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供求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01)03-0050-04
教育供求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但现行的教育供求实际上仅指教育机会供求。本文认为,教育供求应包括教育机会供求和教育产品供求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
现行关于教育供求的观点认为,“教育供给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供给学生的受教育机会。”[1]“教育需求是指个人、国家和企业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2]并按需求主体的不同将教育需求分为个人教育需求、企业教育需求和国家教育需求三类。[3]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国内当前关于教育供给和需求的界定实际上仅指教育机会供给与需求,也就是指发生在教育过程的起点或学校“入口”的教育供求。但是,从理论上看,教育过程有起点也有终点,学校有“入口”也有“出口”,教育供求的研究不应顾此失彼,片面的研究教育过程起点而忽视教育过程的终点,只有兼顾二者,教育供求的研究才全面、完整。为此,笔者将发生在教育过程终点或学校“出口”的教育供求称为教育产品供求,此其一:其二,与教育过程的起点相比较而言,教育过程的终点阶段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更为直接、密切,只有当教育产品的供求基本均衡时,教育的发展才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宏观效率才高。所以,一定意义上说,对教育产品供求的研究比对教育机会的研究更为重要。从实践上看,当前学术界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实质上就是教育产品供求问题)十分关注,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显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理所当然属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教育经济学学科体系中应有一席之位,可是,目前教育经济学学科体系中还没有专门的部分对此进行系统研究,所以,有必要将教育产品供求纳入教育供求研究领域,在教育经济学中找到应有的位置。
总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教育供求都应包括教育机会供求和教育产品供求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
供给与需求本是经济学上一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概念,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4],根据定义,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仅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就不能算做需求。机会的基本意义是时机,一个教育机会就是指一个受教育的时机,也就是学校的招生名额,所以,教育机会具体是指学校招生数额,学校有多少招生数,就有多少个教育机会。据此,教育机会需求可以界定为个人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各级各类教育机会(学校招生数)的数量。教育机会需求主体为社会和个人,需求对象为教育机会。如果个人仅有接受教育的愿望而没有一定的支付能力(表现为个人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或者虽然具有教育支付能力而没有受教育的愿望(表现为厌学),就都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机会需求。而现行的观点认为,教育机会的需求主体有个人、企业和国家,但严格说来,企业和国家需求的其实是教育产品或教育人才,而不是教育机会,企业和国家对教育机会的需求实际上是对教育产品需求的自然衍生。所以,笔者认为,教育需求的主体应该只是个人。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某种商品的数量,[5]根据定义,如果生产者只有提供出售商品的愿望而没有提供出售商品的能力,就不能形成有效供给,不能算做供给。据此,教育机会供给可以界定为各级各类学校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各级各类教育机会的数量。教育机会的供给主体为各级各类学校,供给对象为教育机会。如果学校不愿意为某人提供教育机会(表现为学校不愿意接受某人入学)或不能够提供教育机会(表现为该学校教育质量较低,没有能力满足个人的要求),就都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机会供给。
产品的基本意义是生产出来的物品,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和结果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如果将教育机构视为“加工厂”,那么教育加工的对象就是受教育者,教育生产的产品就是受教育者知识、技能的增加和能力、素质的提高,用教育经济学的术语,就是受教育者人力资本的增强。所以,教育产品可以界定为学生受教育后(即毕业生)所增强的人力资本。应明确的是,一般产品的供给者与产品相分离,二者是“人”与“物”的关系,与一般产品不同,教育产品(人力资本)凝聚具体的人身上,与人不可分离,教育产品与教育产品的供给者融为一体,所以,教育产品并不是毕业生,而是毕业生受教育后增强的人力资本,毕业生只是教育产品的供给者或载体。因为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学校不会“生产人”,不会使人“由少变多”。
根据需求的定义,教育产品需求可以界定为社会各用人单位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各级各类教育产品(人力资本)的数量。教育产品的需求主体是社会用人单位,需求对象是各级各类教育毕业生的人力资本,教育产品有效需求具体表现为用人单位选择到符合相应人力资本要求的毕业生。如果某用人单位对教育产品没有购买欲望(表现为不需要引进毕业生人才)或没有购买能力(表现为不能满足毕业生对工资收入的要求),就都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产品需求。
