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1]2003年在《天津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管理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在我国的科技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天津大学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天津大学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按照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新时期“上水平,出精品,办特色”的办学思想,努力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真正实现天津大学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因此,进行天津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管理及对策研究,对于提升天津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天津大学综合实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出发,论述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参考国家相关部门的总体战略规划,研究了国际国内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和我国高校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比较系统的评价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所以本文在进行了大量的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后,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的针对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国内知名的22所大学作为评价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天津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做出了较为准确的定位和较为客观的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找出了影响天津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管理与对策的研究。
黄亲国[2]2006年在《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科技园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社会职能的重要延伸,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择我国部分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其所依托的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综合应用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围绕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这一主线,主要侧重从高等教育学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大学科技园。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在对大学科技园等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考察了世界大学科技园发展历史,并分析了大学科技园相关的理论。(2)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发展背景、组织特性、功能结构、发展模式等问题,总结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主要特征,并有选择地对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特点及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3)在初步构建大学科技园与大学互动关系框架的基础上,从大学科技园与大学技术转移、大学学科建设、大学创业教育叁个维度,分别结合相应的案例分析,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4)在上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分别从大学、政府和大学科技园本身叁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大学科技园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型社会组织,它具有创新性、服务性、依托性、缓冲性的组织特性,其基本功能是研发创新、企业孵化和人才孵化,其中企业孵化是核心。(2)大学科技园替代大学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比大学直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更具有优势,是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有效形式和理性选择。(3)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技术转移、学科建设、创业教育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推动大学发展和创新的有效载体。(4)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应具备一定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所依托的大学必须具备充足的创新资源,园区所在地必须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5)大学科技园有助于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6)大学、政府、企业都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行为主体,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不仅仅取于某一主体的独立作用,而更取决于叁者的协同创新。
曾文水[3]2006年在《基于生物链模型理论的大学科技园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知识经济登上历史舞台,国家创新能力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之际,世界各国政府都在不失时机地采取各种对策加速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大学科技园作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建设与发展大学科技园,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能力,正是我国当前的战略选择。由于大学科技园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因而从战略的高度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很有意义。 论文以生物链模型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管理学、创新孵化理论等多种系统分析理论,结合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方法,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在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科技园的一些基础理论,包括孵化器理论、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理论和叁元参与理论,这些理论是研究大学科技园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构建了大学科技园区生物链模型,该模型把大学科技园区各行为主体组成一个类似于自然界的生物群落,那些有较大影响力的因素是大学科技园的活性因子,它们构成了大学科技园区的“生物链”,通过研究并掌握这些活性因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及演化机理,就能从根本上把握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规律。随后本文在生物链模型基础上,立足于活性因子的分析,总结了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当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尚未形成有效激活这些活性因子的机制。最后本文本着动态、全面的原则并以发展的眼光,从政府、大学科技园和大学叁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激活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战略对策,并构建了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网络,指出它是我国大学科技园获得良性发展的有效机制。
王桂月[4]2009年在《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高校是我国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出单位和提供者之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际上是一种知识的转移、转化、增值的过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知识管理将有利于知识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流动,可以有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以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的研究状况出发,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体系。第二,研究了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体系,提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之间的协调、整合和优化对策,并给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知识管理的组织形式和构建策略。第叁,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识别体系,提出了基于灰关联度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识别模型,并建立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预警模型。第四,研究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的学习、共享与创新;给出了促进知识共享的对策,提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叁阶段知识创新模式和促进知识创新的策略。第五,研究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评价,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的评价模型,并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王碧云[5]2016年在《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及中国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是知识和技术生产和传播者,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发挥独特的科技引领性作用。