷指标的指标值,DF为经济动力指标,并选定某一年作为基准年(不变基期),计算EP与DF的比值,进而求出脱钩因子[3]。
由上述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可以观察脱钩因子的变化趋势,即可以看出经济驱动力和环境压力两者之间是否出现脱钩(减物质化)现象,若DCF为正值,趋近于0,则为相对脱钩(相对减物质化),即在某一时间段内,环境压力增加速率低于GDP增长速度,但是在此时间段之内,二者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若DCF为正值,且接近于1,为绝对脱钩(绝对减物质化),即在某一时间段内,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环境压力逐渐减小,二者之间耦合关系破裂的现象;若DCF≤0,则脱钩现象没有出现。在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中,应用脱钩因子指标从总量角度,测度经济变量与环境压力变量之间脱钩关系是否发生,特别是对于在一个阶段内,循环经济指点城市或园区阶段性效果评价更为适用。
2)脱钩弹性指标
国外学者Tapio P.在其发表的一篇关于欧洲的交通业能源及的脱钩问题的文章中,提出脱钩弹性(Decoupling elasticity)的概念,依据不同的弹性值更清楚地表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情形,分为3大部类,8项类型(见表1)[4]。脱钩弹性系数定义为环境压力变动率(%)与经济驱动力变动率(%),如式(4)所示。
年和t-1年的经济驱动力。利用类似弹性系数的变动基期的概念,进而计算环境压力和经济驱动力之间的脱钩弹性系数。在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中,应用脱钩弹性指标从总量角度,测度经济变量与环境压力变量就前一时间点的耦合变化趋势,判断该段时间内循环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脱钩程度如何?特别是适用与判断循环经济指点城市或园区建设时段内,每一年的效果趋势分析。
3.2 从环境压力的视角关注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
再生资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推动了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但在利用的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物质本身质量参数,特别是环境属性的关注较少。物质自身属性却与物质的耐用程度、环境友好程度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物质消耗水平的高低和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大小。二是对于再生资源的利用,忽视利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环境压力产生的总体水平,特别是物质循环利用环节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关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更关注其过程所带来的环境压力的大小,从物质自身属性和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建立减物质化与环境压力的响应关系政策分析框架。
3.2.1 从物质环境属性角度对再生资源利用的关注
从物质自身的属性出发,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物质平衡理论认为物质使用量越大,可能产生的废弃物越多,排放的污染物也越多。但物质消耗的恒等式的背后,存在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重量较小的物质可能产生更大的环境影响,而这种物质消耗与环境影响的响应关系通常被忽视。应用荷兰健康与环境局(RIVM)公布的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100种物质门类为基础,按照重量标准和单位物质环境影响标准(非生物资源退化、土地利用、全球变暖、生物毒性)分别进行讨论。如表2所示,通过按照重量标准和4种环境影响进行排序的前10种物质的对比研究发现:第一,生物物质、钢铁、混凝土和纸张这几种物质无论是在以重量为标准的排序中,还是以环境影响为标准的排序中都名列前20位之内,说明此类物质的质量减量和环境影响具有同一性。第二,重金属、新型材料等物质只在部分环境影响的类别中出现,而在以重量为标准的排序中没有出现,说明该类物质消耗量较小,但产生环境影响较为明显。
因此,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应对这些消耗量较小,但产生环境影响较为明显的物质加以识别,这类物质在实践中,特别在新型材料替代传统材料、资源再生的工艺中,使用较为广泛。建议制定循环经济行业特征物质的准入标准,避免物质循环和替代环节的二次环境压力的产生。
3.2.2 从全周期角度识别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最优路径
目前,各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大都着眼于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的开展,物质的循环利用过程中物质能源的二次投入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物质循环的利用是降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式。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物质循环的利用的同时,伴随着物质与能源的二次投入和企业成本的增加,且当物质和能源的二次投入超过产品初次生产的水平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种循环是一种无意义的循环。如图5所示,从产品生产、消费、维修、循环利用到最终废弃的全过程中,物质投入、经济成本和所产生的效用在各个阶段是不同的。在A点,产品生产的初期的物质投入水平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在维修环节(X点)物质投入有所增加,但当产品循环利用环节(Y点),再一次驱动了大量的物质投入(B点水平),如果当B点水平超过产品的初期投入A点,且所产生的效用低于新产品的效用水平时,这种循环就视为一种无意义的循环。
经济活动不是孤立的,物质以生产和消费链条为载体进行流动,一个完整的经济链条包括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消费和最终废弃物的排放等多个环节。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一目标的经济活动。某一生产环节的环境影响降低可能对本环节是有利的,但是可能会引起这个产业的上游或者下游产业更大的环境压力。因此,从全周期的视角,更全面的识别资源循环利用环节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识别循环利用替代环节的环境影响。由于物质之间存在一定替代性,在物质循环利用的过程中,一个产业中的废物可以作为另外一个产业的原料或者配料应用于其他的生产中去,经济链条的替代会产生额外的环境影响,且如果利用不当,所产生的环境影响比物质直接废弃不再利用的环境影响还要严重。二是考虑污染物循环利用环节的转移。三是考虑“协同循环”作用。在循环利用过程中,需要加入其他的物质,例如添加剂,才能具备循环利用的条件,这种作用关系称作“协同循环”作用。但是其他物质的添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循环利用的条件,同时也可能产生更严重的环境影响。
图5 物质循环与物质投入[5]
3.3 基于交易成本分析物质循环利用的行为选择
物质循环利用具有经济特征,生产者和消费者本着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行为选择,使用废旧资源或产品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因素,转化为经济信号,传递给经济行为主体,是影响物质循环利用的重要因素。对该因素展开研究对于完善再生资源市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内生化和自运行的驱动力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无论废旧资源产品的价格是否为0,交易成本参数与物质循环利用之间呈现反比例关系。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对于废旧资源产品的利用是逐步增加的。当交易成本达到最大值时,废旧产品使用成本大大增加,其效用水平和其他行为方式相比较低,物质的循环利用行为不存在。
在实践中,再生资源和废旧产品具有属性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造成在物质循环利用中,买方与卖方之间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较大,交易成本过大已成为制约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再生资源和废旧产品的循环利用,应建立再生资源和废旧产品物质交易信息平台,开发便捷的支付方式和交易模式,同时,建立以回收站点为基础,分拣加工中心、专业加工利用中心为枢纽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降低物质循环利用的交易成本,实现物质循环利用的规模化发展。
4 结语
循环经济致力于维持生态-经济大系统的均衡与功能维持,实现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之间耦合关系破裂的减物质化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更为艰巨的资源环境压力。因此,推行循环经济高水平、高目标、深层次的发展,必须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避免对循环经济的“炒作”和“泛化”,真正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降低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加快再生资源利用技术政策的出台与实施,避免再生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利用,控制二次环境压力的叠加影响;采取经济激励等市场化手段,进一步激发循环经济内生化、自运行的动力,让市场说出“生态真理”,实现多目标下的循环经济深入发展。
标签:物质循环论文; 再生资源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