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经济制导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搞好城市经济管理、提高城市政府的经营效率?这是市场经济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与实践难题,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城市经济制导管理的概念及由来
笔者认为,管理的本质特征和职能其实主要是两个方面的统一:引导管理对象符合规律地发展前进,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正确发展轨道的现象。这样的管理可概括称之为“制导管理”。“制导”即控制和导引之意,原来是宇航学方面的一个概念。一个飞行器能否按照原来设计的特定基准飞行线路飞行,与飞行器本身所具性能和地面遥控制导设备及其运行程序有很大关系。“制导”就是要“导顺制逆”,保证飞行器沿着预定的正确轨道运行。“制导管理”即“导顺制逆”的管理,是搞好城市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谓导顺,就是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对城市经济的导顺,就是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已被历史和现实证明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方向发展,对城市经济的运行系统进行导引。所谓制逆,就是与违背客观规律的人和事做斗争,它也要以正确认识、反映和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城市政府对城市经济实行符合规律的制逆管理,无疑是加速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导顺和制逆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当然,“导顺”应成为城市经济管理的主导形式,因为它是主动的,而“制逆”应成为“导顺”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无论导顺还是制逆,都要求城市政府按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有坚定而明确的思路、有切实而可行的措施、有扎实而奏效的步骤。
对城市经济实行制导管理,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导顺制逆”,把城市像一个飞行器那样加以控制和导引,使城市经济沿着健康、稳定、高效的道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是从古今中外的管理思想和实践中发展而来的。
二、城市经济制导管理的实践意义
任何一种理论或任何一种方法,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理论的渊源,而且有现实的迫切需求。对城市经济实行导顺制逆的制导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又是一种管理方法,它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而城市经济对它的需求也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样迫切。
(一)制导管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
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可以看出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数量增长较快。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城市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不能不看到这些中小城市大多是从县级经济发展而来的,他们在城市经济的制导管理方面尚缺乏足够的制导意识和管理知识。当然,大城市也存在多种多样的管理问题。例如,政府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有的城市规划落后、起点低,导致城市发展的混乱和浪费,这些应属于“导”得不够的问题。有的城市土地规划和管理无法可依,执法不严,乱开口子,乱建开发区等,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也有的偏重工业效益,忽视环境和生态保护,污染现象严重;有的城市发展忽略保护和营造本地历史文化特色和文物景点,片面追求建楼修路,同时也存在不顾条件和需求乱建人文景点,一哄而上的现象,这些问题是“制”的力度不够才产生的。所以,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更应注重对城市经济的制导管理,汲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按照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导顺制逆,把新兴的城市规划好、建设好。
(二)制导管理是建立国际性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当今世界经济较量中,国际性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显示出日益强大的威力。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格局中的角色和能力,往往通过这个国家所具有的国际性城市的实力表现出来。历史经验表明,发达国家的国际性城市大多是凭借其经济实力“自然”形成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性城市大多是政府精心培育、扶持的结果,我国深圳市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过去深圳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县城,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把深圳定为经验特区,中央赋予深圳市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市政府建立了不同于内地的全新的管理体制。因此,它的开放程度相对于中国内地的城市要大得多,经济发展速度要快得多,正朝着创建国际性城市的目标迈进。这个成绩是怎么取得的?是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潮流,抓住机遇,果断实行开放政策的结果。
为了使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创造出几个符合中国实际的国际性城市参与国际竞争,我们迫切需要实施对城市经济的制导管理。必须重视政府作用的发挥,由政府制定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地区布局、城市规模的扩大等问题,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集中力量扶持发展国际性城市的建立,扶持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决不能放任自流、完全由市场调节。政府的制导管理是保证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制导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不同性质的国度里,城市政府履行社会职能的着重点是不同的。在我们国家,城市政府面临着管理庞大的公有资产,面临着发展城市经济以增强整个国民经济的实力,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任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政府的职能更偏重于引导城市经济的增长,其经济职能要比资本主义国家城市政府承担得多。
同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坏与企业管理有直接关系一样,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制导管理也有直接关系。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对城市经济的管理,几乎在所有重大目标及运行法则上,都有着根本的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目标是人为计划的如期运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则是用尽可能优越的国际投资环境统摄城市的一切,政府的职能因此更加宏大和深刻。如果城市的管理者能够遵循城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所固有的运行规律,对城市经济实施有效的制导管理,城市的面貌就会大不一样,城市的经济就会有较大的发展。
现在有些城市,遇事凭经验、拍脑门、靠主观臆断行事,不能够按客观规律导顺;在制逆方面也缺乏强有力的法制,该管的没管住、没管好,不该管的乱管,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城市经济建设,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如城市交通堵塞、环境脏乱差、毁坏绿地、乱搭乱建、市场混乱;缺乏明确的城市功能定位、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缺乏符合客观规律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资本运作这个市场经济的关节之处,如何吸引各种资金,如何保证资本的广泛流通,如何使支持资本运行的各种因素(如人员的自由往来、通讯、律师事务、金融服务与保险业)能全面展开,对这些城市经济的重大方面的制导,甚至还没走出初期的混沌状态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由城市经济的制导管理加以解决。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城市的数量与日俱增,城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说明我国将很快实现从农村化社会向城市化社会的转变。这种战略性转变,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的社会。当然,这个进程的快慢、城市数量的多少、城市规模的大小,完全受制于我国首先是农业大国及社会资本积累的发展状况,并不以人们的愿望为转移。但正因为城市是财富的凝聚地,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来之不易,我们就更应当把这种社会状态的战略性转变搞得更好,更需要加强对城市经济的制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