开展世界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从比较中找出中国大学和世界知名大学创新力的差距,提出提升中国大学创新力的策略,藉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完善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树立风向标,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是指人们能动地进行的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活动。创新力亦即创新能力,是指人们能动地进行的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活动的能力。大学科研创新力,是指大学在科研活动中能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创新资源,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创新活动,产出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能力。本研究所指中国大学是指狭义的中国大陆的大学,未包含港、澳、台叁地的大学,不带任何政治色彩和倾向。本研究认为,大学创新力由创新产出数量和创新产出质量两个维度构成。模型纬度的设置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数据的易获取性,评价主要数据来自基本科技指标和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数据权威,更新快;二是便于国际比较。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析分析法,确定了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模型和指标权重。原始数据采用标准分转化并用T分数校正,再用最大值归一法进行百分制处理。利用SPSS20软件算出单项、维度及总分得分,得出排名结果。结果表明,我国大学产出发明专利数得分及创新数量得分高于均值外,其他单项、纬度及总分均低于均值。差距表现在,中国大学虽然是论文生产大国之一,但是在世界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偏少,或者说原创性成果偏少;在ESI检索中的文章,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数总量较多,但校均数量指标排名靠后,和知名大学有较大差距;与国外大学相比,代表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占比不够高;中国大学学科创新力总体偏弱,极少数学科力量较强,但部分学科还需填补空白。究其原因,主要有,中国大学乃至中国缺少在国际上某个学术领域领军担纲的人物;大学理念缺失;大学制度缺失;高等学校科技经费有了较快增长,但政府投入占比过大,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占比不升反降,不利于高校和企业协同创新。要提升大学科研创新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政府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促进大学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培育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及大学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有效进行原始性创新;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企业“双主导”、产学合作创新转移;促进大学科研成果有效转化;通过制度创新来提升大学创新力。
周倩[6]2006年在《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实施,高校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人的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在高校科技领域,不仅意味着科技人员的发展受到重视,科技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也成为近叁、两年高校科技管理研究会关注的热点。提高高校科技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对于推动高校科技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是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一种需要。论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运用调查研究、比较分析、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除导言外,共分3个部分对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 导言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指明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特色、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基本概念。专业的概念、标准、专业化的概念、高校科技管理专业的概念与特殊性、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的概念、以及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目标等;二是发展了专业化运动理论,提出职业专业化需要努力的方向和方面。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叁章,主要是结合背景,提出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科技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科技园建设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日益重要,科研项目、经费竞争日益激烈,科研合作特别是跨学科、跨区域、全球性的合作日渐增多,对高校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挑战,也说明了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紧迫性。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通过比较与调查,分析出我国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叁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依据专业化运动理论,分析、解决我国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第四章通过对美国和台湾地区高校科技管理专业课程的分析、论证,设计出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继续教育课程方案;在调查的基础上,第五章对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实现模式进行探讨。初步提出两个层次(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非
刘向东[7]2005年在《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文中提出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从国际上看,世界上经济大国莫不是海洋大国。21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海洋问题已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高度关注的议题。我国既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保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离不开海洋。1995年江泽民主席指出:“我国是一个陆地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我国已经确定,在21世纪初期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时,适时启动和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态环境健康、海洋综合国力强大的海洋强国。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青岛市聚集了大量的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科研机构,是我国建设海洋科技产业城最具潜力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我市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从海洋科学城走向海洋产业城”的初步构想,市政府已经把发展海洋科技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跨世纪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的两大重点,并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创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以下简称“创城”)。 青岛市的“创城”工作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明确支持。2001年1月21日,科技部召开第35次部务会议,研究组建青岛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等问题。会议支持青岛建设海洋科技城。因此,尽快把青岛市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技产业城,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加快推进实施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大量调研和系统论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应用新产业区理论以及区域经济理论和开发模式等,追索了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理论渊源。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区位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政府促进园区发展的法规政策,试图为规划设计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总体思路。
