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论文_张卫忠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论文_张卫忠

张卫忠

浙江铭诚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民用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民用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因此,在民用建筑施工中,要合理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改善混凝土性能,从而达到技术要求,避免民用建筑施工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本文以具体的工程为例研究了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的注意事项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同时也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要不断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水平。混凝土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简便、质量可靠和维护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尤其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同时对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要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创新,在实际的施工中,要不断地总结施工经验,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在此技术上采取相关的改进方法,不断地推动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

1、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1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有几个十分关键的措施,这些关键措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①在混凝土施工前,要对模板和支架进行充分的检查,内容包括模板和支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标高等方面。特别要针对模板的稳定性、模板裂缝和孔洞的封闭情况等要有具体的把握,这样才能避免模板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位移或者松动的情况发生。②在使用模板时,要特别注意清理模板里面的杂物,并在使用前对模板进行浇水,保证模板的湿润度,模板在吸收水分之后会出现膨胀现象,这能有效避免漏浆现象,但是要严格防止模板多吸收水泥浆中的水分带来混凝土保护层的疏松。

1.2混凝土施工的过程管理

在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钢筋工程的验收工作进行强化,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楼板的厚度,确保上下层钢筋之间的高度和下层保护层厚度负等符合设计的具体要求。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浇筑后一次性压平磨光,并尽可能少留施工缝。

2、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人员施工技术能力有限

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虽然很容易掌握,但需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才能更好的把握施工中各项技术细节,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目前在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人员普遍存在施工能力差、施工效果粗糙、施工技术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大部分施工作业人员是农民工,他们在施工前没有经过系统的施工知识培训,直接造成施工技术低下;另一方面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过于重视如何控制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完全忽视。

2.2缺少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目前的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还存在施工技术规范不健全、约束力差,不能对民用建筑施工形成有效的规范。这种问题的存在,与国家对建筑施工领域约束力度不够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与建筑业对施工技术规范不严格有关。虽然国家也出台了建筑施工技术规范,其中也包括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但是这些规范的不够细致全面,十分的笼统,并且无法与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相符,所以缺少应用的实际性。

2.3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认识不足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不够重视的情况。施工人员作业全部按照自身的经验施工,而缺少对施工技术图纸的参照,存在过于重视施工效率,轻视施工技术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作业人员不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情况,应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改变这种情况,从而促进施工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3、民用建筑混凝土具体施工技术分析

3.1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技术能力

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建立完善的混凝土施工人员的准入制度,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要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实践考核,保证上岗人员具有足够的施工能力,定期对混凝土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发现技术不足的人员,要再次对其进行技术培训,通过考核后可继续上岗,确保混凝土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3.2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如果施工材料不合格,那么即便是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也是无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所以,要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提升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的材料包括砂石、水、水泥等,这种材料的质量要严把把控,从而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重视起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采购、保存等工作,确保混凝土施工中应用材料的质量。

3.3严把混凝土浇筑过程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重要环节,该环节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中,要制定科学的浇筑方案,保证施工过程的合理流畅。施工人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顺序,浇筑中施工人员要做好配合工作,避免出现浇筑空洞情况。

3.4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

虽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控制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但是仍然无法完全的避免施工裂缝,所以,混凝土施工要采取科学的裂缝处理方法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如表面修复法、填充法、注入法等方法,从而确保民用建筑施工质量和建筑的安全性。

4、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混凝土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明显的进步,为实际的工程建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为了进一步地满足民用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应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创新,总结施工经验的基拙上,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完善。相信在对混凝土施工严格把控的同时,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监管,必然会实现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向阳.浅谈民用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4,05:160.

[2]杨立刚.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04).

[3]潘美环.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7)窗,2012,10:280+282.

[4]梁海军.工业及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4,22:105-106.

论文作者:张卫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论文_张卫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