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技术对思想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_网络宣传论文

信息网络技术对思想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_网络宣传论文

信息网络技术对思想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建设论文,网络技术论文,思想论文,对策研究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络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份量越来越重。到1998年6月止,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 (参加联合国的国家和地区共 187个),全球INTERNET用户已达1.4亿,已有150万个网址,3.5亿个网页,平均每天有上千万人在网上漫游。预计到2000年, 因特网上将有1亿台计算机和10亿个用户。在我国,入网户数也在急剧增加,1997年底为60万,1998年3月底为82万,年底即达210多万。1998年来,浙江省的入网户数以平均每月2500户的速度增加,1995年互联网杭州节点初建时,入网数还不到100户,到1998年已达8000多户。 计算机互联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今社会,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给我们的思想文化建设带来影响和冲击,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信息网络技术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和冲击

信息网技术(这里主要指互联网技术)对思想文化建设的影响已愈来愈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传统的大众传媒带来技术冲击

曾有人预言:“信息高速公路对未来传播事业的影响之一,现存媒介将化为乌有,现有的印刷的报刊将成为个人‘点菜’报刊,从个人计算机上获得。”“当信息高速公路这颗21世纪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我们现在这类可爱的大众传播工作者也将化为泡沫,不复存在”言词虽然过于夸张,但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某些问题。互联网这一以多媒体为信息传输口的新传媒,不仅集电脑空间存储,承载巨量信息和光纤技术高速传递信息的惊人能力于一身,而且集多种信息形式——文字、声音、图形、影像为一体。它的互动性(交互性)特征,使现有的大众传媒相形见绌。现在,互联网已被认为是继电视、广播和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美国ABC、CNN、PBS、MSMBC等大的广播已上网开播新闻,“第四媒体”的出现,对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带来极大的技术冲击。

2.分流受众群,形成“网络族”

互联网的上网用户,目前在我国已突破百万,据北京零点公司1997年7月调查,他们的典型特征是:35岁以下,文化程度大学本科以上, 月收入1500元以上,是在社会中相对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较强的经济实力的成员。这部分人可能为了工作需要也可能只是为了娱乐而上网。由于INTERNET能提供的信息相当迅速和广泛,“第四媒体”的出现,更有可能使传统的大众传媒失去部分受众。据调查显示,美国人目前平均减少了5%的收看电视的时间而用来上网。有13 %的美国家庭为上网而退掉了订阅的报纸。据统计,至1998年3月, 世界 INTERNET 用户浏览YAHOO站点的人数首次超过看电视的人数,用E—mail进行人际交流的人数领先超过用电话进行人际沟通的人数。经常上网的人会因某一方面的共同兴趣,不分国籍、不分地域、不分人种、年龄会找到“知音”,形成“网络族”,他们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而与近在咫尺的父辈、师长、亲戚、同龄人产生“鸿沟”。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往也可能带来人际关系的冷漠和心灵的隔阂,由此造成的心理问题将是一个社会隐患。

3.对负面信息的屏蔽作用减弱,“把关人”地位受到挑战

首先,从整体上讲,由于互联网络没有中心控制计算机,没有明确的主管责任机构,用户的发展和使用没有限制,使得网络传播处于无序状态,容易为各种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所利用。各类宣传、竞选结社、集会以至抗议、请愿等信息都可以上网,有可能造成国内局部政治活动和问题扩展到全国甚至影响全球,对此各国政府都难以封锁和控制。再者,目前网上绝大部分信息是以英语出现的,大量传播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信息、文化观念,对于非英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使用信息网络更多地是接受信息,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将比以往更多地受到国外,特别是西方媒体和信息的影响,“信息霸权”对于发展中国家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形成冲击。特别是美国和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络对别的国家进行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影响和渗透,这些都已经引起亚洲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警惕。上海市长途电信局CHINANET节点自1997年10月以来多次受到来自美国《大参考》邮件的攻击。另外网络上的淫秽、黄色、暴力、凶杀信息也会毒害社会空气特别是影响青少年一代成长。我国也已出现类似情况,1998年5月四川省某邮电局一名技术人员“跨省”作案, 非法将美丽的“贵州省情”主页改为不堪入目的淫秽图像。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上海、广州、南京等地几个有全国影响的网络遭到攻击。中国公众媒体网络广州节点和蓝天电子公告栏分别被“黑客”多次非法侵入,造成整个系统失控。可见,信息网络已不仅成为信息传播途径,而且已成为一种文化传播途径。因此,英特网上的信息垃圾和文化输出,意识形态颠覆等问题也日趋显现。现在国内的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类似于个人办媒体的情况,如“个人主页”、“电子公告板”、“电子邮件杂志”等,网络为现代人带来了一种匿名性的沟通、交流方式。人的行为与他的真实身份之间不再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一旦“坏了名声”,可以很方便地改名换姓,以新的面目出现。另外,互联网上的信息流通不存在国境线,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互联网将打破信息交流的空间限制。这样,政府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对信息传播的“把关作用”的“把关人”地位和对信息传播的控制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