根据供给的定义,教育产品供给可以界定为各级各类教育毕业生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教育产品(人力资本)的数量。教育产品供给的主体是各级各类教育毕业生,供给的对象是教育产品(人力资本),教育产品有效供给具体表现为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所接纳。如果某毕业生没有出售自身人力资本的愿望(表现为不愿就业)或没有能力出售自身人力资本(表现为不符合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本的要求),就都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产品供给,或者说,该毕业生是无效的教育产品供给。值得注意的是,无效的教育产品供给不等于无效的教育产品,二者容易混淆,仔细分析,就不难分辨二者的区别。
三
教育产品供求与教育机会供求的联系十分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产品供求与教育机会供求发生在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不同环节,二者统一于同一教育过程之中。教育机会供求发生于教育过程的起点或学校的“入口”,供求双方分别为各级各类学校和个人,供求对象为教育机会;教育产品供求发生于教育过程的终点或学校的“出口”,供求双方为各级各类教育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求对象为教育产品。(如图一所示)
图一 两种教育供求的关系
第二,教育机会供给与教育产品供给相互作用,与社会经济构成一个循环体系。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技能的人才,即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各级各类教育产品的需要,同时,个人为了适应不同职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对教育机会产生了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给”,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要,社会就举办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从而形成教育机会的供给。个人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后,教育机会供给就形成教育产品供给,适应了社会用人单位对教育产品的需求,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又对教育产品提出了新的需求。可见,教育机会供给和教育产品供给相互作用,与社会经济构成一个循环体系。(如图二所示)
图二 两种教育供求循环图
第三,教育机会供求状况与教育产品供求状况往往不一致。由于教育机会供给量与教育产品供给量大致相等,体现为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基本相同,而个人对教育机会的需求量与社会用人单位对教育产品的需求量往往有较大差距,一般情况下,前者大于后者,经济发展不景气时,这种差距就更明显。所以,当教育机会供求均衡或供不应求时,教育产品可能供过于求,或者,当教育产品供求均衡时,教育机会可能供不应求,换言之,教育机会供求与教育产品供求状况在总量上往往不一致。不仅如此,二者在结构上也可能不一致。因为教育机会的结构在教育过程的起点就已经形成,而教育机会的供给须经过三、五年的教育过程才形成教育产品供给,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三、五年间社会经济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对教育产品的需求结构与三、五年前就会产生较大差异,从而导致教育产品供求与教育机会供求在结构上的不一致。无论是总量上还是结构上的不一致,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部门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应兼顾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努力寻找一个均衡点。
第四,教育公平与效率是近几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可以这么认为,教育公平问题主要发生在教育机会供求环节,教育效率问题主要发生在教育产品的培养环节和供求环节。相对于个人的需求,有限的社会资源所决定的教育机会供给总是不足,由此就产生了如何公平分配有限的教育机会这一问题,既教育公平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公平即教育机会均等[6]。教育的发展肩负着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个人目的,即增强个人综合素质,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二是社会目的,即培养各种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实现程度如何,换言之,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也就是教育效率问题。教育个人目的的实现程度可称为微观教育效率,这主要由教育过程所决定,发生在教育产品的培养环节;教育社会目的的实现程度可称为宏观教育效率,只有当教育产品的供给在数量上和结构上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时,也就是说,只有当教育产品供求基本均衡时,教育的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宏观教育效率才高。无论教育产品供不应求(社会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人才瓶颈的制约)还是供过于求(社会就会出现人才过剩),都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宏观教育效率就低。可见,教育效率问题主要发生在教育产品的培养和供求环节。
四
教育机会供求不同于教育产品供求,二者的影响因素也不同,因此,有必要进行区分,以免混淆。
一般认为,影响个人教育需求的因素有个人智慧程度、职业的需要、家庭及个人的经济条件、家长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的预期报酬率等,影响国家教育需求的因素有社会人口总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的实施等,[7]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有资源分配的多寡、劳动力需求结构、教育的单位成本以及师资状况等。[8]前以述及,由于当前教育经济学界关于教育需求和供给的界定实际上是指教育机会需求和供给,所以,以上因素也就是教育机会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个人智慧程度、职业的需要、家庭及个人的经济条件、家长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的预期报酬率等因素从微观上影响教育机会需求,社会人口总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的实施等因素从宏观上影响教育机会需求,资源分配的多寡、劳动力需求结构、教育的单位成本以及师资状况等因素影响教育机会供给。
