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洁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 神经内科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9岁,因头痛伴短暂言语含糊、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0分钟于2018年10月21日入院。患者在发病10天前感鼻阻,咽痛,轻微咳嗽,一直未好转。2018年10月21日11时突感头痛,整个头部剧烈胀痛,频繁恶心、呕吐,颈部疼痛,不能忍受,大约10分钟左右感舌头发麻,继之出现言语含糊不清,右侧肢体无力,大约持续半小时左右完全缓解,无畏寒、发热,无昏迷、抽搐,无大小便失禁,到当地医院行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转入我院治疗。起病后,精神饮食欠佳,大小便正常。既往史:无特殊。个人史:否认吸烟、饮酒,无毒物接触史,未到过外地。婚育史:已婚,有1个儿子。家族史:父母健在,无家族遗传病史。
入院时查体:体温36.2℃,脉搏9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05/69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清,查体合作,无失语、构音不良,对答切题,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对称,病理征(-),感觉、共济检查正常,脑膜刺激征(-)。
治疗过程:入院后完善检查,入院后血常规:10月22日白细胞10.03×109,中性粒细胞71.8%,淋巴细胞9.1%。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大小便常规、白介素、降钙素正常,ENA谱阴性,安卡阴性。血培养阴性。心脏彩超:左房增大,二尖瓣少量反流,腹部B超:中度脂肪肝,胆、胰腺、脾、双肾、膀胱未见异常。颈部血管B超未见异常,胸片正常。10月23日颅脑MRI+DWI+MRA提示:胼胝体压部片状稍长T1长T2信号,T2flair呈稍高信号,弥散成像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影,无占位效应,MRA未见明显异常。10月26日颅脑MRI增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增强未见强化,边缘模糊,无占位效应,双侧大脑半球柔脑膜广泛强化,考虑脑膜炎。10月25日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10mmH2O,常规白细胞218×106,单核细胞百分比100%,红细胞0,蛋白阴性。脑脊液生化:蛋白1.21g/l,葡萄糖、氯化物正常。考虑胼胝体压部病变的脑膜炎可能,多为病毒感染,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0.25,每12小时1次;甘露醇注射液125ml,q8h,逐渐减量停药;甲泼尼龙注射液500mg,3天后减量为240mg,3天后减为泼尼松片50mg/日,逐渐减量停药。治疗后病情好转,症状完全消失,11月2日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150mmH2O,常规白细胞77×106,单核细胞百分比97.4%,红细胞0,蛋白阴性。脑脊液生化:蛋白0.38g/l,葡萄糖、氯化物正常。11月5日复查颅脑MRI+增强:胼胝体病变较前吸收,脑膜炎较前对比部分吸收。1月后门诊复诊颅脑MRI+增强病灶完全吸收。
图表 5 增强无强化 图表 6 11月5日复查DWI弥散未受限
2、讨论
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又称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被认为是一种伴有临床特殊进程的临床影像综合征[1]。其特点为MRI可见胼胝体压部的卵圆形、非强化病灶,一段时间后消失,一般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目前病因不清,最常见病因为(1)感染,病毒感染多见,考虑可能与病毒或其抗体对胼胝体有特异亲和力,导致髓鞘内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引起细胞毒性水肿[2]。(2)癫痫发作和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有关,其中抗癫痫药物停药患者最常发生,几乎所有抗癫痫药物开始使用或停药时都可能导致胼胝体病变,卡马西平发生频率最高[3]。(3)代谢紊乱:多见低钠血症[4],(4)其他原因:高原性脑水肿、厌食症等[5]。常见于儿童和青壮年,临床表现为脑炎或脑病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精神异常、意识改变、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视觉相关症状[5]。在DWI出现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的高信号为本病主要特征。需要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多发性硬化、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中毒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疾病鉴别[5]。
本例患者发病前有前驱感染,出现头痛、短暂言语含糊、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等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特征,10月23日颅脑MRI+DWI+MRA提示:胼胝体压部片状稍长T1长T2信号,T2flair呈稍高信号,弥散成像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影,无占位效应,MRA未见明显异常。10月26日颅脑MRI增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增强未见强化,边缘模糊,无占位效应,双侧大脑半球柔脑膜广泛强化,考虑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及蛋白升高,压力升高,给予激素+抗病毒治疗,症状完全消失,11月5日复查颅脑MRI+增强:胼胝体病变较前吸收,脑膜炎较前对比部分吸收。11月后门诊复诊颅脑MRI+增强病灶完全吸收。脑脊液白细胞、蛋白、压力下降,1月后复查颅脑MRI病灶完全消失,影像学表现符合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表现。病因考虑为病毒感染。
3、总结
综上所述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由病毒感染或抗癫痫药物、癫痫发作、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精神异常、意识改变、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视觉相关症状。血清学一般无异常,脑脊液检查可以正常或异常,表现为细胞数及蛋白升高,头颅核磁表现为胼胝体压部片状稍长T1长T2信号,T2fiair呈稍高信号,弥散成像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影,无占位效应,增强未见强化,边缘模糊,无占位效应,DWI出现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的高信号为本病主要特征。可抗病毒、激素等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张鹏,牛蕾,刘松等,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11例临床及影像学表现[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318-323.
[2]葛义俊,陈贵海,尹长林等,可逆性胼胝体压部脑炎/脑病3例[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839-1840.
[3]沈东辉,吴秀娟,刘亢丁,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24例病例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32,547-548.
[4]梁锐,李颜良等,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6-127.
[5]方伟,章殷希,丁美萍,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258-260.
论文作者:吴美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9
标签:胼胝论文; 颅脑论文; 脑脊液论文; 信号论文; 未见论文; 异常论文; 综合征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