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调剖效果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化学调剖效果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王清平[1]2002年在《化学调剖效果经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化学调剖技术作为注水开发油田机械细分技术的有力完善和补充,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化学调剖效果经济评价为研究对象,运用油藏工程学、渗流力学以及技术经济学原理,将油藏和注采井视为统一的整体,综合考虑注水井的注入动态以及周围油井的连通情况和生产动态,采用数理统计原理、模糊数学综合决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建立起化学调剖措施决策、效果预测及评价体系,探索了一种新的化学调剖经济评价方法,研究开发了相应的化学调剖效果经济评价软件。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结合目前常用的化学调剖决策方法,确定了适合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的化学调剖措施多因素综合决策选井、选层方法; 2、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已实施化学调剖的井及连通油井的历史开发动态数据进行处理,总结出了适合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化学调剖措施效果预测的数学模型; 3、在对国内已有化学调剖效果经济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分析化学调剖措施提高采油速度,降低含水上升率,提高可采储量,增加综合效益角度出发,建立了整个经济开采期内措施经济评价物理模型,并运用技术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化学调剖措施投资与成本情况,为化学调剖效果经济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主要成果 (1)、研究出较为符合大庆第五采油厂油田现场实际的化学调剖措施决策、效果预测及效果评价方法体系。 (2)、建立了化学调剖效果预测模型,可以实现化学调剖措施后水井效果预测以及与之相连通油井效果预测; (3)、在Windows 95/98环境下利用Visual Basic 6.0开发了化学调剖效果经济评价软件,应用该软件可对已实施化学调剖措施的井进行调剖效果评价,也可对未实施化学调剖措施的井进行调剖决策和效果预测。廖。。 二、仓新点 由于目前国内现有的化学调剖效果评价方法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为此,本课题在分析国内已有的化学调剖效果评价方法基础上,从化学调剖措施产生的综合效益角度出发,运用技术经济学原理,建立了整个经济开采期内措施经济评价模型,在化学调剖效果经济评价方面做了一定尝试和实践,对于降低成本投入,提高化学调剖措施有效率和措施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进行化学调剖效果经济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目前利用该方法己在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应用15日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田爱玲[2]2001年在《低渗透裂缝油田化学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吐哈油田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其特点是:低孔、低渗裂缝发育。针对其特点,本文从油藏研究入手,立足现场需要,研究了有针对性的裂缝油藏化学调剖技术,对化学调剖的适应性、调剖机理、化学剂配方、选井、选层工艺技术、调剖工艺技术、配液工艺技术、质量控制技术均进行了研究、配套和应用,形成了适合裂缝油藏的化学调剖技术系列,取得了明显的实施效果,为油田的稳油控水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吐哈油田化学调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

季晓靖[3]2016年在《河道砂油藏调剖改善水驱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调剖堵水技术是水驱开发油藏稳油控水的有效方法之一。聚合物凝胶在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河道砂高温高盐油藏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水驱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室内实验研制出一种聚合物凝胶调剖剂,开展了室内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凝胶体系的注入性能,封堵性能和剖面改善性能,并运用平板填砂模型对凝胶调剖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河道砂油藏Y井组进行了调剖施工参数设计,具体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1)通过对五种聚合物进行耐温、抗盐、抗剪切以及成胶性能的评价,优选出耐温抗盐聚合物AN125SH,该聚合物与交联剂FQ-1取得较好的成胶效果。(2)优化了聚合物、交联剂以及稳定剂的浓度,研究了矿化度、温度和pH值对成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凝胶配方:聚合物AN125SH浓度0.6%~0.8%,交联剂FQ-1浓度0.8%~1%,稳定剂WJ浓度50-100mg/L。用矿化度5.6×104mg/L配制的凝胶体系在110℃条件下成胶时间72-80h,凝胶强度5.3~.6Pa,并具有较好的长期热稳定性。(3)通过岩心流动实验对凝胶进行了动态性能评价。凝胶体系在高渗岩心中具有较好的注入性能,渗透率越小,注入越困难。凝胶体系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中均具有较强的封堵强度,残余阻力系数和封堵率分别在43.83和97.71%以上。两组岩心并联时,凝胶体系可以优先进入高渗透岩心,岩心渗透率级差越大,剖面改善效果越明显。(4)通过平板填砂模型对影响调剖效果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①含水率60%时的调剖效果明显好于90%,前者水驱后残余油饱和度高,调剖后挖掘潜力大;②夹层存在位置不同时,对水驱油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夹层位于正韵律油层低高渗透层之间时,夹层阻止水的纵向窜流增加对低渗层的驱替,夹层越长,对驱油越有利;夹层位于反韵律油层高中渗透层之间时,其阻止了注入水对中渗透层的驱替,对水驱产生不利影响;③夹层与凝胶可以同时起到剖面调整的作用,模型中剩余油越多,后续驱油效果越明显;④凝胶体系和聚合物微球分段塞注入时的调剖效果好于单独使用一种调剖剂的调剖效果,凝胶近井封堵高渗通道与微球深部调剖有效结合可以大幅度增加后续驱油效率(5)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道砂油藏Y井组的地质资料和生产动态情况对调剖用量、调剖段塞、施工压力和施工排量等进行了设计。

