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接受的障碍、成因及理想状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思想品德论文,障碍论文,状态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主动的施教行为与受教育者能动的接受教育行为“双向互动”的过程[1](P119)。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是传授者,一个是接受者。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从教育者入手研究,而忽视受教育者的接受。实际上,思想品德课教育效果不完全取决于教育者怎样工作,而主要取决于接受者怎样接受、认同和实践。如果出现接受障碍,教育是很难奏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接受障碍是指接受主体对其受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阻碍或排斥的心理活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研究这一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思想品德教育接受的障碍
思想品德教育的接受是作为接受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下,对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内容的认同、理解、确信并导致行为变化的自觉活动。在接受过程中存在着潜在或显现的接受障碍,使接受活动发生缓慢,甚至停止,也有可能产生负效应。
(一)接受主体的思想障碍
1.接受主体的精神厌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会“食多生厌”,即使是好东西吃多了,也会产生厌倦情绪,同样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同一个时期针对确定的教育内容,如人生观、道德观、爱国主义教育等,从表面上看,加强了德育教育,可是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精神厌食,出现排斥,很容易造成负效应。
2.接受主体思想道德认识的反复性障碍。列宁曾指出,人的认识是非直线性的,并不沿着直线进行,而是无限地近似圆圈,近似螺旋的曲线。在网络文化下,社会生活的复杂,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大学生的德育信息往往是多途径的、多渠道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多层次性、波动性,一些学生时而会激情满怀,信心十足,时而会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出现偏激行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反映,正如认识发生学所指出的:人的道德认识是在反复中递进的,不能像智育接受过程中教学与接受呈线性关系。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处于思想道德认识低潮期的学生,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采取一些迂回战术。
3.接受主体自我意识的封闭性障碍。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本身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能动的高级反映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认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识与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也是自我控制和自我体验的基础。自我意识的积极分化和同一是有效接受的心理基础,而处于青春期的接受主体自我意识的分化和矛盾表现更为突出,有时出现缺点或错误的时候,接受主体不愿意承认自身的缺点或错误,不敢正视自己,自我萎缩,接受主体的自我意识易对教育者呈现封闭状态,无法接受正常的德育教育,表现为冷漠,逃避现实,最终会把自己龟缩在极小的圈子里,甚至自生自灭。
(二)接受过程障碍
接受是一个双边的活动过程,障碍的缘起也是双向的,以下阐述的是由教育者行为方面引发的接受障碍。
1.不合时宜性障碍。信息传递不及时,例如思想品德课教学,常常是使用固定的教材,从教学大纲的设计、布置进行,周期长,而且教学中必须按照规定的计划进行,对于热门话题、热点问题的教育和释疑,往往在事过境迁的情况下进行,造成教育不适时。
2.“虚性”障碍。其一是没有落到实处,有人曾概括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叫:“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确有些夸大其辞,但也反映出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其二是很多内容多泛泛教育,内容务虚,言之无物的形式主义,难以使接受者印证,远离整体实际。
3.非理性障碍。教育者权威性地推售教育内容,带有官气,与接受主体无“亲和力”,缺乏可信度,大学生极其反感这种教育方式。教育者与接受者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应该排除任何辈分、职务、权力等障碍因素,放下架子,以诚相待,才能产生亲和性。因为学生对教育者的情感倾向,直接关系到对讲授内容的接受,由于教育中没有情感交融,即使高水平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也很难出现良好的接受效果。
二、思想品德教育接受障碍的形成原因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接受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而且与社会文化信息背景密切相关。因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接受障碍的形成,也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
(一)客观因素的影响
1.历史带来的负效应。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特别是“十年内乱”期间,教育工作遭到严重的破坏。一方面,“知识越多越反动”,另一方面,德育在被抬到极端的形式下遭到肆意歪曲与残酷践踏,破坏了德育的声誉,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沉积在人们的心底,至今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那就是思想品德教育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不可信赖和无用的。这是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产生“虚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分配差别的影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提倡高水平道德规范与社会低水平的道德行为的反差,自身道德认识的崇高与实际行为实践的平庸的反差,使接受主体的思想经常充满着矛盾、困惑与冲突,进步与彷徨、认同与失落并存。在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上,也都表现出多视角、多样性,使接受主体的思想道德认识产生反复性,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3.对某些社会价值导向的错误认识。思想品德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其社会价值,近年来无论是人才招聘还是人才评价,明显地重视业务能力,对思想品德状况要求不高,甚至可以忽略。从教育者来说,使得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思想品德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时在减少;从受教育者看,学起来应付,做起来走样,在一些学生那里,思想品德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只是作为应试的工具、应聘的装饰。似乎只要有了知识与技术,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也是使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出现“虚性”障碍的主要原因。
(二)教育者的自身因素
