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的研究进展论文_黄庆远

尿常规检查的研究进展论文_黄庆远

黄庆远

(百色市平果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广西百色 531499)

【摘要】尿常规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工作中,一项常规检查项目。其是一种对肾功能进行了解的有效、简单的检测方式。尿常规检查可对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肾小管集合管分泌剂排泄功能等进行了解。在疾病诊断、人口健康体检、疾病进展监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目前临床尿常规检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尿常规检查;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003-02

临床上尿常规检查方式主要包括有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测以及显微镜检查等。现代尿常规检查多以尿干化学试验带、尿液化学分析方法提到保守化学检查。近几年调查发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尿常规检查方式也在不断改进[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目前临床尿常规检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等几个方面展开了综述,详见下文。

1.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在尿常规检查中,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为一个重要项目。这一检测技术采取显微镜,对尿沉淀物进行检查,对尿液中的细胞、结晶、管型、细菌、寄生虫等诸多病理成分进行识别,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定位、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等给予辅助[2]。目前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包括以下几种:

1.1 非染色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此检查方法,采集混匀的新鲜尿液,经间接涂片或者是取10ml尿离心,离心5分钟后,将上清液弃去,留下0.2ml的沉渣,轻轻摇动离心管,保证尿沉渣有形成分能够充分混匀,取尿沉渣20ul后,滴在载玻片,经18×18mm盖玻片覆盖。尿沉渣镜检时,采取10×10镜头进行观察,主要对有形成分的全貌、管型等进行观察,而后经10×40的镜头,对细胞成分进行观察鉴定。计数采取10个视野所见最低值和最高值[3]。诊断标准为:①细胞成分:每高倍镜视野所见的最低-最高值,红细胞0-3/Hp,WBC 0-5/Hp;②管型(透明)每低倍镜视野平均0-1/全片;③ 尿结晶和盐类数量以每一高倍视野(+)(++)( +++)( ++++)[4]。

1.2 染色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

这一检查方法包括有离心法、混匀一滴尿法两种。离心法的敏感性较高,阳性率也较高,为现阶段临床内科、泌尿科疾病诊治的常规检查方法[5]。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其手续比较繁琐,比较费时,操作条件因素会对保留尿沉渣体积出现差异,造成结果一致性较差。混匀一滴尿法的操作则相对简单,然而其阳性率较低,很容易造成漏诊,多在非泌尿系统疾病的筛查中应用[6]。

1.3 尿沉渣定量检测

临床上常用的尿沉渣定量检查包括有过筛法、一小时尿沉渣计数法两种。过筛法主要是留取患者新鲜的晨尿,混合后,间接滴入到血细胞计数池内,计数5大格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术,结果×2后,计算每ul内的数参考值[7]。

1.4 尿沉渣检查的质量控制

①宜用新鲜(2h内完成检查),随机中段尿液。② 使用标准器材,如尿液沉渣定量分析板。③ 采用可靠的尿沉渣质控物。④ 尿沉渣检查标准化。⑤ 应用各种细胞化学,免疫化学染色新技术。⑥ 加强与临床的联系。

2.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尿液化学分析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研究与实践证实,在尿液化学分析仪尚,采取多联尿干化学试带,可同时对尿液中10多种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干化学分析则是利用液体标本间接加到干燥试剂上,以标本中水作为溶剂,产生特定的化学反应,可同时对尿蛋白质、尿pH、酮体、葡萄糖、胆红素、隐血、尿胆原、白细胞、亚硝酸盐等进行测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主要为,反射光度法,也就是利用尿干化学分析试带与尿中相应化学成分反应,产生颜色变化的试带,被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照射,所产生的反射光经光电管接受光信号,转化成电讯号,电讯号传送至模仿数字转换器,转换成具体的树脂,通过微处理控制器进行处理,自动对结果进行显示[8]。

