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医医院 长沙市第八医院 骨一科 湖南长沙 410100)
摘要:目的 探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系统护理服务对患者功能恢复、VAS评分的影响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从中抽出80例患者,并将这80例手术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系统性护理),每组病例数各为40例,对比2组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VA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患者术后实施系统性护理后,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十分明显:P值<0.05。而且观察组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性具体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 对于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实施系统性护理服务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并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对手术治疗患者应用效果较高,建议推广。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系统性护理;功能恢复;VAS评分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群常见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其中,由于的老年人骨质流失严重、骨骼变得十分脆弱,导致骨折发生率显著增加。髋关节骨折占据骨折发生率绝大部分,目前该疾病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病情,但是手术存在一定的创伤性,很多患者因为疼痛而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导致预后康复速率缓慢,严重降低了老年患者生活质量[1]。在本文中,针对本院在2017年到2018年间收治的人工髋关节手术患者展开研究,探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作用,以下是具体内容。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在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从本院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抽出8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一组)。所有手术治疗患者均知晓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患有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对照组手术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区间在56岁-82岁,平均年龄67.9±5.6岁;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24、16例;年龄范围上限值:81岁,下限值59岁,年龄平均值(67.7±5.7)岁。
对比2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主要是做好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包括术前、术中、术后。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术后系统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为:①术后第一天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半卧位,进行双上肢握拳训练,屈伸肘部、腕部关节训练等,对患者的肩部关节进行外展、内收训练,健侧肢体实施常规训练指导。一次训练时间为十五分钟,每天训练2次[2]。
②术后2-4天 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适当调整患者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并在患者拔除引流管以后,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屈伸运动,在患者最大承受范围内开展活动[3]。
③术后第5天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直腿抬高训练,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伸腿体位,将股四头肌收缩,将足跟慢慢滑向臀部。每天训练1-2次,每次5-1-分钟。随后6-7天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过渡到步行、坐位、站立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改善患者的关节运动功能[4]。
④心理护理 在术后系统护理过程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很多患者害怕疼痛不愿意配合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友谊基础上,保持微笑服务,耐心的指导患者配合护理工作。在训练前对患者进行深呼吸指导,促使患者放松心情;在训练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安抚患者,告知患者坚持就会有收获;训练结束后,给予患者表扬,满足患者心理需求[5]。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骨折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功能恢复情况。VAS评分指的是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分值范围0-10分,分值与患者疼痛呈正比。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功能恢复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版软件处理上述结果,将2组患者的VAS评分、功能恢复情况视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进行表示,当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时,以P小于0.05表达。
2 结果
2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关节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而且2组患者的功能评分组间数据并无较大的差异性:P大于0.05;2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后,各项功能评分均有效提高,而观察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数据比较结果显示:P值小于0.05。
对比2组手术治疗患者术后VAS评分,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3.20±0.87(分),显著低于观察组手术治疗患者的VAS评分:5.69±1.30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t=10.06 P=0.00。
3 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患者术后恢复期较长,很多患者害怕疼痛而不愿意进行功能训练导致身体状态下降明显[6]。系统性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文中,对于本院收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时术后系统性护理干预,以时间为需顺序,逐渐提高患者的肢体锻炼,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关节运动功能,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起到积极效果,采用循序渐进原则,逐渐提高患者的训练量,改善患者病情[7]。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术后加以系统护理干预,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改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十分明显:P<0.05;而且对照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
综上所述,对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康复速率,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令人十分满意。
参考文献
[1]王静.系统性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22):65-66.
[2]杨春艳.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患者功能恢复影响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9):180-181.
[3]陈关娥.优质护理服务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0):102-103.
[4]况丽.协同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及情绪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6):672-674.
[5]董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5(36):150-150.
[6]郭文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训练指导及护理[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12):159-159.
[7]黄燕,苏虹,张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17):3937-3938.
论文作者:刘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关节论文; 功能论文; 评分论文; 置换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