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加固技术在热带地区公路腐殖土软基处治中的应用论文_徐桂阳

徐桂阳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11

摘要:路基是公路的基础,是公路的强度和稳定性形成的先决条件。软土地基是公路工程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位于热带雨林区的加蓬PO公路建设项目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研究,在经济性和施工便宜性方面对复合地基加固技术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基处治;复合地基加固

1.前言

PO公路建设项目位于加蓬共和国西部,让蒂尔港市南侧,濒临大西洋,贯穿奥果韦河流域入海口。项目全长92公里,双向两车道。沿线主要为草原沙地、原始雨林区、红树林区等地貌单元,林区中分布有沼泽洼地。特殊性岩土主要为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工程性质差,无法满足一般路基及构筑物对承载能力和沉降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复合地基加固技术比选,确定了适用于该项目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希望对于热带雨林地区公路项目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PO项目软基处理概述

2.1软土地基处理原则

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案设计应在满足稳定性和沉降的要求前提下,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施工方便可行的原则进行。

2.2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主要影响因素

本项目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2.2.1软基工程特点

项目区域软土主要类型为腐殖覆盖物、泥炭、泥炭质土、淤泥、淤泥质粉细砂,根据地质勘察及其有关物理力学指标等综合分析,本项目软基路段具有以下工程特点:

表层分布厚度1.0~5.0m松软的腐殖物、泥炭。该层主要为雨林落叶、喜水植物等在缺氧条件下经缓慢分解形成的泥沼层,该层非常松软,具有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极大、承载力低(容许承载力仅为30~40KPa)、有机质含量高(达30~60%)等特点。

上层分布低强度的泥炭土、淤泥、淤泥质砂

软土层下卧有细砂、中砂等透水体

软土层下卧有细砂、中砂等透水体,软土层在路堤荷载作用下为双面排水固结,固结排水距离减半,对加快软土的固结十分有利。

软土层厚度总体上较小

多数软基路段表层腐殖土及上部淤泥、淤泥质砂的总厚度在5m以内,部分路段在8m以上,总体上软基的厚度较小。

2.2.2筑路材料分布特点

项目区碎石、块石材料比较匮乏,运距远,单价高;沿线分布丰富的细砂材料,透水性好,强度较高。水泥、钢材均需进口,价格较高。

2.2.3工期

项目总工期5年。但每年受当地大、小雨季影响,施工的有效工期较短。

2.2.4 施工

项目主要施工设备和材料需进口,因此,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案应尽量简单快捷,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深层软土地基处理措施应减少种类,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工程单价。

3.复合地基加固技术研究

3.1复合地基加固技术简介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同属地基范畴,两者间有内在联系,但又有本质区别。复合地基与桩基都是采用以桩的形式处理地基,故两者有其相似之处,但复合地基中人工增强体的存在,使其区别于天然地基;而增强体与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特性,又使其不同于桩基础。

桩体按成桩所采用的材料可分为:散体土类装(如碎石桩、砂桩等);水泥土类桩(如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等);混凝土类桩(CFG桩、混凝土薄壁管桩、混凝土方桩等)。不论何种复合地基,都具备以下一种或多种作用:

桩体作用。由于复合地基中桩体的刚度比周围土体大,在刚性基础下等量变形时,地基中应力将按材料的模量进行分布,大部分荷载由桩体承担,桩间土应力相应减小。

垫层作用。桩与桩间土复合形成的复合地基,由于其性能优于原天然地基,它可起到类似垫层的换土、均匀地基应力和增大应力扩散角等作用。

加速固结作用。除碎石桩、砂桩具有良好的透水特性,可加速地基的固结外,水泥土类和混凝土类装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加速地基固结。

挤密作用。砂桩、土桩、石灰桩、碎石桩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振动、挤压、排土等原因,可使桩间土起到一定的密实作用。

加筋作用。各种桩土复合地基除了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外,还可用来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加土坡的抗滑能力。

根据软土地基处理原则,综合分析软基工程特点、筑路材料分布特点、工期、施工等因素,考虑到砂桩、碎石桩为散体桩,泥炭和泥炭质土无法提供足够的握裹力导致成桩效果差,碎石运距远供应量有限,本项目主要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这种复合地基处理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室内水泥土强度配合比试验结果和工程经验,当软土有机质含量大于10%时,水泥土水化反应弱,加之天然含水量大,水泥土强度低,成桩难度大,加固效果差,故水泥搅拌桩处理方法仅适用有机质含量小于10%的桥头软土地基路段。由于水泥搅拌桩使用范围小,本章节主要围绕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进行论述。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优点是:施工作业标准化程度高,承载力高且质量容易控制,可避免腐殖土、泥炭、泥炭质土层产生较大的次固结沉降,施工速度快,地基工后沉降小;缺点主要是:施工工艺较复杂,涉及方桩预制、运输、吊装和打入,设备要求较高,重量较大,打入设备需进口。

3.2本项目的适用性及遇到的问题

对于软土深度大于8m,或地基泥炭、泥炭质土厚度大于3m的路段、桥头路基和涵洞地基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方案。

3.3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一般设计原则包括:

① 加固范围和布桩形式的确定

加固范围应根据结构重要性、基础(基底)尺寸、荷载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确定。PO项目采用法规双向2车道R80道路标准,大致相当中国规范二级路,路基标准横断面宽度为12m,边坡坡率采用1:3,平均填高约2m,软基路段长度较长,主要软土类型为腐殖土、淤泥、泥炭和泥炭质土。故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加固范围按1:2坡脚线控制,布置形式采用正方形布置。

②桩长的确定

桩长主要取决于需要加固土层的厚度,一般应按照路堤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原则上桩底应进入持力层1~1.5m,以满足地基的强度和变形控制要求。此外,桩长的确定还应考虑生产标准化及接桩方面的因素,尽量减少桩长的种类。本项目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桩长主要有5种,分别是6m、8m、10m、12m、14m(6+8接长)。

③桩尺寸的确定

桩尺寸应根据地基土质情况结合成桩设备从标准尺寸中选取。本项目水泥搅拌桩桩径为0.5m;采用25cm*25c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④桩间距的确定。

桩距应根据荷载大小、原状土强度和打入设备功率综合考虑,结合计算结果并通过试验确定。荷载或原状土强度低或打入设备功率小时,宜取较小的桩距;否则宜取较大的桩距。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桩间距取1.6m,可以满足要求。

为协调桩土变形,同时防止桩帽刺入路堤内部,需在桩帽顶设置一层30cm厚的碎石垫层,碎石垫层外侧采用两层双向钢塑格栅包裹,碎石垫层以上路堤采用红土砾石材料填筑以便形成土拱效应。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打入之前,为保证施工机械进场需要,对表层泥炭、泥炭质土先清淤换填1m砂,清淤范围按1:3坡脚线外侧各加2m控制。由于软土地基路段地下水位普遍偏高,且局部路段属积水路段,设计时需保证桩帽顶标高高于积水水位线或地下水位线。下图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方案示意图:

图5-4 预制钢筋混凝土处理示意图

4.本章总结

在获得了大量地勘基础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已有工程的经验教训,本文综合考虑了PO项目软土地基工程特点、筑路材料分布特征、工期要求和施工便利性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了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优缺点。根据项目特点及施工便宜性,最终确定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仲元《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07-01

[2]焦斌,王东方.浅谈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法及其适用范围[J].科技信息,2009(7):65-66

论文作者:徐桂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复合地基加固技术在热带地区公路腐殖土软基处治中的应用论文_徐桂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