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耿婷婷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耿婷婷

(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科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接收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作试验组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采取整体急救护理措施,常规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6.67%,高于常规组的83.33%,两组对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措施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过程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上消化道;急救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214-02

一般情况下,消化道出血又可以分为上、下消化道出血,前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比后者要高,死亡率也相对较高,所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加强急诊护理意义重大[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并作如下的报道。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所选的60例对象均属于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的急救护理措施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试验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最大是75岁,最小是25岁,平均是 (48.5±3.0)岁,试验组患者均采取整体急救护理;常规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最大是74岁,最小是26岁,平均是 (48.8±3.2)岁,常规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急救护理;60例患者中,20例为轻度出血、30例为中度出血、10例为重度出血,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急救护理措施

常规组进行常规急救护理,试验组采取整体急救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了病情评估、制定护理方案并实施等,具体内容如下:

(1)病情评估: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立即为其进行心电监护,每15min~30min记录一次生命体征,有助于充分了解患者出血量及病情变化,便于及时对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患者体温超高于385℃,提示需注意可能并发感染,应进一步进行确认,并采取抗生素治疗;如果患者出血频繁、四肢冰冷且 尿量低于30ml/h,提示需注意避免患者休克,此时应当对其进行保暖,然后及时补充血容量。此外,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果患者呕血,则

提示为出血速度较快且出血量较大;如果患者呕吐物呈咖啡色、黑便,可提示患者出血量少,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记录,同时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进一步查探患者病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心理护理:很多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尤其是出血量较大者,往往伴有恐慌、焦虑等不良心理,而这些不良心理会对疾病控制与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和患者交流,了解并掌握其心理状况,同时为其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以便获得患者的信任感。此外,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应当迅速、要熟练,有助于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自新心。

(3)加强基础护理: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全面的护理方案并严格实施,严密监测其各项者生命体征。同时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利用生理盐水为其漱口,避免口腔细菌繁殖产生异味再次引起患者呕吐、恶心。操作的时候要注意不刺激患者的咽喉、舌头,避免诱发恶心呕吐,此外还需未患者实施皮肤护理, 及时处理其衣物上的污染物、呕吐物等。

(4)急救护理措施对休克患者进行2~3L/mi的中心吸氧,提升其血氧饱和度;对合并了呼吸系统疾病者,进行低流量持续吸氧。并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时为其补充血容量,用5%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或者代血浆作为代用品做好血液配型,及时准备血浆,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进行全血或者血液制剂输注,确保血容量能够得到有效循环、维持,并遵医嘱迅速注射止血药行常规止血。

(5)健康宣教:患者急救成功之后嘱咐其家人需合理安排患者的作息时间,并注意饮食卫生,待病情有所好转滞后可下床适当活动;未经主治医生同意患者不可随意服用保泰松、利血平等药物[2]。

1.3 护理效果评估

实施急救护理措施之后,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显效为:患者神志清醒,切出血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为:患者出血量显著减少,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无效为:患者的出血症状未得到改善或者加重。

1.4 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为标准差(x-±s),资料例数计数为(n)、(%)为百分比,P<0.05则对比有统计意义。

2.结果

试验组30例患者,护理显有19例,有效10例,无效为1例,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6.67%;常规组患者护理显有10例,有效15例,无效为5例,临床护理有效率为83.33%,试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中,消化道出血属于常见疾病之一,病情比较危重,且发病较急促,患者一旦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危机其生命。一般情况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较大,很可能在短期内出现循环衰竭现象。因此,患者入院之后须立刻进行相应的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及出血的原因,有助于及时确定治疗的方案。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为其进行止血处理,处理前应先准备好所需医疗器械及药品等,并在整个急救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全面、整体的护理措施,与主治医师积极配合,并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医护人员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时心理护理,稳定期情绪,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治疗后还要做好健康宣教护理,嘱咐相关注意事项,避免患者在此出血[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6.67%,高于常规组的83.33%,两组对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能显著稳定其情绪,缓解其临床症状,这对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香.整体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5(06):06-08.

[2]崔建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2):1710-1711.

[3]王秀红.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整体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7):218-219.

论文作者:耿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耿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