研究与实践证实,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的操作比较简单,结果准确可靠,目前在诸多国家,已经成为临床检验工作中,应用广泛的常规检测手段。在开机平衡后,几分钟便可以演讲结果,因此对于急诊标本的检验十分适用[9]。除此之外,因干化学分析除仪器和平片,不需要对任何其他试剂进行储备,不需配制其他任何的溶液,因此,针对独立门诊部或者是诊所、患者床头检查、家庭监护等均十分适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类仪器同样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若是仪器应用不合理,大多中间环节、影响因素均会对自动化分析结果的准确产生间接的影响,不但会引起试验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同时也会延误诊断。从而对检验操作者对自动化仪器的原理、性能、注意事项、影响因素进行充分了解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实现自动化仪器的正确应用,保证尿液分析仪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高[10]。

3.干化学检测的不足

研究与实践中不难发现,干化学法在尿常规检测中存在些许不足,表现为:①特异性不好;②对白细胞检测存在局限性。干化学检测粒细胞(白细胞)全靠白细胞释放的特异性酯酶,淋巴细胞恰恰不能释放此特异性酯酶,故不能检测。③对蛋白检测存在局限性。蛋白模块只对白蛋白敏感,对球蛋白不敏感,对粘蛋白和本周氏蛋白无反应。所以干化学蛋白阴性,并不能代表尿中无蛋白。蛋白带的结果基本不能反应肾小管损伤引起的蛋白尿。因肾小管受损,重吸收障碍,由于肾小球功能完好,大分子未被滤过,尿中出现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轻链,α1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小分子蛋白,这类蛋白干化学法阴性,所以蛋白阴性时也能检测到管型。④对隐血检测存在局限性。隐血模块对完整的RBC,破损的RBC和游离的Hb均能反应。隐血带测定的隐血是三者的总和。大多数含RBC尿液中也会含有溶解的RBC和游离Hb。这是临床反映隐血二至三个“+”,而镜检仅发现少量RBC的主要原因。另外高比重尿,高蛋白尿可使隐血出现假阴性。⑤对亚硝酸盐检测存在局限性。亚硝酸盐模块的诊断意义是提示细菌感染。但仅部分革蓝氏阴性杆菌含亚硝酸盐还原酶,此反应阳性,而其它细菌都是阴性,所以此反应阳性可提示细菌感染,而阴性也不能排除细菌感染。若能进行尿细菌记数的方法是能反应感染情况的。

4.尿干化学与镜检的关系

干化学只起筛检作用,当干化学检测结果中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及亚硝酸盐均为阴性时,可不进行镜检,但凡其中有一项阳性,必须同时进行镜检。

尿沉渣镜检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直接看到有形成分如管型、血细胞及各种结晶甚至其他异常情况,目前实验室常用的干化学法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特别是对肾科病人尿液,若以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和观察疗效指标,以及疑有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尿液标本等,均应用显微镜检查。

5.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尿常规检查的手段较多,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液自动分析仪检查为常用手段。尽管自动分析仪检查的优势明显,然而其依旧无法对涂片镜检法予以完全取代,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马艳,胡必杰,周春妹等.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07):1732-1734.

[2]刘军.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筛查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06):266-267.

[3]帅丽华,卢敏,洪霞等.多指标联合检测对尿路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05):456-459.

[4]刘敏.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2749-2750.

[5]吴亮亮.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07):172-173.

[6]戴泓厚.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148-149.

[7]宋玉玲,刘杰,吕峰.探讨临床常规尿液检查中进行前质量控制的有效性[J].中国卫生产业,2014,14(14):164-165.

[8]陈惠娟.探讨临床常规尿液检查中进行前质量控制的有效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3(13):117-118.

[9]李雪宏,黄海燕,张淑贞.探讨临床常规尿液检查中进行前质量控制的有效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2,18(12):83-84.

[10]赵洁.探讨临床常规尿液检查中进行前质量控制的有效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6):786-787.

论文作者:黄庆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  ;  ;  ;  ;  ;  ;  ;  

尿常规检查的研究进展论文_黄庆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