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效果论文_杨丽

(陕西省洛川县医院 陕西延安 727400)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超声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诊治的60例EMS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0例。A组给予经阴道超声诊断,B组给予经腹部超声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A组对于各疾病类型的检出率接近B组,对比无差异(P>0.05)。A组的诊断敏感性为92.59%,准确性为90.00%;B组分别为69.23%和63.33%,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诊断特异性为66.67%,B组为25.00%,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为EMS患者行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效果更佳,其敏感性与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190-0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期女性的高发病,其发病率约为14%,发病群体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具有转移、浸润与复发等多种恶性特征,根治率较低,需要进行尽早诊断[1]。超声诊断是其常见的诊断方法,具有无创性、动态性和可重复性等优势,其包括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等诊断方式。本研究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诊治的60例EMS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EMS的 超声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间入本院治疗的60例EMS患者为研究主体。经伦理委员会直接审查,且得到批准。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30例。A组中,年龄范围是22~48岁,平均(33.91±2.81)岁;病程范围是1个月~7年,平均(2.54±0.52)年;病史为:剖宫产史12例,人流史15例,分娩史21例;病理诊断结果为:阳性27例,阴性3例。B组中,年龄范围是23~47岁,平均(33.02±2.72)岁;病程范围是2个月~8年,平均(2.55±0.53)年;病史为:剖宫产史13例,人流史15例,分娩史22例;病理诊断结果为:阳性26例,阴性4例。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仪器均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A组给予经阴道超声诊断:将探头频率调至8.0~11.0MHz,检查前应排空膀胱,叮嘱患者取仰卧位,使其充分暴露外阴。将耦合剂涂抹在探头上,并将避孕套套于探头上。使探头缓慢的经外阴部进入到阴道穹窿处,动作应轻柔,确保探头能够抵住子宫,再行多方位盆腔探查。通过抽送、旋转与倾斜探头进行多角度检查,以评估盆腔、子宫与双附件等情况。

B组给予经腹部超声诊断:将探头频率调至4.0~5.5MHz,检查前应保持膀胱充盈。叮嘱患者取仰卧位,将探头放置在其腹部,行多切面检查,以评估子宫回声、大小、肝肾等器官间隙积液和盆腔积液等情况。将探头放置在耻骨上方,探查双附件、子宫与盆腔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诊断方式对于卵巢异位囊肿、盆腔内异位和子宫腺肌症等类型检出率。

1.4 评价标准

诊断准确性=准确诊断数/本组总病例数*100%;特异性=阴性符合数/病理诊断阴性数*100%;敏感性=阳性符合数/病理诊断阳性数*100%[2]。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各类型检出率与诊断效果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各类型检出率

A组对于各疾病类型的检出率略接近于B组,对比无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各类型检出率[n(%)]

 

3.讨论

EMS即子宫内膜生长于子宫体腔内壁以外的位置,其发生原因是子宫内膜本身具有较强的生长功能,其异位位置可为子宫肌层、卵巢内和肠壁等,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危险性高[3]。临床中常采用超声进行该病诊断,其价格低廉、重复性佳、可灵活移动诊断位置,且便于子宫内情况的直观观察。其中,经阴道超声是较理想的诊断方式,原因是:该项诊断可紧贴盆腔内脏器,诊断结果不受腹部脂肪、瘢痕或肠腔内空气等因素影响,且探头具有高分辨率,可清晰显示盆腔内图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4],其无需膀胱充盈,可随检随走,诊断效率高,痛苦性低。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对于各疾病类型的检出率略接近于B组(P>0.05);A组的诊断敏感性(92.59%)高于B组(69.23%),准确性(90.00%)高于B组(63.33%)(P<0.05);A组的诊断特异性(66.67%)高于B组(25.00%)(P>0.05)。与赵明明[5]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为EMS患者行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效果更佳,其敏感性与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玉娟,林琪,肖晓君,等.超声诊断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盆腔组织[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4):573-576.

[2]牛旺,史铁梅,张原溪,等.不同超声检查对直肠乙状结肠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7(6):912-916.

[3]廖海珍,廖倩雯,黄艳焦.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6):1047-1049.

[4]杨卓,杨飞,陈英汉,等.直肠超声内镜在直肠阴道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8):689-693.

[5]赵明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14):83-84.

论文作者:杨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效果论文_杨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