许云[8]2016年在《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的形势下,综合国力逐渐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手段,而科技创新能力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为此,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北京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并引领新常态。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地区技术市场快速发展,技术交易规模大,数量多,形成了多种技术转移模式。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研发能力雄厚,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众多,在全国举足轻重,也在世界有重要影响,为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模式,对全国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重点研究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模式。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的现状如何?形成了哪些有效模式?影响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程度如何?跨区域技术转移是否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为我国制定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政策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如下:(1)关于技术转移模式研究的(SMISP)分析框架首先,对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的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相关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回顾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其次,对技术转移涵义做出界定。对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现状进行总结,对技术转移政策进行概括,指明影响技术转移的障碍和问题;最后,构建“主体-模式-影响因素-支撑体系-绩效”(Subject-Model Comparison-Influencing Factor-Support System-Performance,SMISP)分析框架。(2)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模式分类研究本文对技术转移模式的形成条件、机理进行了描述,从技术转移主体之间的关系出发,总结出目前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七种主要模式,即:技术转让许可模式、基于科技计划模式、衍生技术转让企业模式、校(院)企合作模式、校(院)地合作模式、基于协同创新模式、军民融合模式等。这七种模式构成技术转移模式的核心。同时,由于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其中两种以上模式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模式,显示出新的特点。(3)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研究对归纳总结出的七种技术转移模式,分别从特点、机制、转化途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对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衍生企业、中国科学院中自孵化器、海淀区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园、中国科学院北京技术转移中心等典型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对北京地区高校技术转移模式与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模式作了比较分析,从二者的职能定位、办学规模、研究方向、所采取的措施、教育科研体系、大学生与教学科研专家创业的条件与作用等方面进行对比。(4)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空间分布的模式、影响因素、绩效研究本文基于技术交易市场数据,利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等,通过对技术输出水平、吸纳水平、主体模式、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北京地区高校及科研机构技术转移的空间分布特征、模式及影响。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地理距离、经济距离、技术距离、政策距离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并研究区域接收能力对技术转移的影响。(5)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模式的绩效研究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质量、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企业、创业指数、国际化等五个维度,分析研究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模式的绩效,得出协同创新模式是最有效的技术转移模式的结论。基于上述研究,从技术成果鉴定与产权、高校、科研机构制度设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人才队伍、产业生态、政策法规环境等方面指出目前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有针对性地从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高度,做好技术转移、构建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确立专利估值体系和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技术转移政策建议。
程媛[9]2012年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工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价值体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高校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还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是高校的社会职能之一。近年,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了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现状,对比国外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存的主要问题,促进机制研究的目的即是尝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选取斯坦福—硅谷和剑桥科学园作为国外成功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了这些区域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以浙江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转化过程中高校主体的功能实现。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机制的模型,提出了促进机制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组织优化机制、战略联动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综合保障机制。最后,本文分别从高校和政府的角度提出建议,以期对实际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李仁伟[10]2004年在《大学科技园分园建设及选址要素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在国家的推动下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而且建设成效也相当显着。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中,出现了在大学科技园的主园区以外,建设大学科技园分园的现象。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文中首先是对分园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宏观角度研究了分园建设的相关理论,指出分园在地方及大学科技园中的定位;从中观角度分析归纳了分园的类型、功能定位、发展模式及选址要素;从微观角度结合叁个具体项目的实例,探讨了分园的建设及选址。最后在全文论述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分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建议。相应的,本文可以分为叁大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中国大学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引出大学科技园分园的概念,并分析了分园产生的原因,总结了清华大学科技园分园的建设历史。然后在研究指导分园建设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分园在地区和大学科技园主园区中的定位,并探讨了分园建设的作用。论文的第二部分首先对分园进行分类,并探讨了分园应当具备的功能;在分析归纳已有的科技园发展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分园可选择的发展模式。同时,从分园的功能出发,探讨了外地科技园类型分园的规划选址要素,推荐了分园建设可选择的城市。论文第叁部分运用了前面的研究结论,结合叁个具体项目的实例,探讨分园的选址和具体规划建设。最后,在分析我国大学科技园分园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分园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分园未来发展的建议。本文研究的初衷,是尝试站在规划师的角度,从各个层面对中国大学科技园分园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力图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者以及地方政府的管理者提供决策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天津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管理与对策研究[D]. 徐斌. 天津大学. 2003
[2]. 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研究[D]. 黄亲国. 厦门大学. 2006
[3]. 基于生物链模型理论的大学科技园发展对策研究[D]. 曾文水. 西北工业大学. 2006
[4].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 王桂月. 天津大学. 2009
[5]. 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及中国提升策略研究[D]. 王碧云. 武汉大学. 2016
[6].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 周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7]. 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D]. 刘向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05
[8]. 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模式研究[D]. 许云. 北京理工大学. 2016
[9].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研究[D]. 程媛. 浙江大学. 2012
[10]. 大学科技园分园建设及选址要素探讨[D]. 李仁伟. 清华大学. 2004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科技论文; 技术转移论文; 大学论文; 天津大学论文; 北京的大学论文;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创新管理论文; 科研评价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中国大学论文; 科技成果转化论文;