曲广利, 杨正明, 郝明强[4]2005年在《注水井化学调剖技术对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认识》文中研究指明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随着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分层注水就会发生变化:(1)经过长期冲刷,高渗透油层的渗透率会逐渐增大,渗透率的级差就会增大,层间矛盾增大;(2)厚油层内部油层的差异增大,正韵律油层的中下部已中、高水淹,而上部未水淹;(3)注水井套变严重,部分注水井无法实现分层注水;(4)分层注水井中原来的低含水层变成高含水层,形成多层高含水。由于以上几种变化,使得机械细分注水不能满足油田细分调整的需要。化学调剖技术就是利用非均质油层层间吸水启动压力的不同,在较低的注入压力下,注入化学调剖剂,先封住启动压力低的高渗透油层孔隙,降低高渗透油层的渗透率,达到增加低渗透油层的注水调整层间或层内矛盾,改善油田开发

段雅杰[5]2008年在《适合于杏树岗油田的调剖剂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杏南开发区1972年投入油田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综合含水达到89.75%,水驱阶段动用程度已经很高,采收率达37.18%。2004年~2005年采油五厂先后开展了杏十叁区提高聚驱采收率试验和杏十~十二区葡Ⅰ3层小井距聚驱矿场试验,从受效状况看,同一区块内不同井区渗透率差异、剩余油分布状况、含油饱和度差异较大,渗透率相对较高、含油饱和度较低的井区注聚几乎不受效,导致区块整体聚驱效果不好。因此,研究适合该区块及类似油层条件的传统调剖剂及新型调剖剂的性能及驱油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杏树岗油田杏十叁区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出发,针对其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先后进行了调剖剂室内静态评价实验、岩心流动性能评价实验和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分别对复合离子调剖剂、铬离子调剖剂、高浓度CDG体系和纳米可控粒径体系四种调剖剂进行了抗盐、抗温、抗剪切性能评价、注入能力和堵水能力评价及调剖效果和驱油效果评价。着重开展了纳米可控粒径体系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径实验、岩心流动性能评价实验、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乳化性能评价实验和腐蚀率测定实验,建立了一系列评价纳米可控粒径体系的实验方法,给出了纳米可控粒径体系的各项应用参数,澄清了纳米可控粒径体系的调剖机理——逐级调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径实验,给出了纳米可控粒径体系适用的渗透率范围。研究的结果表明,纳米可控粒径体系是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调剖体系,对注入水和地层水的温度和矿化度没有要求,适用于各类注水开发油藏。初始纳微米级的粒径保障材料可以沿渗水通道顺利的进入地层深部,遇水膨胀,堵塞孔喉,实现注入水波及体积的扩大;当水流改向并贯通后,孔喉处的压力将减小,由于纳微米小球具有良好的机械弹性可恢复形状,进而顺利通过孔喉实现对下一级的封堵,实现“封堵—突破—再封堵”的过程,从而实现逐级调剖。本文的研究为杏树岗油田有针对性地选择调剖剂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对杏树岗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王威[6]2010年在《新型化学调剖剂调剖效果研究》文中认为萨中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发以来,地下油水分布状况日趋复杂,受地层固有的非均质性及多年开发造成次生非均质性加剧的影响,油层的层间、层内矛盾日渐突出,造成高渗透部位注水突进,油井含水上升加快;差油层动用状况较差,导致油田水驱效率和波及系数较低,最终采收率低,开发效果差。本文所阐述的注水井化学调剖调堵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该技术为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的挖潜和提高开发效果提供了一项有力的技术手段。但目前浅调剖存在初始粘度高、进入目的层比例相对低、造成有效调剖半径小等问题,使得有效期只有一年左右,因此导致有的注水井需要重复浅调剖,连通油井不能长期见效,影响和制约浅调剖效果的发挥。为此急需研究影响调剖有效期的主要原因并加以解决。本文通过采用新型化学浅调剖剂配方优化室内试验研究、物理模拟岩心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研究以及现场试验等方法,研制出初始粘度低的调剖剂体系以及配套注入工艺,使调剖见效期达到两年以上,区块整体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本文通过筛选、研制可自发的调节高渗透层吸水能力又不伤害低渗透层的粘比系数高的调剖剂,优化现场施工参数和调剖半径,使得调剖剂经过不同渗透率岩心剪切后延迟交联时间,并通过降低注入压力、降低调剖剂粘度来有效提高调剖剂进入高渗透层比例,更好的改善吸水剖面,使新型调剖剂的工艺有效期增长,可达到两年以上,效果好于常规调剖。