二、我市思想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21世纪是工业经济全面转向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像工业社会需要机器一样,知识社会需要网络。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要“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崛起,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我们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及时调整我们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形式方法与飞速发展的信息革命相适应。

以杭州为例,从宣传思想工作的角度,我以为当前我们应着重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

世纪之交的今天,人类正大踏步迈向信息时代,信息网络技术建设的水平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综合竞争实力。可现在的现象是,许多部门的办公室尽管都有电脑,却往往把它局限于文书处理,有的甚至当做摆设,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出电脑应有的作用。当前还是需要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在世界知识经济的大潮前,宣传思想工作者不掌握电脑技术,无异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不能适应跨世纪发展的要求。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大杭州的“声音”

1.加快杭州信息港建设,为我市思想文化建设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在天津,每月“天津热线”站点上网现已突破1万人次, 开通一年上网访问人次超过142 万;天津信息交互网作为信息港的信息交换枢纽,一期工程已试开通,建成了50公里光纤主干网,依据天津主页体系连接天津邮电公众信息网等七大网络与因特网相联,并与国内各部委、各省市的网络连通,《上海市情网》也于1998年11月6日正式开通。

杭州作为东南沿海的经济重镇,在这方面也一定要有所作为。我市是全国最早开通INTERNET业务的三个城市之一。杭州电信在1995年就开通了INTERNET网,目前网络已扩展到七县(市),用户有近3500户。杭州电信在1996年建成了浙江省的EDI交换平台,1997 年建成了传真存储转发平台、电子信箱平台、公众多媒体信息平台。正在组建的杭州市高速多媒体通信网(ATM网),为实现高速的局域网互联、远程医疗、 远程教育桌面会议电视系统、点播电视等应用,杭州电信1997年还为浙江省政府信息系统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实现地区政府的数据联网,使浙江省政府的信息化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国家信息产业部已经成立。杭州的信息化建设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进行突破,发展专业数据库,形成类似“上海热线”的信息平台,对现有的有线线缆主干网进行多层面的全面改造,形成覆盖全市、接入家庭、企业等基本单位的高速、宽频、技术先进的有线视讯网——准信息高速公路,从而联建共享全社会各类社会经济信息,开发各种大众信息,实现信息的全方位服务,为杭州的思想文化建设提供新的载体和高科技的技术支持。目前,杭州市政府网站已正式开通。

2.扶植我市“第四媒体”发展,努力使之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从宣传文化建设的角度,杭州还应加大对市级新闻媒体发展“第四媒体”的支持,抢占传媒制高点,形成杭州品牌,扩大杭州的影响和知名度。近年来,杭州市级新闻媒体积极在这一方面进行努力。杭州西湖之声广播电台首先于1998年5月17日通过浙江信息超市(163)成功进入国际互联网,并使几乎所有节目都实现了网上24 小时实时播出, 早在1997年,杭州西湖明珠电视台就在因特网申请并拥有了独立域名,当时在国内城市电视台中是第2家, 杭州有线电视台也积极在网上对其节目和主持人等情况进行宣传。可见,杭州新闻媒体已在“第四媒体”发展上迈出了可喜的步子。我们应加大对“第四媒体”的扶持,使之在高起点上发展,从而更好地宣传杭州,为思想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积极探索管理手段,作好“把关人”角色,使之健康发展

知识社会是社会发展趋势、潮流所向。面对国际互联网的利弊互现,应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各有关管理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积极探索管理手段,发挥好“把关人”的作用。

1.建立信息发布管理体制。由于互联网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其管理对于各部门都是一个新问题,而且十分复杂。因此,有效的管理是建立在各部门密切合作基础上的。

(1)信息发布单位的资格审批与监督应建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 对单位的终端进行严格管理,并积极探索制定明确而具有可操作性的入网审核、管理办法,尽可能使每一台终端都在监督状态下运行。这样既利于统一管理,又利于各单位自由竞争。

(2)加强对信息发布的内容审核与管理。新闻、出版、 文化等方面的信息,由宣传部门进行管理。其他由信息发布者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3)设立网络信息的专控部门。 可设立类似“信息海关”的专门机构,“以我为主”地对国际互联网进行监控和利用,屏蔽精神垃圾和有害信息的攻击、污染、破坏;对网络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4)加强对内部和保密信息的控制, 积极开发和运用“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系统等保密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侵入。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网民的自律意识。要积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上网人员都具有良好的道德自律意识,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标签:;  ;  ;  

信息网络技术对思想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_网络宣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