与教育机会需求一样,教育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也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从宏观上看,一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结构决定教育产品需求的总量和结构。总量上,社会上的就业岗位除了自然减员等因素空出的岗位外,主要就是经济的发展壮大而增加的就业岗位,经济增长越快,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对教育产品需求的总量就越多。据测算,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新增就业机会的对应关系大体是:经济增长7%、8%、9%,新增就业机会分别为709万、810万、912万。[9]从结构上看,经济结构决定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从而决定教育产品需求的结构。如一国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大,该国对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教育产品的需求比重就大。
从微观上看,决定教育产品的是企业的边际收益。对于企业而言,教育产品与资金、能源一样,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拥有更多的用人自主权,不再像计划经济条件下听命于政府的指令,而是着眼于利益最大化,所以企业对教育产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教育产品的边际收益,即教育产品的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之差。教育产品的边际收入是指追加使用一单位教育产品所产生的追加收入,教育产品的边际成本是指追加使用一单位教育产品所产生的追加成本。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总产量随教育产品初始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在教育产品增长到一定程度时,教育产品的需求和总产量均服从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教育产品的边际收入高于教育产品的边际成本即边际收益为正时,企业就会增加教育产品需求,直到教育产品的边际收入等于教育产品的边际成本即边际收益为零。当教育产品的边际收入小于教育产品的边际成本即边际收益为负时,企业就会减少教育产品需求。可见,企业对教育产品的需求并非多多益善,一个理性的企业应根据本单位教育产品的边际收益来制定合理的教育产品需求,在人才引进时不会一味追求高学历人才。
影响教育产品供给的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教育产品的需求。前已述及,教育机会的供给数量和结构决定着教育产品的供给数量与结构,某级或某类教育招生数越多,该级或该类教育的毕业数就越多。而教育机会的供给决定于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产品的需求,所以,归根结底,教育产品的供给决定于社会用人单位对教育产品的需求,用人单位对教育产品的需求越多,教育产品的供给就越多,二者呈正相关关系,这也符合了经济学上“需求决定供给”的一般规律。
第二,用人单位提供的收入水平。谋求一定收入以维持生计是每个择业者最起码的要求,所以,毕业生是否供给教育产品(即人力资本)必然受到用人单位提供的收入水平的制约。用人单位提供的收入越高,教育产品供给就越多,用人单位提供的收入越低,教育产品供给就越少,如果用人单位提供的收入水平低于毕业生的期望,毕业生就不愿供给教育产品,教育产品供给就无法实现。
第三,毕业生自身人力资本状况,或教育产品的质量水平。教育产品的供给能否实现,还取决于毕业生自身人力资本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只有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教育产品才可能形成供给,否则,即使毕业生愿意接受用人单位提供的收入条件,也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当前许多中专生之所以难以就业,大多是因为他们的人力资本含量比较低,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之缘故。一些毕业生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不惜伪造各种证书,以证明自身人力资本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表明教育产品的供给受制于毕业生的人力资本状况。
第四,毕业生择业观念。观念往往是行动的先导,毕业生是否供给其教育产品也受到择业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对工资收入的期望过高,或者一味向往大中城市、大型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只愿从事某种工作等,这些观念都制约着毕业生的择业范围,影响教育产品的供给。
第五,高一级教育机会供给。除了最高级别教育毕业生(博士毕业生)之外,任何一级教育毕业生都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就业即供给教育产品,二是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即教育分流现象)这两种选择正如一个蓄水池的两个出水口,一个出水口变大,另一个出水口的压力和出水量就会减少,二者此消彼长,相互影响。所以,教育产品的供给也受到高一级教育机会供给的影响。高一级教育机会供给量越多,低一级教育产品的供给量就越少,二者呈负相关关系机。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缓解就业紧张局面,正是这一反向关系的现实注解。
收稿日期:2001-06-06
标签:教育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供求关系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供求理论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