王威[7]2011年在《新型化学调剖剂调剖效果研究》文中认为萨中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发以来,地下油水分布状况日趋复杂,受地层固有的非均质性及多年开发造成次生非均质性加剧的影响,油层的层间、层内矛盾日渐突出,造成高渗透部位注水突进,油井含水上升加快。差油层动用状况较差,导致油田水驱效率和波及系数较低,最终采收率低,开发效果差。阐述的注水井化学调剖调堵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该技术为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的挖潜和提高开发效果提供了一项有力的技术手段。但目前浅调剖存在初始黏度高、进入目的层比例相对低,造成有效调剖半径小等问题,使得有效期只有一年左右。因此导致有的注水井需要重复浅调剖,连通油井不能长期见效,影响和制约浅调剖效果的发挥。为此急需研究影响调剖有效期的主要原因并加以解决。通过采用新型化学浅调剖剂配方优化室内试验研究,研制出初始黏度低的调剖剂体系以及配套注入工艺,使调剖见效期达到两年以上,区块整体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崔英怀, 于家义, 吴美娥, 王茂显, 张中劲[8]2010年在《“叁低”复杂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牛圈湖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典型"叁低"砂岩油藏,在超前注水井组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编制了开发方案。方案实施过程中储层表现出非均质性严重、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现象。经过近2年对储层发育特征、油水见效特征及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的分析研究,认为储层认识程度低和初期超破裂压力注水是造成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开发方案部署,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区域建产;降低注水强度,实施温和注水;采用重复压裂、化学调剖等工艺技术降低含水,提高油井产量等技术,改善了"叁低"油藏的开发效果,为提高此类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秦涛, 南国立, 吕栓柱[9]1998年在《系统工程在化学调剖堵水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化学调剖堵水技术涉及地质、油藏、采油、注水等诸多方面,是个复杂的工程。按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将调剖堵水技术划分为6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并以此指导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上2+3层系以调剖堵水为中心的综合治理。实践证明系统工程在化学调剖堵水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赵嵩[10]2009年在《低初始黏度化学调剖剂配方及地面配制方法》文中指出通过室内配方实验和性能评价研究,研制出低初始黏度化学调剖剂配方。实验评价表明,低初始黏度化学调剖剂具有初始黏度低,终凝强度高,黏比系数大,成胶时间可控等优点。为适应低初始黏度调剖剂低压注入及现场分散配制需要,研制出与之相适应的地面配制装置,形成了地面配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调剖剂进入调剖目的层的比例及工作效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期可达2年。

参考文献:

[1]. 化学调剖效果经济评价方法研究[D]. 王清平. 浙江大学. 2002

[2]. 低渗透裂缝油田化学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J]. 田爱玲. 吐哈油气. 2001

[3]. 河道砂油藏调剖改善水驱效果研究[D]. 季晓靖. 西南石油大学. 2016

[4]. 注水井化学调剖技术对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认识[C]. 曲广利, 杨正明, 郝明强.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 2005

[5]. 适合于杏树岗油田的调剖剂的性能研究[D]. 段雅杰. 大庆石油学院. 2008

[6]. 新型化学调剖剂调剖效果研究[D]. 王威. 东北石油大学. 2010

[7]. 新型化学调剖剂调剖效果研究[J]. 王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

[8]. “叁低”复杂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J]. 崔英怀, 于家义, 吴美娥, 王茂显, 张中劲.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

[9]. 系统工程在化学调剖堵水中的应用[J]. 秦涛, 南国立, 吕栓柱. 钻采工艺. 1998

[10]. 低初始黏度化学调剖剂配方及地面配制方法[J]. 赵嵩.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9

标签:;  ;  ;  ;  ;  ;  

化学调剖效果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