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建设项目工程的质量、建筑行业发展等都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BIM 技术就是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的直接应用;基于BIM技术开展工程造价管理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于当前全面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引言:
一、BIM技术背景
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化建筑项目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技术相互配合才能提高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整体水平。BIM既是建筑管理信息化的成果也是实现建筑管理信息化、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BIM 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被译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也有的译为“建筑信息化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依托建筑项目的各项基础数据,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及相关软件对建筑物进行管理。作为一种数字信息的处理模型,BIM 技术需要有大量的关于建筑工程的真实数据,这些数据必须是有效的、可观的,而且要具有可操作性;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大容量、强处理能力“将所有的项目信息整合到数字化信息模型中,可以使工程建设的所有参与者能够在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通过模型对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地提取或者修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项目施工的多元化需求”,实现对建筑项目的工程监理、设备管理以及物业管理等功能。
随着建筑工程发展速度和数量的不断增长,如何实现对建筑工程建设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又是重中之重。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是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自项目开始立项,一直到后期的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各种支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持续时间长、涉及主体多,管理的内容繁多、芜杂,这些都为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契机。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成熟发展的大环境下酝酿产生的BIM技术的特点为工程造价管理创造了条件:BIM具有可视化特点,传统的图纸只能实现建筑图纸、建筑模型的平面化展示,基于BIM能够实现三维的立体模型,这就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直观性,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BIM具有协调性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牵涉到开发商、承建方、施工方以及监理等多个单位部门执纪监督的利益关系,信息化手段能够使得各部门之间建立起通畅、便捷的交流通道,BIM 协调性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通过模型模拟、仿真等在建筑项目建设阶段有效协调建筑物各个功能区的作用及相互配合;除此之外,完备的信息库功能、技术指标的参数指标等等都为 BIM 在工程造价中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不足
(一)决策前期预测的准确性低
在进行决策的初期,因为专业信息和人才的不足,并且项目还没有虚拟的模型。因此,导致投资评估师对项目的了解程度较低,因而在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缺乏准确性。这不但使得前期的成本投入增加了,而且导致了施工过程中出现修改和变更。因此,工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变化和索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法国设计的国家剧院的设计与中国的配额不符,没有可进行参考的基准,只能在已经完成的项目的基础上估算成本。
(二)信息处理缓慢
在进行编制工程量清单的时候,由于清单子目列项和五要素信息量比较大,容易产生误差和错误,手动数据处理的程度大,工作量的计算速度慢,导致设计概预算的结果是不正确的。目前的施工过程复杂且模糊,难以控制建筑单位的成本。施工进度难以计算,支付进度不明确。整个信息采集过程并不完善,信息处理速度较为缓慢,造成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效率低下。
(三)参与方数据更新快
工程进行的每个阶段都有很多参与者,很难在同一阶段进行数据共享。在设计方案总结时,每个设计方的内容都有很多错误和冲突,导致更多的预算错误和设计方案价值的降低,汇总后发现的错误信息将不会在施工阶段给予公布。这就使得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更加的困难,导致进度款项以及支付依据模糊不清。
(四)阶段性信息传输失真
由于工程的生命周期很长,项目的逐步淘汰会导致不同阶段信息的断开以及每个阶段信息传输的失真。使得各阶段涉及的各方需要重复收集,处理和更新信息【1】。
三、如何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一)BIM技术在建筑特性表达中的处理的精细化
BIM 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设计技术。其主要是通过数字技术,让虚拟建筑可以建立在计算机上。建筑信息模型提供了一个单一的、完整一致的逻辑建筑信息库。BIM应用系统中的架构组件可以被编码来描述和表示建筑的真实元素。表达的信息不仅包括几何尺寸信息,还包括材料信息、性能、表面处理、施工实践和成本、建筑的具体属性有这些信息组成。
(二)BIM的数字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中国建筑造价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完整的信息系统。作为基于数字构建模型的开发技术,BIM在成本管理信息平台方面不言自明。由于BIM数据库中的信息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更改一方的信息会导致另一方的更改,从而使数据库保持最新并可提供信息的时间表。BIM基于数据库中及时准确的数据建立模型模拟,进一步使得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得到了提升,很容易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
(三)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作用
造成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产生“三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建设项目各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全面考虑。BIM 应用于建筑工程时,它可以使用其五种主要的特点,及可视化、协调、仿真、优化和完整性功能,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动态的显示出来。
(四)BIM技术用于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精细化管理
就以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为样本。BIM 技术将整个建筑物视为一个三维模型,其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以及施工环境的影响通过模型展现出来了。这有利于施工人员提前规划问题,并选择能达到预期效果和对造价进行控制的措施。
(五)BIM技术应用于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
与此同时,在建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将调用建筑物单元,使用BIM首先显示从宏观角度对建筑物的内部进行连接,然后将每个单位负责的各个部分展示给大家。这增加了不同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在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和衔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降低了施工成本【2】。
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是一项系统,负责任的工程。在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充分掌握 BIM 技术的核心技术,正确认识项目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正视造价以及 BIM 技术的不足,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能力,以达到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洺节.BIM视角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J].四川水泥,2018(03):240.
[2]饶婕,余珊珊.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J].江西建材,2018(03):200-201.
论文作者:王佩,王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建筑论文; 精细化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项目论文; 模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