1.传授者不了解接受者的内在需要,教学针对性不强。对教育者来说,在教育、教学“人格完善和做人启迪”时,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当教育者教学的内容与接受主体需要的目标和方向不一致时,很容易发生接受障碍[2](P83)。要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始前清晰的知道为什么教育和应该怎样教育的问题,教育者必须按一定目的和目标进行教育、教学,并为学生指明每次教育、教学的具体接受目标,以避免障碍的发生。要想作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知道学生的内在需要(安全需要、求知需要、自尊需要、成就需要等),没有需要就没有主动的接受,内在需要是接受的原动力,引起接受活动的迅速发生的内在依据。
2.教育者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当,而引发的“精神厌食”。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没有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内容过多,理论性过程。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精选内容,内容精而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次,不能好高骛远,回归生活世界,切合接受主体的实际状况;第三,教育形式要“活”,具有吸引人的教学形式,如学生参与式,在他们参与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思想品德需要,产生接受动机,引起接受的发生。再如情境教育式,情境对接受主体的情感和认知具有优化、调节和熏陶作用,营造赏心悦目的情境为中介,可以调动接受主体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教育者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当也会引发德育接受的不适宜性障碍。
3.教育者对情感教学的重视不够,导致教学接受障碍。情感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谡情感教学,从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实施的真正教学。”[3](P2)第一,教育者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振奋、饱满、愉快的主导情绪状态;第二,教育者要以自己高尚情操积极地影响学生,以陶冶接受主体的相应情感;第三,教师要善于情感性地处理教育内容,以情处知。
(三)接受主体的心理因素
接受主体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思想和心理密切相关,一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赖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因为一方面,健康的心理更易于接受思想教育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的错误思想、不良品德往往是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的。“接受主体的自我意识封闭性障碍,是由于接受主体的不平衡状态而引发的,不平衡状态是指个体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时间较长地陷于这种状态,就会出现个体自我意识封闭障碍”[4](P47)。要破除接受主体的封闭性,第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增加穿透力,深入到接受主体的内心世界,从心理教育入手,采取相应对策,逐渐打破其原有的思维屏障;第二,教育者要与接受主体直接或间接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唤醒接受主体,走出自我意识的封闭状态;第三,帮助接受主体完善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机制,使其人格不断完善。如果这种自我意识封闭性障碍过于严重,不能恢复常态,要及时看心理医生。综上,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形成接受障碍的原因也非常复杂,只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才能使思想教育的接受过程处于理想状态。
三、思想品德课教育接受过程的理想状态
(一)理想状态的基本规定性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全部接受是不现实的,但被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学生在数量上接近全部接受,也就是主体在接受数量的理想状态。1.准确。在教学和接受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失真,这是教学活动和接受活动的共同要求。对教育者来说,教学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与学生优质接受的可能性是正比例关系,学生在接受时增删、曲解越小,理解和把握的就越深刻,接受中的保真就越好。这就是主体接受的理想状态。2.时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时,学生的反映、理解、把握速度快,一次性接受传达的内容的比例高,甚至不需要教育者进行重复性教学和多次辅导。这是主体在接受速度上的理想状态。3.接受。由于接受主体个性和基础概念系统的存在,学生的接受不是消极被动地进行,而是带着主体的态度、知识结构、心理定势进入接受,这就有一个接受原发状态问题,以自己的接受状态进行评价选择、排列组合,并纳入、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概念体系。
(二)目的指向的理想状态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明确的指向性、目的性的教育行为的效率明显地高于无目的性行为的效率。对教育者来说,在教学时,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要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清晰的知道为什么教育和应该怎样教育的问题。这才能避免选择教学内容时的盲目性。因而教育者必须按一定的目的将教学的期望和设想转化为具体而详细的教学目标,并按其目标进行教学,并为学生指明每次教学的具体接受目标。这样,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目标进行教学,学生按一定的目的和目标进行接受,这是教育者理想状态教学与学生理想状态接受。
(三)情境氛围的理想状态
教育者教学,学生接受,都是在一定的情境和氛围中进行的,离开了确定的、特定的情境或氛围,教学和接受都难以实现理想状态。只有以良好的情境和氛围为中介,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良好的接受状态,从而完成接受任务。教育者创设良好的教学和接受情境和氛围,本身就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行为的题中应有之义,与教学效果正相关。
(四)方法技巧的理想状态
学生接受状态和程度与教育者教学的方法技巧正相关。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有较高的教学技能和技巧。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准确。教学内容要准确无误,与学生接受目标和要求相一致。其次是教学方式的有序。要防止教育、教学的杂乱无章。特别是教学方式的灵活和多样时,更要注意有序性。即教育者不但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要根据不同的接受状况灵活多样地变更其不同的教学方式,并使之呈现有序状态。第三是教学层次的清晰。教育者的思路要清晰明确,给学生以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清晰准确的接受,又有主动性、创造性。
(五)互动形态的理想状态
思想品德课教学接受过程,不是教育者的单边活动或学生的单边接受,而是师生双向互动过程。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才能出现教育者理想状态的教学和学生理想状态的接受。这种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师生的心理共鸣,即达到师生双方的心理状态的和谐统一,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融和沟通。同时,教与学方向、目标、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协调互动。这样,才能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接受过程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