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应尊重差异,发展个性论文_卓越

幼儿教育应尊重差异,发展个性论文_卓越

卓越 青川县尚品幼儿园 628100

【摘要】尊重儿童的差异。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在今天已经成为儿童教育的主旋律。把自主还给幼儿,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给予幼儿自由活动的空间、正视孩子问的差异,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捕捉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灵动与飞扬。促进幼儿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不断地生成与发展。

【关键词】幼儿;尊重差异;发展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2-184-01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是教育的前提,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教育是重要的手段,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是使孩子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学习。那么,教学中怎样张扬幼儿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呢?

一、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者独立地、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幼儿的自主学习,即指孩子在幼儿园中按自己的想法和心意,选择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来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自主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采取一些策略,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1.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学会自主选择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自主选择是幼儿在一定环境中按自己的兴趣、需要、目的进行选择探索发现。教师必须创设让幼儿有机会选择、有条件选择的环境,来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需求。

首先,这种环境应是宽松的、平等的、自主的,让幼儿有机会选择。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信任孩子,让孩子敢于按自己的意愿、需要来选择,而不是由成人来决定孩子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让孩子在“绝对权威”的教师面前循规蹈矩、消极顺从。当然,孩子也需要遵守必要的一日生活常规,在和谐、有序的环境中来进行选择学习,在班级区域活动中,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选择喜欢去的区角进行活动,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这种环境应是材料丰富、可选择性强的,让幼儿有条件来选择。教师应帮助幼儿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并提供使用材料的机会。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幼儿才能学会自主选择,自主选择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保证。孩子们在亲自完成的过程中,个性和能力将得以很大的发展与提高。

2.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幼儿学会自主探索

皮亚杰认为,在整个学前时期,儿童处于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即直接感知与事物的具体形象是儿童思维的重要支柱,对具体事物的操作、感知是儿童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因此,儿童的知识不是教师给予、直接接受,而是自己通过活动、改造经验来获得的。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获得亲身经验,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它将推动幼儿今后更加主动地参与操作。

幼儿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探索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同伴间互相帮助、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如在折纸过程中,有的孩子不能独立完成较难的一些步骤,教师就可以及时引导他向同伴求助;通过直接的探索操作,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得自己的知识经验,从而在自己的个性基础上得以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幼儿学会自主表达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要,他们不仅用语言,也常用艺术的手段,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学前心理学表明,幼儿晚期,在行动之前儿童已经能够完全用语言表述行动目标和计划。教师要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幼儿有话敢说,敢于表达,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敢说先于正确”,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以满足幼儿自我表达与表现的需要。这样不仅让幼儿发展了语言和艺术表现力,也使幼儿的个性特点、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发展,产生成功感,提高自信心。

二、给予幼儿自由活动的空间

我们可以感叹,幼儿是有潜能的。他们的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估计。正如麻省大学乔治•福门教授说过:“通过寻常时刻,你会发现一个能干、自主的儿童。”我们应该给予幼儿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不要太多的去干预其自主解决问题的活动,那么,孩子更有望得到更多的东西。我们是否真的很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尊重他们个性发展……儿时不也是总要避着大人的视线去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吗?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我们在想鹰与风筝的不同。我们的手中是否有根无形的线,总想将他们牢牢地掌握在手中,我们得越紧,孩子们就越想挣脱。假如真的是风筝,我们放手之时,就会无力地载下。如果是鹰,他们可能开始学飞时,会磕磕绊绊,而一旦羽翼丰满,他们就是那自由的鹰,就能展翅飞翔,有自己的蓝天,有自己的天地。

真正的教师应该是给予孩子们以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他们,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才能在他们真正有了需要时,给予他们以支持,让他们有充分发挥的空间,才能促进他们个胜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引导幼儿富有个性地活动

《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

在幼儿园组织的学习活动过程中,让幼儿的主体性得以充分的体现,教师是关键。这是因为,幼儿是在活动中学习的,幼儿的活动是自主支配还是受教师支配,影响着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1.教师应是环境的创设者,给予幼儿宽松的、理解的、充满爱的与物质材料丰富的环境,应让幼儿自主选择、探索。

2.教师应是忠实的倾听者与观众,倾听幼儿的心声,欣赏他们的作品。

3.教师应是帮助者,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帮助。

4.教师还应是积极的鼓励者,鼓励不同层次的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提高幼儿的主动性、自信心。而不是讽刺、挖苦、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更不能与生活隔离开来。因此,幼儿园整合活动教学应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做、去说、去想、去思考,让孩子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尽管是孩子的自主学习,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对策略的使用和把握,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所以,在工作中,教师还应该深入研究孩子,细致谨慎地创设可供孩子选择的环境,发展孩子的个性,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总之,尊重幼儿的个性,并不是一味的顺从孩子,而应该追求尊重与需求和谐统一。让每位幼儿获得发展,让每位幼儿体验成功,让每位幼儿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1]邹惟玮.尊崇天性 尊重个性――对幼儿教育的重新思考[J].吉林教育,2018(06):10-12.

[2]施梦瑶.适切指导:启发幼儿合理想象――大二班建构区域游戏活动的实践案例[J].好家长,2018(07):18.

[3]倪云.为幼儿提供适宜性指导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1):29.

论文作者:卓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幼儿教育应尊重差异,发展个性论文_卓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